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2023-06-04 14:11栗玉玲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冬瓜白粉病田间

栗玉玲

白粉病是冬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各地都有发生。除了感染冬瓜外,还会感染南瓜、西葫芦、黄瓜等瓜类作物。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染病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长中后期,造成叶片枯死,导致植株早衰,果形不佳,品质和产量都受到影响,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种植积极性。根据工作经验,分析了冬瓜白粉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规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发病症状

冬瓜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片受害影响最大,其次是叶柄和茎,果实影响较小。发病初期,在叶表面或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小圆点,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白粉状霉斑,形成连片的边缘不明显的白色粉斑。病重时,整片叶子会褪绿,发黄枯萎,一般不脱落。秋季,菌丝老化,白色霉斑逐渐变灰,病叶变黄枯萎。有的病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也会使叶子变黑。植株感染后,叶片被白色粉状物覆盖,光合作用明显受阻,叶片严重枯黄乃至焦枯,果实形状发生变化,呈细长形,无法正常膨胀,整个果实干瘪,失去光泽,影响品质。

2   传播途径

病原体在植物残体或杂草中越冬,第2年在低湿度条件下萌发,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或雨水传播,浸透寄主叶片,5~7天形成白色病斑,在田间再次感染。病原体传播迅速,高温、潮湿或干旱条件下该病容易流行。

3   发生规律

白粉病菌在10~30 ℃可以发芽,田间温度20~25 ℃、相对湿度85%以上时,病害严重;高于30 ℃或低于0 ℃,病菌失去生存能力;天气干燥或少雨季节,田间湿度高情况下极易发生;交替高温、干旱条件、连续阴雨天光照不足、天气炎热或雨后放晴,病害容易暴发;地势低洼,氮肥施用较多,种植过于密集,通风不良,肥水不当,粗放经营,植物徒长,生长衰弱,发病严重;保护地栽培比露天栽培发生严重。

4   防治措施

4.1   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选用耐病品种。可种植广优1号、广优2号、一串铃3号、冠星2号、早熟青杂、吉林小冬瓜、七星仔、四川五叶子等早中熟冬瓜品种

4.2   种子消毒   播种前冬瓜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1~2天,杀灭表皮杂菌。或将种子放入55 ℃水中浸泡、搅拌,当降至常温时捞出,搓掉冬瓜种子上面的黏液,催芽播种。或用消毒剂浸泡,药剂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1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也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40%富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

4.3   清除病源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和杂草,运出田间焚烧或深埋,有效减少田间病菌数量,消灭白粉病的主要感染源。发现患病植株应立即清除,周围的土壤用石灰消毒。冬瓜生长过程中,合理修剪打叶,及时清除霉斑叶片和病瓜,并移出田外集中销毁,减少再侵染源。除草、施肥、摘藤等田间作业,尽量不损伤植株,避免伤口感染。

4.4   合理轮作   重茬栽培土壤病菌数量逐年增加,连作不可避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冬瓜种植要避免连作,或与茄果类作物套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水旱轮作,最好与豆科植物或禾本科作物轮种2~3年。在轮作困难的地区,无疾病或发病率低的地块可以适当连续,发病严重的地块不能连续种植。

4.5   田间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排水灌溉方便的地块种植,有利于冬瓜的健康生长。适时播种,春季2—3月播种,秋季一般在7月中旬播种,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播种时间。实行无病土育苗,培植壮苗,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并及时去除老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合理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肥、钾肥,防止植物过早衰老,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偏施氮肥容易使冬瓜茎叶徒长,叶面变脆变嫩,增加白粉病发生概率。同时注重补充微肥,钙肥可采用叶面喷补。

4.6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0%白粉松乳油2 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施药时喷雾要均匀,正反面均要喷到。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并遵守安全间隔期。

保护地栽培冬瓜,要加强对温度和水分的管理。田间湿度升高时及时通风排湿,在连续阴雨天到来之前,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棚内发现病株可用50%翠贝干悬浮剂2 000倍,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剂2 0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隔7~10天1次,全田棚均勻喷洒,防止漏喷。

参考文献

[1] 肖敏,曾向萍,严婉荣,等.琼海市冬瓜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30-131.

[2] 韦修平.黑皮冬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农家之友,1998(12):16.

[3] 张忠文.瓜类白粉病的综合防治[J].吉林蔬菜,2010(2):61.

[4] 张燕.黄瓜白粉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1(6):80.

[5] 刘忠强.南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植与养殖,2011(22):22.

[6] 刘建生.制种南瓜白粉病的综合防治[J].农村科技,2007(10):31.

猜你喜欢
冬瓜白粉病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为什么叫冬瓜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冬瓜搭架栽培技术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