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3-06-13 03:47王年年王文棣
特产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瓜州枸杞全县

王年年,王文棣

(1.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关键字:乡村振兴战略;瓜州县;枸杞产业;对策

甘肃省瓜州县枸杞产业是仅次于蜜瓜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对瓜州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瓜州县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与新疆哈密接壤,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适宜种植枸杞。瓜州县枸杞产业兴起于2006 年,瓜州县政府通过各方考量,引进宁夏枸杞开展引种栽培试验。2008 年试验成功后,枸杞产业被县委、县政府确立为重点扶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通过政府主导、项目引进等方式,鼓励企业农户积极参与,在全县13 个农业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2014 年以后,随着国内枸杞价格的上涨,瓜州县枸杞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枸杞产业逐渐成为瓜州县种植面积、影响力和知名度较大的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引进企业进县和促进社会进步等都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其他地区(如甘肃靖远、宁夏、青海、内蒙、新疆、河北等地区)的枸杞产量和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瓜州县枸杞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1]。

针对于瓜州县枸杞产业的研究,一般都是集中在枸杞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瓜州县枸杞展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调查资料,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在枸杞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瓜州县枸杞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枸杞产地逐年增多,截止2020 年9 月,全国种植区面积、产量分布情况,见表1。目前我国枸杞栽培面积达到154 039.99 hm2,其中甘肃省490 66.67 hm2,占比33.28%;宁夏回族自治区40 000 hm2,占比29.13%;青海省32 273.33 hm2,占比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 233.33 hm2,占比7.95%;内蒙古自治区6533.33hm2,占比3.93%;河北省4 933.33 hm2,占比3.41%。枸杞干果年总产量约530 100 t,其中甘肃省166 100 t,占比33.6%;宁夏回族自治区145 400 t,占比27.39%;青海省111 300 t,占比2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97 00 t,占比9.06%;内蒙古自治区19 600 t,占比4.47%;河北省17 000 t,占比3.38%。2020 年,瓜州县枸杞产业面积累计达12800hm2,全县枸杞干果产量预计达31000t,实现产值11.2 亿元。其中,从全国枸杞产业发展情况看,瓜州枸杞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2%,枸杞干果产量占全国的5.9%;从全省枸杞产业发展情况看,瓜州枸杞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6.3%,枸杞干果产量占全省的18.7%。所以瓜州县枸杞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问题值得关注,推动枸杞产业发展有利于当地农民增收,同时有利于推动全国枸杞产业发展[2]。

表1 2020 年全国各省区枸杞面积、产量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Lycium barbarum area and yield in all provinces in 2020

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瓜州县枸杞从2006 年引进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8 年,种植面积总计达到11 333.33 hm2;2019 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2 533.33 hm2,2020 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2 800 hm2,说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瓜州县枸杞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2020 年,全县新增枸杞面积266.67 hm2,建成枸杞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 个;建成三道沟、河东、布隆吉、双塔、腰站子、沙河、梁湖7 个万亩枸杞专业乡镇、20 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200 个百亩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其中7 个万亩枸杞镇乡枸杞累计种植面积达6 740 hm2,占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的87.6%。2020年按照乡镇枸杞种植片区统计,种植面积见表2。

表2 2020 年瓜州县主要乡镇枸杞种植片区面积、占比Table 2 Area and proportion of Wolfberry planting areas in major towns and villages in Guazhou County in 2020

1.2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品一标”认证不断加强

瓜州县枸杞认证商标分为公共商标和企业自主商标。其中,公共商标3 个。2012 年,瓜州县林果科技服务中心联合瓜州县海隆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报注册“瓜州枸杞”地理商标;2019 年瓜州枸杞荣登2018 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排行榜第89 名,品牌价值达21.53 亿元。2020 年瓜州枸杞完成中国品牌农产品消费索引申报工作,成功纳入中国品牌农产品甘肃专辑。全县共有企业商标24 个,如:杞峰、陇上红、戈壁宝杞、东霸兔、吉福星、西游神果、正昊泰、玉杞凌、双杞满园等。其中立林生态等4 家枸杞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2020 年“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申报工作,目前东霸兔、陇上红等3 个枸杞商标被列入甘味农产品企业品牌商标名录。这些品牌的认证对瓜州县枸杞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三品一标”是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公共品牌,由政府主导认证,分别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瓜州县不断加大枸杞产业“三品一标”的认证规模。截止2020 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到6 家,认证面积达5 333.33 hm2,其中绿色食品A 级认证366.67 hm2(甘肃丰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认证面积100 hm2,立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认证面积166.67 hm2,瓜州县红绿宝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100hm2),有机认证233.33hm2(瓜州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认证面积233.33 hm2),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4 733.33 hm2(核准生产范围全县13 个农业乡镇)。

1.3 枸杞产业经营企业和合作社增多

截至2020 年底,全县共扶持培育枸杞生产加工企业33 家,有枸杞初加工能力的企业有12 家。其中瓜州县立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瓜州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全县共扶持培育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60 家,其中运营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5 家,运营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共45 家。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0.14万人,带动农户0.78 万户,其中瓜州县祥龙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瓜州县永顺祥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采取“产业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依托已建成的枸杞交易市场为客商提供仓储、二次烘干等基础性服务,吸引宁夏、河北等地客商入驻开展季节性收购,年收购量达3 500~4 000 t,极大地方便了瓜州枸杞外销,有效改变了瓜州枸杞知名度低,无人问津的销售困境。

1.4 枸杞销售情况

市场销售情况,全县枸杞销售主要以成品包装直销、色选分级批发、散装统货交易、电商线上销售4 种模式为主,2019 年成品包装直销量为2 911 t,占总产量的7.1%;色选分级批发销量为20 127 t,占总产量的49.1%;农户散装统货销量为16 937 t,占总产量的41.3%;电商线上销售量为1 025 t,占总产量的2.5%;2020 年成品包装销量为3 045 t,占总产量的10.2%;色选分级批发销量以瓜州县祥龙、源农、永顺祥、鸿富、东昇、康民等为重点的专业合作社3 890 t,占总产量的13%,农户散装统货销量为22 136.8 t,占总产量的74%;电商线上年销售量达836.2 t,占总产量的2.8%。

订单销售情况,2019 年全县枸杞订单种植面积达353.33 hm2,订单销售量达1 060 t。2020 年全县枸杞订单种植面积达353.33 hm2,订单销售量达1 260 t,枸杞订单销售呈现多点开花、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1.5 枸杞种植成本

瓜州县枸杞大部分已进入盛果期,主要投入成本由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果实采收、制干、加工(企业)等几部分构成。2019年,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平均投入为82 875 元/hm2,农户的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46 785 元/hm2。2019 年,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平均投入为82 920 元/hm2,农户的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62 415 元/hm2。2020 年,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平均投入为85 425 元/hm2,农户的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74 490 元/hm2。

1.6 生产加工和产品研发情况

生产加工方面,截止2020 年,全县枸杞干果产量达31 000 t,其中农户采用塑料拱棚、简易晒场自然晾晒枸杞干果22 100 t,占干果总产量的71.3%,建成枸杞烘干房76 个,设施烘干能力达到8 900 t,占干果总产量的28.7%。

精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方面,全县共培育扶持枸杞分级、包装生产龙头企业33 家,研发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茶、枸杞咖啡、枸杞花蜜、枸杞提取物等保健食品10 大类20 余种。其中瓜州县古道绪康酒业有限公司投资120 万元在双塔镇金河村建立总面积3000m2的绪康酒坊,年生产高、中、低档各类枸杞果酒共计6t,预计实现收入100 万元。

2 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地理区位优势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平均海拔1173m,地理纬度适中、气温相对适宜。干燥多风,降水较少,阳光充足,早晚温差较大,接近新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对果实发育及氨基酸、维生素的合成、糖分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抑制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生长和传播,也为枸杞自然晾晒提供了便利,极大地降低了农户制干成本[3]。瓜州干旱少雨,较宁夏产区病虫害少,自然制干条件便利,较青海产区枸杞生长周期长,采摘周期长,采摘茬数多2~3 茬,平均亩产提高30%~40%。

2.2 规模经营优势

近年来,枸杞产业成为瓜州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有助于促进瓜州县脱贫致富。2018 年,种植面积总计达到11333.33hm2;2019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2533.33hm2,2020 年累计种植规模达到12 800 hm2,其中政府扶持的一些乡镇,如:腰站子镇、双塔镇、七墩乡、梁湖乡、广至乡、沙河乡等枸杞种植面积达8 266.67 hm2,占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的64.44%。枸杞产业收入占全县人均收入的30.3%,占政府扶持乡镇人均纯收入的58.9%,是全县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产业。

2.3 果品品质优势

瓜州枸杞粒大籽少质柔润,色泽红润,肉厚味甜、口感纯正,单果重1~3g、单体重0.5~0.6g、粒度262粒≤50g、水分≤6.00%、枸杞多糖≥4.06%、总糖≥56.81%;宁夏枸杞多糖含量3.5%~4.3%,总糖45%~55.7%,干果含水量≤13%;靖远枸杞干果果重范围:250 粒至600 粒/50g,多糖含量≥3.1%,总糖含量≥39.8%,可食率100%,出干率≥20%。其多糖含量、总糖等多项指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枸杞产区。

3 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瓜州县虽然提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龙头带动、农民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龙头企业也在枸杞制干、销售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能力依然比较弱,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深加工链上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未发挥好对枸杞产业的带动作用[4]。

3.2 市场监管、生产指导等专业技术力量紧缺

瓜州县枸杞产业在生产、采摘、销售等过程中由于市场监管专业力量紧缺,对整个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不够。尤其是针对进入市场销售的枸杞质量安全监测,还未形成专门的枸杞质量安全检查机构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健全,所以还是存在枸杞安全检查方面的不足;针对枸杞生产方面,瓜州县政府批复成立了专门的枸杞产业办公室,但专门的指导机构也存在经费和人员不足的问题[5]。这给枸杞生产者掌握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枸杞的规范监督和管理带来不便。

3.3 枸杞销售渠道少,品牌对外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瓜州县枸杞线下销售市场不畅通,缺乏专门的枸杞销售市场,线下专柜和销售地点比较少;线上缺乏规范电商企业、电商人才和统一规范的电商交易平台,电商销售额在整个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比较低[6]。在对外宣传方面,瓜州县枸杞主要利用各类展会、交流会和洽谈会进行对外宣传,由于经费不足,未能利用互联网、广告和电视等新媒体方式对瓜州县枸杞品牌进行广泛的宣传,导致许多消费者对瓜州县枸杞品牌了解少、认知浅。

3.4 旺季劳动力紧缺,增加了生产成本

瓜州县枸杞生产成本主要由田间管理、果实采摘、制干、加工构成。从表3 可以看出,2020 年,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平均投入为85 425 元/hm2,农户的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74 490 元/hm2。在整个过程中,生产加工企业由于种植规模大,田间管理时需要雇佣一部分人来完成,企业在田间管理成本(中耕除草、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方面比农户多投入3 375 元/hm2;果实采收方面,企业需要完成采摘用工周转,比农户多投入2 610 元/hm2,且2020 年采摘费用3.1 元/kg,与上年相比上涨0.6 元,所以劳动力成本上升[7]。在2021年枸杞的采摘过程中,采摘成本占到枸杞总成本的50%,主要是在枸杞果实采摘季节,大规模采摘用工,外加很多人外出打工未回,导致劳动力不足,枸杞采摘成本逐年上升。

表3 瓜州县2020 年枸杞盛果期成本构成统计表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cost composition of wolfberry fruiting period in Guazhou County in 2020 单位:元/hm2

3.5 产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

通过调查发现,瓜州县枸杞产业主要以干果的形式销售,虽然近年来瓜州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扶持枸杞产业,但是枸杞深加工产业仍然不足[8]。全县仅有昊泰、亿得等少数企业具有枸杞精深加工能力,其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主要以枸杞散装销售为主,因此,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现象,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

4 加快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推动枸杞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扶持当地移民贫困人口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基于政策背景和现实问题,对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 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运行

建议瓜州县政府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运行模式,如靖远县万杞千红合作社的运行模式,由合作社收购农户鲜果统一制干加工,收购价格稍高于市场价格,最后统一销售。对于农户的生产方面,通过供销合同加以规范,对于达到质量要求的产品,由专门的合作社负责以保底价收购。同时,龙头企业在枸杞产业发展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政府应该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在基地培育、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能起带头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逐步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发挥好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头引领作用,促进枸杞产业良好发展[9]。

4.2 加强市场监管和监管技术人才配备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瓜州县枸杞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各种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同时加大对在枸杞生产、采摘、销售等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是针对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根据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规范使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可追溯查询系统,对使用“瓜州枸杞”地理标志的企业数量、产品销售量、产品流向等信息严格登记备案,全面建立枸杞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10]。其次,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枸杞的发展经验,尽快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市场监管专业技术人才编制进行整合管理,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服务和执法管理的队伍,促进其完善工作职能,保障工作经费。全方位做好瓜州县枸杞发展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枸杞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

4.3 拓展枸杞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宣传

瓜州县枸杞产业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拓展销售市场十分重要。建议根据市场情况,重视对专业的销售队伍的建立,注重拓宽国内国外销售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尤其重视国内的大中型城市等主要的销售市场[11];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健全整个生产、批发、销售各个环节,扩大枸杞流通渠道[5];扶持电商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运营经验的电商公司,同时联系成本较低的物流公司,逐步建立枸杞电商交易平台,积极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推动枸杞产业品牌建设推广,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市场主体培育和整个枸杞产业的优化升级等,推动枸杞电商交易平台建立,提高电商销售在整个产品销售中的比重[12]。

在加强品牌宣传方面,深入挖掘瓜州枸杞的食用药用价值,可邀请知名专家对瓜州枸杞的养生保健功能进行鉴定,并对其作用突出方面进行宣传推广;联合国家品牌网对瓜州枸杞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对知名品牌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电视、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传播媒体,宣传枸杞养生、枸杞绿色无公害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人们对瓜州枸杞的认知,提高瓜州枸杞知名度[13]。

4.4 加大枸杞机械化采摘程度

瓜州县枸杞采摘目前基本靠人力资本,到采摘季节人工短缺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建议加大枸杞机械化采摘程度,提升机械化采摘技术,缓解旺季用工难的情况,降低人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所占的的比重,推动瓜州县枸杞产业积极发展。同时政府可批量采购枸杞采摘机器,对采摘人员进行职业化培训,还可引进一批会操作能创新的专业人才,指导当地农民,提高枸杞采摘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推动枸杞产业发展。

4.5 提升枸杞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需要不断在引进技术、改善品种和科学合理种植等方面改进,不断提高枸杞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提高枸杞品质,促进农民收入。同时,要及时对枸杞产业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挖掘枸杞相关附加产品,严格把控从种植、收购及出售等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枸杞业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开展质量安全检验工作[14]。

枸杞最常见的功能是食用和药用,但目前市面上枸杞产量饱和,挖掘枸杞产品附加值才能更好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议紧随市场需求,研发如枸杞食用油、枸杞保健品等高端产品,枸杞糖、枸杞饼、枸杞果酱等食用产品,还可研发枸杞护肤品、枸杞面膜等产品,全面提升枸杞产业附加值,使枸杞全产业链优化升级[15]。

猜你喜欢
瓜州枸杞全县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瓜州的“大地之子”
更 正
宁夏六月枸杞红
采枸杞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
瓜州养路忙——甘肃省酒泉公路管局瓜州公路段集中整治路域环境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