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中草药材产业发展研究

2023-06-16 01:32武福溶孟纯燕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重楼黄精石斛

武福溶,张 铃,孟纯燕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中医药市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22年3月国家出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5月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健康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相比以往,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及的“传承创新”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站在市场角度,中药创新药及品牌中药或将成为未来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高[1]。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资源和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2]。

云南省保山市气候呈立体化分布,生态类型多样、光热条件和水资源优势明显,土壤肥沃、空气清新,来自孟加拉湾的雨水、北回归线的阳光、万年的火山灰土、高黎贡山的甘泉,都有利于中药材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有利于打造中药材的绿色品牌。保山市部分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见表1。

表1 2020年保山市部分中药材种植面积统计 (hm2)

表2 保山市部分中药材成品价格统计 (元/kg)

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40余种,面积2.9万hm2,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标准化基地面积、收获面积、农业产量和农业产值都有所增长。主要品种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其中红花2 084hm2、铁皮石斛127hm2、紫皮石斛2 699hm2、珍虫石斛107hm2、黄精424hm2、白及304hm2、三七180hm2、重楼1 376hm2,还有其他种植品种未完成统计。其中,保山市龙陵县被誉为中国紫皮石斛种植第一县,其所产紫皮石斛品质高、产量大,占全国紫皮石斛市场份额的50%以上,已成功注册“龙陵紫皮石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道地产地认证,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龙陵紫皮石斛”给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正式批准龙陵县创建“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现对该县几种中药材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中药材产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保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红花

红花属于菊科红花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分布和种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3]。红花的种植价值主要体现在耐干旱、耐盐碱,籽粒含油率高(最高可达干重的34%),亚油酸含量最高可达红花籽油的80%,具有高亚油酸、低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因此被称为植物中的亚油酸之王,具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红花籽榨油后籽粕中富含各种氨基酸,可做饲料,也可从中提纯蛋白,发挥其他用途[4-7]。研究还发现,红花的花丝中富含黄酮类物质,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其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更是红花所特有[8]。

2020年保山种植红花面积达2 084hm2,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6,且逐年增加,居全省第3位,平均亩产花丝34.6kg、红花种子200.4kg,亩产值3 887元。红花主要分布于隆阳区瓦房、瓦马、蒲缥、水寨及昌宁县珠街、湾甸等乡镇,品种以本地老品种及云红3号、7号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安徽亳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等地的中药材市场,一部分被药厂、药材公司等收购,红花总的销售范围相对较窄,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目前,保山市中药产品开发企业较少,只有昌宁黑黝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家,该企业对红花籽产品、红花酒等产品进行过开发,但对红花药用、工业等用途的产品还未有开发,属于空白。保山市山地面积广,红花因其耐旱、种植劳动强度小、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价格稳中有增等优势,比较适宜山区种植,对乡村振兴贡献较大,是值得推广的优质中草药。

1.2 石斛

石斛的药用成分累积在其茎条中,一年四季均可采摘,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石斛,功效有一定差异,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段采摘才可获得药用价值比较高的石斛[9]。石斛植株春天萌发、夏天生长,但是到了十月份左右便不再继续生长。冬天是石斛营养储蓄的阶段,这个阶段石斛内部的光合作用不是很强,含有的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都处在一年中的峰值,此时采摘的石斛比较适合于入药[10],应抓紧采摘。

近年来,石斛行情较为低迷,价格跌至生产成本红线以下,预计今后两到三年投资者可能会加速退出该领域,并且由于石斛产品的特殊性,再度恢复生产的难度较大。不过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大健康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目前石斛已被列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未列入药食两用目录),意味着石斛系列产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开发前景。近年来,石斛的大众消费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鲜条消费增长迅速,目前已占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生产端面临压力的情况下,顺应鲜食潮流或将成为未来的调整方向。包括石斛的民间观赏兼食用渠道,亦可能成为民众日益易于接受的新方式。从市场行情来说,石斛目前基本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况,生产经营有些入不敷出,建议投资方慎重行事,以防风险。另外,通过与石斛种植商进行沟通,发现目前石斛种植相比前些年已有所降温,但石斛生产者对石斛产业还抱有积极心态,这为石斛产业的振兴提供了可能。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石斛品种多、产地多,且不同品种不同产区,不同种植方式的货源药效也有差异,导致高价购买低质石斛的事件频繁发生,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对石斛销售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石斛销售市场;并趁石斛产业的降温期,开展产区规范和调整,让这个滋阴养胃的好药焕发青春,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石斛产业会越来越好。

1.3 白及

白及是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疮疡肿毒、外伤出血、皮肤皲裂等[11]。白及主要有效成分为联苄类、菲类、二氢菲类、白及多糖等。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白及活性成分及功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白及多糖是白及药材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具有止血、抗菌、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等[12-13]。

白及统货,个子价格在85元左右,片子在100元左右,选货价格110~130元不等。这个价格相对于2017年的行情来说,尚不及当时的10%,白及行情在2017年5-6月间达到顶峰,随后盛极而衰,开始持续下滑,2017年产新后白及价格从900~1 000元迅速下滑,至产新结束,价格滑落到530元,随后进入实际消化期,但白及价格下滑并未停止,截至2018年产新前行情已下滑到200元左右,2018年产新后行情更是下滑到130元左右,不过2019年初白及价格稍有反弹,上涨了20元,统货个子的价格在150元左右,其后价格稳定在2019年产新前(9月份初),2019年产新后白及行情再次下滑,到2020年初价格又跌至100元左右,这个价格维持半年后,进入2020年产新期,统货价格再次下滑,跌至85元左右。至此白及在接近4年的时间里,每年产新后都有不小的下滑幅度。曾经的“行情之王”沦落至此,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白及是中药材市场上典型的因野生资源短缺导致价格疯涨,家种成功后又将行情打回原形的品种,今年价格已经降至仅有前几年最高峰时的10%左右,曾经白及作为小三类品种,年需求量不足千吨,但201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白及用途拓宽,需求量逐渐增加。目前白及的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治疗胃病的成药;二是工业黏合剂,用于卷烟、装裱字画、陶瓷黏合等方面;三是用于化妆品行业,如生产白及面膜、香皂等美容产品。目前白及的年需求量在2 500~3 000t之间,随着家种的成功,货源供应充足,后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不过近年来,白及的货源供应已经逐步趋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商家多是按需求计划采购,购货积极性较低,加上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出口锐减80%,导致经营户手中库存进一步累积。白及的产量预计仍会维持在比较充足的水平,不过有的产区依然不顾市场因素积极备苗,在此提请白及经营户们统筹兼顾,不要盲目扩大生产。特别是今年白及各产区将会陆续进入产新期,而今年的产新是比较关键的一年,如果产新行情能够维持稳定,后期或会迎来一线生机,如果行情继续下跌,行情会有数年低谷。

1.4 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主根入药,是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重要中药材。当前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520个,年需求量近2万t[14]。三七近3年的剪口交易价格在150~156元/kg之间,无数头交易价格在80~86元/kg之间,60头交易价格在118~128元/kg之间。2019年三七行情曾引起许多商家关注,这是因为前期受云南产区干旱的影响,拉动价格急剧升高,随着产地降雨增加,旱情得到缓解,遏止了上涨势头。

从产需统计情况来看,2013年三七产量开始出现递增,当年的年产量有9 000t,2014年的年产量达20 000t,2015年的年产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0 000t,虽然三七的需求量每年都有递增,但每年的需求量都没有超过30 000t,这3年三七的累计产量造成了大量库存,与当时的盲目跟风种植有很大关系。由于种植三七后的土地很多年都不能重栽,因此三七的主产区域已经转移致文山周边地区,如昆明、红河、石林、玉溪、大理、保山等地,产区的拓展使三七的栽种面积得到扩张,导致近年来三七价格的下跌。在2016-2017年,三七价格反弹回升,又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导致2018、2019、2020年生产过剩,预计今后三七药材库存会继续加大,大部分商家对三七未来的行情不太看好。

1.5 重楼

重楼为延龄草科重楼属植物的统称,其干燥块茎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热毒清等中药的重要有效成分。重楼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均有分布,全世界24个种属中就有19个分布在我国,能够药用的有18种。重楼具有消肿止痛、止血、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凉肝定惊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惊风抽搐、跌扑伤痛等病症[15]。

重楼在家种未获得规模性成功之前,行情基本上是逐年上涨,前些年的价格上升到了1 200元的高位。随着投入力度的加大,重楼的家种驯化工作卓有成效,四川、云南、湖南等产区货源逐渐充足,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价格开始明显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价格在850元,第二、三季度跌至650~700元,第四季度家种产新上市后价格继续下滑,2020年价格更是跌至600元左右,货源流通速度未见同步增长。预计未来重楼的产能仍将逐渐增加,而需求增长空间有限,重楼产能过剩几成定局。

在重楼家种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2021年以来各产区重楼采挖也在不断进行,持续的更替以及逐渐走低的行情,再加上长达6~8年的高投入,预计重楼生产将会淘汰大部分种植户。相对来说,重楼的规模化家种生产已较为成熟,往后会继续稳定调整,给重楼生产带来一定风险,种植户们要选对种源,谨慎投资,以免投资打水漂。

1.6 黄精

目前我国黄精年需求量大约4 000t左右,其中大约70%用于食用,仅30%用于药用和工业提取。在药用方面,黄精以根茎入药,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能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等症,对于糖尿病也有较好疗效。在食用或保健方面,因黄精具有降血压、抑制高血糖,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肝脂肪浸润等药理作用,黄精可用于生产保健食品,也可用作饮料的原料,如用于泡酒、药膳(炖汤、煮粥)等。

2013年以来,黄精价格逐步上涨,2014年5月湖南黄精统货价格涨到35元,极大刺激了药农采挖积极性,各个产区的农户毫无节制地大规模采挖,对野生资源造成极大破坏。随着2015年新货上市量的大幅增长,市场进入实际消化阶段,2016年整体药市行情低迷,黄精价格回落到28元左右;2017年上半年,随着库存消耗,行情又回升到35元,下半年又上涨到45元左右,之后黄精行情持续稳步上涨;到2018年湖南黄精统货价格到了60元左右,云南鸡头黄精价格保持在70元左右。

根据查阅相关信息,近几年黄精已经开始发展家种,尤其是2018年春季,农技人员采集大量野生黄精根茎进行种苗繁育研究,随着栽种面积扩大,造成市场上发生黄精缺货现象,致使药用黄精价格上涨,种植效益提高,预计今后几年家种面积会继续扩种,并且在短时间内,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总的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黄精作为药食两用品种,食用量会逐年增加。在产量减少、库存消化和需求刚性的多重影响下,预计黄精后市行情下滑可能性不大,短期内可能保持平稳,波动不大,但从长期来看,仍不能盲目扩产,以免价格下滑带来损失。

2 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

面对瞬息万变的药市行情,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风险大于投资收益时,不要轻易买入,频繁的买进和卖出,很容易被割韭菜或被利用。纵观上千个药材品种,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药材价格涨、落、平、稳,形成跌宕起伏多彩的药市行情。在药材经营中如何抓住商机,回避风险。药市行情变幻莫测,不同的品种应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不可拘泥,也不可死搬硬套。兵法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各位药材经营者要灵活机动,因时而异,以便在起伏不定的药市行情变化中,抓住商机,获取最大的利润。

虽然,目前中药材的种植已形成规模,并且种植面积还在可消化的范围内,但如果继续扩大面积,有可能在2~3年后货源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滑。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好药材,能够找到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已属非常难得,但有些药材品种却很难找到适用的药典标准。在中药材种植已成规模、质量严重下降的困境下,建议中药材种植产业采取适当对策。

2.1 明确基源植物,在道地产区种植道地中药材

中药材的近缘物种,同科不同属、同名异物等物种非常容易混杂,建议购买正规公司的种子或种苗,或者自繁已经过专家鉴定的优良正品基源物种,2015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了正品中药材基源植物,对于不是药典规定的物种,国家不予承认,饮品厂和制药企业也不能采购,如果种植户弄错了物种,只能后果自负。因此不管种植哪种中药材,首先要确定国家规定的正源物种,并且要在道地产区种植,这样才能确保优质中药材的“种正”和“道地”。

2.2 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农药、化肥的使用

近几年,中药材种植行业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植物激素的现象有所抬头,不合理用药已严重影响中药材品质。这些违规用药的中药材外观漂亮,但实则已沦为“毒药”,好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下一步将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对于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通过加强对中药材质量安全的检测,联合相关机构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上市的产品进行检测,使之在符合药用成分含量标准的同时,达到优质、安全、绿色的环保要求。

2.3 药监部门加大对中药材的质量监管

中药饮品整顿是中药行业洗牌的开始,直接对中药材的产品、中药饮品进行整顿,对于小作坊、小加工厂实行严格监管,并逐步淘汰。除了继续飞检之外,药监部门应继续向饮片的上游和下游进行飞检,不合格的坚决淘汰。

2.4 合作社抱团成立专门的种植公司

面对市场饱和、生意难做的困局,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及时止损,撤出中药材行业,暂时不做中药材生意;二是改变思路,抱团取暖,度过饱和期。可以采取种植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生产中药材,种植公司负责可控区域内农户种植中药材的质量与技术保障,保证种源、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规范化采收加工,生产出合格甚至高质的中药材,农户负责按照标准生产,虽然管理成本有所上升,但是人工成本增加不多,关键是可生产出合格的中药材,通过价格优势实现盈利,同时为药企解决价格与质量难以兼顾的难题,企业自然愿意和合作共赢。

2.5 种植公司加强与中成药生产企业/饮片厂的长期合作

有专业化的种植公司与技术团队,接下来就是怎样卖出产品。能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中药材,就有了和药企议价的资本。一般饮片厂/药企希望找到有供货能力且质量有保障的合作伙伴,并且愿意长期合作。因此,加强与药企/饮片厂的合作是解决卖货难题的最优方案。

2.6 大健康产业下的中药材利润点

现在每个省市、每个企业都在关注国民消费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出现了新的利润点,即“养生保健”和“药食同源”产品的热销。普通民众的需求是在价格承受范围之内获得无毒低残留、质量可追溯的产品;中产需要有机无农残、质量可靠、质量可追溯的产品;高端人群需要的是完全生态,无任何有害物质,能益寿延年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他们需求的最低要求就是无农残、无其他致毒物(如黄曲霉毒素、硫磺等)、质量可靠、全程可追溯、维权有保障的产品。对于这些需求,一个合格的种植公司完全能达到,因此,在发展常规需求中药材种植的情况下,兼顾中药材生态种植、无公害种植、有机种植,将是大健康产业需求下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之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首先是在“道地产区”种植“正品”中药材,其次是抱团取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可靠的中药材;最后是打造规范化基地,紧密结合药企/饮片厂,提供优质优价的产品,积极向大健康产业靠拢,寻求新的利润突破点。

猜你喜欢
重楼黄精石斛
飞鼠与石斛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