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研究

2023-06-16 07:54薛红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创新教育传统文化

薛红

摘要: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古代诗歌教学有利于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创新教育视角下,教师要积极对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感悟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文章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古代诗歌;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6-0081-04

创新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也应不断创新,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学习感受。古代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讲授古代诗歌时,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立足创新教育视角向学生传授古代诗歌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从而在语文课堂上充分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课前预习

古代诗歌在字、词、句的运用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差别,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课前预习是保障学生古代诗歌课堂学习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对课前预习的有效引导设计,通常只是让学生在课前背诵古代诗歌,自行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等,并不会为学生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这降低了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流于形式,甚至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在课前认真对古代诗歌进行预习。这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充分理解古代诗歌的内容,因此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的状态。

2.课堂朗读不充分

古代诗歌虽然语言简练,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但包括美的意境,还包括作者真挚的情感,需要学生反复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哲理。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而给予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和机会较少,这使得学生难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朗读,因此难以充分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另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范读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常常忽视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学习效果不好。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诊断、导向的教学作用,学生能从教学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教师不仅能从教学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采用背诵或默写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将古代诗歌背诵下来并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并不重要。这样笼统而缺乏新意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但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还不利于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建立。

二、创新教育視角下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1.注重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设计预习学案。预习学案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不但明确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目标与任务,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预习学案时,教师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以此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便于学生根据预习学案进行针对性预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预习学案,以便有效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增加学优生的探索深度,从而保证所有学生的预习效果。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预习学案通常为纸质形式的,其需要教师在课前打印好下发给学生,存在很多的不便性。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电子预习学案,并利用微课对古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再将电子预习学案和微课一起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以此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

(2)指导预习方法。学贵有法,科学的预习方法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很多古代诗歌的题目直接揭示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是学生了解诗歌内容以及作者感情基调的有效路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自主预习方法:从诗歌题目入手推测、猜想,并尝试理解诗歌大意。这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效果。具体来说,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诗歌题目,并结合诗歌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以此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例如,在预习《观沧海》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诗歌题目《观沧海》,并推测、猜想这首诗歌的大意,然后从网络中搜集各专家学者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以此增强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主动圈出古代诗歌中的关键性字、词、句,并用不同符号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有重点地听,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效果。

(3)加强预习检查。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效果的监督与检查,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逐渐由被动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具体来说,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检查学生的课本,以便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学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给予及时点拨,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预习效果。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制作成视频、图片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古代诗歌内容进行阐述,以此变教师讲为学生讲。这既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又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学习成就感,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创设生活情境,打破时空限制。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学样式,集真挚的情感、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力及优美的语言于一体,与情境教学法高度契合。因此,创设情境是古代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缩小学生与古代诗歌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古代诗歌内容,并逐渐找到古代诗歌的学习乐趣。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校园、田野、公园的秋景,并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古诗歌的学习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装扮成诗人,并效仿古代诗歌的写作形式对秋景进行细致、诗意的描绘,以此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共情能力,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作者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运用美术知识绘制一幅秋景图,以此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2)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古代诗歌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往往能较好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初中生由于社会经历较少,知识积累有限,对古代诗歌的认知和理解通常只停留在表层,难以真正把握文字背后的深意。对此,教师可以将古代诗歌与历史学科进行结合,如为学生讲述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此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从而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相关思考。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即著名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再为学生讲述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以及诗人蕴藏在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

(3)创设直观情境,引发学生共鸣。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有效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这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以此让枯燥、单调的文字灵动起来,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望岳》一诗的教学为例,诗人在诗中对泰山进行了描述,但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泰山,对泰山的景色不熟悉,因此很难形成直观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意象,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泰山的实景照片、视频等,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泰山的神奇秀丽与高大巍峨,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意。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去过泰山的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此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有效深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开展多样阅读,深化学生体验感悟

(1)合理运用多种读法。朗读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与净化,情感变得真挚与丰富,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熱爱。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和体会古代诗歌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朗读能力有限,但具有极强的模仿力和可塑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运用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聆听中充分感受教师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并读准字音,逐渐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其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以此不断深化学生对诗歌的认知,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诗歌内容。而且,在诗歌朗读过程中,学生也能积累很多有价值的词句,从而为写作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古代诗歌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为了让学生读出美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配乐朗读活动,以便借助音乐渲染诗歌的意境,促使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古代诗歌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2)信息技术辅助阅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非常得力的辅助工具,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架”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多重感受,促使学生对诗歌所蕴含的意蕴和情感形成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以声助读的方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专业人士诵读古代诗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诵读者的表情、动作,认真聆听诵读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并学习诵读者的标准发音,然后在观看、聆听和模仿中对诗歌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可以充分融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更为真实地感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刻地感悟古代诗歌所蕴藏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以图助读的方法,用视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现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古代诗歌的意象,自觉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古代诗歌所描绘的情境结合到一起。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所描绘的意象,还可以切实感受诗人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诗歌中的画面:枯藤缠绕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及桥下潺潺的流水、远处飘荡着炊烟的人家、荒凉的古道、瑟瑟的秋风、骑着瘦马缓缓前行的游子等,以便通过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自然融入诗歌意境中,体悟诗歌内涵。

4.豐富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用爱的尺码衡量学生的“进”与“退”。古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古代诗歌学习情况时,不能仅使用“很好”“不错”“有待提升”等空泛的语言,而应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赞赏。这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促使学生自主进入对古代诗歌的深度鉴赏中。当学生对古代诗歌内容产生独到见解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表扬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创新意识,以此给予学生激励,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长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努力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并树立学习榜样,以便通过榜样的激励作用,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成就感与归属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信心与动力。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在进行古代诗歌学习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瑕疵。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包容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在肯定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帮助学生查找学习的漏洞与不足,要用爱心温暖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热情。

(2)用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较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在以往的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评价者,背诵和默写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师通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上,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不客观的,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提升学生的古代诗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引入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评价方式,并把教师评价、学生个体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学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沃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具有创新教育意识,打破教学常规,结合古代诗歌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古代诗歌教学课堂,以便学生可以在语文古代诗歌课堂上尽情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

参考文献:

[1]李妍燕.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J].语文课内外, 2019(20).

[2]安华伟.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评《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J].语文建设,2022(15).

[3]许媛.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创新研究———评《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1(21).

[4]黄俊.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诗歌、散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0.

[5]王妍丹.古典诗歌翻转课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05).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Xue Hong

(Anning District Shajingyi School,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is beneficial for enhancing students cultural heritage, cultivating their noble sentiments, and assisting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ancient poetry, us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their appreciation and comprehension, and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e and develop students core Chinese competenc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 ancient poetry;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ore competence;teaching strategies; traditionalculture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创新教育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