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3-06-12 03:47莫春荣李华俊钟生爱李玉珍贺学强
广西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附件器械

莫春荣 李华俊 胡 郁 钟生爱 王 林 李玉珍 贺学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1 消化内科,2 护理部,3 卫勤训练中心, 广西桂林市 54100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目前临床上消化系统早期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该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其整体手术质量受不同因素(如附件挂架等)的影响[1-3]。传统的内镜操作台缺少可归置内镜手术器械附件的固定装置,各种器械附件线路缠绕、摆放杂乱,手术时拿取不便且费时,影响术中紧急状况的处理速度,导致手术安全隐患。ESD操作路径及其配套使用的内镜手术器械附件线路较长,并且器械附件的内部结构复杂、外形相似,容易造成错拿或将其他的器械附件带落内镜手术操作台面而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导致器械附件污染。此外,ESD术中需频繁更替使用手术器械附件,污染附件和清洁附件常无法合理归置,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导致患者感染的风险升高[4-7]。我院在内镜微创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专利号:ZL202122906326.9)[8]收纳手术器械附件,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进行ESD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消化系统间质瘤或早期癌,病灶直径≤3 cm,符合ESD治疗指征;(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精神疾患者;(2)消化系统存在明确梗阻、严重狭窄或穿孔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病灶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伦理批号:2021年审(3)号]。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的ESD均由同一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施行。

1.2.1 对照组:使用常规无菌操作台。常规无菌操作台以普通治疗车台面作为操作台,在治疗车上铺无菌治疗巾,将手术所需的内镜器械附件依次摆放于该治疗车无菌操作台面上。

1.2.2 观察组:使用改良的无菌操作台。改良的无菌操作台是在常规无菌操作台的基础上,配备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收纳手术所需的内镜器械附件。(1)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主体挂架与一次性无菌收纳袋两部分,其展开和收纳结构见图1、图2。(2)使用方法。① 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采用烷氧乙烷进行消毒灭菌,一体折叠包装存放。② 在实施ESD术前,术者首先进行手消毒、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铺巾,然后打开一体折叠的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利用主体支架上的连接机构将本装置悬挂在所需位置,撑开一次性无菌收纳袋,形成无菌操作区域,用于收纳悬挂内镜器械附件。③ 使用时将一次性置物钩悬挂于主体支架的滑轨上,然后将术中所需的器械附件依次悬挂在置物钩上,保证整齐有序,便于配台护士术中精准、快速地识别及拿取,无需专职的巡回护士配合整理摆放及传递器械附件。④ 手术结束后将整个收纳装置丢弃处理。

图1 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 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折叠收纳结构示意图

1.3 观察指标 (1)术后向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发放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分别记录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两组无菌操作台的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手术空间布局合理性、拿取附件方便性、传递附件准确性、术中标准流程执行性4个条目,每个条目的选项按“非常好”“很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顺次计25 分、20分、15分、10分、5分、0分。总分=手术空间布局合理性得分+拿取附件方便性得分+传递附件准确性得分+术中标准流程执行性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无菌操作台的使用满意度越高。(2)医护人员术中拿取器械错误率、术中器械污染率。统计每台手术拿取附件的总次数、错拿取附件的次数、术中手术附件脱离无菌操作台与台面下用物接触致污染的次数,以及术中附件相互接触导致污染的次数。术中拿取器械错误率=错拿取附件的次数/拿取附件的总次数×100%;术中器械污染率=(手术附件脱离无菌操作台与台面下用物接触致污染的次数+术中附件相互接触致污染次数)/拿取附件的总次数×100%。(3)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出院标准为患者术后无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排气、排便。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性出血、迟发性穿孔、感染等。其中,患者术后出现心慌、呕血、黑便、手足发冷等症状,伴血红蛋白下降超过20 g/L可判断为迟发性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剧痛、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可判断为迟发性穿孔;结合患者术后体温(超过38 ℃)和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两组无菌操作台使用满意度得分的比较 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观察组的无菌操作台使用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手术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两组 无菌操作台使用满意度得分的比较(x±s,分)

2.2 两组医护人员术中拿取器械错误情况和术中器械污染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中拿取器械错误率、术中器械污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术中拿取器械错误 情况和术中器械污染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 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 论

随着ESD技术的成熟及学者对手术方式、器械附件的不断探索与改进,ESD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由于ESD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且所需的手术器械较多[8],术中至少需要反复、快速交替使用3种以上器械附件,因此术中空间布局、器械摆放方法及拿取效率、术中器械的传递、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的熟练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器械污染情况等因素均会对ESD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9-10]。研究表明,采用改良式内镜手术器械挂架辅助ESD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器械交叉污染,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11-12]。但以上研究的内镜手术挂架均为不锈钢材质,在反复使用时存在消毒灭菌死角,可能导致器械污染。本研究所使用的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的一次性无菌收纳袋和主体挂架为一体折叠式,打开后形成无菌区域即可悬挂附件,操作便捷,且主体挂架为一次性可降解材料,术毕即可丢弃处理,使用方便且卫生环保。

本研究结果显示,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对观察组的无菌操作台使用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术中拿取器械错误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本研究的对照组使用常规无菌操作台,手术所需器械附件只能缠绕后平铺放置于操作台面上,因平铺放置的附件拿取不便,术中更换手术器械附件及医师等待附件传递的时间较长,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满意度也随之下降。同时,ESD手术器械附件种类多且体积较大,常规无菌操作台的空间布局限制导致手术器械附件不能规范放置,术中需花费更多时间对手术器械附件进行整理,影响术中标准流程执行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10],也不利于医护人员术中传递、管理及回收附件等工作的进行[11]。有学者发现,无菌操作台布局管理是微创手术(如ESD、改良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胃手术)配合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12-13]。本研究的观察组使用改良的无菌操作台,即在常规无菌操作台的基础上,配备有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收纳手术所需内镜器械附件,相较于使用常规无菌操作台的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拿取器械错误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器械污染率更低。分析原因:(1)术前将一体折叠式收纳装置打开后形成无菌区域,拓宽了手术操作台面,增加了无菌操作台空间;(2)改良的无菌操作台可将ESD所需手术器械附件分区、规范悬挂放置,配台护士可根据手术器械附件使用顺序、频率和操作医师的习惯,合理布置手术空间,规范化分类放置手术器械附件,便于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拿取使用及收纳;(3)在标记、抬举、剥离等关键手术流程中,尤其在出现术中大出血、穿孔等紧急情况时,规范悬挂的手术器械附件能让配台护士精准且快速识别,及时拿取附件传递给操作医师,提高了医护人员传递附件的准确性及操作效率,快速处理术中突发状况,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ESD为侵入性微创手术,要求操作医师和配台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流程及仪器设备和手术器械附件的使用,并且术中配合默契。此外,减少手术器械污染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是ESD治疗成功的关键。ESD术中需用到多种手术器械附件,手术器械污染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器械污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ESD术中采用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收纳手术器械附件,可降低手术器械附件污染的发生概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其他研究[16-18]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ESD术中采用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收纳手术器械附件安全有效,操作医师及配台护士满意度较高,可减少手术器械附件误拿及污染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仅局限于ESD且样本量较小,今后可在更多类型的微创手术中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一次性悬挂式内镜诊疗附件收纳装置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附件器械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
外来手术器械不同管理流程的质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