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究

2023-06-04 11:45李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教学策略

李英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许多农村的寄宿制小学,作文教学更是不容乐观: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有抵触情绪;教师怕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怨声载道。本文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从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活体验  农村寄宿制  高年级作文  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生活体验的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究,课题立项号:JQ【2020】GHB285。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2-0085-0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因其封闭统一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生活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加之学生阅读面狭窄的原因,使得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写出的作文文体单一,缺乏真情实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还在于我们教师平时只注重教,却忽视了学生学的问题。学生喜欢怎样的作文课,喜欢写什么,我们教师心中无数。怎样扭转这种尴尬的写作现状,我认为要采取以下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尽心创设作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爱上写作,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来。但现实是农村的大多数学生常常是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真正动手写起来,更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要么东拼西凑,满是空话套话;要么全文抄袭,应付差事。诸如此类,都是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没有兴趣的表现。因此,激发农村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仍然十分重要。

1.巧抓课堂练笔活动,让习作教学少走弯路。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争避免为作文而作文的习作模式,要把写作贯穿到日常的课堂之中。我认为课堂小练笔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活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一些经典课文,教师都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内容,提炼总结出一种写法,让学生仿写。仿写的内容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也可以是一种写作方法,还可以是文章的篇章结构等。例如,学习六年级《穷人》一课,可让学生借鉴课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学习四年级丰子恺的《鹅》时,可让学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描写鹅性格特点的写法来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动物片段;学习五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可让学生从枝、杆、叶、果实几个方面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果树。篇幅不需要太长,抓住要点就行。长期这样坚持,学生的习作面越来越广,积累的习作方法也越来越多,作文课写起作文来也就做到了有章可循,自然也就少了作文时的畏难情绪。

2.组织课外作文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生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的知识远比老师的灌输要多得多。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解放自己的课堂,不要把学生牢牢禁锢在教室这狭小的空间中,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室外作文活动。若让学生写关于四季的写景作文,春天可带学生去郊外踏青,夏天驻足观察校园花草丰茂的景象,秋天带领学生到田野、果园体验劳动,冬天带领学生在雪地上尽情玩耍。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节假日,布置习作的小任务,为课堂习作教学奠定基础。以让学生写一篇习作《热闹的运动会》为例,在学校召开运动会之前先安排习作任务,让学生有心理准备;运动会上让学生留心观察热闹的场面和精彩的瞬间,促使学生搜集写作的素材,运动会后立即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因为有了活动的经历,写起来轻松多了,写出的内容也更具有生活的气息。

3.落实各项实践活动,补齐学生的生活空缺。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学模式,让农村的学生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因此,学生作文犹如无源之水,读起来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周末学生回归家庭生活的时机,鼓励学生参加敬老、孝老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参加种植、饲养劳动实践;让父母陪伴孩子游览附近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奇妙无比的自然生活和酸甜苦辣的社会人生,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有感而发,避免无病呻吟。

其次,教师要落实好读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周末两天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养成每天书不离手的读书好习惯;每个假期要求学生读一本好书,制作好书推荐卡;每学期开展两次读书交流活动,在班级掀起读好书的风气;学期末评选出书香班级和读书小明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另外,要养成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要求学生日日写,这样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习作的心理负担。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悟生活,把自己具有深刻影响和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或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写下来,切忌规定日记的内容和篇幅,要让学生触景生情,随感而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悉心创新作文形式,让作文课堂焕发生机

学生不爱写作文,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一成不变的作文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新课堂作文形式,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写作乐起来。

1.多人合作写一篇作文,拓展写作的思路。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大多数农村教师习惯了给学生拟定出一个题目,让学生紧扣拟定的作文题目来寫作文的这种习作模式,殊不知,学生被紧紧地套在这种习作的牢笼之中很难迸发出习作的灵感。如果我们尝试改变一下习作教学的方式,不给学生命题,而是确立一个主题,让学生尽情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要死扣题目是《我的老师》《我的妈妈》等诸如此类的作文,而是围绕“一个有特点的人”这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命题,广泛收集题材,搜寻身边典型的人和事,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有了题材之后几个人集思广益合作完成一篇口述作文,这样又会解决怎样写的难题。例如,我们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大家围绕一个题目,先由一个学生开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顺着一个思路往下说,说到不会之处,其他人给予指正或补充,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思路宽泛,更有阅读价值。

2.大力开展活动式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习作教学也要抓住学生爱玩的这种天性,把习作的课堂变成学生游戏的天地,寓教于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让学生写诸如《我喜欢的游戏活动》此类的活动类记事作文,写前可组织学生玩一玩,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活动,感受一下此刻的心情和同学们的种种表现,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写游记类的习作,在学生动笔写之前,先布置写作任务,让家长带领学生到家附近的景点、游乐场去参观游玩,也可先让学生当一次导游,给大家介绍某一处景点,言谈之中就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3.创新作文评讲形式,给学生的习作之路助力。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论著里写道:“评讲作文的目的,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作文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但许多教师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让学生写作文上,用来评讲作文的时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学生也就品尝不到习作带来的成就感,自然也就少了写作的热情。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留出给学生评作文的时间,从标点、修辞手法的运用、段落层次的划分、书写的美观与否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作文,力求使每一次评价都成为学生追求成功的动力。如,作文评讲课上老师可把写得好的精彩片段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品味,借鉴写法;还可把写得好的作文发到班级微信群让家长阅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发挥学习园地的宣传作用,把每个阶段的佳作张贴在“学习园地”上。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比赛,制作班级作文集相互传阅,进行优秀作文演讲等多种作文评价的激励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用心感受现实生活,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社会生活。但现在的农村学生,往往是目空一切,脱离生活实际,习作内容满是套话、假话,真正能打动人心,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少之又少。怎样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1.避免或少写命题作文,避免学生无病而吟。

命题作文,剥夺了学生的习作权利,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少写一些命题作文,多写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学生感兴趣的乐于表达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写人记事的习作,教师不必局限于《我的××》这样的题目,可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人着手,观察他的外貌、性格以及他的高尚品格,然后抓住突出的特点自己拟定一个有个性的题目,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认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更宽泛,情感才真实。

2.适时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学生寻找习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一写作文就犯难,不知写什么,从何写起。每看到此番情景,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点拨:或用动情的语言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或用图片展现生活中的某一处场景,或观看一段视频引起学生的思考,以此来唤起学生的记忆,打开学生创作的思维,帮学生寻找到习作的突破口。例如,这学期我校组织的作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校六年级的两位语文老师都以《给老师的一封信》为题,搜羅了一些表现师爱、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一下子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路。

3.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使习作内容锦上添花。

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对习作内容、体裁和字数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大多数农村学生只对写记叙文感兴趣,而对写景抒情和想象类等作文比较抵触,写出的作文要么篇幅太短,内容表达不清楚,要么就是长篇大论不符合文体。因此,习作课上引导学生按习作要求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才是关键。每次习作课教师都要针对单元习作目标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习作教学环节,从拟定习作题目、选定习作素材以及制定习作提纲等方面着手,通过品读范文、赏析精彩片段让学生掌握习作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力争做到开头直奔主题,中间注重细节,结尾不拖泥带水。

四、精心抓好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习作时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阅读中的积累不仅仅是词语、句段的积累,还有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积累。

1.写前阅读,确定写作的方向。

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不知从哪下笔,若写前进行有目标的阅读,就可解除学生心中的顾虑。每次写作文前,教师要提前确定好本次写作的主题,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此类主题的文章,学习借鉴习作方法,动笔前做到胸有成竹。例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有一个单元习作是《我心中的小英雄》,在写作前,我首先给学生推荐了几个中外小英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小英雄于连》等让学生去阅读,课堂上我又穿插了几个描写英雄人物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品读,学生们顿时茅塞顿开,不到一节课功夫,各个学生心中的英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就是课前阅读带来的益处。

2.写后阅读,寻找写作的差距。

没有阅读就没有鉴别,没有积累就没有习作的素材,只有阅读别人的文章,才能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一篇好习作只有经过反复的锤炼修改才能成形。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完成每一次习作后抓住评讲作文这一环节,选取学生的精彩习作或习作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阅读品味,也可选取课外读物中相同的内容让学生对比感悟,体会文章的妙处,寻找自己习作中的不足。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学会了在阅读中积累,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得以提升。

总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五、六年级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习作难的问题,从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入手,倡导生活化的体验式的作文模式,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参考文献:

[1]熊生贵主编.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出版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