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之根——砖塔胡同的前世今生

2023-06-15 00:40梁晨晨
北京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张恨水胡同鲁迅

梁晨晨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牌楼附近,因其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5米。元、明两代属咸宜坊街区,清代为镶红旗地界,现属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管辖。砖塔胡同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曾是戏曲活动的中心,近代以来有多位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是北京最古老且具有文化底蕴的胡同之一。

一、砖塔胡同的由来

砖塔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1]元、明、清、民国直至今日,砖塔胡同的地名均有文献记载并沿用至今。元代李好古所撰《沙门岛张生煮海》杂剧中,有“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的戏词,这里的“砖塔儿胡同”便是今天的砖塔胡同。明代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了嘉靖年间的北京胡同,书中有咸宜坊二排十铺“砖塔胡同”的记载。清代吴长元所辑《宸垣识略》中,有“自丰盛胡同向北,至兵马司胡同、燕儿胡同、砖塔胡同,为二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2]“万松老人塔在西四牌楼南大街之西,其北则砖塔胡同”[3]的描述,记载了砖塔胡同的准确位置和驻军设营情况。清代《八旗通志》的八旗方位图说里,在镶红旗地界图中亦提及砖塔胡同。正所谓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砖塔胡同作为唯一一条自元大都时代就有文字记载、地名传承七百余年的胡同,实属既具历史底蕴又有人文气息的老北京胡同的代表。

砖塔胡同的东口有一座九重八角的密檐式砖塔,即“元万松老人塔”,是砖塔胡同的得名由来。砖塔即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万松老人塔以元代特有薄砖叠砌而成,是金元时期的高僧万松老人的骨殖塔。万松老人塔修建完成之后,紧邻其塔北侧的街巷由此得名“砖塔胡同”。万松老人塔是目前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经过历次修葺后,现已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胡同因砖塔而得名,与万松老人塔相伴,已经历七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不仅今日犹存,其名称亦始终未曾改变,可谓北京胡同历史的奇迹。

二、歌吹沸天的戏曲一条街

元代是杂剧艺术的兴盛时期,杂剧演出在大都城内商业街的大小勾栏中进行,砖塔胡同就是勾栏所在地之一。《沙门岛张生煮海》中提到的“砖塔儿胡同”,有专家认为“这显然是在大都演出时的现场发挥。羊市角头与钟鼓楼为元大都主要商业区,砖塔胡同今仍存在,位于北京西四的南面”[4]。据元代北京方志《析津志》记载,大都最热闹的商业区之一便是羊角市(今西四砖塔胡同一带),有羊市、牛市、马市、骆驼市,此地拥有繁荣的商业交易和大量的流动人口。久而久之,位于附近的砖塔胡同便成为热闹的勾栏演出之地。加之每逢节日都会有大规模的演出,砖塔胡同一带的勾栏发展到数十处之多,一时歌吹沸天、热闹非凡。关汉卿、王实甫等名家常年在砖塔胡同的勾栏瓦肆活动,他们长期接近各色市井人物,能够深切体会下层社会人民的真实生活,创作出许多反映民众生活的经典剧本。

明代的砖塔胡同暂失繁华,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砖塔胡同又再度成为曲家聚集之地,复变歌吹之林。这是因为明代的勾栏都设在东城,位于东大市商业街区(今东四商业街区)的三条胡同内,即勾栏胡同、本司胡同、演乐胡同。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教坊司,专门管辖戏曲、音乐、演出等活动事宜。相比之下,砖塔胡同一带不复从前锣鼓喧天、演出不断的盛况。清康熙十年(1671),“京师内城,不许开设戏馆,永行禁止”[5]。官员贵族的娱乐活动受限。清咸丰、同治年间,砖塔胡同悄然恢复了歌吹之林的面貌。“惟曲班始于咸、同之际,至同、光间为盛”[6]最初仅三五家乐户,以演唱京剧为主。《塔西随记》有云,“曲中里巷在西大市街之西。自丁字街迤西曰砖塔胡同……曲家鳞比,约二十户。初时只三五家,多京畿人,今则半津门人矣”[7]。清同治、光绪年间,戏班日益聚集,“今则问阎扑地,歌吹沸天。金张少年,联骑结驷,挥金如土,殆不下汴京之瓦子勾阑也”[8]。义和团运动爆发后,砖塔胡同成为义和团首领们的指挥所,他们在胡同里到处散发“揭帖”和告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此地的戏班、乐户纷纷避战出逃。此后,砖塔胡同逐渐归于平静,戏曲一条街的热闹喧嚣不再,慢慢变成了民居杂院。

三、名人故居彰显文化底蕴

归于平静的砖塔胡同,自近代以来与文人作家鲁迅、张恨水,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少奇等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名人雅士居住在胡同里,为砖塔胡同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民国十二年(1923),鲁迅一家迁居到砖塔胡同61号(今84號),在此居住了近十个月的时间。鲁迅在砖塔胡同的住房是北屋三间,面积较小,屋内陈设十分简单,鲁迅的卧室兼做书房和会客室。在迁居砖塔胡同不久,鲁迅便初犯肺病,断续就医吃药。在居住环境艰苦简陋和身体抱恙的情况下,鲁迅仍坚持写作,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创作出《祝福》《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肥皂》四篇小说,以及《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等讲演稿,同时校勘了《嵇康集》。[9]

1946年,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来到北平,筹备北平《新民报》的相关事宜。他抵京后置办了一处大宅,后门就开在砖塔胡同西口。1949年,张恨水突患脑出血,丧失写作能力。因失去经济来源,张家不得已将大宅卖掉。1950年,张恨水一家迁居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10]在砖塔胡同的小四合院里,张恨水的身体逐渐恢复,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有趣的是,鲁迅的母亲是张恨水的“小说迷”。鲁迅书信中有“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所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11],记载了鲁迅为母亲寄书一事。两位文化名人均曾住在砖塔胡同内,为砖塔胡同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也是北京胡同历史上少有的佳话。

1937年初,刘少奇随中共中央北方局由天津迁至北平,先是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随后搬到鲍家街寿逾百胡同17号作为居住和办公之处。在砖塔胡同居住的日子里,刘少奇给中共中央写去了《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全面总结了过去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和解决办法。这封信在延安整风时期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高级学习组的学习文件之一,[12]为北方局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的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今南四眼井2号)已成为刘少奇革命活动纪念地,是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砖塔胡同历经七百多年沧桑巨变,见证了胡同发展的兴衰史,述说着自元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风雨历程。2022年3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正式公布。首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收入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杨梅竹斜街、百花深处等598处。[13]这既是对砖塔胡同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也引发了应如何进一步挖掘胡同文化底蕴、将文物活化创新利用的思考。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人文痕迹。在新时代应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发展胡同文化,依托胡同文化打造北京文明城市新地标,使北京胡同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胡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留、继承与发扬。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北京红色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JSZ2021YB11)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方彪.七百岁砖塔胡同的名人往事[N].北京日报,2022-03-31(11).

[2][3]吴长远.宸垣识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117,120.

[4]李修生.元杂剧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87.

[5]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307.

[6]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50.

[7]邓之诚.五石斋小品[M].赵丕杰,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47.

[8]震钧.天咫偶闻[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123.

[9]薛绥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40.

[10]張占国,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22.

[11]黄乔生.鲁迅家书[M].北京:大有书局,2021:2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6:176.

[13]陈雪柠.中轴线及沿线92处地名入列保护[N].北京日报,2022-03-02(10).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张恨水胡同鲁迅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鲁迅《自嘲》句
张恨水后期小说创作简论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