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的临床疗效

2023-06-24 08:17冯凯燕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拉西甘露醇脑水肿

冯凯燕(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受生活方式、人口结构、工作压力、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脑出血疾病,具有非外伤、脑实质、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1-2]。此疾病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且在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脑水肿贯穿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若未能加以重视,会引起颅内压升高,甚至会有脑疝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如何有效清除脑水肿,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成为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热点。甘露醇是传统降颅内压的治疗药物,能够刺激脑组织脱水,从而避免水肿体积进一步增大,还能通过增加血容量等途径来改善脑组织氧供与血供,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但单独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易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极易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为此需要积极寻求另外一种有效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文分析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对促进高血压后脑水肿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实验对象共7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和13例,占比分别为62.86%和37.14%,患者年龄阈值范围47-67岁,平均年龄为(45.29±5.23)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各有患者18例/9例/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平均(5.18±0.72)分;发病时间8-20h,平均(15.28±1.19)h;体质量指数18-25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5±0.19)kg/m2。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和14例,占比分别为60.00%和40.00%,患者年龄阈值范围49-69岁,平均年龄为(45.32±5.27)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各有患者16例/10例/9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平均(5.15±0.78)分;发病时间8-22h,平均(15.32±1.17)h;体质量指数18-25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1±0.18)kg/m2。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较为相似,P>0.05,符合研究开展的基础条件。纳入标准:①入院后完成相关检查,经头颅CT检查明确存在脑出血情况;②发病时间未超过24h;③其他检查提示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④未出现相关药物过敏史;⑤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的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开展研究,且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颅脑手术治疗史;②发病前,已存在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等疾病;③罹患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④用药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静脉输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若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则予以吸氧治疗,同时还要进行血糖、血压控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甘露醇(250ml:50g注射剂)治疗,使用剂量为125ml/次,每日1次,30min内滴完;研究组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吡拉西坦(20ml:4g*5支注射剂)进行治疗,每日1次,40ml加入500ml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8-10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借助NIH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方案的应用疗效,分为4种情况:①NIHSS评分0分,患者日常生活恢复良好;②同治疗前相比,评分恢复50%及以上,且患者生活能够自理;③评分恢复20%-49%,日常生活虽受到一定影响,但患者仍能自理;④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分别记为基本痊愈、显著好转、有明显改变与无效。(2)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血液流变学与血清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量、血流速度变化;并观察实验室指标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数据差异变化。(3)神经功能与预后:观察用药方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0-42分,若治疗后评分未有显著降低,则表示治疗方案未能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影响;采用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总分共30分,若治疗后评分未有提高,则表示治疗方案未能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情况,总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同时还要观察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变化。(4)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差异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系统SPSS26.0进行整理、对比,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χ2检验,P<0.05表示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从两组数据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临床疗效(94.29%)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77.14%),P<0.05,组间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比较[n(%)]

2.2 不同治疗方案对实验室数据的影响 两组分别应用相应治疗方案后,观察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发现,组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治疗方案对实验室数据的影响(±s)

表2 不同治疗方案对实验室数据的影响(±s)

时间 组别(n=35)血流量(cm/s)血流速度(ml/s)AQP-4(μg/L)ox-LDL(mg/L)ICAM-1(ng/mL)治疗前研究组 14.28±2.13 7.05±0.69 0.45±0.28 523.28±13.25 70.26±5.18对照组 14.25±2.18 7.08±0.73 0.42±0.25 523.25±13.29 70.23±5.19 t 0.058 0.177 0.473 0.009 0.024 P 0.954 0.860 0.638 0.993 0.981治疗后研究组 18.28±2.57 9.58±1.25 0.15±0.09 302.18±7.16 41.08±2.43对照组 16.05±2.32 7.98±0.92 0.25±0.13 438.25±9.05 55.18±3.78 t 3.810 6.099 3.742 69.758 18.5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如表3所示,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水肿体积明显减少,且NIHSS评分降低,MMSE评分与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表3 两组治疗结局差异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结局差异比较(±s)

时间 组别(n=35) 水肿体积(ml) NIHSS(分) MMSE(分) ADL(分)治疗前研究组 7.28±0.65 32.58±5.17 18.36±2.45 49.27±5.19对照组 7.25±0.69 32.55±5.14 18.33±2.42 49.25±5.15 t 0.187 0.024 0.052 0.016 P 0.852 0.981 0.959 0.987治疗后研究组 2.45±0.38 12.38±2.43 28.36±4.15 79.25±8.13对照组 4.19±0.51 19.27±2.76 25.37±3.27 61.13±6.73 t 16.185 11.085 3.478 10.157 P 0.000 0.000 0.001 0.000

2.4 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应用安全性 比较两种用药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安全性差异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与脑血管病变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疾病的诱发因素,此外,该疾病也易受情绪波动、排便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突然发病。疾病发生后会出现血肿情况,属于血管源性脑水肿,与血肿占位效应、缺血以及凝血酶和炎性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需要采取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清除颅内血肿压迫,避免影响患者预后[4]。

甘露醇是临床脑出血治疗中常用治疗药物,入血后会迅速提高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从而能将脑组织中的水分快速排出,可促使脑水肿面积缩小,降低神经功能受损发生风险,此外,药物还会对血液流变学产生一定影响,会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流量,缓解病灶部位缺血、缺氧状态,从而能进一步控制病情,保护神经细胞;吡拉西坦属于高渗溶液,药物输注治疗后,能够在体内建立渗透梯度,将患者脑组织中的水分转移至血管内,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效果同甘露醇存在一定相似性,故而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5]。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可并发脑水肿情况,会降低病灶周围区域血流量,易加重病情;脑出血后受损的脑组织和血凝块释放化学趋化因子会促进炎性细胞活化,易引发机体炎性水平,水通道蛋白-4是脑出血后释放的一种膜蛋白,其负责脑部水运输和维持脑内渗透压平衡,参与全身渗透压的调节,其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细胞间黏附分子-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其会参与各种炎症反应;机体处于炎症反应下会释放大量自由基,可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堆积在血管内皮表面,经氧化作用后转化为ox-LDL,不能与正常脂蛋白受体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研究结果表示,两组用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0.05),提示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甘露醇药物的应用能够缓解病灶部位缺血、缺氧状态,但单独应用该药物治疗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且长时间使用甘露醇会直接通过受损血脑屏障进入病灶,在脑组织中长期蓄积,形成逆向渗透压梯度,从而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配合吡拉西坦药物治疗,其作为谷氨酸受体激动剂,进入机体后能有效缓解患者脑水肿症状,二者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继而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血液稀释,改善病灶处血流动力学,降低毛细血管周围水肿的发生,避免病情加重[5]。且吡拉西坦还能通过对脑细胞中的ATP、ADP比例进行调节,加速乙酰胆碱合成,改善脑皮质缺氧情况,增加神经兴奋传导,利于促进患者脑细胞功能恢复。此外,该药物还能与谷氨酸受体特异性结合,能够对受损神经细胞进行修复和保护,还能对缺氧所致的逆行性遗忘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因此也能在另外一方面改善患者受损的认知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6]。此外,研究结果还对联合用药方案安全性进行评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联合应用吡拉西坦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减轻长期应用甘露醇治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联合用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易于让患者及家属接受。

综上所述,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面临一系列生理状态改变,尽早采取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疗效,对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拉西甘露醇脑水肿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