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正胃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2023-06-13 03:45朱日陈笑宇李冬冬赵诗聪吴香婷刘英链杨锦竹金向群
特产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甘草酸甘草批号

朱日,陈笑宇,李冬冬,赵诗聪,吴香婷,刘英链,杨锦竹※,金向群※

(1.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省正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通化 134001)

元和正胃片由通化正和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收录于局颁药品标准[标准号:WS-10993(ZD-0993)-2002]。处方由龙胆、大黄、甘草、木香、丁香等7 味中药和碳酸氢钠组成。工艺为木香300 g、丁香20 g、薄荷25 g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 h,蒸馏后水溶液及挥发油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 h,滤过,滤液备用;大黄300 g、龙胆300 g、延胡索200 g、甘草200 g 加水煎煮2 次,每次2 h 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水煎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70 ℃)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碳酸氢钠粉末600 g,混匀,上述挥发油用少量乙醇溶解,均匀喷入,混匀,压片,制成1 000 片,即得。本品为棕褐色片剂,气香、味咸、微苦。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胃胀反酸、饮食积滞、消化性溃疡等。处方中的龙胆有降胃气、清胃热、补胃汁的功效[1],能促进胆汁及胃液的分泌[2];大黄作为泻下药的代表,常用于胃火炽盛、肠道积滞、便秘等症状[3];甘草中有效成分具有抗胃癌作用[4],甘草水提物能够恢复细胞周期,促进肠隐窝细胞增殖,有效修复消化道溃疡[5],同时具有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的作用[6];木香促进胃肠运动、停止腹泻、利胆和抗溃疡等作用[7];丁香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等[8],均为该方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组分。现行标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丁香酚和延胡索的鉴别以及碳酸氢钠、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测定,但未对甘草或其有效成分进行鉴别或测定。本研究建立元和正胃片中甘草的TLC 鉴别和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元和正胃片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S30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华谱科技有限公司);InertSustainSwift-C1(84.6 mm 250 mm,5m)色谱柱(岛津实验器材有限公司);KQ-250DE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DL-40B离心机(华谱科技有限公司);SZ-9B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BT 25s 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材料

元和正胃片(0.75 g/片,批号210804、211102、211206,吉林省正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甘草酸铵对照品(批号110731-20161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甘草苷对照品(批号111610-20110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甘草对照药材(批号120904-20162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Gf254 硅胶板(批号20210118,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乙腈、磷酸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甘草的TLC鉴别

取元和正胃片10 片,研磨成粉末,取粉末约6 g,加入70%乙醇溶液30 mL,超声处理(功率250 W)30 min,离心,取上清液,通过微孔滤膜过滤,作为供试品。按处方用量制备甘草阴性样品,同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取甘草对照药材0.5 g,同法配制对照药材溶液。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70% 乙醇制成每1 mL 含0.5 mg(含甘草酸0.489 9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L,点于同一硅胶Gf254 板上,以正丁醇水 乙酸(6:3:1)的上层溶液作为展开剂[9],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结果见图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现相同的荧光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

图1 TLC 图谱Fig.1 TLC chromatogram

图2 HPLC 图谱Fig.2 HPLC chromatograms

2.2 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ustainSwift-C18 柱(4.6 mm 250 mm,5m),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B),梯度洗脱(0~30 min,15 %A;30~33 min,15%~32%A;33~65 min,32%A;65~80 min,32%~38%A;80~90 min,38%~90%A);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7 nm;柱温:25 ℃;进样量:10L。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酸质量=甘草酸铵质量0.979 7)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浓度分别为0.024、0.102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元和正胃片研磨成粉末,取约4 g,加入70%乙醇溶液30 mL,称重,超声振动(功率250 W)30 min,放冷,用70%乙醇补足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称取其余药材和碳酸氢钠,提取、制粒得到甘草阴性样品。按“2.2.3”方法进行处理,得到阴性对照溶液。

2.2.5 专属性考察 将“2.2”各溶液用微孔滤膜过滤,注入HPLC 仪器中进行测定,色谱图见图1。由图谱可知,甘草苷、甘草酸与其他峰分离良好,阴性样品对目标成分的测定无干扰。

2.2.6 线性关系考察 取“2.2.2”混合对照品溶液,用70%乙醇逐级稀释,得到甘草苷浓度为0.024 mg/mL、0.018 mg/mL、0.012 mg/mL、0.009 mg/mL、0.006 mg/mL、0.003mg/mL(对应甘草酸铵浓度为0.102mg/mL、0.0765 mg/mL、0.051 mg/mL、0.038 25 mg/mL、0.025 5 mg/mL、0.012 75 mg/mL)的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依次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甘草苷、甘草酸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相应的标准曲线。得到甘草苷的回归方程为y=24 576x+11.782,R2=0.999 6,线性范围为0.003~0.024 mg/mL;甘草酸的回归方程为y=4651.9x+23.476,R2= 0.999 7,线性范围为0.012 49~0.099 93 mg/mL。甘草苷和甘草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7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6次,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67%、0.43%,表明精密度良好。

2.2.8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置于室温,在0、2、4、8、12、24 h 时进样测定,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1.26%、0.4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 内稳定性良好。

2.2.9 重现性试验 取批号211102 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进样测定,计算得RSD 值分别为1.45%、1.06%(n=6),说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2.10 加样回收试验 平行称取批号为211102 的样品6 份,每份约2 g,计算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再分别加入约等量的对照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测定,记录各样品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甘草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 =1.53%;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0.93%。RSD 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Table 1 Result of recovery test

2.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不同批次元和正胃片3 份(批号分别为210804、211102、211206),按“2.2.3”方法处理后测定,计算甘草苷、甘草酸含量。3 批次样品中甘草苷的含量依次为0.054 2 mg/片、0.053 5 mg/片、0.055 4 mg/片,RSD 为1.77%;甘草酸的含量依次为0.293 1 mg/片、0.297 mg/片、0.288 9 mg/片,RSD 为1.38%。表明不同批次的元和正胃片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基本一致,均一性良好。根据上述结果,将标准定为测定值的80%,暂定元和正胃片中甘草苷的含量标准为≥0.04 mg/片,甘草酸的含量标准为≥0.24 mg/片。

3 讨论

本研究建立了元和正胃片中甘草的TLC 鉴别和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在甘草的TLC 鉴别中,采用Gf 254 硅胶板,并以正丁醇-水-乙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在该条件下,样品只需超声离心即可,无需药典中多次萃取与洗涤步骤,方便高效,且图谱斑点清晰,可为含甘草制剂的薄层鉴别提供参考。

甘草酸有一对异构体,即18 -和18 -甘草酸[10-12],含量测定时一般以甘草酸铵作为对照品,根据分子质量(甘草酸质量=甘草酸铵质量0.979 7)换算甘草酸含量[13-15]。本研究也选用甘草酸铵对照品,选择2020版药典方法中的237 nm 作为检测波长。在试验过程中,比较了乙腈-0.1%磷酸和乙腈-0.05%磷酸两个酸性流动相体系,发现二者效果基本无差别,为减小对色谱柱的损伤,最终选用乙腈-0.05%磷酸作为流动相。元和正胃片处方中药材较多,成分复杂,杂质干扰较大,采用药典的梯度无法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峰与其他成分分离。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比例,延长出峰时间,并进行梯度洗脱,使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峰落在基线上,且分离度良好。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元和正胃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猜你喜欢
甘草酸甘草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竟然是甘草惹的祸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中药材批号划分与质量管理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