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2023-06-19 07:45李亚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互联网

李亚琴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成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引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本文将从“融”“活”“拓”“通”“激”这五个关键字入手,以一种新的视角深入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的“互联网+” 策略

習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其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基于学生主体不断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力量。本文在“互联网+”视角下,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融”:聚焦语文基本素养,借助互联网实现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目前,“互联网+教育”已经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与“互联网+”是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既包含现实空间,也融合了网络空间,形成“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程主要是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习,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节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与中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历史渊源、节日习俗等,并分享到微博、短视频网站、微信朋友圈等,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互为目的和手段,双向融合,既增长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再如,在项目式学习课程“寓言故事集锦”中,学生可以根据寓言故事情节做动画、配音、模拟音效等,将寓言故事变成自己喜欢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并分享给周围的人。这种古为今用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觉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看似枯燥的活动变得有趣起来,而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了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的作用。

二、“活”:创新古诗文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古诗词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分布较广,它们同样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教师在讲解中能灵活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宽视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等,让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进行古诗词朗诵,将古诗词中的词句用文字或者是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解读、阐述古诗词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精神。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入深圳大鹏曾经有一位深陷思乡而不得回的将军。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得知大鹏所城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了解到清代的赖恩爵将军,他祖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远离家乡在此守护数载,取得了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被载入中国近代史册,学生由此深入发掘古代名人故事。教师再引导学生为赖将军府送去一副对联,以慰相思。教师给出横批:长相思,上联:山一程,水一程,离家数载所城行,夜深一盏灯。学生课后通过“班级小管家”平台上传自己创作的下联,教师可以在平台设置学生可见对方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的研究兴趣。

三、“拓”:打造网络学习阵地,实现线上线下拓展

借助网络查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利用网络数据库,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检索更多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下的其他元素。如在教学语文活动课“共话端午节”时,教师可以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端午节的其中一个习俗是吃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当把不同地区的粽子图片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时,他们知道了粽子的样式不同是因各地区的做法不同;当一个个历史名人故事与民间传说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获得了最直接的感受。端午节与爱国、奉献的品质,以及历史名人链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文天祥的《端午即事》这首诗的文字和作者壮志未酬、白发苍苍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并在他们朗诵的时候配音,一个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未酬的士大夫形象便深入学生内心。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华文化,教师要趁热打铁,出示屈原所作的《离骚》,并展示一张屈原在汨罗江边眺望远方的图片,讲解后再次让学生配乐朗诵。学习本课后,学生们马上理解了端午节为何从春秋战国一直传到现在,历经千年而不消亡,是因为这里面有中国的文化、有中国的美食、有中国的精神内涵。恰当的信息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视听上的共鸣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有了提高,容量也在大大增加。

四、“通”:二维码融合借鉴,打通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云上课”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若未进行录播,学生在后期很难再找到课程视频,而教师可以利用二维码技术在课前将微课等资源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高效自主地学习, 还能随时掌握课前检测数据的汇总结果,增强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将以文字为主、较为单调的传统教材变为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化、多元化。例如,在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扫码自学,在二维码下的文章导读、作者介绍、趣闻趣事、迁移拓展中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预习后,往往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随后在课堂中,教师将二维码结合在课件当中,学生只需使用微信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 在类似“弹幕”的模式中编辑思考答案发送,实现课堂互动。阶段学习结束之后,二维码同样可以应用至学生的单元测试和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如将答案、题目讲评做成二维码附在试题后面,学生只需用手机扫描试卷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对照答案及时估测自己的成绩,并且能够随时观看教师对题目的讲评,这种做法使单元测验之后的反馈变得更加及时、有效。

五、“激”:激发学生情感,使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古诗教学历来是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大难点,主要体从在以下三个方面: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詩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而“互联网+”可帮助教师突破以上“三难”,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便可将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深度融入教学之中。开篇用一段视频引入“安史之乱”的背景,学生伴随着哀愁的音乐朗诵“安史之乱”时杜甫写下的名句,不仅积累了诗句、增长了知识,还使课堂伊始就弥漫着一种无言的悲怆。这悲怆又与即将学习的古诗情感基调完全不同,以疑惑引起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也埋下伏笔。当学生沉醉于杜甫这 “生平第一快诗”表达的喜悦之中时,教师发出轻轻的叩问:“他的毕生余愿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那他真的回去了吗?”提问撞开了诗人思乡的另一份深沉,体现了人生的万般无奈。就在这时,教师用沙盘模拟图出示杜甫后来七年的路线图,辗转多地、缺少盘缠、天气恶劣等原因导致其不能归家,沙盘动图让学生在感受到大喜之后发现杜甫终究没有回到故乡的遗憾和愁怨。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伴随着哀愁的音乐娓娓道来,学生仿佛以旁观者的身份穿越到那苍凉的七年,随着这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于是,一切水到渠成,教师再用动态图出示杜甫一生的轨迹,伴随着学生滚雪球式地朗读其不同时期的诗句,学生再次回顾了杜甫这坎坷的一生,也同时感受到了唐朝跌宕起伏的百年。教师再不失时机地点出 “诗史” “诗圣”这一美称的由来。教师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不仅可以拓宽教学时空,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从而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互联网+”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了更多的方式,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根据时代发展转变理念,充分借助互联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创设和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下的视频、图片、语言、互动等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基本素养、人物形象、古诗文、传统节日、情感分析以及综合实践课和线上课程中的渗透融合,让小学生真正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互联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