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下厨”,让劳动教育更有生命力

2023-06-07 20:34张丽萍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劳动教育

张丽萍

[摘    要]“为爱下厨”是一门接地气、有生命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更有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其劳动品质的校本课程。教师与家长联手实施“为爱下厨”课程,从有针对性的定向设计出发,通过必要的技能训练,最终促使学生在台上勇于动手操作,呈现劳动成果。学校应通过高质量的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具备工匠精神、提升审美素养、凸显个性创新,让劳动的正效应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关键词]劳动教育;“为爱下厨”;校本课程;个性创造

由于个体认识、价值定位、教学倾斜的偏差,“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劳动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被软化”。[1]这种软化不能继续下去了。如何创设家校相连的一泓活水以便创新劳动内容,如何让劳动成为学生满身心喜欢的过程,如何构建接地气的校本劳动课程并更有生命力,需要我们转换视角。基于家校共育“为爱下厨”实践活动,为实施有效落地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爱下厨”,就是每周规定一名学生亲自在学校食堂做饭。在此过程中,家长、校长及教师可以参与进来,分别发挥不同作用:学生是主厨,家长是助手,校长及老师是鉴定者。“为爱下厨”劳动体验面向三年级以上所有学生,从准备到模拟到正式“出镜”,融爱心、创新、审美于一体,以期实现由苦干到乐干的转变,让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一、“为爱下厨”的时代意蕴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劳动的内容、形式及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工艺就一定要成为“古董”。恪守傳统劳动工艺,继承传统劳动美德,尊重普通劳动者,永远不过时。“为爱下厨”实践活动,正是传承家庭美德的体现。引领小学生通过做饭表达亲情,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

(一)提升设计能力是应然

“只有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才能使劳动富有创造性。”[2]别小看做一顿饭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过程。首先,“为爱下厨”需要筹划思维。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回忆数学中学过的筹划知识,在选择食材,优化炒菜环节,控制炒菜步骤等方面下功夫。其次,在筹划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是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应然。设计超前并且全面,那么,成功率的提高就是必然的。诸如如何选择比较环保的食材,如何搭配才能使营养更全面,如何安排每一个环节的先后顺序才能让味道更鲜美,都是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环节。“事先筹划真的很重要,包括先洗手这样的环节都不可或缺,包括先把米蒸上这样的顺序比较重要,正是在这样的细节中,我的设计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切身体会有效证明了前期的筹划设计至关重要。正是在筹划中,学生在课程中的所学与在实践中的所得挂上了钩,劳动的价值及意义被重估,设计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夯实过程管理是关键

“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包括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五个环节。”[3]从本质上说,这五个环节属于项目化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成人尤其是家长与教师应该夯实其中的每一个过程,包括家中训练与模拟的过程。比如,初次炒菜,大多数学生都有“粘锅”这样的问题。后来,经过家长的讲解或亲自示范,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如,部分学生不会做面食,学校食堂应该提供现成的电动压面机,并亲自教给其使用方法。过程管理还包括做好饭之后的品尝环节: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可以评价饭菜质量,也可以谈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品性成长,以正面激励为主。这样的饭桌氛围有别于正规的家访,更随意、更自由、更无痕,于不经意间完成了高质量的交流。

(三)发挥个性差异是创生

为什么时下的小学生不愿意劳动?实践中的雷同性、枯燥性和机械性是原因之一。诸如打扫卫生这样的劳动,尽管很有必要,但无法唤醒学生的兴趣。“为爱下厨”活动,因为具有个性化、创造性与新颖性,因而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不愿劳动的问题。比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切豆腐的过程就属于一种创生实践。你可以一刀一刀切得很大很笨拙,也可以利用数学上的几何倍增原理,切得又细又快。再如,炒一盘简单的洋芋丝,可以放一点西红柿,可以放几根葱,可以稍微酸辣一点,完全在于你的创新。每一个学生均可以发挥个性,做出别具风味并且美味的菜肴。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可以促进学习,劳动中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在学习中,学生更具有创新思维与个性创造能力,而这正是“为爱下厨”活动中更加理想的境界。

二、“为爱下厨”的实施环节

由于“为爱下厨”活动关系到学生、教师、家长,为了体现活动的完整性,为了确保劳动教育的长效性,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出发做实做细每一个实施环节特别重要。

(一)以校为主的定向设计

第一步应该是定向设计。这里的“定向”既包括内容的定向,也包括难易程度的定向。劳动任务、种类、时间、劳动工具等,需要提前确定并适当调整。由于学校食堂的环境所限,也由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劳动能力的不一样,校长及老师应该整体上进行规划,分年段、分周次、分食材进行安排,尽可能做到每周的饭菜不一样,“周周不一样,周周有精彩”。比如,让三年级的学生炒一个“大菜”就是不现实的,当然,也不能为了完成劳动任务就有意选择“简单化”。所以,以校为主的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的定向设计,成为“为爱下厨”活动中的前期重要环节。

我们的做法是由学校政教处牵头,班主任摸排学生劳动能力现状,分年段、分性别、分周次进行抽签。班主任帮助抽上签的学生建立任务群,如确定饭菜种类,利用思维导读制订计划表,色香味达成的准备工作,可能碰到的困难等。学生确定好食材备料表之后,家长与班主任审阅之后进一步修改,形成最终方案,班主任交给学校总务处负责人购买食材及所需物品。

我们每周公布抽签学生所做的计划书,一方面,为其他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另一方面,杜绝抄袭与雷同,保证劳动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及价值性,哪怕是同样的食材,但因搭配不一样,学生可以演绎不一样的精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创新而且不增加劳动的强度及难度。或许,定向设计中菜品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此期间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正确劳动观点的产生、求异性思维的拓展、劳动好习惯的养成,劳动情怀的培育,才是“为爱下厨”活动中更加重要的目标。

(二)以家为主的技能训练

第二步应该是技能训练。很难想象,学校配给食材让学生立即完成炒菜任务是如何的猝不及防。因此,确定任务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现有材料进行学习与模拟是前提。这一阶段,家长作为培训者与“授业者”,应该在指导、学习、实践、反馈、改进、二次甚至多次实践方面全程陪同。包括蒸米、购买馒头或已经加工好的面食,包括择菜、洗菜、切菜等环节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包括开火、倒油、下锅、翻炒、调味等应该把握的时机、所需的时间、火力的调整,包括出锅、装盘时应该注意的细节等等,都应该是亲子联手的结果。当然,必要的时候,家长的放手不可或缺。哪怕因为放手,学生“制造出半成品或劣质品”也是值得的。毕竟,学生经历了“失败”,教训或者经验更加深刻,为下次“优质品”的出现奠定基础。

技能训练环节,教师应与家长沟通,让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有时需猛火,有时需温火;为什么有些菜肴不能多放盐?不同食材被加工的过程中,为什么调料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当学生意识到食材的属性特点决定了必须这样时,所学所得深深扎根于头脑深处。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学生“为爱下厨”的经验日趋丰富,自信心日趋提高,为学校正式实践打好铺垫。

(三)多方见证的动手操作

第三步应该是上台表演及检阅。辛辛苦苦地训练之后到最后表演的时机来临了,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生怕菜洗不干净,害怕“夹生饭”的出现,甚至担心“失败品”的出现。因为父母亲,老师、学校领导都在旁边看着,见证劳动成果的出现,检验其实用性与可行性。此时,家长作为见证者,应以表情鼓励学生“你能行”;必要时,家长应小声提醒,关键时刻稍微搭把手,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作为检验者与评价者,老师也不时递以微笑,自然而然把鼓励传递过去……如此,在多方见证中,在浓浓期待中,学生完成任务——出锅、装盘、端上饭桌,“为爱下厨”活动进入验收环节。

品尝阶段,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不直接下结论,不马上盖棺论定。毕竟,有色香味俱佳的饭菜,也有难以下咽的“失败品”。第一时间就菜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是不合适的。一位班主任这样提议:享受劳动成果时,家长与老师谈谈其他内容,反而是有必要的,如身体健康情况,如孩子的兴趣特长、人生理想等。这一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的确,让饭桌氛围更和谐、更自然,应该是“为爱下厨”活动的一个落脚点。事后,教师再指出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得失,便于学生总结,以便进行二次创造性劳动。

“为爱下厨”活动有悲有喜,这就需要学生及时回顾,积累经验,扬长避短。积累并非仅仅体现在口头上,也可以落实到学习中。如写一写“下厨”的感悟、画一画“下厨”的精彩、晒一晒劳动作品、讲一讲劳动故事等等。当“为爱下厨”活动最终通过微作文、演讲稿、美篇及书画作品呈现出来时,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愈来愈强烈。学生从中体会到家长的辛苦、认识到劳动的意义,理解到爱心与责任心的重要性,感悟到“为爱下厨”课程的优势与多重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三、“为爱下厨”的评价标准

劳动教育具有多重教育价值,“为爱下厨”活动更具有多重功效——“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理性,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 [3]正确评价劳动教育的功效,能够更好地释放劳动教育价值,度量其目标达成度。

(一)凸显工匠精神

学校应该以工匠精神为标准评价“为爱下厨”活动。以校长为主要人员的评价小组应该秉持以下观念:饭菜的鲜美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劳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是一个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看最后饭菜质量的高低,更要联系家长看平时的劳动态度。比如,洗菜时不是马马虎虎,而是特别用心,洗净每一个细微处;切菜时,不是粗糙,而是动脑筋,想办法,切成应有的样子,如果切不细,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请教家长,反复训练。还比如,不浪费食材,但是也不胡乱使用,过期的食材坚决不用;哪怕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是宁缺毋滥,通过第二次或重做,力争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既然强调过程性评价,那么,拾级而上的劳动过程对比不可或缺。第一次,因为技术、经验及设计方面有欠缺,饭菜质量不高;第二次,搭配更合理,能够完成的种类更多,味道更佳。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成长袋”,其中既有完成高质量菜品的数量,亦有指向劳动习惯、匠心孕育的过程性记载。评价小组应把过程中的“尚巧”与“求精”纳入评价范围,促使学生精益求精,达成新的价值体认,滋养其匠心与匠魂。

(二)强化审美教育

评价小组应把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纳入考核体系之中。毋庸置疑,以往的劳动教育中忽视美学价值的现象时有存在。如果学生把劳动与审美关联在一起,或者学生认为劳动不是“苦役”,而是愉悦的审美过程,那么,全身心投入就是必然而然的,正所谓:“多一些发现美,劳动更有趣;多一些鉴赏美,劳动更深入;多一些创造美,劳动更快乐。”“为爱下厨”活动中,评价小组应把“审美因子”当作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为“美”而劳动。当学生意识到一盘菜不仅仅是炒熟就行,更要在色泽、形状等方面下功夫时,劳动的兴趣更大,挑战与创新的想法油然而生。一个学生用五花肉的红白两色配以菠菜的绿色,体现出简单的色泽美,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因此,基于审美角度去评价,既能促进学生创生美的菜品,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激励学生创新

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调料、同样的劳动工具及环境,但色香味均不一样。可见,个性化创造特别重要。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完成了西红柿炒蛋,而且味道都一样,相信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因此,激励学生创新,应该成为“为爱下厨”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当评价小组的“成果点评—学生回应—成果优化”都以创新为前提时,学生的独创性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激发。有的在大盘中放上小碗,体现出搭配上的创新;有的汤中既有素菜,又有荤菜,体现出营养的全面性;有的学生在几盘菜的种类上下功夫,做到不重复、不偏食、不落俗……总之,创新评价,促使学生杜绝劣质品、发挥主动性,追求完美化。因为“为爱下厨”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有机会进行二次表演。当学生再次成为“主厨”,自豪感特别强烈,创新力及实践力同步提高。由此,劳动的正效应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从一顿饭开始的劳动教育”,却具有长效性,这正是“为爱下厨”劳动实践的优势及多重功效。新时代新课标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就应该基于一个小切口去演绎劳动教育的精细与精彩——学生懂得了巧干,学会了优化,滋生了朴实的劳动情怀;懂得了通过一頓饭就能表达感恩父母,悟出了从一饭一粥中就能窥见人生经验的道理。校长与老师应该基于爱、基于日常经验、基于学生实际,建构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小生态”,丰富“大生态”,让劳动教育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潞.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偏失与匡正——家校协同视角[J].中国德育,2020(02):17-19.

[2]张婷婷.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J].甘肃教育,2022(10):16-19.

[3]樊波.校本劳动教育合目的性:问题及实现路径——以上海市WG中学劳动教育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2(02):37-10.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