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发展:素养本位的写作教学价值转型

2023-06-13 18:04黄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写作教学

黄伟

【摘 要】素养导向的写作教学理应对传统写作教学价值取向有所超越。传统写作教学最为关注的是作文之“文”,这是结果性关注和外在性关注。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具体到写作而言,便是把思维发展置于首位。写作教学的优势价值正在于有效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言语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才可水到渠成;同时,改革与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保障促进思维发展的写作教学的优效和深化。

【关键词】思维发展;素养本位;写作教学;价值转型

素养导向的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改革突破口和教学重心在哪里?如何实现应试作文教学向素养本位的写作教学转型?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应对这些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

一、素养导向下写作教学价值目标的转型和跃升

关于写作及写作教学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但学界大多关注的是写作能力和作文技巧,缺少思维学研究的支持,少有的思维学研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论转化,让写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心理学界关注了写作与思维的关系,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1)写作与思维同时发生、相伴而行;(2)写作是真实反映思维的一种可靠方式,通过写作来考察思维是一条很好的路径;(3)没有高质量的思维,便没有高质量的写作,思维是写作的必备条件。由这三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1)写作与思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可以通过写作过程和作文成品来评估、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3)训练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关键性、根本性的影响,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枢纽和要津。但这一研究只是揭示出写作与思维的关系,并未回答写作如何训练思维和促进思维发展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思维”一词述及多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顾明远先生曾说:“课堂教学是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思维。”[1]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早就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同时强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2]林崇德教授也指出“任何教学,其目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而思维是智能的核心”。[3]学科教学最具优势的价值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芯片”正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思维发展问题,在学科教学中何时强调都不过时,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科教学对思维培养的力度不够,与思维关系最密切的语言教学亦是如此,这一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尤为严峻。

当前,学科教学正在向学科育人转型。学科育人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学科育人实质上要求学科教育回到基础性和根本性上来,即回归学科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根本功能,而不是让学科单一地指向功利化的育才或产品化的育才。具体到写作教学,我们有必要在这样一种大视野、大格局中实现价值目标的转变与跃升,即从写作的功利化目标向语文素养发展目标转变,质言之,就是淡化写作的功利目的,强化写作对人的素养发展的滋养与促进价值。写作对于育人的最重要贡献是思维发展,通过写作来发展思维,便是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了实处。

二、思维问题是写作的核心问题,发展思维是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

写作教学看似是语言表达问题,实质是思维问题。要想解决学生的表达问题,必须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思维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言表达问题。尽管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是双向的、互动的,但思维问题是先在的、深层的、核心的问题。

(一)思维发展是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

以往的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对思维也有较多的关注,但对思维的关注呈现两种取向:一是分析写作的思维活动,用以揭示写作规律;二是运用写作思维活动规律来指导写作成果的顺利达成。前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查写作内部活动的图景,后者为我们提高写作教学的效能开辟路径。这些做法尽管有效,但都是把思维问题当作写作中的工具问题、策略问题。这样一来,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写作来训练、提升、优化思维。质言之,如何通过写作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一直没有得到分所应得的重视。或可说,在写作教学上,我们一直本末倒置,把写作成果即作文之“文”作为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而思维培养与发展却成为手段、策略,实际上思维发展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所有的写作教学模式中,要数过程写作对思维最为重视。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意味着表达思想、阐述意义,写作的过程意味着思考的过程。过程写作模型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写作者的长期记忆(指写作者知识方面的情况以及储存在长期记忆里的写作计划)、任务环境(指写作者以外的影响写作任务的各种因素,如题目、读者、写作意图以及已完成的文本)和写作过程。[4]过程写作非常重视预写环节中的计划和内容信息的搜索,比如,预写(即构思)阶段可以采用头脑风暴、集束思维、快速自由写作等方法以及运用自我提问、列提纲、思维图等写作策略。过程写作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相应的写作思维方法和策略。过程写作从某些角度揭示了写作的思维过程,并遵循这一思维过程来指导、训练写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过程写作对思维的重视仍然是工具性重视,把思维过程当作写作策略,而非目的性关注,即仍然把澄清思维的过程当作写作的必要条件,而非思维发展本身,亦即并非把思维培养和思维发展作为本体目的。

(二)以思维发展来奠定并促进写作能力发展,是对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

“思维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分别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写作教学对此自然也应有所体现,况且,写作是思维与语言互动互进的过程,正如“语文新课标”所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5]5可以说,写作体现了深度思维的外显化和思维成果的物化。因此,写作更要关注思维问题,特别是通过思维发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在“语文新课标”中,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5]3同时,“语文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5]5语言实践和语言经验对于提升与发展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写作便是最重要的语言实践方式和语言经验活动;离开了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本的路径。

三、写作教学如何提升与发展思维

写作教学如何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这首先要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不同的观点和多派别的论争,但无不承认二者关系极为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缺失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得到健全发展,反之,一方发展必然对另一方起到巨大的带动与滋养作用。写作教学要在理解并利用二者紧密、互动的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语言对思维发展的促进功能,使二者互补共效、互惠共进,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和最优发展。

(一)写作训练与思维发展的逻辑关系

1.写作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中介

知识可以为发展智力提供条件,但知识不可能直接转变成智力,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训练相应的技能,才能发展智力。技能是知识与智力之间的中间环节。写作能力就属于这样的中间环节。通过不断的、合理的写作训练,就能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发展潜力,包括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所以,写作训练是促进智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心理基础,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思维能力发展,这就是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抓住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有效促进写作能力发展

孙素英在其博士论文《初中生写作能力及相关因素研究》中,从写作思维的概括性、批判性与独创性等研究纬度对作文的观点、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文章观点方面,批判性和独创性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强;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方面,概括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前述各维度在初二年级到初三年级之间存在一个加速发展阶段。[6]可见,写作能力发展是与思维发展相伴相随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这样的观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有它的阶段性和关键期,而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建立在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水平上,以此为契机才会得到最佳发展。

3.写作能力水平由思维水平决定

思维发展到什么层次,写作能力才能发展到什么层次。写作水平的层次性源自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具体地说,思维简单的人只能写作结构简单、思想浅显的文章,思维丰富、深刻的人才可能写出意蕴丰富、深刻的文章,而长于形象思维的人适宜写叙事性的文章,长于抽象思维的人则适宜写论述性文章。文章结构、内容、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受制于思维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我们仅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思维为例加以说明。

形象思维大体可以包括一般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思维两种。一般形象思维比一般抽象思维的发生要早得多,伴随生理的成熟而建构。一般形象思维主要是复现或再生的想象活动,它在感官经验记忆的基础上,使过去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脑海里,它让浮现在脑海里的事物的表象按照客观事物原来的模样进行组合,而不进行重组或创造。这样的一般形象思维属于低阶形象思维,但这样的形象思维对于低学段学生的写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在写作教学中训练清晰想象、有序想象、细节想象、情境想象等想象能力,这样的想象训练可以配合阅读教学或让阅读教学来配合加以展开。学生有了这样的想象能力,才具备了想象能力发展的基础,才能把情境、事件等通过语言具体地表述出来,这不仅对于写作记叙文极为重要,对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也非常重要。高出一般形象思维的是艺术形象思维,它运用联想、综合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再造艺术形象,在综合、创造的过程中融汇了作者的情感与审美趣味。艺术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文学作品主要是艺术思维的书面表达形式和成果,没有艺术思维就没有文学作品。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板块,创意表达就需要艺术思维。也可以说,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都应该注重发展艺术思维。

抽象思维大体也可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即说话、写文章要追求概念的一致性,前后不矛盾以及理由充足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写作一般议论文来培养。辩证逻辑思维是用整体的、转化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这一思维形式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综合、更动态地看待问题,因而也能更深入认识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这一思维能力可以在驳论文、专题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加以培养。当然,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该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但不管怎么说,议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最好方式。

(二)写作解放思维,思维因写作而清晰和深刻

1.用写作来解放思维

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言语的结构是与外部言语有巨大差异的。在内部言语中,句法和语言规范的解构,词的意义的极大增生、个性化,语音的极度弱化等,使思维和言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思维最大限度地实现在言语中,言语最大限度地涵盖了思想。这种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語的内化过程,再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表达过程,正是我们写作教学需要倍加关注的,是要特别加以引导和训练的。写作就是把沉没在思维内部的思想打捞上来。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说的:“内部言语常只使用片断的语句,省略了句子的大量成分,往往只剩下一个谓语。内部言语虽然比外部言语简缩和概括,但它本身没有特殊的逻辑语法结构。片断的词或词组和完整的句式保持着固定的联系,因此一个词或词组就可以代替一句话,甚至代替一系列的意思。”[7]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想得很多但能写出的却很少,想的时候自我激动但写出来却干瘪无趣,原因就是脑海中的作文不需要完整的、规范的言语形式,它挣脱了言语规范的“锁链”自由飞翔。尽管这样的内部作文是丰富的、生动的,但它缺少逻辑与规范。写作就是训练头脑中的奇思异想按照特定的“管道”先后有序地流出,且以线性的方式编织出他人可以理解的“图景”。因此,写作对思维训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和规训,写作是用意义和情感来激发思维,解放思维,让思维进入兴奋与活跃的状态,同时也是对兴奋与活跃的思维加以逻辑化、规范化,即通过规范有序的言语形式线性地外显。内部语言只有转化为外部语言,成为作品,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写作教学要实现语言与思维同步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就要努力做好内外转化工作。但令人遗憾的是,写作教学只是追求表达的结果——作品,而没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种“作茧自缚”又“脱茧化蝶”的“渡劫”。

2.张扬学生的语言个性,让思维走得更远

写作时,语言没有得到充分张扬,思维也不会走得多远。当前,写作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学生的言语没有个性,写作教学也没有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没有言语的自由展开,思维的新锐性就没有保存的空间和成活的土壤。从写作教学的角度上说,解放思想从解放语言做起。“为赋新词强说愁”、“言说着别人的言说”、假话套话等屡见不鲜,甚至已成为作文的常态,不仅是因为“无我”“无思”,也是因为长期在这一套话语系统中浸润、染濡而“习非成是”“习惯成自然”。作文教学对此应有警醒并保持高度的敏觉,否则,作文训练对学生发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不是解放,而是禁锢。

3.写作对思维的训练是有效的

第一,写作可以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口头交际可以通过语调、表情、手势等辅助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意图,而文章则是去情境化,它只能通过文字本身来传情达意,必须通过语言本身的准确性、连续性来有条理地表达,因而,写作特别讲究语言的连贯性和内在统一性,追求这样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便是进行思维的条理性训练。如果说思维是一团茧,写作则是抽丝剥茧,而成文便是织丝成锦。文章是思维的成果,是思维条理的、绚丽的呈现。思维、思考是多维的,没有经由语言的整理时是模糊的、混合的,而写作是线性的、条理的、逻辑的,不同条理的纵横交错构成了美丽的纹路,成为绚丽的缎锦。写作是最好的条理思维训练方式。第二,写作可以对问题进行聚焦,对聚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追问。日常生活中思维一刻也不会停止,不过这样的思维有时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而写作则是调动全身心深度投入,因为它必须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结构化的思考,杜威说:“思维是一种能力,它把特定事物所引起的特定的暗示,贯彻到底并联成一体。”[8]39这里所说的“特定的暗示”大体就是事物背后的深层的意义,因为他接着说:“特定的功能——它的引起和指导富有意义的探索和反省的作用。”[8]39因此,通过写作来培养学生的聚焦性思维,可以把日常的浅表思维、零散思维转化上升到本质的、严谨的思维。第三,写作可以优化目标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写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它要么表达某种情感,要么呈现某种情景,要么阐明某种观点等,因此它有一个预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个预想的、要解决的问题加以策略性、完整性的思考。同时,问题的性质决定着思维的目的,而思维的目的又控制着思维的过程[8]11。这样的思维也就是反省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8]1。第四,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维和修正思维。开始写作时,我们需要先梳理想法和观点。我们需要思考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表达这个观点以及如何组织论点。这个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进行深度思考,这有助于加强思维能力。我们不仅需要探讨自己的观点,还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存在的观点。这种挑战可以激发并不断完善思维能力,促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实际上,写作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不止这几点,在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培养的各个方面,写作几乎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问题是,如何利用写作来发展学生思维,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四、以思维发展为主轴的写作教学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

(一)以思维发展为主轴来实施写作教学,有利于落实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思维是一个人发展的主线和支柱,同时也是一个人发展到何种水平程度的主要表征。语文课程正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被称之为“基础的基础”,“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5]1在“语文新课标”中,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之一,具体的阐述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5]5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对此却有漠视和忽视的倾向。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功利化教育观的影响,汲汲追求的是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把写作成品的高低优劣作为评价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轻视了写作的育人价值,忽略了写作成文的方法、路径以及写作过程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忽略了写作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及其求真养善的价值,如此功利化、应试化的写作教学会导致学生写作困难、写作畏难、写作兴趣丧失、写作自信缺损等问题频发,甚至导致写作走向育人的反面,从而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伤害。只有彻底把这种颠倒的写作教学价值观纠正过来,让写作成为学生思维磨炼、优化、发展的手段与载体,成为“思维的健美操”,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才是让写作教学回归正道,才是抓住了写作育人的真谛。

(二)转变作文评价观念,更新指导方法,让素养本位的写作教学更有实效

注重思维发展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对好作品的追求。学生写成的好作品,是学生言语与思维素养的综合集成。但由于忽视思维的核心作用,忽视思维由内而外、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生成机制,让我们的写作教学一直要么“瞎子摸象”,要么“隔靴搔痒”,一直没有找到打开“黑箱”的钥匙。诚然,这项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但抓住思维进行指导,无疑是解决写作问题的关键,是通往写作通途的门径。解决好学生写作中的思维问题,好作文便不再是焦虑的追求,而是“根要往下伸,花要向上开”的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

要实现思维与作文的同步成长,不仅需要写作教学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写作指导重心的转移,还需要转变作文评价的观念与方法,需要从评价文本的优劣转向评价思维的精进。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我们一直热衷于成品的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直接与作文教学功利化价值观相关联。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需要把评价的焦点对准学生的思维发展。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必将从结果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嵌入式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作文成品不能用来给学生作文水平贴上高低优劣的标签,而应作为考察思维水平和思维问题的凭证,从而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和训练,通过思维发展引导语言发展,同时通过语言发展来促进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课堂教学是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J].基础教育论坛,2018(36):62.

[2]于漪.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1994(6):1-5.

[3]林崇德.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J].小学语文,2022(6):1.

[4]张莹.成品写作法向过程写作法的嬗变[J].外语研究,2006(6):51-5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6]孙素英.初中生写作能力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7]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9.

[8]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潘安)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写作教学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重视听心算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