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背景下的红色革命文本学习指导策略

2023-06-10 12:15汪蓉
学语文 2023年2期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如何做好语文学科专项学习的立德树人?语文课题组的老师们以“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研究”为探究点,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分析并思考在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阶段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为加强对红色革命文本阅读工作的推进,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力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推广模式和渠道,钻研课程资源育人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本;智用网络;拓展路径

*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K21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学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材和名著阅读就是其重要载体之一。如何充分落实教材“以载道”、以“润生有声”?如何做好语文学科专项学习的立德树人?合肥市望湖中学语文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红色革命文本阅读工作的推进和研究,以阅读为抓手,读写互动,听说融合,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体验,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力求在不同的学段、单元和教学内容中进行红色革命文化的渗透,从而建构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提升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一、树好红色文本立德樹人的导向标,入心入脑巧渗透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语文教育的传统,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一线语文教师需深入研读统编版教材,从理论维度领会编写依据,充分认知“坚持立德树人,赓续红色血脉”的长远意义,加强实践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思考很有必要。

(一)研究新课标,握好方向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4月21号正式颁布,在2022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也于当年7月权威发布。新课程标准坚持德育为先,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重要环节,追求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将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和综合运用实力。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着力点在培养学生通过语文实践积累、建构,坚定文化自信,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统编版教材有了“新课标”的宏观引领、微观聚焦,有了《解读》的权威指导、具体的实施建议,让一线教师有源可溯、有论可依、有本可参。

(二)钻研统编教材,推好挂挡器。

2017年统编版教材开始投入使用,至今还在进行微调和优化。新教材突出“守正”立场,既强调经典性、人文性,也以适宜教学为着眼点,重视选文文质兼美;同时高度重视语文知识体系重建,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统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红色革命文本,更强化了这一载体的作用。其纳入初中六册教材的红色革命文化课文24篇、名著阅读7部,其中有4部是自主阅读推荐篇目。不仅如此,小学阶段同步增加了表现英雄模范事迹、反映革命传统的阅读作品,为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升打了红色底子。

新课标与统编版教材合力领军,《解读》纵横指引。快速引导教师用好红色革命文本教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好红色革命文化文本,这是需学科团队深入思考并努力践行的。

二、用好网络平台丰富迅捷的能量池,充足充满巧发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部分中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1]46确实,强大的网络系统、网络内容为阅读教学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提供了多向度、多层次的语文阅读和多维度的阅读交流等。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提升教师的学习力和研究力?

首先,课题组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面向全体语文教师推进了“初中部编语文教材红色革命文化作品教学现状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知晓教师对红色文本教学的认知度和需求度。并结合问卷星调查数据结果对红色文本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讨交流,促进调整和改进。充分发挥了大数据优势,精准诊断并优化教学。数据促实效,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为方便教师开展快速的多维学习,课题组提供与课题、红色文本阅读指导相关的网络学习平台,建立教师网络读书共同体,增强了课题组老师网络学习的频度,节约了查询时间,也避免盲目学习的无效。如悦读公社、豆瓣读书、国家图书馆、掌阅、麦家陪你读书以及“太行薪火”等红色革命文化宣传视频号等,还借助优秀杂志《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电子期刊参加暑期“红色专题”教学研讨活动等。教师阅读到优秀篇章、优秀课例即刻推荐到课题组研讨群里,有相同阅读篇目的老师会在群里发起迅时交流。碎片时间的线上交流快捷高效,也进一步推进教师的阅读热情和关于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考。

再次,利用学校智慧课堂的先进设备平台,教师从学会使用到优化教学设计,从开展课堂阅读研讨到成果即时线上分享,加强了学生的体验感,增强了课堂呈现的丰富性。如在《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活动课中,我们的老师就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设计了“读红星智答题”、“赏红星趣分享”等互动活动,学生的答题数据能即刻在课堂大屏显示,学生的感悟语段也能同屏分享,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只有点燃阅读热情的阅读活动,才是有效的阅读课堂。融入智慧课堂设备,科技扩大了课堂容量。

同时,促进学科融合多位一体,同步拓创新。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应鼓励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多维资源,深入探究红色革命文本背后的知识脉络、关联信息等,当阅读成为推动学生拓展探究兴趣的推手那岂不是乐事?结合红色革命文本阅读还可以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开拓深入推广思路。既可以与政治、历史学科相融合,结合专业的理论和史实的视角提升对革命文化的深层理解,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也可以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相融合,通过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增强爱国情感的深层体验,进而使其与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共鸣,培育新时代少年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2]76

三、线上推进读假期分享读,增能增趣提时速

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中学生的阅读面?合时合力合趣运用,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学期期间,教师加强教材推荐必读书目的阅读推进,通过每日阅读分享、每周阅读交流课等加强阅读体验,并推进与阅读相关的趣味实践作业强化阅读效果。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为保证阅读时长和时效,课题组老师先优选并在线提供百本红色经典书单,由学生共同投票精选当前年级的推荐书目,再通过线上特色阅读活动,延长阅读线、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趣,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着眼“六突出”,阅读拓展有保障。

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推荐要注重“六个一”,即突出时代特征、突出红色基因、突出经典读物、突出中国特色、突出本地特色、突出可读性。我们注重选取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和领导人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作品,选择有一定公认度、耳熟能详的好作品,发动师生或家长共同推选适合青少年的电子红色读本,开展2+1阅读模式,即师生+家长“共阅红色经典”的家校互动的阅读活动。齐读红色经典,共传红色基因。

(二)着力“两兼顾”,方法得当有实效。

兼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推进法,兼顾必读、选读、推读一体互补的策略,我们在世界读书日推荐百本红色经典书目供读书小组备选研讨,在学生自主研讨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表现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屈辱、苦难、觉醒、抗争的作品,能让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的作品,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的作品等等。先从难易适度的作品推荐起,等兴趣培养起来再“吊胃口”式延续推荐。

(三)合力“五发动”,分享渠道维度多。

语文课程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如能调动“多元主体”,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运用“显性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隐性资源”的效用,可以更好地增强实践智能,提升教学实效。

链接听课平台,发动协同能量。本区域内的包河“和美云课堂”从2020年以来,约请了众多区内名师上传了网课、微课等,其中有许多是红色革命文本的微课,都是老师们精心打磨展示的好课。课题组老师们在多维优课学习中受益,再继续深入推进阅读……

分享朗读平台,拨动听觉感官。听书可以让眼睛休息、让大脑运动、让思绪舒展,可以让学生在聆听中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的灵魂内涵。老师们推荐一些如优谷朗读亭每日留声卡等有声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利用零星时间听读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班级互动推进文本朗读分享、背诵练习等。喜欢朗读的同学把精选的篇章用音频传在班级“友声阅读群”里,每位同学都能聆听、点评,甚至有家长也参与进来,大大推进了同学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巧用校园广播,联动精神媒介。课题组每周借助学校新升级的沉浸式广播站“望湖声谷”和祁门路中学新启用的校园广播站“祁门之声”传递“红色文化”的声音。先由老师指导班级学习小组进行小组研讨,推选优秀篇章,分享阅读感悟,再请校园“红色领读员”朗诵推播,或者推荐小作者当主播,学生在聆听和参与的同时,自豪感倍增。七年级领读员语汐同学感言硝烟散尽,重拾河山。一代代坚强勇毅的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将流淌在血液里的光明信仰,化作了江山壮阔,人民福祉,化作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崭新时代……学校公众号也专门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转载了学生的听读感悟。一石激起千层浪,红色声音传播更广更深更入生心。

智享读书感悟,调动竞读神经。建立“读书任务群”,通过群友的日分享、周演讲、月说书等活动调动竞相参加的热情;通过指导编写红色经典电子阅读报,通过校园小记者发表班级实践活动报道到校园公众号等网络展示渠道和交流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参与的效度和热度。

亮相读后成果,推动写作热潮。校刊《新竹》既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电子版校刊的受众更广,还吸引部分家长和学生开展“亲子共读”。在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校刊推出了“红色革命文化特刊”,根据学生投稿分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和平崛起兴华夏,立党为公旨富民”等篇章,深受师生喜爱。结合红色文本阅读活动,教师每逢周末重点推荐一篇期刊优秀读后感给大家线上阅读。当同伴的阅读感悟和思考变成铅字时,唏嘘之间,自然于无声处推动精心写作的自主意识和行动力。

不仅如此,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校“杏语话剧社”,将《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社员在老师指导下精心演绎《在烈火中永生》,荣获了安徽省一等奖。参演社员毅然同学写文感叹道,很多年后,我也许记不得《红岩》的细节内容。但是我的心曾去过渣滓洞,所以忍得了艰难痛苦;我被同伴拥抱过,所以我知道爱和团结的力量;我的身体住过江姐的灵魂,所以我永远忠诚于我的国家……”

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当学生的时间有限,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又沉浸于网络经典阅读或阅读活动的推进,自然无暇沉迷游戏,正确认知、使用网络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优化。红色阅读既培根铸魂,还巧妙挤占学生的上网时间,岂不是一石二鸟的喜人收获!智用网络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精选红色文本锤炼品格,既提升个人素养,又更好地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重任。立足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是我们一路追寻的燎原之火。

教而不思则退,思而不研则罔。开展课题研究既促进我们对统编教材的深入思考,也推进团队对红色文本阅读推广的深度探究。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躬身力行;創新阅读活动设计,增趣启智;自主实践体验,培根铸魂;典型任务实施,铺路架桥。以新颖的、生动的、活泼的、多样的方式呈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面引领,春风化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学习,点燃师生阅读红色革命文本热情是研之始、探之力、升之源,培养知行合一的新一代青少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郑国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作者:汪蓉,安徽省合肥市望湖中学校长)

[责编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