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探索,静待花开

2023-06-20 18:14徐兆燚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前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徐兆燚

【摘 要】一年级科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进行调查,对教材进行预先的剖析、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初探学生,了解教学起点;要初探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要初探课堂,思考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教材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才更有效,才更扎实。探学生、探教材、探课堂的道路漫漫,任务艰巨,需一路探索,静待花开。

【关键词】教学起点 前概念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在一年级科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进行调查、对教材进行预先的剖析、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

一、初探学生,探教学起点

科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年级的课堂也是如此。学生原有的水平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教学的起点,只有对学生有了比较翔实的了解,才能让课堂教学顺利且有效。

(一)彰显问卷的艺术,全方位获取新生前概念

面对还比较陌生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去了解他们是最实用的方法。一份内容覆盖面广、便于学生理解和作答的问卷对于获取新生前概念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反复推敲,笔者根据对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了解,设计了问卷“一年级新生科学小常识”,随机抽取一年级共44个学生,从“植物”“动物”“观察方法”“测量与比较方法”“材料”等方面对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综合对此问卷的分析,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了一些改观:原本以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其实他们并不是太了解;相反,觉得他们不常接触的事物,他们似乎又有比较多的认识。从这张问卷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并不少,但是并不扎实,有些甚至是不科学的;也可以知道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充足的认识、分析,在课堂上就会做很多多余的或者是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教学设计,那么,那样的课堂便是无效的。因此,课前对学生前概念做全方位的了解,再在课堂上把前概念进行升华和更新,十分必要。

(二)营造访谈氛围,认识新生前概念特点

访谈法的优点在于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可以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在“植物”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概念访谈法,再次获得一年级新生前概念。概念访谈法就是访谈者提出某一概念,要求被试学生对此进行开放式访谈,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弹性回应。访谈过程分两大部分:一是在开始新课教学之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课前的访谈;二是在新课教学的导入部分对全体学生进行访谈。

整合此次概念访谈的内容,除了对学生前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他们前概念的一些特点。首先,一年级学生的前概念具有片面性。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现象的解释往往比较单一,很少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比如对植物的结构的认识,多数学生对比较鲜艳的花印象深刻,对于植物的根、果实、种子基本没有什么概念。其次,一年级学生的前概念具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任何一个事物,学生都会给出五花八门的解释,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并解释。当然,成人或教师也是如此,我们对同一个话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个体的差异性在低年龄的儿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每个学生的经历和见识不同,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很多都取决于他们所积累的经验,而儿童内化经验是有个体独特性的。

無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学生访谈,都是对学生的初步探究,探究一年级学生的前概念,并从分析中了解到学生前概念的一些特点,这是教学的起点,对课堂教学来说,这是基础,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初探教材,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前概念,在初探学生之后,对教材也进行了笼统的学习。一年级教学内容并不多,上学期分“植物”“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要求学生习得的科学知识并不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是更加侧重于学生科学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可以这么说,一年级学生究竟获得多少科学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科学能力最终能否得到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是否浓厚,他们能不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年级是科学课程的真正起始阶段,不能让学生觉得这只是一门死学知识的枯燥无味的课程,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学的乐趣,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持续学习科学。在一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科学事物的观察能力,也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新课标提出了四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一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应该侧重于探究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厘清了一年级科学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目的性,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设想才会更有的放矢。

三、初探课堂,探教学方法

在初步获得学生前概念、确定教学起点、研读教材、定位教学目标之后,再开展一年级科学课堂的教学便会更有方向、更有成效。课堂是教师的“战场”,只有真正走上战场,才能够把想法转化成行动,也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思考及完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对一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

(一)观察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以观察为主,尤其是“植物”单元。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因此,在一年级刚接触科学课程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种方法。有位教师在教“观察叶”这课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来交流“用什么方法知道叶子长什么样”这个问题,又通过“看,看些什么”“摸,摸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了观察的方向,通过总结让学生认识“这就是观察”。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能像高年级那般充分放手,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还需要教师“扶”着,一步一步走扎实。

(二)分组开展活动值得尝试

一年级科学活动需不需要分组?他们有没有能力分组?这是每个科学教师都思考过的问题。从一学期的研究经验来看,分组活动值得尝试。首先,既然把教学目标的关键定位在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方面,而小组合作、组员间的交流也是科学学习中必备的一种能力,那就应该让学生从小养成分组学习的习惯,慢慢锻炼与别人的交流能力;其次,平时的课堂上也证明了学生是有能力进行简单的分组活动的。笔者曾观摩“用手来测量”这一课,学生分组测量桌子有多高,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人负责比拃,有人负责标记,配合默契,秩序井然。因此,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不要低估他们的能力,可以从二人小组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分组的意识。

(三)学生记录及教师板书以画图为主

之前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学生最初的观察记录也是从画图开始的,一年级更应如此。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不强,画图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是最好的方式。教師板书也应这样,用大片的文字来展示课堂内容在一年级是行不通的,学生理解不了、吸收不了,教师的板书就只能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提高板画能力,但由于不是所有的科学教师都具备绘画基础的,做不到信手拈来,因此在这方面教师应与学生共学习、共进步。

(四)家校合作把观察活动延伸到课外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年级学生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儿童时期,家长对他们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教师应该联合这股力量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兴趣需要长期浸润,一周一节课远远不够,教材中也建议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种植物,从发芽开始,每天一起观察,看看植物有什么变化。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多出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这一项,基本意图是要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比如“用手来测量”一课,学生经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测量与比较技能,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测量家中房间大小、家具的长和宽、比较家人中谁的腰比较粗等拓展任务,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专业名称和家长交流,这对培养科学地正确表述很重要。这样做也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把科学探索延伸到了生活中。

一年级的科学教学之旅才刚起步,在起步阶段,对学生的探究或者对教学起点的探究这部分工作做得比较多,这也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去初步思考“教材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些问题,才更有效,才更扎实。然而探学生、探教材、探课堂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需要一路探索,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前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前概念”的应用让化学平衡不再“高冷”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