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外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幼儿劳动教育模式

2023-06-06 00:42张萍
师道·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幼儿活动

张萍

在教育改革实施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广泛关注。幼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落实基本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园内与园外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一、合理设置劳动课程

幼儿园在设置劳动课程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劳动课程内容,并不断摸索出一条较为可行的教育路径。对走廊、班级墙壁、活动场地进行劳动主题的装饰,让环境发挥隐性的育人功能;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增加手工制作环节,或者引导幼儿游戏结束之后自主将工具材料归位,将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以此来渗透劳动教育。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使幼儿逐步做到乐于劳动、自觉劳动、尊重劳动。此外,劳动教育要有评价,这也是检验幼儿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最为直接的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劳动教育的改进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教师既要从过程性评价入手,也要关注发展性评价,为阶段性表现优秀、进步较大的幼儿颁发劳动奖章,并每周评选一位劳动小达人,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提升劳动成就感、树立坚持劳动的信心,激活他们参与劳动的热情。

二、以一日活动为载体

从幼儿的视角来说,实际生活是激发其劳动意识的关键要素。教师在组织劳动教育阶段,要有意识地寻找劳动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将二者进行融合之后,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服务,参与集体服务与社会服务,以此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一,自我服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适宜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从一日生活作为切入点,比如在幼儿入园后,鼓励幼儿自己完成进餐、穿脱衣服、如厕等,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取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技能技巧,提高其自我服务意识与自理能力。第二,集体服务。为培养幼儿的集体服务意识,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服务班级的机会,比如安排值日生轮流打扫班级卫生、整理图书角、收拾玩具、发放物品等,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激发爱劳动的情感。第三,社会服务。劳动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园内,为丰富劳动内容、形式,让幼儿拓展视野提升认知,教师应积极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可以利用休息日组织“小小志愿者”活动,保持社区卫生清洁,或者带领幼儿走进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讲故事。

三、巧用自然与社区资源

幼兒园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园内园外自然劳动资源,拓展多样化的劳动方式,让幼儿在切身参与劳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以劳动教育目标为导向,一同规划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具体分工。比如春季组织种花植树活动,带领幼儿一边劳动一边寻找春天的足迹;在夏日带领幼儿参观田野的水稻,通过向农民伯伯了解水稻的生长情况,还可以让幼儿化身“小农夫”来到田间地头,跟农民伯伯学习一些农活知识;秋季,让幼儿在自然中自由地采野花和野草,用采集来的材料进行插花,或者提前与农民联系好,定期去田间观察番薯、毛豆、萝卜等秋季作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领悟到秋天田野之美,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立冬时节,组织幼儿讨论各种食物的有效储存方法,讨论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认识智慧劳动。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发社区共享课程,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基地。通过这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劳动世界里学习本领,增长见识,体会劳动的快乐,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采取园内外结合的方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尊重劳动的观念、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ZQJK066)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劳动幼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