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2023-06-04 01:02肖洁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

肖洁

内容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便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决策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并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儒释道三学中所蕴含的仁爱和谐、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以及天人合一等观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彰显了鲜明的中国底色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成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外交战略,也是一种政治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发展和开拓性创新,为人类社会长久和平,繁衍生息提供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永续提供了精神养料,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奠定基础。儒、释、道三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仁爱和谐、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及天人合一等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的一种阐释。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仁爱观

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中都蕴含着仁爱之心,儒家讲仁爱,道家讲慈爱,佛教讲慈悲。

《论语》里讲樊迟问仁,孔子回答了:爱人。孔子第一次注意到人的价值,提出爱人是从身边的人爱起,从对父母兄弟姊妹的孝悌之爱起,探求人与人相处的初心,克制自己,再兼顾他人,以达到推己及人,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要想将仁爱推广出去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孟子认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他也主张仁者爱人,告诫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孟子与孔子的仁爱观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家表面上反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是道家并非不主张仁爱之心,《道德经》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的世界就像一汪静潭,它按照自然之道存在和变化,而人类加之上的主观行为就像在搅浑这汪水,只会增加更多的虚伪和妄为,使清潭越来越浑浊。最好的选择就是清静无为,世界之水自然就会安静清澈起来。因此道家所讲的爱乃是一种大爱,是遵循世界自然规律的博爱。体现的是道教齐同慈爱的上善之心。道家主张“齐同慈爱”,所谓“齐同慈爱”,是要把世俗社会的人伦道德爱心上升到大慈大爱的上善境界,即《度人经》所说的“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

佛教里面讲的仁爱也可称为慈悲,慈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悲就是帮助众生免除痛苦。释迦牟尼最早是因为看到了人间疾苦,才决心寻找解脱之道。佛教认为,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怎么摆脱这个苦?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佛教以“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教义,来净化人类个体的心灵,希望达到众生安乐、世界和平。同时,佛教也倡导孝悌之爱、广博之爱、无爱之爱。

儒释道三家的仁爱观逐渐演变出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私,天下为公理想境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积淀。《礼记·礼运》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的是视天下为一家。孔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儒家文化倡导仁爱兼济、仁者爱人,进而推己及人,从爱自己身边人到所有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二.和谐观

“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儒、道、佛三学蕴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和”,铸就了中华文明崇尚和平的独特精神品格。

孔子认为,“和”不仅是一个富有辩证意义的哲学范畴,而且是一项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更是一种值得追求和恪守的道德境界。《论语》中明确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乐记·乐论》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认为有了礼乐的和谐,天地万物就能和谐有序,国家社稷就能和顺安宁,人际关系也就自然和睦了。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和荀子也对“和”的理念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孟子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认为:“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包含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和”。《道德经》云:“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都在更迭变化当中,唯有“常”是不变的,“和”就是这不变的东西,也叫自然规律。老子的“贵和”思想在庄子和后世道教中均得到弘扬。在道教那里,一团“和”气是自然界和谐、人与人和谐、社会和谐的保证。

佛教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理主要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缘起论。佛教关于“缘起”的经典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缘起,就是现象界的万事万物,皆因因缘和合而生,世间万事万物息息相关、众生平等,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独立存在,万事万物互相依存,和合共生。佛教在缘起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平等的观念,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处于永不停滞的因果关系中,因又为果,果又为因,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佛教的平等有三个层次: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众生平等,还有众生与无情事物之间的平等。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主张人与生存环境相和谐。佛教的缘起论和平等观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互相依存,普遍联系,众生平等,无有等差。因此,万事万物都要和谐相处、共荣共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在国际交往中秉持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原则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立超越国家、区域、民族、意识形态的国际关系,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前途命运,处理国际关系事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天下大同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追求人类和平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应该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倡导天下为公、社会和平、仁者爱人、民胞物与,讲求选贤举能,追求共同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道德经》中表达“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这是说,治理大国要注意谦卑宽容居下,大国和小国要互相谦卑,才能彼此相容,世界和平。2007年开始,中国道教界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道教论坛,主题分别为: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尊道贵德,和谐共生;行道立德,济世利人;道通天地,德贯古今;崇道尚德,与世偕行。国际道教论坛的举办,向世界传达了中国道教的天下情怀。

佛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教义的普适性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天下情怀。中国佛教认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明确主张要心怀天下。怀梵法师在“谈佛教在新时代的新作用”座谈会上指出:“当下佛教的新时代使命,就是以“济天下”的情怀,以慈悲、智慧为宗旨,引领广大佛教徒做好本职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吸取中国诸子百家之精华,把华夏优良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弘扬到世界各地、各民族。”同时怀梵大师也深刻洞悉到佛学中的天下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之处,指出:“大国之志,其他国体不甚明白,中国强大,并非称霸世界,而是习主席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千年不变的济天下之情怀,现在的天下,就是人类世界,所以,中国的掘起,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追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推动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解决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真正的全人类利益,是大同思想的创新升华和创造发展。

四.和而不同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国际社会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世界秩序,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早在春秋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是不同事物的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不断产生新的事物,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同”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叠加,不仅不能产生新事物,甚至使已有事物也难以为继。

其后,孔子将“和而不同”上升到价值观高度,大同世界需要化解各种矛盾,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认为最好的办法不是武力而是文德和修养,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在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的合作协调,“同而不和”是无原则地盲从附和。“和而不同”成为中华民族处理国家关系和文明交流的重要相处准则。历史有力地证明,中华文化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正在于持守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价值观。

如今,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它与西方国家主义不同,提倡的是真正的全人类利益,主张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做到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和可行方案。

五.天人合一观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宇宙的本真状态是生命秩序的和谐,天道即人道。至诚者方能尽其本性,由仁民爱民而爱万物滋养万物,民胞物与,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上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精神境界。在道教道法中,天人关系为“天人感应”,认为宇宙和人是相互交通的,由精气沟通天人之间的联系,道行高深的道士能够通过自身的修为、法术感应天道,从而祈晴祷雨,利人济物。

在佛教中,宇宙世间的最高实体是“天”,也就是“佛”。佛具有最高智慧,是世间万物生存与活动的根据。人们皈依佛教的目的是想成佛,成佛才能与佛合为一体,从而超越生死轮回,摆脱人生苦恼,获得解脱。成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涅槃也即佛教“天人合一”的境界。佛教的“天人合一”,为人们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痛苦、一切皆美好如画的涅槃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与自然视为平等和谐统一的整体,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改变人与自然主客对立的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全新的生态伦理体系,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大有裨益。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当今时代正处于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开了一幅生动、繁荣的画卷,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要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借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话语权,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未来世界绘制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