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美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述要(上)

2023-06-07 17:02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论文音乐

宫宏宇

如果从库朗(Maurice Courant,1865—1935,汉名古恒)1908 年提交给里昂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的题目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士论文算起,欧洲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音乐研究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在这一个多世纪里,欧美的中国音乐研究和其他知识领域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创新中。这种创新既有对中国音乐内涵研究的拓展,也包括治学理念及方法的更新、研究视角的扩展。由于欧美教育体制、结构组织及学科定义及其分类的不同,其中国音乐研究“自有独特之处”①荣鸿曾:《北美中国音乐研究——学术、教学与文献资源》,张海惠、薛绍慧、蒋树勇编:《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版,第507 页。,我国学者与域外学者在中国音乐研究理论、方法、出发点、目的等方面的认知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中国音乐自清末以来在域外的译介、研究、传播、交流及其影响,应该是我们认识自身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试图以编年的方式,对1908 至1999年欧美各大学及音乐学院以中国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重要的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予以综述。旨在尽可能全面地阐述欧美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研究的特征与方法及其意义与价值。

1900年代——中国古代音乐研究

二十世纪欧语世界最早就中国音乐撰写博士论文的是法国汉学家、语言学家和语音学家库朗。1908 年7 月古恒(库朗汉名)提交给里昂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题目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士论文(见图1)②Maurice Courant,“Essai 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des Chinois,” Thèse de doctorate présentée a la Faculté des lettres de l’Université de Lyon,1908.Louis Laloy: “Review of Maurice Courant -Essai 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des Chinoise,avec un appendice relative a la musique coréenne,” T’oung Pao 14 (1913),p.291.。该论文1912 年在巴黎出版有单行本,③Maurice Courant,Essai 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des Chinois,avec un appendice relatif à la musique coréenne,Paris: Charles Delagrave,1912.1913 年收入拉维格尼亚克(Alexandre Jean Albert Lavignac)主编的《音乐百科全书和音乐学院词典》④Maurice Courant,“Chine et Corée: Essai 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des Chinois,avec un appendice relatif à la musique coréenne,” in Albert Lavignac(ed.): Encyclopedie de la musique et dictionnaire du Conservatoire,Paris: Charles Delagrave,1913,Pt.1,Vol.1,pp.77-241.,之后又数次再版。

图1 里昂大学1908 年古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典音乐》封面

古恒1883 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读书,1886 年获法律学士文凭。古氏在攻读法律的后两年期间,又于1885 年进入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E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 vivantes)学习中文和日文。1888 年获中日文学位,同年9 月来华,担任法国驻华公使馆见习翻译官。但他在北京停留不久就于1890 年5 月被转派到法国驻首尔公使馆。不到两年就又被改派到东京。⑤Elisabeth Chabanol,“French Research into the Koguryŏ Kingdom History an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Journal of Inner and East Asian Studies 3.1 (2006),pp.50-51.1892年库朗又回到北京,但也仅仅住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回法国了。1897 年他再次来华。1899 年回巴黎,次年转往里昂市寻觅教职。⑥Daniel Bouchez,“Un Défricheur Méconnu Des Études Extrême-Orientales: Maurice Courant (1865-1935),” Journal asiatique 271 (1983),pp.50-51.在里昂,古恒一边在里昂商会教书,一边在里昂大学攻读,终于在1908 年获得了里昂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13 年“成为执里大牛耳的汉学教授”⑦陈三井:《走过的岁月:一个治史者的心路历程》,中国台北:秀威出版有限公司2007 年版,第171 页。。1920年冬,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在法国发起里昂中法大学,设立中法大学协会,古氏被任命为协会秘书长,直至1935 年8 月18 日去世。

就数量来说,古恒关于中国音乐的论著不可谓多,只有《中国古典音乐》(也有人译作《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研究》⑧[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钱稻孙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版,第2 页。《中国雅乐研究》⑨王光祈:《中国音乐史》(上册),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年版,第1 页。《中国音乐史》⑩树(李树化):《几种关于中国音乐的外人译著》,《音乐教育》1934 年8 月第2 卷第8 期。《中国雅乐的历史》⑪杨鸿烈:《中国音乐戏剧在文化上的价值》,《中日文化月刊》1941 年5 月第3 卷第1 期,第78 页。)一种。但在研究深度上,古恒的专著应拔头筹。

《中国古典音乐》除了“绪论”外,由“音乐理论”“乐器”“乐队与合唱”“宇宙观与哲学思想”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音乐理论”)由六章组成,几占全书一半的篇幅。这里所审视的不仅是司马迁、班固、郑玄、焦延寿、京房、杜佑、王朴、胡瑗、蔡元定、朱载堉等的相关著述,还涉及到对张苍、李延年、服虔、孟康、陈仲儒等在乐律学研究上功过得失的评价。尤其是在对朱载堉新法密律的推崇上,古恒与曾著有《中国古今音乐考》的清代来华传教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可说是一脉相承。王光祈就注意到,古恒对朱载堉的律学成就“甚为惊服”⑫王光祈:《中国音乐短史》,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上),成都:巴蜀书社2009 年版,第277 页。。《中国古典音乐》第三章讨论五音七音及六律六吕、苏祇婆五旦七调、燕乐调、十二和、祭孔乐等,并论及相关的音级及宫调理论。第四、五两章分别论述“调式体系”与“和声节奏型态”,所讨论的理论概念包括调、均、曲、之调式、为调式、垒字、散声、繁声、泛声、杀声、结声等。第六章“乐舞”讨论中国古代乐舞,与钱德明一样,这章古恒所采用的古代乐舞谱资料,多来自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有关乐舞的章节及舞谱,如《六代小乐谱》《小乡舞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旋宫合乐谱》《小舞乡乐谱》《宋儒朱熹论舞大略》等。此外,古恒还参考了《皇朝祭器乐舞录——中祀合编》《文庙礼乐志》等。

《中国古典音乐》的第二部分(第七至十章)介绍中国本土和由域外传入的乐器。这里,古恒与1908 年在上海《皇家亚洲学会北中国支会》上发表长达160 多页的《中国乐器及其他响器的名录》⑬关于此文,笔者已有详细介绍,详见宫宏宇:《剑桥学者慕阿德与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 年第2 期,第76—87 页。一文的慕阿德(Arthur Christopher Moule,1873—1957)一样,有选择地采用了比利时人马伊龙为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博物馆所藏乐器编目时所创设的分类法。⑭Victor-Charles Mahillon,Catalogue descriptif et analytique du Musée instrumental du conservatoire Royal de Musique de Bruxelles,Gand: Hoste,1893.古恒将中国乐器总体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四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数小类。此四章介绍的乐器虽多达156 种,但古恒对每种乐器都尽可能地详加阐释。不仅有文字说明,还配有大量乐器的图片、尺寸图及所用记谱法的解说。

《中国古典音乐》的第三部分也由四章组成,以编年的形式介绍周代至清代的各类乐队组织及历代歌舞乐,分别为:第十一章阐述周代的乐队组织及西周起有关钟、磬乐器数量和设置方位的等级规定;第十二章概述汉代至隋代的仪式音乐;第十三章虽然以《唐宋时期的燕乐队与歌舞》为题,但实际讨论的是《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唐六典》《通典》《唐会要》《乐府杂录》《宋史》《乐书》《梦溪笔谈》等典籍中有关唐代的国伎,九、十部伎的记载。讨论的重点是乐队组织及所用乐器编制。第十四章概述元、明、清三代乐队和歌舞乐的发展情况。《中国古典音乐史论》的第四部分篇幅较小,仅有第十五章一章,内容也最单薄。实际上只是简述了儒家的正统的礼乐观。对道家、墨家的音乐观完全没有涉及。所引述的人物也只有朱熹、蔡元定、朱载堉。⑮关于此书,笔者已有详细介绍,详见宫宏宇、吴思笃:《法国汉学家库朗与20 世纪初域外中国音乐研究》,《音乐研究》2015 年第4 期,第64—75 页;第5 期,第23—31 页。

古恒的《中国古典音乐》很早就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早在1916 年春,萧友梅就在其提交给莱比锡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一译《中国古代乐器考》)中提到古恒的“卓越著作”。⑯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年版,第3 页。1928年,袁同礼(1895—1965)在其《中国音乐书目举要》和《西人关于国乐之著作》中提及此书。⑰袁同礼:《中国音乐书目举要》,《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8 年2 月第3 卷第4 期;《西人关于国乐之著作》,北平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1928 年3 月第1 卷第3 期。李树化(1901—1991)在其1934 年发表的《几种关于中国音乐的外人译著》一文中也曾提到过“此为法国音乐辞典乐史部之一大篇幅,对于中国音乐的理论、歌曲、乐器等,历史地、详细地解说及申论,为一篇极有价值之文字”⑱李树化:《几种关于中国音乐的外人译著》,《音乐教育》1934 年第2 卷第8 期。。杨鸿烈(1903—1977)在1941 年发表的《中国音乐戏剧在文化上的价值》一文中,除了赞该书为域外中国音乐研究著述中“最为精博”者外,还列出它对王光祈的影响。⑲杨鸿烈:《中国音乐戏剧在文化上的价值》,《中日文化》1941 年5 月第1 卷第3 期,第78 页。梁在平(1910—2000)1956 年在台湾省增订袁先生《中国音乐书目举要》时,亦将古恒词条收集在内。⑳袁同礼原著、梁在平增订:《中国音乐书谱目录》,中国台北:中华国乐会1956 年版,第17 页。钱仁康先生(1914—2013)在1990 年代也特地提到古恒之专书,称古氏是“最早按照中国音乐的价值体系来研究中国音乐的法国音乐学家”之一;《中国古典音乐》是“这一时期的法国学者研究中国音乐的最重要的成果”㉑钱仁康:《中法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人民音乐》1992 年1 期,第43 页。。

王光祈对古恒的古代中国音乐研究最为钦佩。在其1928 年用德文发表的《论中国记谱法》一文中,王光祈就推荐读者参考古恒一书中相关章节。㉒Wang Guang Ki,“Über die chinesischen Notenschriften,” Sinica 3 (1928),p.123.在同年6 月发表的《中国音乐短史》一文中,他又不忘在注释中称赞古氏的专著“为西洋出版界中关于中国音乐理论之最详最善者”㉓王光祈:《中国音乐短史》,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上),第277 页。。在其1929 年发表的《译谱之研究》一文中,王光祈具体提到古恒“系将黄钟一律译为e1”,并再次提醒读者,“此书为西洋著作界中研究中国理论最良之书”。㉔王光祈:《译谱之研究》,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上),第318 页。王光祈在自己的著述中也常直接引用古恒的研究成果。如在其1929 年成书的《翻译琴谱之研究》之《导言》中,王光祈声明自己对“法人Courant 之Essai 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des Chinois,皆有所采择”。在1931 年完成的《中国音乐史》中,王光祈又明确地告诉读者:“本书之中,多采其说。”在该著第六章《乐器之进化》之引言部分,王光祈具体地提到“本章所附各图,皆取自法人苦朗氏所作之《中国雅乐历史研究》”㉕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上),第4、61、169 页。。

1910年代——中国当代音乐型态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释

二十世纪德语世界最早就中国音乐撰写博士论文的是德国比较音乐学家埃里希·费舍尔(Erich Fischer,1887—1977)。㉖韩国鐄:《音乐的中国》,中国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年版,第114—126 页。王光祈在其著作中将Erich Fischer 译为“飞侠”。但与古恒不同的是,费舍尔不懂中文,他对中国音乐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他在选题上所注重的是中国当时流行的音乐,㉗Hartmut Walravens,“Popular Chinese Music a Century Ago: Berthold Laufer’s Legacy,” Fontes Artis Musicae 47.4 (2000),p.349.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则是实际音响案例分析。费舍尔1907 年至1910 年在柏林音响档案馆工作,曾担任过比较音乐学家霍恩博斯特尔(Erich von Hornbostel,1877—1935)的助手。在其1910 年提交给柏林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国音乐研究》㉘Erich Fischer,“ Beiträge zur Erforschung der chinesischen Musik: Aus dem Phonogrammarchiv des psychologche Instituts der Universität zu Berlin,”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Berlin,1910.中,费舍尔充分利用了柏林音响档案馆的中国音响资料。具体来讲,费舍尔这篇论文通过对劳弗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1901 年至1904 年录制的两个蜡音筒和波里斯-雷蒙德夫人(Marie du Bois-Reymond)1908 年在上海采录的7 首歌曲的记谱及型态分析,其中也包括笛、箫、笙、扬琴、二胡、月琴和琵琶曲,以及为皮影戏演出伴唱的京剧唱段。㉙有关柏林音响档案资料馆所藏中国录音及其相关研究,见宫宏宇:《柏林比较音乐学家与中国音乐——以霍恩博斯特尔为例》,《黄钟》2018 年第1 期,第14—30 页。Françios Picard(皮卡尔),“Crossing Stages,Crossing Countries,Crossing Times: Instrumental Qupai in Europe Scholarship,” in Alan R.Thrasher(ed.),Qupai in Chinese Music: Melodic Models in Form and Practice,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16,p.54.费舍尔的博士论文的另一个意义是其开启了欧洲人利用中国音乐唱筒提供的实际音响来研究中国当代民间音乐的先河。此论文后来正式发表在《国际音乐学会文集》1909—1910卷上(见图2)。㉚Erich Fischer,“Beiträge zur Erforschung der chinesischen Musik: Aus dem Phonogrammarchiv des psychologche Instituts der Universität zu Berlin,” Sammelbände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t 12 (1911),pp.153-206.参见金经言:《几部研究中国音乐的西文著作》,《中国音乐》1995 年第3 期,第15 页。

图2 费舍尔博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插图

费舍尔的研究为时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学者提供了研究范式。如王光祈在柏林撰写《中国音乐史》时,就多受费舍尔(王光祈译为“飞侠”)研究的启发,特别是其第十章“器乐之进化”一章所举的例子,更是直接引自费舍尔论文中有关中国音乐的例子。王光祈1934 年提交给波恩大学的博士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所具体分析引用的一部分音响资料,也来自柏林音响档案馆所藏的中国戏曲唱片。㉛王光祈:《论中国古典歌剧(1530—1860)》,金经言译,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上),第207—208 页。

费舍尔之后在德国以中国音乐为主题完成博士论文的是1912 年至1920 年在德国留学的萧友梅。萧氏1916 年春向莱比锡大学哲学系提交了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㉜Hsiao Yiu-Mei Chopin,“Eine 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ü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 zum 17/ Jahrhundert,”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Leipzig,1916.(作者同时拟中文题名为《中国古代乐器考》)。“这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以音乐学为主题的博士论文”㉝廖辅叔:《译后记》,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第134 页。。与古恒偏重中国古代音乐通史的做法不同,萧文聚焦的是“中国管弦乐队,它的结构和为它创作的曲目”㉞萧友梅:《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廖辅叔译,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第3—4 页。。萧友梅的这篇论文虽然是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各类乐器,但对中国古代音乐行政、音乐教育以及用于祭祀、宴会直到各种仪式的乐队编制等也有详尽的历史性叙述。㉟廖辅叔:《萧友梅传》,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13 页。关于此论文的提交及答辩过程,可参见孙海:《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音乐研究》2007 年第1 期,第18—32 页;《萧友梅留德史料再探》,《音乐研究》2018 年第2 期,第106—115 页。近期西文有关萧友梅在莱比锡的研究,可参见Hannes Jedeck,“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Musical Modernity? Xiao Youmei’s Studies in Leipzig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Folk Orchestra,” in Decentering Musical Modernity: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Music History,edited by Tobias Janz and Chien-Chang Yang,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2019,pp.123-144.

1920 —1930 年代——中国戏剧研究

进入到1920 年代后,欧洲世界的中国音乐研究转向了中国戏剧研究。此间的研究者以留欧的中国留学生为主。从1929 年至1937 年不到十年间,至少有以下几部博士论文完成。

1921 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赴巴黎留学的陈绵(Tcheng Mien)于1929 年以《中国现代戏剧分析》㊱Mien Tcheng,“Répertoire analytique du théâtre chinois moderne,” Thèse supplémentaire pour le doctorat ès lettres,Paris,1929.一文,在巴黎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该论文以《中国现代戏剧》为名,由法国现代出版社在巴黎出版。㊲Mien Tcheng,Le théâtre chinois moderne,Paris: Presses Modernes,1929.关于陈绵,可参见赵建新:《陈绵论》,《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第37—46 页;罗仕龙:《昆曲在法国的传播、发展与研究》,《华文文学》2021 年5 月(总第160 期),第79—80 页。与王光祈不同,陈绵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主要讨论的是“中国现代戏剧”,即1853 年至1929 年的京剧,兼及昆曲。用陈绵自己的话说,“中国现代戏剧的主体是京调(京剧)。秦腔次之。至于弋阳腔与昆曲,只不过是一去不回的荣光的残存物罢了”。《中国现代戏剧分析》全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讲述现代(即今人所认识的晚清民初)戏剧的起源、基本元素、作者群等;第二章是京剧的舞台样式、表演程式、服饰;第三章论及京剧角色行当;第四章为京剧剧本结构、语言风格、诗歌及文学性;第五章为京剧的唱念做打与音乐;第六章是京剧故事类别及其与古典小说之间的关联;第七章则是京剧体现的道德意识、思想境界等。㊳罗仕龙:《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汉风》2017 年第2 辑,第85 页。陈绵在提交博士论文之前就已开始在法国学刊上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戏剧的论文。㊴Mien Tcheng,“Le Théatre Chinois Contemporain,” Revue des arts asiatiques 4.3 (Septembre 1927),pp.160-174.

1932 年,“出身太仓望族,自幼常闻昆曲”、后来成为外交官的蒋恩铠(Tsiang Un-Kai,1904—1999)㊵沈慧瑛:《外交官蒋恩铠的昆曲情》,沈慧瑛:《灯火阑珊处》,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年版,第112—124 页。向巴黎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昆曲——中国古代的戏剧》㊶Tung-li Yuan,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Continental Europe 1907-1962,New York,1963,p.16.,同年,该论文在巴黎大学中国学院的资助下在巴黎出版(见图3)㊷Tsiang Un-Kaï,K’ouen K’iu,le théâtre chinois ancien,Paris: Librairie Ernest Leroux,1932.关于此论文,详见罗仕龙:《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第87 页;《昆曲在法国的传播、发展与研究》,第79—80 页。。此博士论文是蒋恩铠在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和汉学家沙畹的学生、曾于1911—1913 年和1918—1919 年两度来华进行实地考察的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的指导下在巴黎大学完成的。除了对昆曲的渊源流变、体制结构有相当详尽的分析外,蒋恩铠为了说明昆曲曲词与曲牌调性的紧密性,还选译了一些昆曲折子戏文,如《琵琶记·南浦嘱别》《狮吼记·跪池》《长生殿·絮阁》 《还魂记·写真》 《浣纱记·寄子》《水浒记·后诱》《桃花扇·寄扇》等。㊸罗仕龙:《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第87 页。

图3 巴黎大学1932 年蒋恩铠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1934 年,有“中国最后一位象征派诗人”之称、曾将《国际歌》和《罗丹艺术论》等翻译成中文的浙江人沈宝基㊹吴景键:《阅湖居得书记——“受苦的人”沈宝基》,载《澎湃新闻》(2017 年11 月21 日)。(Chen Pao-Ki,1908—2002)以《〈西厢记〉研究》一文(见图4)㊺Chen Pao-Ki,“Si Syang Ki,” These sontenue Lyon,Lettres,1934.Tung-li Yuan,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Continental Europe 1907-1962,New York,1963,p.7.,获得了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该论文在巴黎出版(见图5)。在这部论文中,沈宝基虽然以《西厢记》为研究对象,但他对中国戏曲与元杂剧的源流、历史分期以及各时期的主要剧作家进行了陈述。此外,他还将周德清(1277—1365)、沈德符(1578—1642)、毛声山、焦循(1763—1820)、郑振铎等人的著述翻译成法文,并指出之前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等翻译的《西厢记》译本中存在的问题。㊻罗仕龙:《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第91—92 页。

图4 里昂大学1934年沈宝基博士学位论文封面(左)

图5 沈宝基博士学位论文出版物封面(右)

几乎与沈宝基同时以中国戏剧为题向德国大学提交博士论文的是1920 年抵达德国的王光祈。王光祈1934 年向波恩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1530—1860)》㊼Kwang-chi Wang,“Über die chinesische Klassische Oper,”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Bonn,1934.。王光祈的论文虽然也是关于中国戏曲(昆曲)的,但与以下将要提到的同时期留法中国学人的同类题材的论文不同,王光祈的论文以中国戏剧音乐和表演为焦点。《论中国古典歌剧》设有正文十二章,分别以“中国戏曲的发展”“题材”“曲词”“乐律”“调和移调”“乐谱”“音乐”“乐队”“舞台、行头和脸谱”“演员及其动作”“中国音乐美学”“几个例子”为题举例论述。特别是论文中心的五章——第四章(乐律)、第五章(调和移调)、第六章(乐谱)、第七章(音乐)、第八章(乐队)——聚焦音乐本体并附有诸多谱例(材料主要采自保存在柏林和波恩国立图书馆的中国戏曲曲谱,如《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等)。即使在第十二章中对《琵琶记》《一捧雪》《风筝误》《长生殿》几出剧作的案例分析也都提供具体的唱腔谱例。㊽王光祈:《论中国古典歌剧》,金经言译,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音乐卷》,第209—221 页。

与萧友梅博士论文提交后的寂寞无声形成对照,王光祈的《论中国古典歌剧》于同年即由中华民国在海外的重要文化机构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刚刚创办的《东西文化》(Orient et Occident,也译为《东方与西方》)学刊分三期连载。之后又作为中国国际图书馆系列出版物第一号(Schriftenreihe der Bibliothek Sino-Internationale,Genf,No.1)在日内瓦出单行本(见图6)㊾Kwang-chi Wang,“Über die chinesische Klassische Oper,” Orient et Occident 1.1 (August 1934),pp.9-21;1.2 (September 1934),pp.16-33;1.3 (October 1934),pp.13-29.Kwang-chi Wang,Über die chinesische klassische Oper (1530-1860),Genf:Bibliothèque Sino-Internationale,1934.。《论中国古典歌剧》在国际音乐学界和汉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美学者如毕铿等在有关中国音乐的论著中一般都会参考引用到。1950 年出版的《亚洲音乐书目:中国篇》和1966 年美国民族音乐学会出版的全世界有关民族音乐学的论文目录,王光祈的《论中国古典歌剧》以及他的其它德文论著也都包括在列。㊿“Bibliography of Asiatic Musics,Twelfth Installment,” Notes 7.4 (1950),p.620.Ethnomusicology and Folk Music: A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compiled and annotated by Frank Gillis and Alan P.Merriam,published for the 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 by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Middletown,1966.

图6 王光祈《论中国古典歌剧》中国国际图书馆系列出版物封面

1937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成为北京艺术剧院创建人之一的著名话剧导演焦承志(即焦菊隐,Tchiao Tch’ eng-Tchih,1905—1975)以十多万字的《论今日之中国戏剧》一文(51)Tchiao Tch’eng-Tchin,“Le théâtre chinois d’aujourd’hui,” Thèse de doctorat Lettres,Paris,1937;Tchiao Tch’eng-Tchin,Le theatre chinois d’aujourd’hui,Paris: Librairie E.Droz,1937.,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该论文同年由巴黎埃·德罗兹书店(E.Droz)列入《世界戏剧丛书》出版。焦菊隐的论文以讨论京剧为主,兼及话剧,除了就京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演员职业状况、1930 年代中国戏曲教育体制及其改革趋向进行讨论外,还涉及剧目、表演、化妆、服装、布景、灯光、剧场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52)罗仕龙:《昆曲在法国的传播、发展与研究》,第80—81 页;《从继承传统到开创新局——二十世纪前半期法语世界的中国戏剧研究》,第88—90 页。邓九平、于海婴:《焦菊隐传略(一)》,《新文学史料》1997 年第1 期,第188 页。珠玑:《焦菊隐在巴黎撰写博士论文》,《新文学史料》1996 年第2 期,第10 页。

1940年代——中国当代音乐及作曲家研究、华乐西渐、中国教会的音乐、唐代音乐理论

进入到1940 年代后,欧洲华人中国音乐研究论文在选题上有了新的发展。1941 年,马友友之父马孝骏(Ma Hiao-Ts’iun,1911—1991)在巴黎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欧式风格的中国音乐》(53)Ma Hiao-Ts’iun,“La musique chinoise de style européen,” Thèse de doctorat Lettres,Université de Paris,1941.。与之前注重中国戏曲的博士论文不同,在此文中,马孝骏首次讨论了他同时代的中国作曲家,如马思聪、贺绿汀、黄自等中国当代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马孝骏的研究尤其关注在法国学习的中国音乐家,其中包括了在中国新音乐史研究中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的作曲家季志仁(1902?—1992),以及季志仁在1930 年代初创作的《即兴曲》和《中国风组曲》。

祖籍广东、曾为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1921—2018)助手的华裔学者陈艳霞(Tchen Ysia)1948 年在巴黎大学完成了350 页的《十八世纪法国的中国音乐》(54)Ysia Tchen,“La Musique chinoise en France au XVIIIe siècle,” Thèse pour le doctorat d’université,présentée à la Faculté des lettres de l’Université de Paris,1948.博士论文。此论文实际上论述的是中国音乐在法国十八世纪之后的接受史。1974 年,此文作为法国语言与文明丛书之一在巴黎由法国东方出版社出版。(55)Ysia Tchen,La musique chinoise en France au XVIIIe siècle,Paris: Publications orientalistes de France,1974.作为最早聚焦十八世纪经法国耶稣会士之手传到欧洲的中国音乐典籍与实例以及中国音乐在欧洲的专著,此书出版后在国际汉学界和音乐学界都产生了一些影响,至今仍然经常被域外汉学家和音乐学者们参考引用。(56)《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通讯》1992 年第10 期,第35—36 页。M.Escudier,“Ysia Tchen: La musique chinoise en France au XVIIIe siècle,” Dix-Huitième Siècle Anné 9 (1977),pp.478-479;Krystyn R.Moon,Yellowface: Creating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Popular Music and Peformance,1850s-1920s,New Brunswick,New Jersey,and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5,p.199.此书于二十世纪末由耿昇(1945—2018)译为中文,1998 年由商务印书馆以《华乐西传法兰西》为题出版发行,2013 年再版。

相较于德国和法国,英语世界大专院校的中国音乐研究起步较晚。在美国最早以中国音乐为题作学位论文的可能是1923 年8 月抵华的美国传教士范天祥(Bliss Mitchell Wiant,1895—1975)。1936 年,回美国休假的范天祥在波士顿大学完成了以研究中国音乐形态为题的硕士论文《中国音调复音处理的可能性》(57)Bliss Mitchell Wiant,“Possibilities of Polyphonic Treament of Chinese Tunes,” M.Mus.,Boston University,1936.。1946年,范天祥又在美国南方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市的乔治·皮博迪师范学院完成了题为《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特质与功能》(58)Bliss Mitchell Wiant,“The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Music in Chinese Culture,” PhD.dissertation,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1946.的博士论文。后者经精简后,改名为《中国音乐》(59)Bliss Mitchell Wiant,The Music of China,Hong Kong: Chung Chi Publications,1965.于1966 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出版发行单行本。此论文从音乐与政治、文学、社会、宗教的关系入手,比较详尽地探讨了中国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其中的一些论断“颇有见地”。(60)韩国鐄:《音乐的中国》,第72 页。特别是范天祥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资料分门别类整理翻译出来,以解释音乐在政治、文学、环境、社会生活和宗教中的地位的做法,“对西文读者有一定程度的贡献”(61)韩国鐄:《合唱运动先驱,中西音乐桥梁——范天祥其人其事》,韩国鐄:《韩国鐄音乐文集》(一),中国台北:乐韵出版社1990 年版,第167 页。。其不足之处是所采用的资料比较繁杂且陈旧,不太注重音乐分析,其研究方法也曾被质疑。(62)Fredric Lieberman,Chinese Music: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2nd ed,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1979,p.223.

与范天祥同时就中国音乐作学位论文的是民国期间先后在福州格致中学、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学院和福建音专任教的美国钢琴教师阿尔伯特·福路(Albert Louis Faurot,1914—1990)。1940 年,他向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提交了题为《中国教会的音乐》(63)Albert Louis Faurot,“Music in Chinese Church,” MA.Theology,Oberlin College,1940.的神学硕士论文。

中国的基督教会音乐外,1940 年代初的英语世界也有学者就中国古代的音阶体系、调式系统、传统乐器作硕博士论文。如美国华裔学人Kuh Koh-nie(1898—?)1942 年在纽约大学教育学院完成的长达542 页的教育学博士论文就是从音乐学的角度,结合汉学和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专门讨论唐代的律吕、音阶、调式和记谱体系的。(64)Kuh Koh-nie,“A Musicological Study of the Important Tonal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A.D.618-960),” Ed.D.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ersity,1942.

1940 年代中后期美国与中国音乐有关的学位论文包括埃莉诺尔·悌普雷蒂(Eleanor Tiplady)1946 年提交给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的硕士论文《中国音乐:历史、音阶、乐器》(65)Eleanor Tiplady,“The Music of China,History,Scales,Instruments,” M.M.,College-Conservatory of Cincinnati,1946.。如题目所示,此文除了简单介绍中国音乐的历史、中国人的传统音乐观、历代所用音阶及乐器外,还论及中国及其他国家所用的五声音阶。珍·汤 普 森(Jean Graham Thompson,1921—2006)在其1947 年提交给美国西北大学的音乐教育硕士论文《中国及其音乐》(66)Jean Graham Thompson,“China and Her Music,” M.M.,Northwestern University,1947.中也简略地讨论了中国音乐史、传统乐器、宗教音乐和哲学思想。

1940 年代末,也有旅美中国留学生就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做博士论文的。1948 年,燕京大学毕业生、我国早期合唱事业的先驱李抱忱(1907—1979)向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提交了题目为《北平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师资的训练》(67)Lee Pao-chen,“A proposed plan for the education of music teachers at Peiping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Ed.D.dissertation,College of Education,Columbia,1948.的音乐教育博士论文。该论文虽然以北平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师资的训练、音乐系的课程安排、师资和学生的选拔,以及音乐系的组织与行政为焦点,但对中国音乐的今昔、中国的师资教育及音乐师资教育、音乐及音乐教员在中国的责任,以及北平师大对音乐师资训练的任务也有具体的叙述。(68)李抱忱:《哥大两年》,《传记文学》1966 年第9 卷第5 期,第29 页。

国立上海音专长笛专业毕业生叶怀德(Walter Huai-Deh Yeh,1911—1990)可能是最早以作品取得美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叶怀德1949 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博士学位。他的博士作品是《中国交响曲——男歌者、男低音独唱、女高音独唱》(69)Walter Huai-Deh Yeh,“The Chinese Symphony,with male chanters,also baritone and solo soprano,” PhD.dissertation,EastmanSchool of Music,University of Rochester,1949.Tung-li Yuan (袁同礼),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1905-1960,Washington,D C: 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Inc.,1961,p.68.。

1950年代——朱载堉律学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生活、元杂剧、民间说唱

1950 年(一说1948 年),肯尼斯·罗宾逊(Kenneth Girdwood Robinson,1917—2006)向牛津大学提交了关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文学学士学位论文。(70)Kenneth Robinson,“A Critical Study of Chu Tsai Yü’s Account of the System of the Lü or Twelve Musical Tubes in Ancient China,” B.Litt.Thesis,Oxford University,1950-1951.罗宾逊论文的问世,使得西方学者开始更为全面地了解明世子朱载堉(1536—1611)的律学研究(特别是“新法密率”理论)在全球律学发展史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此论文经过修改后,后来收入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1962 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声学”部分。(71)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pp.212-228.1980 年又以《朱载堉对中国音乐十二平均律理论的贡献评述》(72)Kenneth Robinson,A Critical Study of Chu Tsai-yü’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qual Temperament in Chinese Music,Sinologica Coloniensia,Bd.9,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1980.为题在德国出版单行本。富路特(L.Carrington Goodrich,1894—1986)、房兆楹(1908—1985)主编的《明代名人传》(73)L.Carrington Goodrich and Chaoying Fang (eds.),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中的朱载堉词条也出自罗宾逊之手。遗憾的是,罗宾逊有关朱载堉的著述存在着文献资料不全、论证不透彻、参考资料有限等诸多弱点。其中之一是缺乏对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借鉴。如杨荫浏先生早在1937 年就已发表在《燕京学报》的《平均律算解》一文,罗宾逊就没有提到。(74)Robert Provine,“Review of A Critical study of Chu Tsai-yü’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qual temperament in Chinese music,”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47.2 (June 1984),pp.384-385.

在美国,1952 年,黄凤仪(Florence Feng-Yee Wong)继李抱忱之后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交了题为《现代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75)Florence Feng-Yee Wong,“Music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schools,” Ed.D.dissertation,Columbia,1952.的教育学博士论文。同年,来自南京、曾经担任过美以美会圣经学校(Hitt Bible Training School)校长的梅经香(Mei Ginsiang)向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提交了《音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6)Ginsiang Mei,“The Influence of Music on Chinese Culture,” M.Music,thesis,Wayne State University,1952.Alan P.Merriam,“Special Bibliograph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Ethnomusicology and Folk Music Accepted at American Universities,” Ethnomusicology 4.1 (January 1960),pp.21-35.的音乐硕士学位论文。1954 年,荷西·吴(Hoseah K.Wu,音译)向美国西北大学提交了题为《中国音乐的一些理论问题》(77)Hoseah K.Wu,“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Chinese music,” M.Music,thes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1954.的音乐硕士论文。与此同时,巴比提·米妮·贝克尔(Babette Minnie Becker)向芝加哥大学东方语言及文学系提交了以《仪礼》《周礼》《礼记》中的文字记载为例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生活中的音乐》(78)Babette Minnie Becker,“Music in the Life of Ancient China as Reflected in the Ceremonial Books the I Li,the Chou Li,the Li Chi,” MA.Thesis,Orient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1954.。三年后,贝克尔又以《公元前1400 年至前300 年的中国古代音乐生活》(79)Babette Minnie Becker,“Music in the Life of Ancient China: From 1400 B.C.to 300 B.C.,”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1957.一文,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9 年,大卫·查尔斯·卡斯特伦(David Charles Castren,1929—2015)在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关于中国音乐现象的哲学与历史性观察》(80)David Charles Castren,“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Chinese Musical Phenomena,” M.Music,thes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59.的音乐硕士学位论文。

二次大战后,美国兴起的中国学研究几乎取代了欧洲的汉学。特别是在中国戏剧研究方面,自1950 年代起,美国本土不仅开始出现研究中国戏曲的博士论文,其数量也在英语世界领先,“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总和的10 倍以上”(81)康保成主编:《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年版,第607 页。。但与之前法国中国戏曲研究不同的是,1950 年代北美研究中国戏剧和戏剧史的博士学位论文更多的是对元代杂剧的研究。这期间美国元杂剧研究的博士论文值得注意的有刘君若(Chun-jo Liu,1922—2012)1952 年提交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论文《十三世纪中国杂剧研究》(82)Chun-jo Liu,“A Study of the Tsa-chu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n China,”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52.、罗伯特·米勒(Robert Pickens Miller)同年在耶鲁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元杂剧宾白中的虚词》(83)Robert Pickens Miller,“The Particles in the Dialogue of Yuan Drama: A Descriptive Analysis,” PhD.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1952.、杨富森(Richard Fusen Yang,1918—2010)1955 年提交给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博士论文《元杂剧中的吕洞宾》(84)Richard Fu-Sen Yang,“Lü Tung-bin in the Yüan Drama,”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1955.三部。

在北京出生、毕业于西南联大英国文学专业的刘君若1952 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十三世纪中国杂剧研究》全面考察了元杂剧的起源、一般结构、人物类型、元曲的形式和各种主题(历史、社会、浪漫和宗教等)。(85)刘君若长期任职于明尼苏达大学东亚语言系,除了杂剧研究外,刘君若也是美国“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Conference on Chinese Oral and Performing Literature,简称CHINOPERL)创始人之一。从1969 年该学会开创,直到她2012 年去世,一直活跃于学会。关于刘君若以及她与“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的关系,见Bell Yung(荣鸿曾),“In Memoriam: Liu Chun-jo (1922-2012),” CHINOPERL Papers 31 (2012).与早期从事元杂剧翻译和研究的欧洲汉学家一样,刘君若所依据的主要史料是明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出版家臧懋循(1550—1621)刊刻于1615年到1616 年间的《元曲选》。刘君若采用的研究方式也与早期汉学家的类似,除了对元杂剧的整体考量外,论文后还附有作者翻译的《窦娥冤》《李逵负荆》 《梧桐雨》3 个元杂剧剧本。不同的是,该论文虽然主要聚焦在文本研究上,但也涉及到元杂剧的音乐及舞台表演程式。

与刘君若宏观的分析法形成鲜明的对照,罗伯特·米勒1952 年在耶鲁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元杂剧宾白中的虚词》的焦点,如题目所示,是在十三世纪元杂剧对话中的12 个虚词的语言学微观分析上。该文虽然没有像刘君若那样涉及到元杂剧的演出形式,但在《绪论》中也介绍了元杂剧一折之中“曲牌”“联套”“鼓吹曲”“诸宫调”“赚词”等与音乐有关的名词术语。该论文虽然是在出生在湖州的美国汉学家金守拙(George A.Kennedy,1901—1960)的指导下完成的,但也得到旅美华人学者赵元任、杨联陞、柳无忌等汉学家的指点。

米勒之后以元杂剧为题做博士论文的是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曾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的杨富森(Richard Fu-Sen Yang,1918—2010)。杨富森1955 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元杂剧中的吕洞宾》。此文是英语世界中较早专门以元杂剧中的人物为切入点的博士论文。1958 年他在欧洲汉学期刊 《华裔学志》上发表了《元杂剧的社会背景》(86)Richard F.S.Yang,“The Social Backgroud of the Yüan Drama,” Monuenta Serica 17 (1958),pp.331-352.一文。1967 年,杨富森与查尔斯·麦特茨格(Charles R.Metzger)合译的《元曲小令五十首》(87)Fifty Songs from the Yüan: Poetry of the 13th Century China,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appendices and notes by Richard F.S.Yang and Charles R.Metzger,London: Allen and Unwin,1967.在英国伦敦出版。杨富森后来还将四部元杂剧(《窦娥冤》《梧桐雨》 《岳阳楼》 《倩女离魂》)(88)Richard Fu-Sen Yang,Four Plays of the Yuan Drama,Taipei: The China Post,1972.译成英文,加上绪论和注释于1972 年在中国台北出版。自小喜爱京戏的杨富森也是较早就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京剧改革进行报道的旅美学人。(89)Richard Fu-Sen Yang,“The Reform of Peking Opera under Commu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July-September,l962),pp.124-139;“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What the Communists Did to the Peking Opera,” Educational Theate Journal 21.1(1969),pp.60-66.2009 年,他用英文撰写的《梅兰芳与京剧》(90)Richard Fu-Sen Yang,Mei Lanfang and Peking Opera,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9.一书,在北京由中国外文书店出版。

除了元代戏曲研究外,1950 年代也开始有欧美学者就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撰写学位论文。在研究中国说唱艺术方面,东欧汉学家的成果为著,如捷克汉学家普实克(Jaroslav Průšek,1906—1980)的学生何德佳(Vĕna Hrdličková,1925—2016)1959 年完成了关于北京天桥市场中国民间曲艺莲花落的博士论文。(91)星灿、劳白:《海内存知己——记中国人民的两位老朋友》,《国际论坛》1996 年第1 期,第57 页。Stephen Jones,“A Czech couple in 1950s’ Tianqiao,” https://stephenjones.blog/2019/02/15/czechs-in-tianqiao/.何德佳与他外交官的丈夫何德理(Zdenĕk Hrdlička,1919—1999)从1946 年起就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及其对日本的影响。1951 年,何德理出任捷克斯洛伐克驻中国大使馆第一任文化参赞。在北京居住期间,他们夫妇对大鼓书和莲花落等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在海外汉学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92)Zdenĕk Hrdlička,“Old Chinese Ballads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Big Drum,” Archive Orientální 25.1 (1957),pp.83-145;Vĕna and Zdenĕk Hrdlička,“Lianhua lao and its traditions,” in Vibeke Børdahl(ed.),The Eternal Storyteller: Oral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Richmond: Curzon,1999,pp.71-77.Lucie Olivová,“Chinese and Japanese storytelling:Selected topical bibliography of the works of Vĕna Hrdličková and Zdenĕk Hrdlička,” CHINOPERL Papers 25 (2004),pp.87-97.。何德佳莲花落博士论文的“田野工作”就是在此间完成的。

1960年代——唐宋音乐文献、宋金元戏曲、诸宫调、昆曲、京剧、基督教音乐华化

进入1960 年代后,欧美的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不仅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向,在研究水平上——尤其是在中国唐代音乐文献、宋代音乐史料和宋金元戏曲研究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期间的杰出论文最值得提到的是1960 年赵如兰向哈佛大学音乐系和东亚语言学系提交的博士论文《宋代音乐史料:公元960—1279》(93)Rulan Chao Pian,“Sources of Music in the Sung Dynasty: 960-1279 A.D.,” PhD.dissertation,Music,Degree program carried on jointly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usic and the Department of Far Eastern Languages,Harvard University,1960.和1964 年嵇穆(Martin Gimm)提交给德国科隆大学的博士论文《段安节〈乐府杂录〉研究》(94)Martin Gimm,“Das Yueh-fu tsa-lu des Tuan An-chieh: Studien zur Geschichte von Musik,Schauspiel und Tanz in der T’ang-Dynastie,” PhD.Thesis,Universität Köln,1964.。

嵇穆1930 年出生,年轻时在耶拿、莱比锡、柏林学习音乐学(95)嵇穆2009 年还在德国音乐学权威学刊《音乐学档案》上发表了研究李斯特的论文。Martin Gimm,“Eine Episode im Leben von Franz Liszt: Die Familie Hans Conon von der Gabelentz in Altenburg,” Archiv für Musikwissenschaft 66.4 (2009),pp.321-342.和东方语言和文化。在斯德哥尔摩和东京也短暂学习过。从1943 年到1949年,他是家乡的一名管风琴家,是活跃的钢琴家。在科隆大学读博士时,师从曾在奉天医专、北平辅仁大学和燕京大学工作过多年的满蒙族学家福华德(Walter Fuchs,1902—1979)。福氏1970 年退休后,嵇穆接替他科隆大学汉学和满文教授一职,一直到1990 年退休。(96)Hartmut Walravens,Verzeichnis der Veröffentlichungen von Prof.Dr.Martin Gimm (2020),p.5.嵇穆在中国台湾住过几年,也曾在台湾的几所大学任过教。在台北时他曾随锡伯族人广定远学习满语,1959 年至1963 年还在台北主持过德国文化协会。(97)叶公平:《德国汉学家魏汉茂先生访谈录》,《汉学研究通讯》2002 年11 月第39 卷第4 期,第21 页。1966 年,嵇穆的博士论文《段安节〈乐府杂录〉研究》在德国威斯巴登出版,书名为《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唐代音乐、戏剧与舞蹈历史的研究》(98)Martin Gimm,Das Yüeh-fu tsa-lu des Tuan An-Chieh: Studien Zur Geschichte von Musik,Schauspiel und Tanz in der T’ang-Dynastie,Asiatische Forchungen,Bd.19.,Wiesbaden: Otto Harrasowitz,1966.。长达600 多页的此书虽是对《乐府杂录》及其注释的德文翻译,但实际上是一部研究唐代音乐的专著。嵇穆在译文前提供有长达90 页的序言、引论、翻译说明和附录,其中除了包括所有段安节、其父亲段成式及其祖父的生平传记的翻译外,还有就《乐府杂录》的名称、编纂日期、各种版本,以及历代辞书对《乐府杂录》的提及和引用等话题展开的讨论;在该书的第十三章中,嵇穆还将《乐府杂录》与《琵琶录》的关系做了比较,最后是译者对原文中的大量术语和专有名词作的极为详细的注释。(99)金经言:《几部研究中国音乐的西文著作》,《中国音乐》1995 年第3 期,第16 页。此书出版后不仅在汉学界影响极大,在音乐学界也引起很大的反响,毕铿在《通报》上发表了题为《唐代音乐和唐代乐器》(100)Laurence Picken,“T’ang music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T’oung Pao,55.1-3 (1969),pp.74-122.的长篇书评。

除了专述唐开元、天宝间(714—756)乐部事的专著《段安节的〈乐府杂录〉研究》外,嵇穆在1960 年代后期和1970 年代初期还发表了一些唐代乐人的论文。如1967 年在德国权威东亚学刊《远东学报》(Oriens Extremus)上发表的关于《羯鼓录》作者南卓生平及事迹的论文。(101)Martin Gimm,“Nan Cho († 854),Notizen zu Leben und Werk,” Oriens Extremus 14.1 (1967),pp.43-58.1970年代初,嵇穆又在《远东学报》上分期发表了《论八至九世纪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的历史》一文。(102)Martin Gimm,“Historische Bemerkungen zur chinesischen Instrumentenbaukunst der T’ang.I-Die Ziherbauerfamilie Lei in Szu-ch’uan;” Historische Bemerkungen zur chinesischen Instrumentenbaukunst der T’ang,II—Addenda zur Zitherbauerfamilie Lei in Szu-ch’uan,” Oriens Extremus 17.1-2 (1970),pp.9-38;18.1 (1971),pp.123-133.此文1980年代由王昭仁译成中文,刊登在《音乐学丛刊》第四辑。(103)[联邦德国]嵇穆:《唐代雷琴探索——四川雷氏造琴之家》,王昭仁译,《音乐学丛刊》第四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年版,第158—209 页。德国大型音乐百科全书《音乐的过去和现在》(第2 版)中有关中国音乐史、乐器、律调、记谱法、乐人及戏曲的70 多个词条也出自嵇穆之手。(104)Martin Gimm,“China,” in Ludwig Finscher(ed.),Musik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Part 2,Kassel: Bärenreiter-Verlag,1995,pp.695-755.嵇穆1998 年在德国出版了《崔令钦与其宫廷剧院》(105)Martin Gimm,Cui Lingqin und sein Traktatzu den höfischen Theater- und Unterhaltungskünsten im China des 8.Jahrhunderts.Bd.1: Der Autor des Jiaofang ji,Sinologica Coloniensa Bd.20,Stuttgart: Steiner,1998.一书。

1960 年代域外有关中国宋代音乐,特别是对宋代音乐史料的研究,几乎可以用一个名字来代表,那就是自1947 年起就在哈佛大学任教的赵如兰(1922—2013)(106)Yu Siuwah,“Bibliography of Works by Professor Rulan Chao Pian,” in Bell Yung and Joseph Lam (eds.),Themes and Variations:Writings on Music in Honor of Rulan Chao Pian,Cambridge,MA: Department of Music,Harvard University;Hong K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4,pp.352-357.。而赵如兰宋代音乐研究最有权威性的著作,无疑是她1967 年在其1960 年提交给哈佛大学音乐系和东亚语言学系博士论文《宋代音乐史料:公元960—1279》基础上出版的《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一书(见图7)(107)Rulan Chao Pian,Sonq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此书除了阐述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的前言、鸣谢以及书后的参考书目和索引外,该书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就书中所引史料的分类、不同版本、相关音乐资料的具体内容以及有关文献学的史实进行讨论;第二章阐述传统宫调概念和俗乐调式理论;第三章聚焦宋代音乐史料中的各种记谱法;第四章是87 首宋代乐曲的译谱与详细注释,这87 首乐曲为:姜夔的17首词调歌曲、1首琴歌和10首祀神曲;《事林广记》所保存的7 首词调音乐和6 首琴曲;《乐府浑成》中的3 首乐曲;朱熹保存下来的12 首仪典歌曲,即《风雅十二诗谱》;还有熊朋来的31 首仪典歌曲。(108)关于此书,中文最详尽的介绍可见林萃青:《中国音乐学的一面镜子》,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年版,第50—58 页。此文原为英文,“A Mirror of Chinese Music Scholarship,” in Rulan Chao Pian,Sonq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Hong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3,p.xx.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解译》一书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该专著1967 年作为哈佛—燕京学社专著系列之十六在美国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不仅受到了欧美汉学界、日本音乐学界人士的一致好评,(109)Colin Mackerras,Monumenta Serica 37 (1968),pp.450-453;L.E.R.Picke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89.3(1969),pp.600-621;Fritz A.Kuttner,Ethnomusicology,13.3 (September 1969),pp.553-557;Fredric Lieberman,Notes 26.1(September 1969),pp.23-24.Peter Crossley-Holland in Musical Times 109 (1968),p.634.Eta Harich-Schneider in Sinologica 11.1-2 (1970),pp.93-100.William P.Malm,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8 (1968),pp.259-262.还得到了美国音乐学界的认可,被美国音乐学会评为最佳音乐史专著,授予“奥托·金克尔代奖”(Otto Kinkeldey Award)。此专著的出版,不仅确立了赵如兰在中国音乐史和音乐学研究方法领域开拓者的地位,同时也为“北美中国音乐史研究”奠定了“根基,……开了大学音乐系培养中国音乐研究博士的先例”(110)荣鸿曾:《北美中国音乐研究——学术、教学与文献资源》,第509 页。。

图7 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封面

唐宋音乐外,1960 年代初期也有欧美学者以中国民间说唱艺术为选题撰写学位论文。在这方面,东欧汉学者的成绩最佳。如捷克汉学家米列娜·维林吉诺娃(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1932—2012)1964 年就在普实克的指导下完成了题目为《诸宫调——中国说唱者的歌谣》(111)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Zhugongdiao: Ballads of Chinese Storytellers,” PhD.dissertation,Oriental Institute,Czecho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1964.的博士论文。与研究天桥莲花落的何德佳一样,米列娜选择宋金元时代的诸宫调作博士论文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她与中国民俗学界的亲密接触。1957 年10 月,受普实克邀请,时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任的郑振铎(1898—1958)访问布拉格。米列娜被安排做他的翻译和向导。是郑振铎最先建议她研究诸宫调的。米列娜之后为研究宋元戏曲也曾到文学研究所当过郑振铎和吴晓玲的研究生。米列娜后来回忆道:

我在阅读诸宫调时遇到的困难,显然被郑振铎先生注意到了。……有一天,著名的元曲研究专家吴晓玲先生告诉我,郑先生(也即他以前的老师)让他来帮助我弄懂那些繁难的文本。……此后,我每周都要到吴晓玲先生家那所他父亲留存下来的19 世纪的老宅子里向他请教——这座宅子也是我开始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真正学校……每次读完诸宫调之后,吴先生还会带我到琉璃厂去逛逛,介绍我认识书店与古玩店的老板。我们通常还会去听听说书唱曲,以便让我感受到诸宫调可能的表演现场。(112)张丽华:《文本世界的探寻者:专访米列娜教授》,《世界汉学》2014 年6 月第13 卷,第102 页。

其实,米列娜最初从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50 年代后期就发表过论述郭沫若的文章,她的硕士论文也是关于郭沫若的。(113)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Kuo Mo-jo’s Übersetzungen von Goethes Werken,” Archiv orientální 26 (1958),pp.427-97;“Kuo Mo-jo’s Autobiographical Works,” in J.Průšek(ed.):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Berlin: Akademie-Verlag,1964,pp.45-75.1960年代米列娜还发表过关于中国文学叙事理论、沈复《浮生六记》、鲁迅小说《药》等文章。(114)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Vers la théorie de la litérature des narrateurs chinois,” Cina 8 (1964),pp.23-28;With L.Doležel,“An Early Chinese Confessional Prose: Shen Fu’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T’oung Pao 58 (1972),pp.137-160;“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s ‘Medicine’,” in Merle Goldman (ed.),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17-35,221-231.在她1964 年提交博士论文之前,她已经在捷克汉学刊物《东方档案》上发表了《刘知远诸宫调之版本》(115)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The editons of the Liu Chih-yüan chu-kung-tiao,” Archiv orientální 28 (1960),pp.282-289.一文。1971 年,她与有美国元杂剧研究鼻祖之称的柯润璞(James Irving Crump,Jr.1921—2002)合著的《乾隆之歌:刘知远诸宫调之版本》(116)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Ballad of the Hidden,with James I.Crump,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关于此书,可参见W.L.Idema(伊维德),“ Review of Ballad of the Hidden Dragon (Liu Chihyüan chu-kung-tiao),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Doleželová-Velingerová and J.I.Crump,” T’oung Pao,Second Series 58.1/5 (1972),pp.260-277.一书在英国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Jr.)1986 年主编出版的《印第安纳中国古典文学指南》中的《刘知远诸宫调》词条也出自米列娜之手。(117)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 Liu Chih-yüan chu-kung-tiao,” in William H.Nienhauser,Jr.ed.and comp,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pp.578-580.

1960 年代欧美学者继续呈现出热衷于中国戏曲研究的态势。1960 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学者在元杂剧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此间美国与元杂剧研究有关的七部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论文中,章道犁(Dale Ralph Johnson,1944—2021)1968 年提交给密歇根大学的《元曲格律》(118)Dale R.Johnson,“The Prosody of Yüand-ch’ü,” 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8.和欧柏林音乐学院毕业生布鲁克斯(Ernest Bruce Brooks,1936—)同年提交给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关于元杂剧“咏叹调”(Chinese Aria Studies)形式、风格和戏剧功能的博士论文(119)Ernest Bruce Brooks,“Chinese Aria Studies,”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1968.最值得关注。章道犁的论文分析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和王骥德《曲律》等材料,探究元代戏剧的诸种曲牌和音乐节奏形态。此文后经增编以《元代北曲之结构与曲律及全元戏曲北词谱》(120)Dale R.Johnson,Yuarn Music Dramas: Studies in Prosody and Structure and a Complete Catalogue of Northern Arias in the Dramatic Style,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0.为题,1980 年在美国由密执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颇得欧美汉学界认可,被认为是“英语世界首次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对包括元杂剧曲牌联套、宫调以及曲谱等方面内容在内的元曲曲律研究”(121)李安光:《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1952—2011)的研究特征、方法以及意义与价值》,《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3 期,第110 页。。

美国学者施文林(Wayne A.Schlepp,1931—)1964 年提交给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论文《散曲的技巧和意象》(122)Wayne Allen Schlepp,“The Technique and Imagery of Yüan San Ch’ü,” PhD.Thesis,University of London,1964.虽然是从格律、押韵、音色、对仗、重复类型、辞语句修饰等方面对元代散曲的歌词和曲牌进行语言学微观分析,但也涉及到元散曲的音乐形式,如文中列出了元散曲所用的一些调式(Modes of Yuan Music)(正宫、中吕、小石调、仙吕、黄钟、南吕、般涉调、商角调、双调、商调、越调)和近50 个曲牌(Verse Forms),如寨儿令[柳营曲]、蟾宫曲[折桂枝]、沉醉东风、续断弦、天净沙、斗鹌鹑等。此论文后来以《散曲的技巧与意象》为题,1970 年由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23)Wayne Schlepp,San-ch’u: Its Technique and Imager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0.关于此著,可参见W.L.Idema,“Review of San-ch’ü 散曲.Its Technique and Imagery by Wayne Schlepp,” T’oung Pao,Second Series,60.4/5(1974),pp.341-344;李安光、黄娟:《“诗性效果”:论施文林(Wayne Schlepp)的元散曲语言分析》,《燕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2 期,第9—15 页。施文林1980 年还在《中国语言学刊》上发表过《试论“拍板”》(124)Wayne Schlepp,“Tentative Remarks on Chinese Metr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8.1 (Junary 1980),pp.59-84.一文。

英语世界的博士论文外,普实克的学生、1957 年秋至1958 年夏曾利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进修期间跟随吴晓铃先生研究元曲的捷克汉学学者丹娜·卡沃多娃(Dana Kalvodova,1928—2003,中文名高德华)1968向布拉格查理大学提交了研究明代戏曲及昆曲起源和发展的授课资格论文《孔尚任的〈桃花扇〉》(125)Dana Kalvodová,“Kchung Šang-env vějís broskvovými květy.(Kapitoly ke studiu mingského dramatu),” Doctoral habilitation thesis,Universita Karlova,1968.(她早在1952 年就已获得博士学位)。此文1992 年作为卡罗莱纳大学哲学与历史学丛书之一册,在布拉格出版。(126)Dana Kalvodová,Kchung Šang-env vějís broskvovými květy.(Kapitoly ke studiu mingského dramatu),Acta Universitatis Carolinae Philosophica et Historica,Monographia 140,Praha: Univerzita Karlova,1991.关于此书,可参见Lucie Borotova“,Review of Kchung Šang-env vějís broskvovými květy.(Kapitoly ke studiu mingského dramatu),”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ie,14(1996),pp.333-334.Lucie Olivová,“ Mourning the Passing of Dana Kalvodová,” CHINOPERL Papers 25 (2004),pp.ix-xiv.在此之前,她还在《东方档案》等学刊上用英文和捷克文发表《孔尚任的生平》(127)Dana Kalvodová,“The Life of K’ung Shang-jen,” Archiv Orientální 43 (1975),pp.53-63.《中国古典戏剧的现状》《中国古代戏剧史》《绍兴社戏与鲁迅》等论文。高德华也是较早对京剧和中国地方戏曲感兴趣的东欧学者之一,早在1956 年和1959 年就已分别用德文和英文出版过《梨园子弟——中国京剧》一书,之后又在布拉格查理大学学报发表论中国戏曲的行当的学术论文,1965 年和1966 年她还用英文分别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报》和《东方档案》上发表过讨论川剧起源、行当(特别是丑角)的论文。(128)Dana Kalvodová,Schüler des Birngartens: das chinesische Singspiel,Prag: Artia,1956;Chinese Theatre,London: Spring Books,1959;“Clowns in the Szechuan Theatr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8.2 (1965),pp.356-362;“The Origin and Character of Szechwan Theatre,” Archiv Orientální 34 (1966),pp.505-523.“The animated theater of Szechwan (Ch’uan-chü),” in Dana Kalvodová (ed.),The Bamboo-Leaf Boat: The Magic of the Chinese Theatre,Prague:Universita Karlova,1996,pp.80-90.

域外中国传统戏剧之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都集中在元杂剧研究上,鲜有注目明杂剧者。不多的例外包括白之的第一个博士生、福路的侄女、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中文教授珍妮特·福路特(傅静宜,Jeannette L.Faurot,1943—2005)和伊维德。傅静宜1972 年提交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论文(129)Jeannette Faurot,“Four Cries of a Gibbon: A Tsa-Chü Cycle by the Ming Dramatist Hsu Wei (1521-1593),”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72.,就是研究明代戏剧家徐渭(1521—1593)及其所创作的杂剧系列《四声猿》(《狂鼓吏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的。傅静宜1977 年还在《亚洲民俗研究》上发表有《徐文长:中国流行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才子兼流氓》(130)J.L.Faurot,“Hsu Wen-Ch’ang: An Archetypal Clever Rascal i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Asian Folklore Studies 36.2(1977),pp.65-77.一文。除元曲、元杂剧、明代戏曲及昆曲研究外,1960 年代欧美学者有关京剧研究的学位论文也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60 年至1969 年提交给欧美大学的20 部与中国音乐有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至少有5 部是专门研究京剧的。祖籍江苏、自幼嗜爱京昆的杨世彭(Daniel S.P.Yang,1935—)1964 年提交给夏威夷大学的硕士论文(131)Daniel S.P.Yang,“A Production Book of Twice a Bride,A Peking Opera,Together with an Essay,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eatre,” M.F.A.,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i,1964.,以及他1968 年提交给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论文都是以京剧为主题的。(132)Daniel S.P.Yang,“The Traditional Theatre of China in Its Contemporary Sett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Patterns of Change within the Peking Theatre since 1949,”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68.特别是他的博士论文,聚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的京剧改革运动,首开域外研究解放后中国传统戏曲改革之先例。杨世彭在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时就热衷于京剧演出活动,不但积极参加学校剧社的演出活动,还曾在英千里(1900—1969)的指导下写过英文毕业论文《京戏的技艺》(133)Daniel S.P.Yang,“The Technique of Chinese Opera,” B.Litt.,Thesis,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Taiwan University,1959.杨世彭口述、熊健媄整理:《访杨世彭,谈英老师》,载《英千里教授纪念网站》(In Memory of Professor Ingnatius Ying: https://ying.forex.ntu.edu.tw/detail/8/74.Accessed: 2021-7-9。。1967 年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还将他编撰的英文《京戏研究书目提要》(134)Daniel S.P.Ya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Peking Theatre,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67.出版。1960 年代末和1970 年代初,他除了在美国《戏剧评论》的学刊上发表论文探讨当代京剧的主题、8 个样板戏外,还发表论文讨论元杂剧的形式、风格及唱腔的戏剧功能。(135)Daniel S.P.Yang,“Peking Drama with Contemporary Themes,” TDR- The Drama Review,13.4 (Summer 1969),pp.167-172;“Censorship: 8 Model Works”,TDR- The Drama Review,15.2 (Spring 1971),pp.258-261.杨世彭也是最早尝试用美国学生演员演唱京剧的学人之一。早在夏威夷大学戏剧系攻读硕士期间,他就将由他美国同学参演的京剧《鸿鸾禧》(《金玉奴》)搬上舞台。他翻译并导演的英文京剧《乌龙院》于1970 年4 月由16 位美国学生在他任教的科罗拉多大学上演。(136)Daniel S.P.Yang,“Staging a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with American Actors and Musicians,”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 23.3(Oct.,1971),pp.307-316;“Black Dragon Residence: From Script to Stage Productions,” Renditions 3 (1974),pp.102-114.之后又荣获1972 年美国大专剧赛首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演艺中心公演,并由PBS 电视网在全美播放。(137)Siyuan Liu,“Daniel S.P.Yang,” Asian Theatre Journal,30.2 (Fall 2013),pp.309-322.

与杨世彭几乎是同时完成博士学业的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毕业生熊凡德(Gerd Schönfelder,1936—2000)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京剧的。但这位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并随杨荫浏和廖辅叔先生学过中国音乐的德国学者所聚焦的是京剧的音乐形态,特别是板腔和声腔等。1967 年,他向柏林洪堡大学提交了题为《京戏中二黄西皮板拍的音乐形态》(138)Gerd Schönfelder,“Das ban-Prinzip als musikalische Gestaltungsweise der Stile Erhuang und Zipi in der Peking Oper: Ein Beitrag zur Entwicklunga-geschichte der Musik,” Inaug.Dissertation,Humboldt University,Berlin,1967;Gerd Schönfelder,“Die Peking-oper ‘Yu Mu Ci Zi’ und ihre schlagrhythmische und formstrukturelle gestalt,” Dissertation zur Promotion,Karl-Marx-Universität Leigzig,1969.的博士论文;两年后,他提交给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的授课资格论文专门讨论京剧《岳母刺字》的节拍节奏和声腔结构形式。1972 年他的专著《京剧音乐》(139)Gerd Schönfelder,Die Musik der Peking-Oper,Leipzig: Deutscher Verlag für Musik,1972.关于此书,可参见毕铿(Lawrence Picken) 发表在Music &Letters 54.4 (Oct.,1973,pp.480-483) 上的书评。在莱比锡出版。

北美和欧洲的学者外,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林(Colin P.Mackerras,1939—)1960 年 代 后期提交给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博士论文选题也是关于京剧的。与学音乐出身的熊凡德专注京剧音乐形态的研究法不同,汉学毕业的马克林更关注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史、表演场所的流变史以及戏剧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相关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与戏剧史家、理论家周贻白(1900—1977)的研究取向颇相似。(140)周贻白:《中国剧场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中国戏剧史》,上海:中华书局1953 年版。马克林1969 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汉学家、蒙古学家罗依果(Igor de Rachewiltz,1929—2016)和柳存仁(Liu Ts’un-yan,曾用名柳雨生,1917—2009)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以《京剧的兴起(1760—1860)》(141)Colin P. Mackerras,“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 (1760-1860),” PhD.thesi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69.为主题,以戏曲演员和演出场所为中心来追溯清代地方戏曲——特别是京剧——从乾隆时期(1736—1796)的肇始、四大徽班进京,到十九世纪中叶蓬勃兴起的百年历史。除了追溯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外,他的论文也涉及此间流行的其他地方剧种的流变,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论述“十八世纪扬州的戏剧”和在西安及北京的“秦腔演员”。该论文1972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42)Colin P.Mackerras,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1770-1870: 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Oxford:Clarendon Press,1972.

1960 年代欧美的中国音乐研究博硕士论文中,也有针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研究。如出生在江苏、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后任香港崇基学院音乐系主任的盛宣恩(David Sheng)1964 年向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就对基督教新教出版的赞美诗中的中国本土元素做了系统深入的调查。(143)David Sheng,“A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Elements in Chinese Christian Hymnody,” PhD.Music,dissertation,Southern California,1964.此外,1962年也有华裔学者就中文赞美诗中中国音调和声化问题进行研究的神学硕士论文。(144)Chen-kuang Chang,“A Study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Chinese Tunes in Chinese Hymnody,” M.Th.,S.M.,Asia Batist Graduate Theological Seminary,1962.

从1960 年代起,北美各大学的音乐系逐渐开始设立包括中国音乐在内的民族音乐学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当其冲,于1964 年正式开设中国音乐课程,由出生在苏州琵琶和古琴名家的吕振原(Lui Tsun-Yuen,1931—2008)任教。(145)李海伦:《海外中国音乐的近代历史与现状》,《民族艺术研究》2014 年第1 期,第51 页。筝乐家梁在平(1910—2000)之子梁铭越(David Ming-Yueh Liang)应该是该系最早的中国音乐研究生之一,他于1969 年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提交了《中国古琴之历史及其音乐》(146)David Ming-Yueh Liang,“The Chinese Ch’in: Its History and Music,” MA.Thes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1969.的硕士论文。梁铭越1969 年和1972 年分别在中国台北和美国旧金山出版了他1969 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的硕士论文《中国古琴之历史与音乐》(147)David Ming-yueh Liang,The Chinese Ch’in: Its History and Music,Taipei,China: Chinese National Association,1969;San Francisco: Chinese National Music Association and the 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1972.。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论文音乐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音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博士论文写卤鸡肉不悖科学
第三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年下半年博士论文名录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