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共同体构建策略

2023-06-08 21:44杨静
求知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小学

摘 要:近年来,班级共同体的建设得到了各中小学校的关注,其提出要将班级成员、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组建成一个整体,为学生营造公平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学习关系,促进班级学生整体进步。教师必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實,以身作则,发挥优秀师德师风的作用,通过班级共同体的建设,让学生在享受良好班级氛围的过程中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级共同体;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杨静(1988—),女,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楠学校。

在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学校积极进行教学创新、管理创新,这给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是考验小学教师能力的前沿阵地。在小学班级共同体建设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多元化的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同时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活动。

一、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增进互动交流

(一)充分尊重学生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呈现新的特征,这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保证学生能获得科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保证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小学生的年纪小,心态不稳定,因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科学管理。班级共同体建设是目前小学教育的重点,教师需要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深度解析。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多关注学生,当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问题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态度;在学生处于迷茫阶段时,要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方向。同时,教师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学生倾诉生活中的困扰,并做到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心,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爱。

例如,笔者遇见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在进入小学的初始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并且为人热心,能主动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保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有一段时间,这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待同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降。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得知,他每天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玩一款手机游戏,导致作息时间紊乱,睡眠时间减少,最终导致情绪和成绩变差。对此,笔者并没有立刻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也没有武断地要求他立刻改变现状,而是在课余时间带领这名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利用丰富有趣的集体活动,丰富他的学习生活,在充分尊重他的前提下,帮助他慢慢纠正不良的习惯,教会他合理安排时间。不久之后,这名学生改变明显,重新回归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班级学生互动交流

外界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适合的外界环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收获更多。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班级是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地方。小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并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班集体,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让班级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产生负面情绪。对此,教师应帮助这些学生调整情绪,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点。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更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和睦相处。比如,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开展交流活动,如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近期的烦恼。之后,班主任再组织学生帮助有烦恼的学生解决问题,促使班级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在互相分享烦恼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沟通交流,还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或发现自己的不足,继而做出改变。

二、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一)用爱实现高效管理

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对此,小学教师应深入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在小学教育中,对于教师而言,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是两项重要的工作,缺一不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师德的先进引领作用,用爱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营造充满爱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产生归属感。在班级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班级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点的前提下,用关爱与耐心,给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集体生日会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生日月份分布,挑选一个合适的月份,基于某一个主题,组织班级学生举办生日会。而在这个月份过生日的学生,则是本次生日会的主角。在生日会上,全班学生可以共唱生日歌,举行趣味活动,为同学送祝福。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和教师对自己的重视。通过班级生日会上的沟通交流,学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同学,更愿意与教师和同学完成其他的教学活动,同时获得社交能力的锻炼。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这有利于班级共同体的建设。

(二)积极开展班级集体实践活动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教师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的同时,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任务,为学生构建多元化、趣味化的学习体系。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新颖的实践类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集体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成长与进步。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打理菜园、打扫卫生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利用任务分配的方式完成任务。有些学生比较强壮,教师可以组织他们搬运劳动工具;有的学生比较细心,教师可以组织他们扫地、擦玻璃等。在集体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教导学生人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免集体活动的效果不理想。此外,教师还要通过集体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完成任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比一比谁工作完成得最快、最好。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集体活动,愿意在实践中展示自己。这种集体活动既给予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又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锻炼社交能力,发展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是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手段。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合理组建班级学习小组

想要组建班级学习小组,教师要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能力,而后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同组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科学合理的分组学习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要想发挥学习小组的价值,调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推进班级共同体的建设,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能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基于学习小组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人数保持在5—8人。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教師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既能发挥所长,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应使同一组内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层次,坚持组内异质的原则,以先进带动后进,让学生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合作,探讨课堂学习内容、日常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组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带动学困生一起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学困生要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学习学习经验,改正错误的学习态度或者学习习惯。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各项能力,增强班级的互帮互助氛围,助力班级共同体的建设。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班级文化的形成。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其能促进班级其他活动顺利开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二是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在合理制度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此外,通过开展自主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多方面的潜力,培养自信心,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以班干部的选举为例,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要对不同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量。比如,在某小学,某教师在进行班级共同体建设时,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非常大的创新。这位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班干部。首先,该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选出了一届班干部,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过了一段时间,该教师组织了第二轮班干部选举,让学生通过投票,选出第二届班干部。之后,以此方式进行班干部换届和班级管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承担班干部职责,学生能充分了解到班级管理这项工作的意义,他们不但可以在不同的班干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学生做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能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管理的状态,转向主动自我管理的状态,如此,学生就会拥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去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只有学生热爱班级,与班主任之间不是被管理和管理的关系,而是成了为集体荣誉而一起合作的伙伴,班级共同体构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可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是构建班级共同体的重要渠道。

结语

综上所述,在班级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小学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爱护,让其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后,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帮助其建立信心,让学生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定位,对集体产生归属感,从而愿意参与班级活动。教师应当重视班级共同体的建设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茁壮成长。此外,教师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学习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沈洪,郑懿茜.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治理共同体”: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创新治理体系的探索[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5):44-49.

王丰林.重构智育与德育平衡,打造班级共同体[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116-118.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小学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