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二十载 之江大地焕新颜

2023-06-06 00:56张卫
中国食品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浙江农村工程

张卫

2003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浙江“三农”工作和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近期,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二十年  浙江山乡发生巨变

21世纪初,浙江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脏、乱、差、散”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刚到任浙江,就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访民忧,在短短118天里,跑遍了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在察访中,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习近平同志关注的重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后,习近平同志指出:“浙江农民富,创业的人多,房子造得好,但浙江农村的污水、蝇虫、垃圾也多。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整改农村环境的意愿十分强烈。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做什么!“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就这样在习近平同志心中构画而成。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2003年6月5日,习近平同志亲自召开动员大会,对“千万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改变万千乡村面貌、造福千万浙江农民的“千万工程”从此拉开帷幕。

“千万工程”迄今可划分三个阶段:2003-2010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11-2020年是“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2021年至今是“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阶段,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治理好涉及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为切入口,掀起了“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使农村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广大乡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千村精品、万村美丽”阶段,浙江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顺势展开绿色产业布局,美丽乡村不断催生出多元新兴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2021年,浙江成為全国首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千万工程”也朝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针对山区发展较为薄弱这一短板,浙江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经济强县和26个山区县结对互助,产业发展上携手致富,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同时,浙江还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培育村播电商等农业农村新业态,创新建设一批乡村数智生活馆。

实施“千万工程”的二十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擦亮“千万工程”这张金名片。如今,之江大地上万千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幅现代化的未来乡村共富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典型的穷山村,习近平同志4次到下姜村具体指导强村富民工作,殷殷嘱咐乡亲们保护好环境,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下姜村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和教诲,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生态保护,引入垃圾分类智慧化系统;提升管控下姜村沿湖沿线建筑风貌,打造“白墙灰瓦”独具韵味的“淳派民居”村落;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的下姜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256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40元。

“中国水晶玻璃之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本世纪初时,生态几乎走向绝境:每天直排1.3万吨水晶废水、600吨水晶废渣,加上印染、造纸等污染,导致县域85%的河流变成“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随着“千万工程”大力推进,浦江铁腕治水:水晶企业关停并转,从2.2万家骤减至526家,其中400多家集聚到园区发展。现如今,美丽的浦阳江焕发新生,经受生态洗礼的水晶产业规模、附加值持续提升,农民在现代化产业园区里就业创业。

丽水曾经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先后8次到丽水视察,赞叹这里“秀山丽水、天生丽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丽水人民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大力培育优质农产品“丽水山耕”品牌,提升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丽水山居”品牌的影响力,增强历史文化村落“丽水山庄”品牌的亲和力。2022年,丽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470元,同比增长7.9%,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顺利实现全省“十四连冠”;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4元,同比增长16.3%,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全省“七连冠”。

大罗山脚下、始建于清代的山根村,是温州知名的华侨村。前些年,村里农房年久失修,居住条件简陋,年轻人不断外流。2017年,该村秉承保护性开发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旧村落原始肌理和老建筑历史风貌,并引入多元化业态,曾经的“空心村”逐渐成了时尚的“艺术村”,2022年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

前面提到的四个地方只是浙江省“千万工程”受益者的缩影。据统计,二十年来,浙江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浙江省按省内最高规格,连续二十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浙江省委、省政府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针对主要矛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工作任务。

在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努力下,浙江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浙江已完成4751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乡村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浙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全面完成“污水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建成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1217个,回收利用率达63%,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面均达100%。目前,浙江农村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建有6.7万座农村公厕,平均每个行政村3座,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

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全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

截至2022年底,浙江累计建成20511家农村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25335个,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从省到村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日臻完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遍及城乡。

“千万工程”启动之始,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431元,到了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已经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连续十年呈缩小态势。

截至2022年底,浙江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60亿元,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目前,浙江全省村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强,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51.2%。

……

2018年12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还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颁奖词中评价说,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202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将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浙江省正加快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新格局。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到今年为止,“千万工程”已实施了二十年。二十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进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为了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期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

通知总结了“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

通知指出,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悉心指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理体系;必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牢牢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结合实际学好学透,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要充分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农民需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的基本立场,“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实现政府、市场、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力量的最佳组合、最佳配置;突出软硬结合,坚持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五大振兴”一起推,确保取得由外而内、形神兼备、可感可知可考核的成效;突出稳扎稳打,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节奏力度,树立问题导向,聚焦总目标,分阶段解决好突出问题,久久为功求实效。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指出,经过二十年的實践与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更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

“千万工程”意义深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和解析。从乡村建设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工程”,它启示我们:乡村建设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力量;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注重发展性。

从乡村建设的治理视角看,“千万工程”也是“治理工程”,浙江省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党政合一”的科层治理、“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激励相容”的市场治理。

下一步,各地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5年重点干什么、怎么干,加强谋划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打法和思路举措,把“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体现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持之以恒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猜你喜欢
浙江农村工程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浙江医改三部曲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