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2023-06-25 16:05韩树伟,韩晓芳,王鹏飞
传承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

韩树伟,韩晓芳,王鹏飞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文章围绕这一主旨思想,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个方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溯源,系统阐释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不忘初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佉卢文文献所见汉晋鄯善国史研究”(21XZS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树伟(1989—),新疆喀什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喀什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西北学》主编,研究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韩晓芳(1988—),甘肃陇西人,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王鹏飞(1993—),甘肃陇西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1.002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智慧凝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有着崇高的人民地位、鲜明的人民情怀、深厚的人民根基,因而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实现并体现以人民立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价值[4]。人民有了信仰,民族有了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为人民服务”这一重大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形象标识和永葆生机的精神密码,成为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5]。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46。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反复阐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强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的根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执政,何以执政兴国、长久执政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深深蕴含在人民的选择之中,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政党。在新征程中奋力实现伟大梦想,最磅礴的伟力同样孕育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在新时代的奋斗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基础。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天起,我们党就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己任,依靠群众打江山,如果脱离人民群众、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压制人民的创新精神、割裂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那么,党就会陷入僵化的状态,党的事业就会陷入停滞。即是说,如果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目前,面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变化,我们要警惕出现“四风”[6]368,特别是避免出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我们要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处理好党和人民的关系,带着情怀干、带领群众干,做到干部越干越有劲头、群众越干越有奔头,干群心连心、一家亲,携手共创美好未来[7]。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8]135。只有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持续激发人民创造创新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获得持久的强大内驱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办好顺民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己不正,焉能正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9]44。要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10]。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1]。“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8]70。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奋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1]70。

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黨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致力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人民谋幸福,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中国共产党坚定站在人民群众身后,在极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冲突中,在资本逻辑和人民逻辑的利益博弈中,自觉选择站在绝大多数人的一边,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作为人民利益的有力执行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推进社会进步与变革的伟大力量[12]。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根基,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景,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立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践行初心使命,依法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各项权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让人民在党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筑牢党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最可靠最坚实最稳定的群众根基[13]。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4]。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8]144。习近平总书记以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惦记人民群众冷暖,始终为人民群众福祉奋斗,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了表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15]。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1]1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11。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心齐、泰山移。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深刻地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立场和情怀,解决这一矛盾的一切工作和方法都围绕人民这个中心展开。要深入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时刻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心上,善于把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融入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创新思维,尊重群众首创,坚持问计于民,科学决策,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增强系统性,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利益,相得益彰;准确识变、善谋善断,理清路子、开对方子,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温暖送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时。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践行新时代党性要求。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

中国共产党自觉回应人民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内涵和侧重点,及时制定和调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赢得了广泛的民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切入,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6]4。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根本指南[16]。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他曾讲道“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17],“坚持问题导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18],并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19]。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说到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说得再具体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因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大家有目共睹。要抓住群眾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其中,教育公平、医疗资源配置、食品安全等,都是近年来老百姓热议的话题,解决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就有好的印象和口碑。同时,“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9]362。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特别是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偏远山区和民族聚居区的倾斜力度,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9]362,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此外,还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各级公务人员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敢于同一切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9]32-3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目标追求、价值定位、实践力量,都在于人民,有着一以贯之的鲜明的人民性取向,并能把这种取向贯彻于党的事业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人民群众持久拥护和支持的根源所在”[21]。通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习近平在正定》等著作,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忧人民所忧、想人民所想,与人民群众手相牵、心相连。这种情怀,“是为民利民情怀、亲民爱民情怀、忧民惠民情怀、富民安民情怀的交会、融合与集成”[22]。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筑牢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及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力和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3]。“‘不忘初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前辈光荣传统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始终具备坚持为国家、为民族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4]

综上所述,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干事创业、拼搏进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主旨思想,时刻铭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以人民幸福为建设目的、以人民就业为建设载体、以人民奋斗为建设依托、以人民脱贫为建设底线、以党的领导为建设路径[2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2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孟桢.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J].传承,2022(3):46-5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3.

[4]姜建成.人民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根基[J].苏州大学学报,2017(6):14-18.

[5]王玉堂,李祥彦.党史视角下“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与演进[J].传承,2021(3):65-70.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娄勤俭.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N].人民日报,2021-12-17(9).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30(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8.

[12]陈曙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N].人民论坛,2022(12):28-31.

[13]王群.推进科学立法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1):40-43.

[14]汪晓东,李翔,马原.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6-28(1).

[15]王军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J].红旗文稿,2020(18):36-38.

[16]高雅芯,蔡孝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传承,2020(3):16-20.

[17]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3-20(1).

[18]刘德中,喻苗.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J].红旗文稿,2017(16):17-19.

[19]张卫伟.论人民“获得感”的生成:逻辑规制、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论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8(6):8-15.

[20]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2).

[21]陈丹,陈家付.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J].学术交流,2018(3):48-53.

[22]王勇,邓冕.勤政为民尽鞠躬: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人民情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63-64.

[23]付雪原,张光辉.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根基[J].传承,2019(3):60-65.

[24]牙韩高.略论“不忘初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传承,2018(3):26-29.

[25]王华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阐释[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5-10.

[26]韩树伟,韩晓芳.加强理论学习 用学术讲政治: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J].马克思主义学刊,2021(1):35-43.

[责任编辑:余静]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这34年的“不忘初心”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