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及其启示

2023-06-07 03:29盖兴兴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生产

抗战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紧迫和大量知识分子的涌入,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一系列以抗战动员为目的的乡村建设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以模范村建设最为瞩目,模范村建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发展,为抗战积蓄了宝贵力量,对当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大有裨益。

何为乡村建设?笔者翻阅资料主要找到了三种观点:一是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二是狭义的作为建筑活动的乡村建设,三是海外学者的乡村发展理论。但综合看来,民国时期对于乡村建设的定义更加贴切,也更符合陕甘宁边区的实际情况。首先,梁漱溟对乡村建设的解释为:“总言之,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江恒源认为,乡村建设是就一个农村或数个农村,划成一个适当的区域,依照理想的能实现的预定计划,用最完善的、最经济的方法技术以化导训练本区以内的一切农民,使全区农民整个生活逐渐改进,由自给自立以达于自治,俾完成农村的整个建设。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建设,其内容包括文化、教育、农业、经济、自卫等各方面的工作。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合起来就是整个乡建事业的发展。[1]综合上述几种观点,结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当时的乡村建设主要是指以抗战动员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活动。

何为模范村?顾名思义,一定是该村在某个或多个领域有过人之处,值得别的村落去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陕甘宁边区结合当时内外交困的实际情况,对模范村作了如下定义:“村庄的变工扎工组织得好,粮食打得多,普遍有余粮;积极发展纺织,穿布能够完全自给或自给一部;村庄改造了二流子,其中有荒地的还安置了难民;村庄开始普及卫生走向人财两旺;注重教育,发动大家识字;另外,能很好地调解纠纷,拥军优抗,除奸自卫,互相团结等方面的工作搞的好,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和榜样。”[2]

模范村建设缘起

(一)自然环境因素奠基

陕甘宁边区位于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这里是著名的黄土高原的中北部,地形复杂,土质松散,降雨量极不均匀,加上缺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边区人民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作物以靡子、谷子、玉米、小麦、高粱、豆类、棉花、洋芋为主。此外,畜牧业也是边区人民的经济来源之一,有马、牛、驴、骡子、骆驼、绵羊、山羊等牲畜。但边区几乎没有出现现代工业,仅依靠农业和畜牧业并不能改善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陕甘宁边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导致当地的夏天十分干旱,春冬两季朔风凛凛,寒风侵肌。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边区经常发生水灾、旱灾、霜冻等灾害。“一遇旱灾,真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颗粒不收。长城内外,更是沙浪滔滔,年年苦旱,多为不毛之地。历史上边民多从事游牧,村落稀少,有时驰马百里,不见一户人家。”[3]

(二)内外交困局面所迫

抗日战争开始后,边区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驻扎的军队横行乡里,藐视中国主权。他们对当地百姓肆意残害,为所欲为,导致人民各种基本权利和利益都无法保障,既没有稳定的土地,还要遭受暴政、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等的重重压榨,因此边区家庭破败已是再寻常不过的现象,人民纷纷逃亡,造成当地土地荒废,生产衰落。

抗日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战略,國民党顽固派担心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势力壮大,在敌后战场也加紧了反共及投降活动,对边区进行了政治破坏、经济孤立和军事封锁。封锁边区和外界的交易,限制边区贸易,给边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国民党于1940年10月起停发八路军军饷,同时实行断邮,外援也大部断绝,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三)以大生产运动为契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积极抗日政策开始动摇,在日本军国主义诱降分化政策的影响下,逐渐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先后制造多起摩擦事件。1940年10月起国民党停发八路军军饷,同时实行断邮,外援也大部断绝。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此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渡过这次难关,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粉碎国民党想要消灭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支援长期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3年10月,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上作了《论合作社》的讲话,11月,又在招待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向边区人民发出了“组织起来”的号召,阐明了组织起来的道路、方针和方法等问题。[4]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关于财政经济建设的指示》也明确指出:“现在就全国形势说投降危险正在增长,新的反共高潮成为投降的必然准备步骤,陕甘宁边区在为着打破日增的困难,为着反对投降,坚持民族统一战线力争好转的严重任务,又为着奠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更充实与活跃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财经政策上已不容我们慢步的走,则应转到完全自力更生的自给自足的政策,这就是陕甘宁边区目前财经政策的新方向,这就是开展在陕甘宁边区党与政府以及全体人民面前新的迫切的严重任务。”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民众积极参与,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如劳动英雄赵占魁、吴满有、黄立德、刘建章、郭凤英、马丕恩等,这些劳动模范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投身大生产运动、争当劳动模范的热情,继而推动了模范村建设的发展。

(四)得益于乡村社会的改造

20世纪3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是贫穷、落后、封建的代名词。长期的贫穷使得陕甘宁边区充斥着多种社会问题,如地主占有土地,农民遭受剥削;边区灾民难民人数众多;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买卖婚姻等恶劣婚姻习俗盛行;民风彪悍,土匪猖獗;日本侵略者实行的“毒化政策”使得边区烟毒问题肆虐;大量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严重干扰了边区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等。为解决如上问题,团结更多的抗战力量,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诸多措施改造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在改造的过程中边区民众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因此涌现出了许多类型的模范村,如生产模范村、纺织模范村、运盐模范村、文化模范村、卫生模范村等。模范村建设既解决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问题,也使得陕甘宁边区在模仿、学习、进步的循环模式中日益摆脱了贫穷封建的面貌,逐渐向好发展。

模范村的类型及建设方式

(一)模范村的类型

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模范村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广大农民的思想得以转变,他们意识到只有自己动手,积极投入生产,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和劳动英雄,随后也带动全村积极劳动,积极生产,从而催生了各种类型的模范村。

1、生产模范村

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中数目最多的便是生产模范村。这是因为在模范村建设初期,边区政府最注重的就是号召大家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调动大家的生产热情,如延安市提出的“十一运动”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有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一个识字组和读报组,一个黑板报,一个秧歌队。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每乡一个医生,每村一个接生员。七、每乡一个义仓。八、每乡一个货郎担。九、每户一牛一猪。十、每户种活一百棵树。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5]“十一运动”涵盖了边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除延安之外的其他地區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种全民投入生产的环境影响下,各个生产模范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家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劳动,发展农业生产及纺织业、运盐业等,并且会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将任务分配到各家各户,各户之间进行竞赛,由此便使得边区民众生产热情高涨。随着生产模范村数目的增多,陕甘宁边区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2、文化模范村

文化模范村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一是读报组。一般由识字的人担任读报员,阅读的内容涉及国家和边区的大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讲卫生防疾病的知识等,读报组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安塞县委李望淮在安塞马家沟读报组于五一劳动节举行的娱乐晚会上所指出的那样:“读报组对全村居民,不只是识字学习文化,而且是使全村人更团结互助,提高生产,改进风俗的最好教育的学校。又如讨论交工、讨论全村卫生、传达乡政府的决议、展开缺点的批评及解决各样的问题,成为全村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执行工作的最高会议,希望他们更努力地坚持下去。”[6]二是识字班。随着毛泽东提出“每人识一千字”的号召,各地农村积极设立识字班,消除文盲学习文化。淳耀领底村人人定出识字计划,三年内做到每人识一千字,并特别提出“忙天一字、闲天两字”“忙二闲五”“忙三闲六”等消灭文盲的计划。除个别妇女提出“七天识一字”外,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忙一闲二”,如此两年内便可识得一千字。[7]三是建立夜校或半日班。由于白天农忙,边区村民们只能在做完农活后利用夜校或半日班进行学习。如新宁县窦家湾村全村共85人,有14人上夜校,每晚一次课,两个月的时间大家就识得几十个字和各种票子,由于全村男女老幼都学文化,窦家湾村成为当地非常知名的文化模范村。

3、卫生模范村

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自此之后,边区各地积极响应,特别是延安市涌现出大批的卫生模范村。延安市北郊乡高文亮乡长提出十大竞赛口号,要求家家做到“人才两旺”。“毛主席领导咱们丰衣足食,生活过美了,现在他又要我们讲卫生,要做到‘人财两旺’。黑龙湾有十一婆姨,养了六十七个娃娃,死掉的就有四十五个,存活的二十二个中,还有两个病着,这就叫‘财旺人不旺’。”[8]反观延安县柳林区马布塔河村清洁卫生的白家,马布塔河村共21户住户,白姓家占10户。“白姓家有脸盆毛巾,每天洗脸,衣服被褥常常换洗,脏了就洗,破了就补,炕上有席子,被子每年洗四次,保证不生虱子,不喝凉水,不吃生冷食品。每人有几套换洗的衣服,干干净净,像延安市机关里的公务人员一样,上炕必脱鞋,余下的食品用盖盖着,不让苍蝇爬试。因而去年马布塔河共害传染病死亡七人,白姓十家只死一人,其他十一家死六人。”[9]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边区民众的卫生意识逐渐被唤醒,卫生习惯也一改往日的旧面貌,卫生模范村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涌现出来的。

4、运盐模范村

1940年以后,边区政府调整了盐业贸易政策,对食盐实行专卖与统销,使运盐数量大幅度提升,并且高度重视运输业的发展,在各区、乡基层组建了食盐运输大队,实现了运输形式的多样化,如成立群众运输队,合作社运输队和公营运输队。这一系列政策都使得边区民众积极参与到了运盐活动中。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陕甘宁边区的运盐模范村数量并不比其他模范村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延安市北区北郊乡的杨家湾村和延安县柳林区的马科峪村。[10]这两个模范村都在边区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村干部也积极动员全村参与食盐运输,使得运盐量逐步增多,为边区的食盐运销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运盐模范村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盐业生产,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也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为陕甘宁边区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其他模范村

除了上述的几种模范村外,陕甘宁边区还存在以下几种模范村:纺织模范村、移难民模范村、调解模范村等。延川县城区六乡赵家沟妇纺小组是纺织模范村的代表,该小组是全县的模范纺织小组,全村13名妇女都是生产积极者。她们在帮助家庭生产方面,仅纺织一项,在1943年上半年即有很大的成绩:纺了156斤棉花,织了78丈布,还表示更要加强生产,解决边区经济困难。[11]移难民模范村以关中赤水县移民模范村孟家湾为代表。1940年之后,边区政府开始重视移民工作,逐渐进入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状态。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帮助移难民安家落户,号召老户帮助新户,在税收上对移难民倾斜,帮助移难民生产,充分调动移难民的生产热情,不使他们因无法生产而成为边区人民的负担。在政策的引导下使得移难民模范村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调解模范村以四直沟村为代表。该村能成为调解模范村,与该村的调解模范郭维德有直接关系。该村75家居户里面,有20几垧地的,已经是富有的人家了。而且在333个村民中,“二流子”和半“二流子”却很多,经常发生不可调解的纠纷。但自从郭维德被选为村主任和荣获调解模范以后,村里再没有人打官司。半年中村里连一件争吵的事也没有发生。经过郭维德的领导,已经是人人早起,家家沤粪,丰衣足食,和睦愉快的模范村。[12]

(二)模范村的建设方式

1、注重政策引领,提高生产劲头

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毛泽东指出党必须努力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并号召根据地的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以便克服财政和经济困难。毛泽东的《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制定和提出了许多方针和政策。如毛泽东在1943年11月《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文中指出:“实行彻底减租,就能发扬农民群众的积极性。”[13]在1943年底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在《组织起来》的报告中指出:“帮助农民做按家生产计划,组织变工队,组织运盐队,组织综合性合作社,组织军队的生产,组织机关学校的生产,组织工厂的生产,组织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组织生产展览会,发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加上旁的各项本领,我们就一定可以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一定可以协同全国人民,把一个新国家建立起来。”毛澤东提出的这些政策和号召,把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到了抗日救国和人民解放的政治新高度,他使广大农民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和举办的识字读报活动也使得广大农民从政治的角度认识了生产活动,从而鼓舞和激发了边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农民热情

边区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边区的农业生产建设,经常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以鼓舞和引领农民的农业生产,提高创建模范村的积极性,这也是模范村建设得以开展的重要因素。1943年3月西北局组织部就开展春耕生产竞赛的事专门给边区各地农村支部发了一封信,其中提到“我们的号召是:‘发展生产,丰衣足食;发展生产,援助抗战;发展生产,增进边区各阶层的团结;全边区增加细粮8万石;推广植棉15万亩;实行广泛的劳动互助;改进耕作方法。’这是党的号召,这是今年党在农业生产上给予我们的光荣任务。现在这个光荣的任务在各地逐渐实行了,有名的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和安塞的杨朝臣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两人之间不仅订立了生产竞赛条约,且由吴满有的提议把两个人间竞赛活动主动扩大为吴、杨二村庄全体的生产竞赛。吴满有主张,把这个生产竞赛运动扩大到全边区的军队里去,扩大到全边区的群众中去。”[14]劳动英雄之间的竞赛带动了其所在村甚至是所在乡的生产,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村的发展。如1943年农历二月初四,安塞县召开群众大会奖励劳动英雄,陈德发看到劳动英雄在大会上是那样的光荣,便萌生了当劳动英雄的决心,和到会的其他生产者说说笑笑,商量着要把自己所在村建设成模范村。适逢春耕工作的开始,县上干部和区上许多人从安塞第一模范村陈家湟布置工作回来,并带回来陈家湟的挑战书,刺激了马家沟的生产热情。马家沟当即召开群众大会,发动全村向陈家湟应战,研究出全村的生产计划,并照县上指示,组织变工。[15]在该年底召开的劳动英雄大会上,马家沟成为安塞第二模范村,由此可见竞赛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胜负欲,从而提高人们的生产热情。

3、积极宣传倡导,发扬劳模风采

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号召下,边区涌现出了许多惊人的事迹。如,“杨朝臣、申长林、孙万福等根据现有技术基础和当地条件,创造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改良农作、兴修水利的办法,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妇女中的郭凤英、刘老太婆等,积极纺织与参加农业生产,推动了附近妇女的劳动,指出了边区妇女的正确方向。”[16]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劳动模范们在生产和工作中起了带头作用,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政府也注意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他们的事迹,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树立好典型,同时要求劳模们回村之后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在1943年的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边区政府集中表扬并宣传了劳动英雄在生产运动中的重大作用,他们回到自己的所在地之后继续发光发热,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当地涌现出许多模范工作者,有些地方开始了模范工作者运动。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边区政府决定召开全面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又决定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群众选举产生,这样便能克服英雄与群众脱节的现象,避免了英雄看不起群众,强制群众,命令群众的现象,也避免了群众不服英雄,对英雄要求过高的现象,是尊重群众意愿的体现。只有这样选出来的英雄才能更好地和群众站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号召群众,切实起到骨干的作用。

4、组织变工扎工,整合劳动资源

大生产运动开展时,中共中央提出“耕三余一”,发展生产以备粮荒、战争的准备。这就需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组织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调节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作用。1943年,毛泽东在边区最高会议上作了《论合作社》的讲话指出:用合作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在没有改变生产工具,生产的成果仍然归私人所有的情况下,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的提高,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广大农民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积极提倡下,根据本地的不同劳动互助习惯和具体条件,在原有的劳动互助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创新组织成立变工队,即几家农户在进行生产时,由于人力、畜力、农具、技术上的需要,相互调剂,互相帮助,陕北称为变工,关中一带称为搭工、换工或插工。新型变工队的出现,为边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军民的丰衣足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集体劳动所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据统计,“延安柳林区五乡念庄村,在没有组织变工时,乡政府分配开荒45亩,群众信心不高,组织变工后,除种原有熟地及完成45亩开荒任务外,还多开了225亩。合水县变工未搞好前一个月,只开荒100653亩,变工搞好后12天,就开荒13700亩。”[17]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边区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1943年,全年开荒976224亩,耕地总面积达到133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1万石,除了满足当年消费外,有了21万石余粮,棉花种植面积达150287亩,产棉173万斤,达到边区棉花需要量的一半以上。养牛达220781头,养驴达167691头,养羊发展到2033271只。[18]1944年边区政府提出的“耕三余一”目标,在边区基本实现。而变工扎工组织的好,粮食打的多,普遍有余粮也是成为模范村必不可少的条件。

模范村建设的当代启示

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建设在当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毋庸置疑的。首先,通过模范村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当劳动英雄和模范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时,边区民众受到感染,纷纷组织起来参与生产大变工,多开荒地多纺纱,制定生产计划,并做到超额完成。抗战期间,边区民众对抗战的支持非常大,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给了我们粮食吃:1940年的9万担,1941年的20万担,1942年的26万担,保证了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粮食。(毛泽东在这里所举的粮食数字,是1940年至1942年陕甘宁边区农民各年所缴纳的公粮即农业税的数字。)”[19]边区老百姓在生产发展后,积极地拥军优抗,多纳公粮,支持抗战。如“绥德县沙坪区一乡郝家桥村的抗属生活,不光政府给予物质帮助,逢年过节送肉送馍,减轻他们纳公粮的数目,本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也是积极帮助他们生产,制定生产计划,遇有难处的积极给予帮助,因而郝家桥村的四户抗属生活都不用发愁了。甚至有抗属在春节劳军中,主动捐出洋芋二十斤,边币二百元,外加黄米馍馍等物。”[20]由此不难看出,随着模范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陕甘宁边区民众的生产数量日益递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扩大了抗战力量,巩固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其次,模范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例如在介绍文化模范村时所提到的边区政府对农民教育的关注,提出“每人认字一千字”的号召,逐步消除边区的文盲。各个村均开始读报纸,通过读报让大家了解边区的大事,更好地团结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周围。通过读报,也能随时了解边区生产上的新鲜事,了解新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法等各种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让农民在生产中感受到实惠。此外,在模范村建设中边区政府比较重视的一点是转变农民旧的思想、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等。例如许多农民生病后不找医生找巫神,边区政府便免费给农民看病,或只收一小部分医药费,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习惯和思想。

最后,在模范村建設过程中也为边区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这于陕甘宁边区的生产活动来说无疑是事半功倍的。1945年1月9日,《解放日报》出版了一篇题为“模范区乡干部优良作风”的文章,文中列举了优秀干部是如何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如何忠心耿耿的为人民服务的,又是如何和人民群众一起创造新的事业的,并明确指出他们是边区所有区乡干部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如仝万民区长在鄜县太乐区掀起打井运动,不仅解决了该区居民缺乏饮水的困难,而且也给边区其他地区提供了供给饮水的一个好办法;靖边县二乡支书张玉珍发现苇子茂盛地区,兴修大草原,解决了该乡牲口草料及军草不足的困难;延安县柳林区尹登高区长采用巫神坦白的办法,来进行反迷信运动;合水县张启贤区长在边境上变工,打破该区一向雇麦客的惯例,为人民节省了很大的一笔费用。[21]由此可见,模范区乡干部之所以能创造事业,是因为他们能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能够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能够根据群众需要做周密的调查,能够在工作中发扬民主,不强迫命令,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群众,这些都是优秀干部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边区大生产运动和模范村建设有所成就的关键因素。

模范村建设这一举措不光为当时的陕甘宁边区解决了生产困境,扩充了抗战力量,对今天的乡村振兴而言也有着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与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回顾历史,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多次在农村考察,足迹里印证着“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的殷殷牵挂。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在《求是》杂志2023年3月15日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总书记鲜明强调:“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并提出明确要求。

(二)坚持创新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1943年,毛泽东在边区最高会议上作了《论合作社》的讲话指出:“用合作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在没有改变生产工具,生产的成果仍然归私人所有的情况下,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的提高,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因此,通过合作社的道路,把群众的力量组成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变工扎工的出现,结合了陕甘宁边区的基础资源、发展状况等,这是对边区劳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更是建设模范村过程中的一大创新之举。当代乡村的自然环境基础和资源条件都远远胜过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和发挥好优势,注重创新,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例如,我们可以挖掘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农村实现绿色发展。我国乡村拥有广袤的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灵活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途径。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向农村的扩散和应用,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型,便能促进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此外,也要注重人才引进、工作方式、旅游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

(三)坚持宣传引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

陕甘宁边区建立模范村时主要依靠《解放日报》为媒介,不断报道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及各类模范村的先进事迹,以此来引导和带动边区人民向模范学习。此举取得的实效是有目共睹的,各村之间,村民之间互相比赛,互相鼓励,使边区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模范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巩固。宣传引导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力量也不容小觑。首先,农村所处环境的限制导致农民信息闭塞,信息落后,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来让农民感知和接受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现状,调动起农民改变现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积极性。其次,农村发展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技术方法的落后,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宣传引导让农民信任、接受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带头人、新一代乡村企业家、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的介入,使农村人力资本在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结合中重塑乡村发展新动能。

(四)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和美德。在边区生产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的需要与自愿,不强迫群众,不命令群众,一切事情经过群众民主讨论,群众不赞成的事,暂时不办,等到群众觉悟和赞成之后再办,在这种群众路线之下,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被发扬起来了。正是由于继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彻“以民为本”的政策理念,再加之边区的领导干部都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建了许多模范村、模范集体,极大地改变了陕甘宁边区落户封建的面貌。村级组织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因此各个乡村要严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富裕农民、扶持农民。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模范村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是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模范村建设中包含了诸多发展乡村的举措,我们应该提取其中的方法精粹,为今日的乡村振兴所用,充分挖掘乡村的巨大潜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注释

[1]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载《求实》,2004(01):88-91页。

[2]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765页。

[3]星光、张杨主编;张杨、陈舜卿、陈俊熹、刘秉扬编写:《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5):2-3页。

[4]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5]《延市开展十一运动》,载《解放日报》,1944-8-26(2)。

[6]《安塞马家沟读报组成为团结全村的中心》,载《解放日报》,1944-5-15(2)。

[7]《淳耀白塬行政村三年消灭文盲的计划》,载《解放日报》,1944-8-20(2)。

[8]《边区经济繁荣后的新气象,延市涌现大批卫生模范》,载《解放日报》,1944-7-1(2)。

[9]《延县柳林区马布塔河发现清洁卫生模范》,载《解放日报》,1944-3-22(2)。

[10]张鑫、王晓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运盐模范村研究》,载《新乡学院学报》,2016,33(8):53-55页。

[11]《延川赵家沟妇女加紧纺织增强自卫力量,一次收入超过全村全年负担两倍半》,载《解放日报》,1943-8-13。

[12]《模范区乡干部优良作风》,载《解放日报》1945-1-9。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刘建华、汪新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建模范村的经验及启示》,载《农业考古》,2007(06):68-70页。

[15]《马家沟和陈德发》,载《解放日报》,1944-1-2(2)。

[16]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755页。

[17]《介绍陕甘宁边区组织集体劳动的经验》,载《解放日报》,1943-12-21。

[1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84页。

[1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3页。

[20]《郝家桥村的抗属生活》,载《解放日报》,1944-3-6。

[21]《模范区乡干部优良作风》,载《解放日报》,1945-1-9。

作者簡介

盖兴兴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生产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