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

2023-06-12 21:43冯燕妮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

冯燕妮

内容摘要: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阐述了“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等概念。研究立足于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实践 策略

学校教育最为生动、有力和持久的是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学校内在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利用文化的影响来达成教育目的,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即所谓的“不教之教”。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的陶冶,在人格的发展”,他希望“看到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将更为生动,更为持久,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教育部2013年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专业标准中提出了校长的六大专业职责,其中之一为“营造育人文化”,强调要“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指南中,“文化育人”被列为“六大实施途径”之一,提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使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实施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陇西县“G”中学介绍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辖12镇5乡,215个村,18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区面积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91.05万亩,常住人口42.69万人。陇西县“G”中学创建于1937年,现为县直独立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58个,学生3282人,教职工234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树立高品质发展观,确立了“求真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教师,成就学生”的办学理念,始终秉承“宏健忠毅”的校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风,“敬业创新”的教风和“全实进律”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管理精细、特色鲜明、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办学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甘肃省文明校园”“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二.班级文化

班级是一个由年龄相近的学生组成的社会群体,班级也是实现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教育大辞典》中对班级文化的论述是:“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制约和渗透。班级文化是由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整合后生成的社会、学校倡导的主流文化,反映班级内这一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班级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总称。

三.班级文化建设

“建设”一词,建指建立、创造,设指设计、谋划。班级文化建设就要有合理新颖的方案,依据方案建立、创造属于班级群体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态。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总领下,通过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指导,全体科任教师、家长参与,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本班班级特征并且有班级特色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态。对班级文化的创造应成为一种自觉地实践行为,在班级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价值,从而使全体成员接受、认同班级的制度,进一步升华为自我的理想。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1.德育性原则。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德育性原则。德育性原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原则。班级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要落实正确的引导人、熏陶人、教育人的目標,起到“润物无声”的效用。

2.整体性原则。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班级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班级文化要与学校文化协调统一,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绝不能撇开学校文化搞班级文化建设,搞单打独斗式的班级文化建设是行不通的。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影响和制约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创造性原则。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创造性原则。班级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全面吸收教育前辈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要有符合本班级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要实事求是,从班级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从本班班级文化的目标出发;从本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出发。

五.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调查、访谈,在陇西县“G”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班级文化建设无核心。班级文化建设无组织机构领导,往往在开学教职工大会上主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安排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从不参与指导,在此项工作完成后,也没有学校领导层的考评与反馈。自始至终,班级文化建设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2.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化。在目前来看,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不能一如既往地开展,有时为了迎接上级各种检查,连夜突击,敷衍过关。有检查,搞得如火如荼,没有检查,偃旗息鼓。

3.学校主体认识不到位。学校领导、教师、全体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人,对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把上课、考试当做学校教书育人的生命线。学校领导、老师认为班级文化建设耗时费力,而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如抓好教学成绩见实效。

4.班级文化建设无策略。部分想建设班级文化的班主任,不能独立思考,更不能标新立异。总是寻求“百度”,亦步亦趋,把网络当做“救命稻草”。

5.班级文化建设无计划。班级文化假设没有总体目标,没有总体规划。通常都是想到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贴什么。

6.班级文化建设无创新。班级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贴大字报的年代,思路老套,方法陈旧,无创新意识。

7.班级文化建设无支持。班级文化完全成了班主任自己的事,班主任成了单打独干。班级建设科任老師、学校相关部门不参与,家长不参与,最后学生也没参与。

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建立健全班级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学校层面的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学校校长任组长,各年级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班主任任组员。班级层面的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班主任担任组长,一名家长和一名科任教师担任副组长,其他科任教师、班干部担任组员。学校领导小组要对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总体部署,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指导其工作,工作完成后,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予以考评。班级建设小组要落实班级文化的建设,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细化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全面完成工作。

2.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the Class Material Culture),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存在与创造的一切物的因素的总和,包括各种设施与教室布置所形成的环境;狭义的物质文化,仅指班级中所存在和创造的物质形态,也就是仅指班级中的各顶设施。”苏霍姆林斯基说:“不管是花草植被、还是张贴图示标语,都需要提高审美,促使学校的墙壁也能体现出教育的作用。”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能够体现出教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审美能力和价值观,能够展现出师生的才华。黑板报、教室装饰、室内卫生、座位规划等物质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室门口墙壁上是班级简介,班名“勤励班”、全体师生的合影、科任教师的介绍、班主任寄语“乐学善思,自强不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班主任工作亮点“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班级口号“团结奋进,追逐梦想,永不言败,创造辉煌”。教室黑板左边的墙壁上张贴的是班级公告,例如课程表、时间表、值日生表、班干部值日表等。教室黑板右边是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守则》。黑板下边是“梦想从这里开始”几个大字,黑板上面是“敬业创新”的教风和“全实进律”的学风八个大字。教室左边墙壁张贴的是班级之星,有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文学之星等,教室右边墙壁张贴的是名人名言,如鲁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教室后面黑板上方张贴名人照片,这些著名人物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科学、体育等方面,诸如拿破仑、马云、莫言、屠呦呦、姚明等,在不同角色的人物中同学们都能找到各自的榜样。

教室的黑板报要主题化、科学化、要有教育性、趣味性。主题化指黑板报要有明确的主题,或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或以介绍学科知识为主题,如“文学”“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或以介绍著名人物为主题等。主题是板报的灵魂,板报内容要紧紧围绕主题设计模块。科学化指板报内容要体现正确、科学的内容,伪科学的内容绝对不能在板报中出现。板报要有教育性指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所学学科知识,发挥教育意义最大化。板报内容对学生要有启发性,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图文并茂,形式上新颖别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室亦要绿化。教室的花卉不宜太多,在适当的位置摆放即可。花卉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与其他设施相得益彰,让教室充满活力,增加生机。并且,要有专人管理,学会浇水施肥换土,岂不是给学生开了一门劳动课。

读书角在教室内必不可少。笔者所在班级是由“腾讯基金会捐赠”的“慈弘读书”,书柜共四层,经过班主任充实,共百多本书。读书涉及多种学科,传统与现代,经典与畅销,本国与外国等。学生读书的选择要多元化、多学科,不能囿于文学名著。充分的调动学生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各学科教师都要把阅读课程当做第一课程建设,激发阅读兴趣,调控阅读进程,改善阅读行为,拓展阅读空间,优化指导路径。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中的‘精神文化(the Class Mental Culture),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文化中一切人文要素的总和,既有符号型的,也有非符号型的,也就是包括各种价值观、主流精神、班级制度、活动文化等;狭义的仅指班级文化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班级精神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的共同人生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在班级中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这样的班集体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班级舆论是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言论的表现。在班集体中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倾向,大小事件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必须抓好班级建设的舆论阵地,“我的舞台我做主”。召开班会,让学生公开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形成班级集体约定。“让每位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爱上班会,这样有利于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充分把握舆论动向。”

班级的制度文化体系,包括:作息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文体活动制度、选举制度、出勤与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班级的制度文化的形成,要经过“树立——服从——同化 ——内化”的过程。班级制度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论何时何地,让班级制度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在班级制度的影响下,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

班级中的活动文化按其教育目的来分有德育活动、智育活动、心理教育活动、美育体育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按活动范围来分有班级的团队活动、校内班际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素质形成的源泉,是班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见识,促进友谊。

4.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

对于班级文化建设,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要有专门的评价机构。评价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评价中,设立奖励机制。在评价后,要召开总结会,分享经验,做好反馈。建立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班级文化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小细胞,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让班级活力四射,充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本文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X[2022]GHB014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巩昌中学)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