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破”与“立”

2023-06-17 20:28韩威杨杏
公关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双高高职院校

韩威 杨杏

摘要: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考核评价体系与课程体系互为支撑,其有效性直接关乎着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与否,“双高”建设计划对考核评价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成为教学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基于此,对“双高”建设背景下传统考核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完成了对高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破旧和立新,以最终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考核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应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应当代高职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评价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对传统考核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进行审视,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考核评价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破局路径,重构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评价方式初级化

现如今,“双高”建设下的考核评价方式与传统线下评价方式无二,大部分课程依然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评价方式进行总评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据总评成绩的权重很大[1]。结果就是考前老师划重点,大部分学生通过考前突击等途径也会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学生只注重解题技巧而忽略了提出、分析、解决、总结问题能力的学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2]。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高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课外实践内容的缺失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双创能力,有悖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

(二)平时成绩低区分度

任课教师平时成绩的评定要素多为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线上教学与在教室上课不同,老师不能直观地判断学生是否在课,只能通过云课堂签到等形式来约束学生考勤,不可避免会有个别学生签到后人不在课堂的情况出现。课堂表现则局限于班级人数多和授课时间短等因素,老师在一节5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人的课堂表现,往往只局限于个别极其活跃的同学身上,因此课堂表现不能实现对班级中的每一个人进行客观评价。课后作业因不可控因素较多往往会导致“一人成果,多人享用”的情况出现,其评价方式区分度亦不高。

(三)评价主体局限性

现行评价环境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教师一方,缺少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企业评价等。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的缺失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始终处在被评价的角色中,只是评价信息的接收者而非发起人[3];另一方面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学生从观众到演员角色的转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需要高职院校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这条办学之路不能缺少校企联合评级机制,企业评价的缺失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的对接,不利于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形成。

(四)线上考试的不公平性

线上考试与线下考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场监督不同,线上考试平均每考场安排2至3个监考教师,二级院部和学校也会安排巡考人员对考场进行巡视,“两巡一监”在客观上已经督促学生们培养良好考风。线上考试则不同,无论是线上考试平台防作弊手段亦或是视频直播监考,网络延迟、设备问题等不确定因素太多,势必会加大监考难度[4]。此外,如发现学生出现作弊情况其作弊证据难以落实,无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就是不努力的学生通过投机取巧也能在不受到惩罚的前提下取得较不错的成绩,而努力的学生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排名,不仅会打击学习自信心使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有些心态不好的学生会发生思想转变走进考试投机取巧的行列中。因此,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对优秀学风、考风、校风的形成尤为重要。

(一)增加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

当前高职教学环境中,终结性评价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让学生从“静静听、低头学”向“学起来、动起来”转变,从结果导向向兼顾结果和过程转变,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尤为重要。

学期开始前三周课程团队根据课程授课内容和学生学习知识吸收情况制定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方案包括过程性评价内容、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评价实施具体时间地点和评价量化指标等。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过程性评价可采用试卷考核和论文、报告等形式进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以及实习实训课,则注重考查学生的動手能力、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每次考核结束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打分,逐步形成“考核内容特色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周期弹性化”的多模式过程性评价方式。

(二)课堂测试全程跟踪,提高平时成绩区分度

降低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所占的成绩比例,注重课堂测试,每6个课时至少一次课堂测试。依托云课堂线上教学平台,课程团队提前在云课堂中建立题库,题库要求题型丰富、知识面覆盖广、题量充足,老师可通过题库随机出题组10套不同的试卷(题目乱序,选项乱序)进行课堂测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测试。或者以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测试,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中的学生均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最后根据小组的任务完成度和完成效果对小组进行成绩评定。不论是个人测验还是小组测验均能实现对课堂测验的全程跟踪,实现课堂成绩学生全覆盖提高平时成绩区分度。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评价体系的主体往往是老师,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收者和运用者,而企业是知识运用的载体,因此学生评价和企业评价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项目化驱动的考核可采用成果自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进行,以自评(互评)报告进行成果展示。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始终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和我怎么到那里。在评价过程中老师须指导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评价报告基本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标准,评价标准是什么;二是表现,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三是评价,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四是反思,反思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五是总结,对项目过程中好的地方进行总结,不足的地方制定改进方案措施;六是改进实施,按照制定的方案措施完善项目。

为适应“双元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企业评价必不可少。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评价考核由校企双方联合完成,考核内容以实际动手能力和标准化作业能力为主,双方评价考核均合格后学校颁发毕业证书,企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达到毕业即上岗要求。

(四)依托线上教学平台,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终结性评价在评价考核体系中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而如何保证线上考试的公平公正,是当代高职学校教学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考前通过开展考风考纪强化活动对同学们进行诚信考试思想建设,考試采用“线上教学平台+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考生在考试前安装调试好设备并确保网络畅通。采用“双机位”,考生提前准备设备用以视频直播,进入视频后将摄像头对准答题现场,摄像角度要求能观察到考生周围。如无条件采用“双机位”,每宿舍共用一台设备用于会议直播监考,设备摆放位置对准整个考场。此外,为加强考试监控,教务处汇总考场会议号并安排巡考人员对考试进行线上巡视。考试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对参加线上考试的11543名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10395名学生完成了问卷,其中10114名学生认为该方式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长期性、连续性的工程,其有效性直接关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发挥着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指挥棒作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职业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作出了解答,学校须以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双高校”建设为契机,破除传统考核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校企多元参与,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双创能力和职业等级能力的考核,构建满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 PR

本文系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21JG-31)—“双高”建设背景下考试组织工作精细化实践探究和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3 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3SZX325)—基于“双高计划”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沈苗苗.高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分析[J].湖南教育(C版),2022(03):39-41.

[2] 覃川.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与内涵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57-63.

[3] 骆文淑,杨志明.“双减”背景下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思考[J].中国考试,2022(01):63-68.

[4] 蒋培杰,熊斌.人工智能赋能大规模教育考试五步曲[J].中国考试,2020(12):66-7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双高高职院校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