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法在莫言小说《红高粱》俄译中的应用

2023-06-09 22:16龚雪婷吴贝洁陆持
今古文创 2023年19期
关键词:翻译研究红高粱

龚雪婷 吴贝洁 陆持

【摘要】 作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包含大量的中国特有文化元素,俄译时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采用加注法予以传递。本文重点探究加注法在《红高粱》中的分类及具体使用情况,提出作为中国文学外译必不可少的翻译方法,加注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帮助译语读者理解源语文化,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红高粱》;加注法;文学外译;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11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39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国文学作品外译影响的探索与实践——以莫言小说《红高粱》俄译为例”(项目编号:202214436027Z)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教社“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莫言小说《红高粱》俄译显化与隐化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WYZL2022JS0008);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俄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序转换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594)。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不同语言蕴含了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中俄关系日益亲近,两国合作交流日趋增多,中国文学作品不断被译为俄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但中俄地理、民俗、民族心理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俄译过程中很难将中国文化元素准确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一般会添加注释,用以弥补词义及文化上的空缺。

翻译中的注释也称译者注。因为这种注释并不是对原文的翻译,而是对译文内容的额外补充。在中国,加注法的使用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一位名为支谦的译者,他在翻译佛经时首次使用了加注的方式(马祖毅,1998:29)。而在西方,最早使用加注法的则是圣经的译本。如今,加注法在翻译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但正是由于其普遍性,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时候加注不仅未能帮助读者有效理解文章原意,反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因此,加注法的使用必要性以及使用方法引发了一些学者对此的深入研究。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十分支持在翻译中加注,他认为只有通过添加注释才可以让译文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一样的情感体验,实现自己所提出的“动态对等”。早在1952年,国内学者袁可嘉便已经在“论译注和加注的原则中”提出“加注是翻译的重要部分,提出注释要领会作者的意图,了解译语读者的需要,使用醒目的注释符号,并且注释的位置恰当”。

本文着重对加注法在《红高粱》俄译本(Н.В.Власова

译)中的使用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考察加注法的具体运用、加注法的优缺点、加注法的作用及功能。

一、加注法

(一)加注法的定义。“加注”是指按照字面直译会造成原文意义丢失时,译者所加的注释。在文学翻译中加注法主要用于解释源语中的特有文化元素,解决文学翻译中的“语义空缺”与“词汇空缺”问题,以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深入了解源语文化。译注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加注法通常与其他翻译方法结合使用,分为直译加注法、音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等。根据其位置分布可分为前注、夹注、脚注和尾注。根据其注释内容可分为文化民俗注、专有名词(人物、历史事件、地名、特色事物、文学创作)注、关键词句注等。

(二)加注法的必要性。“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语言展示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量亦是如此。人类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很容易进行交流,而缺少文化信息的文学阅读,极易引发阅读和理解障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使用加注法,帮助异语读者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及信息,尽可能减少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海外接受的不利影响。关于加注的必要性,刘重德提出了三点:一是保留原语文化的“情调和丰姿”使读者感到新鲜生动;二是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三是更有效促进交流以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对于大部分中国特有文化元素,单纯采用直译、意译、音译法无法完整正确传达原作信息,展现其文学背景,此时就需要使用加注法配合解释,使读者“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同时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三)加注法的局限性。需要指出的是,加注法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性翻译方法。加注法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脱离原文、篇幅较大的描写性、解释性译法。若文学翻译中注释过多或篇幅过长,则会破坏原文的连贯性,打断读者思路,使其无法完全沉浸于原作。若译者在注释中加入自己的解读,则可能错误传达作者创作意图,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谨慎使用加注法,使用加注法时也需要注意注释的形式、位置等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在加注时应遵循的原则,袁可嘉认为应遵循六条原则:(1)体会作者意图;(2)照顾读者需要;(3)明确畅达的文字;(4)适当的字数;(5)醒目的注释符号;(6)适当的注释位置。围绕翻译加注的原则,曹明伦也提出六项,即:当注必注,不偷懒懈怠;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准确精当,不误导读者;客观合理,不为注而注;随文注释,方便读者;标记清楚体例统一。

总之,加注法既有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加注法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用、为加注而加注。涉及典故、文化背景等较为复杂的文化元素时,为准确传达原作信息、作者意图,更好地传播源语文化,需合理使用加注法,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二、《红高粱》俄译中的加注法

《红高粱》是典型的“乡土小说”,大量运用乡土文化元素描绘中国乡村、中国农民,展现中国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元素对于俄罗斯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计量单位、传统习俗、成语、俚语等,若不加注解释会影响俄罗斯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降低其阅读兴趣。然而许多中国文化元素是不能一言概之的,大多需要用较长的篇幅解释,这时夹注法就相形见绌了。因此,莫言小说《红高粱》俄译本中大量运用脚注法,对中国特有文化元素进行详细解释,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中國传统,进而体味《红高粱》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脚注是可以附在文章页面最底端地对文本信息的补充与阐释。莫言小说《红高粱》俄译本全书共139处脚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影响读者阅读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脚注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解释,使读者更好了解中国文化、历史、风俗,对《红高粱》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现实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进而更好地体味莫言在《红高粱》中所描述的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与爱国主义精神。

脚注是一般是先将文化元素进行直译、意译、音译,再添加脚注进行解释说明。

(一)直译加注法。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源语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促进源语文化向译语文化传播,有效地助推译语语言体系的扩容以及双方文化的交融。而很多时候直译只能传达表面信息而无法充分传达其文化内涵。因此需要使用直译加注法。

例1:那年,去挑水,挑上来一个什么呀,一个人头呀,扎着大辫子……

译文:я в тот год пошла как-то раз за водой, а что зачерпнула? Человеческую голову с длинной косой…

注释:Традиционная причёска маньчжуров, которую они навязали китайцам как знак покорности маньчжурскому императору; в описанный период многие китайцы продолжали носить косу, чтобы отличаться от японцев.

此处如果只是将“扎着大辫子的人头”直译出来而不加脚注解释说明,会使读者误解原文意思。故译者保留了“扎辫”这一形象并通过脚注解释“扎辫”的历史渊源,使读者了解小说时代背景及相关历史风俗。

例2:迎着她的面的轿帘上,刺绣着龙凤图案。

译文:У бабушки перед глазами была шторка паланкина, вышитая драконами и фениксами.

注释: Эти два мифических персонажа символизируют жениха и невесту.

译者在此处增添注释,阐释了“龙凤”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新郎与新娘),使读者深层次了解“龙凤”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二)意译加注法。意译即翻译源语文本的核心内容的大意,不追求逐字逐句翻译,不追求保留原文内容与形式。“意译法用于解决民俗文化词汇翻译中的语义空缺难题,一些民俗文化词汇如果按照字面词汇进行直译的话会给译语读者带来迷惑和误解,所以要采取意译法把民俗词汇的本质和意义翻译给译语读者。”意译法可以将中国文化元素的内涵翻译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文化元素,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例3:奶奶在拜堂时,还是蒙上了那块臭气熏天的盖头布。

译文:Пока бабушка совершала поклонения,её голову всё ещё покрывала та вонючая накидка.

注釋:Речь идёт о части обряда для новобрачных: молодые должны поклониться табличкам с именами и заслугами предков 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м духов неба и земли,а новоиспечённая жена должна была ещё поклониться родителям супруга.

“拜堂”是中国婚礼的一种仪式,指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及其后的拜舅姑和夫妇互拜。在俄罗斯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仪式,也没有对应的词汇可以直接进行描述,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故采用意译加注法,先将“拜堂”的动作提炼出来进行翻译,再用注释加以解释。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文化空缺问题;另一方面,丰富了俄罗斯读者的中国文化知识。

例4:任副官解下腰带,连同勃朗宁手枪,摔到余司令怀里。任副官拱手一揖,道一声:“司令,两便了!”便大踏步走出我家院子。

译文:Адъютант Жэнь снял с себя ремень и вместе с браунингом кинул командиру Юю в руки, после чего поклонился,сложив руки в почтительном жесте,и со словами ?Командир, так будет проще для нас обоих!?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вышел во двор.

注释:Китайский жест в знак приветствия или как выражение почтения:левая кисть охватывает правый кулак перед грудью.

作揖,是汉民族礼仪的一种。在俄罗斯文化中并无对应礼仪,因此要想准确描述这一行为以及其后所蕴含的中国礼仪需使用意译加注法。先将“拱手一揖”这一动作进行意译,再添加注释做进一步解释说明,这样一来,读者既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人们见面时如何互相问候,又明白了此处这一行为动作的意义。

(三)音译加注法。音译即模拟源语发音,利用相近的语音进行翻译。音译加注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文化元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亏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韵味和形象,扩大源语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翻译专有名词(人名、地名、计量单位)时尤为常用。

例5:一根裹脚布,长一丈余,外曾祖母曾用它,勒断了奶奶的脚骨,把八个脚趾,折断在脚底,真惨!

译文:Для бинтования брали лоскут ткани длиной больше чжана,с его помощью прабабушка ломала бабушке косточки,заправляя все пальцы,кроме больших, под ступню.

注释: Китайская мера длины, равная примерно 3,33 метра.

“丈”是中国特有的计量单位,此处译者运用音译加注法,保留了“丈”这一中国特有文化元素,将“丈”与目的语常用度量单位进行换算并加以注释,使读者明确得知“裹脚布”的长度。

例6:包子炉上、馄饨挑里、烧饼锅里都冒着蒸气和香气。

译文:От печей, в которых готовили баоцзы, котлов с пельмешками хуньтунь и сковородок,на которых жарили лепёшки, шёл густой пар и аромат.

注释:Маленькие пельмешки, которые обычно готовят и подают в бульоне.

“馄饨”是中国特有食物,此处将“馄饨”的拼音译出并加以注释,使读者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增加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三、结语

随着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不断推进,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纷纷被译成各种语言版本。由于中俄两国语言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俄语中很难找到对等词来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有词汇。加注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過阐释和补充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增强译文的可接受度。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加注法的必要性,对其优缺点以及使用情景做了具体分析,同时对加注法进行了类型划分。以期为加注法在文学外译时的应用提供有效经验。

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研究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关于加注法的种类划分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深入,这也是未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林晓玲.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加注研究[J].现代英语,2020,(08).

[3]刘重德.浑金璞玉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4]陈洁.浅谈翻译中超语言因素的传译与加注法[J]. 外语教学,1990,(04).

[5]马雪超.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文化素的俄译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

[6]闫瑞娟.论文学翻译加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

龚雪婷,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

吴贝洁,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

陆持,通讯作者,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俄汉语对比与翻译。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红高粱
高粱地里走出的艺术大家
——刘铁飞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走近红高粱
红高粱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浅析
图式理论下旅游宣传语翻译探讨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