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2023-06-20 17:57牛方鹏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8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牛方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支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应朝着数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入手,做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各项政策、各项措施有序落实,共同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对此,文章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进而针对这些障碍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推进“三农”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部署。2020年底,我国实现全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受到更多关注,且多地政府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旧在农村,应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动城乡之间各类要素流通,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通过技术、金融、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措施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明确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期间存在的障碍性因素,进而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多方主体协同发力,助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助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在过去农业经济发展期间,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农业结构类型单一,未能实现多元结构耦合发展。对此,有必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一方面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乡村文旅产业等多元产业耦合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农业经济更大更强,进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农业经济领域的支撑。

(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美丽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滥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过量使用农药导致田间益虫死亡,而且化肥、农药通过生物富集效应会进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与之相对的,乡村振兴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性、安全性,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既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也有助于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打造宜业宜居的美丽新农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三)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助力农民致富增收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下,农民主要通过种植、养殖或外出务工获得收入,一方面,种植、养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加,加剧农村社会问题。对此,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文化产业,帮助农民通过文旅产业增加收入,实现致富增收。农民富裕,其消费能力大大提升,能够有效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迈向共同富裕。此外,农民可以通过多元渠道增加收入,不必外出打工,可以优化农村家庭结构。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可分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这五个方面密切联系,耦合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从这五个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

(一)产业振兴困境

从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利润低,导致农民很难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增收致富。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期间,大多数农民多为一家一户单干的生产劳作模式,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处于劣势,未能主动掌握议价权,一方面导致中间商存在恶意压价的情况,另一方面导致不同农户为了尽快销售农产品而低价竞争,反而进一步丧失了议价权。此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将导致农民血本无归,出现农民返贫的情况。

产业振兴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以此延长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例如,在红薯主产区,延长红薯产品加工链,需要建设红薯粉条加工厂,置办粉条加工设备,或者引进红薯干蒸制、烘干设备。然而,建设厂房、引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农民一家一戶的生产劳作模式缺乏原始资金,无法实现产业振兴。

(二)人才振兴困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依旧是人才流出地,许多农村地区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城市,很少选择回到农村投身于家乡建设。同时,从青壮年劳动力流动现状来看,部分农村地区依旧存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出的情况。青年大学生及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面对人才振兴困境,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仅凭青少年和农村老人,势必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受阻。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因素:第一,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无法承载青年大学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例如,部分大学生外出求学期间学习市场营销专业,而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形式相对原始,学生回乡以后无用武之地。第二,农村地区待遇和条件相对较差,无法吸引人才,无法留住人才,导致人才流动性较高。

此外,人才与技术是相伴相生的,优秀人才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这也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并未投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文化振兴困境

从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相关知识是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效益不足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的农业理论和生产知识,人为地增加化肥用量,超出了化肥的合理用量,不但增加农业种植成本,没有增加农业产量,反而导致土壤板结,导致来年产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农民缺乏接受学习、培训的机会,大多数农村缺乏相应的农业文化机构,未能向农民普及专业的农业知识,农民不了解最新的农业资讯和农业生产技术,未能利用文化知识辅助农业生产实践。此外,缺乏优秀人才也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面临文化振兴困境,而产业环境不佳则是导致人才振兴困境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中五个方面的振兴是密切联系,相互耦合的,任何一方面存在短板,都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和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四)生态振兴困境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发展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在现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振兴也面临困境,例如,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少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农田生态结构,导致农田内的有益生物、有益菌群大大减少,降低农业生产效益,影响农作物产量。在村民生活方面,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排放生活污水,污染土地、河流,例如,部分农民随意丢弃塑料袋、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尤其是电池这类电子垃圾,会直接破坏土壤环境,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降低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部分村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没有将生态环保意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导致在农业生产期间出现随意破坏土地、随意丢弃垃圾的情况,与此同时,部分村民缺乏垃圾分类观念,未能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这也是导致生态振兴受阻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并未形成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造成农业生产垃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影响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阻碍农业经济发展。

(五)组织振兴困境

组织振兴的重点在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组织振兴方面,不同地区的农村纷纷推进基层党建,但不同地区的农村党建工作进度不一,部分地区进度较快、党建成果突出,当地村民在村委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发展集体经济,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另有部分农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进度缓慢,村委无法调动村民力量开展农业生产,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农业生产的单位成本较高,经济发展效益降低,未能助力农民实现致富增收。究其原因,当地村委并未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并未组织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农民更倾向于单干的生产劳作模式。此外,由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足,村委并未针对本村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明确规划,缺乏相应的顶层设计,未能结合村内情况给出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而这也导致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结合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任何一方面振兴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四个方面的振兴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效益。对此,为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且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落实。本文结合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林镇、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黄楼镇等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案例展开分析。

(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落实产业振兴

针对农村地区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当联系村委,积极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丰富产业结构,并推进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充分交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期间,乡镇政府和村委应当发挥关键作用,组织农民形成价格联盟,提升农产品议价权,为农民争取更多权益。

针对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原始资金的问题,地方政府联合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相应的金融政策,实现金融惠农,帮助农民及当地村委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使其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生产,推进农产品加工厂建设,引进农产品加工设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农业种植机械。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具有丰富资金、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大企业,助力本地农村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这一方面,潮州市潮安区政府针对招商引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引进具有资金优势和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文化企業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当地单丛茶文化系统开发期间,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休闲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娱乐与科普研学于一体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文旅产业和教育产业的深度耦合,有效提升了凤凰镇的农业发展效益,使当地茶农可以通过多途径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振兴方面,潮安区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一,潮安区政府坚持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并立足本地单丛茶文化系统资源,积极推进茶文化开发,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同产业形态实现耦合;其二,潮安区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利用大企业、先进企业在资金、经验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助力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开发效益和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二)做好人才“引育用留”,落实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困境不仅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受阻,而且导致农村地区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对此,应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并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期间培育人才、发挥人才的价值,留住人才。结合上文分析原因,地方政府和当地村委应当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积极推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使本地产业结构可以承载青年大学生与青壮年劳动力。例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电商创业,再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回乡就业。第二,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地区,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人才待遇,留住人才,并给予人才一定的资源,确保人才能够在乡村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能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撑。第三,做好以才育才,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应当培育本乡本土的农业生产人才,例如,组织农民向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学习,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使本村农民也能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人才。

(三)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知识,落实文化振兴

前文提及,过去的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其重要原因便是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懂科学生产、规范生产,在生产期间存在滥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对此,应当积极推进文化振兴,制定相应措施,组织农民参加集体培训,确保农民及时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利用农业资讯、农业科技辅助生产。在这一方面,潍坊市青州市黄楼镇加大农村学习基地建设,黄楼镇以花卉种植闻名,在此基础上,黄楼镇政府组织当地农民学习花卉种植技术,并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明确花卉种植的各项细节,有效提升了花卉成活率。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寒潮,不少地区花卉种植产业损失严重,但在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下,当地农民纷纷采取大棚育苗,并运用不同采暖措施应对寒潮,在乡镇政府、村委、技术人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黄楼镇花卉种植产业损失大大降低。与此同时,黄楼镇是青州市下辖乡镇,而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黄楼镇政府与上级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作,积极开发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打造集花卉种植、花卉销售、花卉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花卉产业。

(四)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落实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与农业经济发展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整合本地资源,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既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也要为农民提供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例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林镇在绿色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积极效果,汉林镇政府结合本地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打造“花椒+蔬菜”、“花椒+辣椒”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在花椒种植期间,控制农药使用频率,并尽量采取毒性小、用量少的农药产品,坚持施用农家肥,有效保护示范园区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在绿色农业生产期间,汉林镇政府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不同村庄的人口数量设置不同规模的垃圾回收与处理场所,每日收集村内垃圾,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确保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可回收垃圾做好回收利用,厨余垃圾沤肥发电,残渣作为肥料施入花椒示范园,有毒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不难发现,汉林镇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对村民展开思想教育,使全镇村民树立绿色理念、环保理念,能够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做好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同时积极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垃圾回收提供硬件保障。此外,汉林镇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花椒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有效提升了花椒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推进组织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需要发挥组织振兴的关键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党委对村委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村委根據指示落实各项党建措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与此同时,村委应当结合乡镇农业生产规划明确本村农业经济发展思路与具体的发展目标,积极协调村民利益,达成共识,引导村民构建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村委应当针对本村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发展条件及发展目标完善顶层设计,通过股份合作社、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形式将农民集中起来,转变农业生产劳作模式,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益,推进集中经营和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作出的重要决策,对农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结合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黄楼镇、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林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案例展开探讨,具体而言,应当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振兴,做好人才引进,实现人才“引育用留”,落实人才振兴,组织农民参与培训学习,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文化振兴,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推进生态振兴,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组织振兴,推进五个振兴深度耦合,共同助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探究[J].畜禽业,2022,33(03):28-30.

[2]高宏,张秀宏.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03):124-126.

[3]曹玉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J].山西农经,2021(20):54-56.

[4]吴常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J].新农业,2021(14):52-53.

[5]何元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电商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09):145-146.

(作者单位:邹平市明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