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023-06-05 17:35李颖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素养

李颖

摘要: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引入,使学生在理解中感知语言运用;通过看图练说,使学生在内化中加强语言运用;通过聚焦课后习题,使学生在训练中巩固语言运用,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语用核心;综合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统编版语文教材各章节内容的具体理解,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着力点,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有内容可学、有想法可说、有问题可想,提高语言文字运用实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生活引入,理解中感知语言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感知和理解,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注重趣味性和真实性,要让学生对情境感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好奇心。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比较“迎”和“追”

在学生通读整篇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你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把你送到教室的时候,你有没有“追”妈妈?当你在幼儿园过完这一天,妈妈下午来接你的时候,你是怎么“迎”妈妈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幼儿园第一天的经历往往记忆深刻,在幼儿园第一天的生活往往也是他们宝贵的经验。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境,感悟和思考“迎”和“追”这两个动词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虽然它们都是用来表示动作的词,但是用法却很不一样,它们之间是不可以随便替代的。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我上幼儿园时,我“迎”妈妈的心情和“追”妈妈的心情是反着的。“迎”妈妈时,我们两个是面对面的,我高兴地扑向妈妈的怀抱;而“追”妈妈时,我舍不得妈妈离开我,是跟在妈妈的后面“追”,盼望妈妈带着我走,所以我们是在同一方向上的。

师:你的发现真了不起!你说出了“迎”和“追”这两个动词的真正含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上幼儿园第一天的感触,梳理和发现“迎”和“追”这两个词的用法:当两个人面对面相遇的时候,可以运用“迎”这个词来表示这个语境,我们可以组词“迎上去”;当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后面往前赶的时候,可以运用“追”这个词来表示,我们可以组词“追上去”。

(二)实施合作体验,理解“迎”和“追”

在学生回忆幼儿园的真实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关于“迎”和“追”的互动游戏,使学生深入理解“迎”和“追”的语言运用内涵。教师可以创设“老师给我颁发‘阅读小达人奖状,我马上‘迎上去”和“老师安排我和小红同学去值日,小红已经离开教室了,我连忙‘追上去,和她一起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体验和理解“迎”和“追”的语言运用。

(三)进行词语训练,应用“迎”和“追”

在学生体验和理解了“迎”和“追”这两个动词的语言含义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回归本节课的“小蝌蚪找妈妈”语言情境,使学生通过之前的理解,在具体的词语训练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请使用“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词语填空。

1. 小蝌蚪游呀游,抬头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 )。

2. 奶奶從外地来到我家做客,我连忙( )。

3. 在公园里,我前面的阿姨钱包掉在地上了,我赶忙捡起来( )还给她。

在出示以上题目后,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自由读句子,思考:你会怎么选?待学生思考后,教师请学生举手回答。教会学生词语含义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应用。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词语和动作演示,经历语言实践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思考中选出合适的词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在出示答案后,仅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还远远不够,要通过再次朗读句子,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并进行词语的积累。

二、看图练说,内化中加强语言运用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情境图片,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图片,用“想一想”“说一说”的形式,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教材中的图片都是编者结合具体语境为学生精心创设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一方面真正放手让学生根据图片练说,使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教材内容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图画,对奇石的形状一目了然。类似这样的文本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和丰富学生想象的有效材料。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悟课文中这些石头的意象与神韵,还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而丰富的想象,开口去说。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根据文字描述,演示猴子的样子。

师:图上的这块奇石像什么动物?

生:像一只猴子。

师:请你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情境,说得更详细些。

生:像一只聚精会神地蹲在大石头上的猴子。

师:“聚精会神”这个成语用得很好,那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只猴子呢?请你猜一猜。

生:这只猴子一定是被变幻多样的云海迷住了,这是一只喜欢大自然的猴子。

生:我觉得它好像在思考问题,用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上,双眼凝视云海,估计在__想重要事情呢。

生:我觉得这只猴子在想怎样才能乘着筋斗云去大闹天宫呢!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很合理,我们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想。

在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图片的画面感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抓住学生生成的成语,一步步拓展学生思维,让简单的故事更具体,使学生在看、说、想中丰富想象,使图片中的内容更形象、更有趣。学生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想象出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并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充分证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聚焦课后习题,训练中巩固语言运用

学习任务群的安排应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统编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课后的习题训练,教材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了丰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以课后习题为语言训练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习题的考查目标,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为学生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使学生在训练中巩固语言运用。

例如,在教学《寒号鸟》一课时,教师可依托教材文本,聚焦课后习题,让学生在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寒号鸟的整个行为与心理过程,体会寒号鸟的个性品质。教师可将练说作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中的第5 自然段,以下为教学片段。

师: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和寒号鸟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生: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生:寒号鸟躲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嘴里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师: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你们挨冻过吗?一直哆嗦个不停,就叫“冻得直打哆嗦”。夏天到了,可热了,热得一直冒汗,就叫“热得直冒汗”。在平时,你们也有着急的时候吗?你们是怎么表现的?(出示填空题:急得)

生:急得直跺脚,急得直叫,急得直哭。

师:平时,你有痛的时候吗?(出示填空题:痛得)

生:痛得直哭,痛得直打滚。

师: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组。

教师再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第8 自然段,其中有一句话:“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北风比作狮子狂吼,把崖缝比作冰窖。

师:冰窖,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贮藏冰的地窖,相当于冰箱,用来储藏新鲜的蔬菜、鱼等。大家看,这就是冰窖图。(出示图片:冰窖)

师:崖缝里像冰窖一样冷。

师:你瞧,夏天来了,阳光烘烤着大地,教室里热得像什么?(出示图片:烈日图和蒸笼图)

生:热得像蒸笼。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能结合图片更好地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从大家的发言中逐层思考,积累了语用经验。教师在寻找语言文字训练的着力点时,要注意走近学生生活,只有与生活紧密衔接的内容,才能建立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切合实际的素材,使其获得参与生活的基本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云华. 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着力点[J]. 中小学班主任,2021(12).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素养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依托小精灵生物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