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本科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6-16 07:02蒋欣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职业道德思政

蒋欣怡

[摘           要]  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促进下不断进行改革。大数据技术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模式。企业的经营决策从传统的业务驱动模式转变为数据驱动模式。这一模式的转变对企业财务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具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在“大数据”背景的影响下,教育改革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职业本科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单位,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与创新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置,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财务会计课程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基础技能,为将来能够走上财务岗位、参与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目的,学生将来的职业道德素养尤为重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目前大力支持发展的一个新建设,如何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较强职业技能的又红又专的财会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建立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对策,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大数据;会计;职业本科;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2-0049-04

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开始转型

当前,大数据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已经连续多次被提出。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同年5月,12项大数据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大数据以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为核心,正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大数据正在推动各领域、各行业进行改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被财务领域广泛使用。企业进行业务调整和决策的依据是业务交易形成的实时数据,针对大量实时数据的整理与汇总,财务共享理念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知、探索和实践。企业财务工作开始借助财务软件、数据挖掘分析工具、财务机器人等技术工具从传统的业务核算,逐步拓展到内部控制、财务BP、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等高端管理领域。

(二)企业财务转型推动教育改革

在财务岗位,由于企业对大数据的使用,对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需求正在上升,对大数据财务人才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大多数业务是借助网络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的,实行的是无纸化办公,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不便于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使得对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不及时,使得业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相关会计制度和准则,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的形成、传递和保存通常借助各类处理器、数据软件等,在带来一定便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权限设置等安全性保障的漏洞,对重要数据进行偷窃和篡改,一旦錯误的数据快速传播则会给企业各部门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管理决策,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财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还要重视素质教育。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职业道德作为约束,即使专业能力再强,也是不可行的,相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威胁。

大数据对会计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数据会计就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高校课程思政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大学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教育应进行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

二、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财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财务人才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关键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胜任相关岗位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以此门课程作为重要切入点,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有效。但是,通过对财务会计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并结合调查问卷对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从教师素养、教学过程、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一)课程思政片段化

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专业的实践技能,课程思政教育应从理论深入实践。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财务会计专业课没有建立一个贯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只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片段化地利用一些案例引入思政内容,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比如,在讲到增值税这一概念时,将税法中关于增值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一些法律条文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办税制度。这种方式的引入较为生硬、效果不佳。首先,学生难以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学生尚未接触相关内容的实践工作,无法切身体会实际办税过程中法律法规的运用,因此难以在此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无法有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和考核是无法分割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達到教育教学目的,需要通过系统、全面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目前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往往只靠理论测试进行考核。理论测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职业道德素养。虽然一些职业本科院校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课程考核中增加技能考核模块,比如上机操作,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但是由于教学实践资源不足、考核监督师资设置等原因,实践模块的考核并没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只是在形式上满足要求。并且也不能对实践步骤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未能制定具体可执行的方案和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所以课程思政只体现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其教育教学效果无法有效进行考证。另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而考核只是阶段性的考核。并且,素质考核是一种性质划分,无法具体量化,学生课后的理念、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改变,无从考证。较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实际的反馈,教师也难以高效地对课程育人的成果作出反思。

(三)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不足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较弱。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专门的思政课堂上展开,例如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学生处的工作,与专业课教师教学无关。虽然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具有思政教育的意识,但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却相对较弱。无法在专业课教育中高效融入思政教育,将专业知识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内国外发展研究现状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深刻理解并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目前,很多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的能力提升重点放在了财务专业知识更新与学习上,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仅从学院组织的一些党政内容学习活动中获取。因此思政理论知识较为匮乏,在思政内容表述上存在短板,使得传授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要点较为陈旧、缺乏创新点,无法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

三、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本科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定位职业本科财务人才培养重点

职业本科是职业技术类教育发展而成的,是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其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方式以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对学生开展专门的技术、技能培训,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综合性的知识技术技能。在理论教育方面,要求将相关的学科专业理论教育、通识教育等与技术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技术技能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性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职业需求的多种相关专业技术和能力综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技术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企业对会计职业的要求产生变化。财务核算业务从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模式,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础的专业技能外,还要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各种先进信息化技能。职业本科财务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既具备扎实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财务数据分析处理技能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确立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目标

财务会计是财务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核心课,是学习财务核算知识的最主要课程。在本课程的理论讲授过程中紧密联系企业财务核算现实,注重引导学生认清财务工作的本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教学中,以相关岗位职责、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升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等要求规范操作;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结合课程思政的视角对财务工作产生客观的认识,有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财务会计课程核心思政体系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融入相关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把握教育方向,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育人要点、育人元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实效性,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核心思政体系尤为重要。在进行思政教育之前,应细化分解课程思政育人主题,以思政育人主题为指导深入挖掘各个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首先将思政教育方向进行分类,总结出各方向的思政教育要点,找准各要点的理论依据。比如财务会计课程中,讲到增值税发票时,可以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个方向开展思政教育。职业道德上,依据相关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规范从规范使用发票、不弄虚作假、不违规报销等方面对学生展开思政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方面,可以从发票真伪的识别、不合格发票的处理等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展开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技能。

(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培训活动或者财务管理教研室活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也可以进行现场教学观摩,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建设教学资源,比如,各教研室教师可以共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在日常教学能力培训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可以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五)完善考核评价方案

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要使课程思政实现对学生的有效价值引领,必须要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评价与考核,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教师的思政教学效果。在对专业知识考核的基础上有效地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考核,有效建立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案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第一阶段为开课前摸底考核,以情景模拟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及会计从业职业道德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第二阶段为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课堂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制定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第三阶段为结果评价,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尤其在实践技能考核模块,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细化每一项操作标准以及对应的思政要素,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

四、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保障措施

(一)建立课程思政领导机制

课程思政是一次自上至下的教育改革工作,也是一项全课程、全员、全阶段的教育改革工作。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应发挥对思政教育的重要监督作用。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进行监督,对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进行监督。深入走进各学院、各教研室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实行群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为学生、教师在思政学习、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引导课程思政思想方向,把握课程思政重点,逐渐将课程思政建设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教育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当中。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负责人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根据上级课程思政工作重点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对标思政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其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最后,由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方案,并由学院的教学主管领导对课程思政的方向、要点进行审核,重点关注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是否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为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程,进一步规范财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专业课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二)建立长效的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

建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决定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實现思政教育目标。首先,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应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科研、教育改革项目的经费投入,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针对教师能力及需求情况,在上一学年末制订下一学期的教师培训计划,在计划中列明举办培训的机构以及参加培训的师资、培训内容等。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及政策理论水平,帮助教师掌握并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思政教育理论。

建立竞争性评价激励机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竞赛活动,建立健全的竞赛奖励机制,从而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具体手段体现为,积极举办课程思政竞赛活动,比如组织校级或者院级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案例分析大赛、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科研论文征集等活动,选拔总结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方案、教学案例。使用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参赛,比如,在教师的年末考核、职称评审标准中增设课程思政模块,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为课程思政及教学工作提供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全面高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五、结语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离不开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进行改革,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专业建设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办法以及教学效果保障机制。本文主要围绕职业本科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展开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以及保障措施,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晓宇.“课程思政”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2]李若鑫.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本科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2.

[3]杨海霞.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

[4]姜苏娟.新时代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21.

[5]刘玉丽.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6]夏君钰.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9.

[7]龚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D].湘西:吉首大学,2018.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专业课职业道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