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越南经济“崩盘”

2023-06-27 00:44钟飞腾
南风窗 2023年13期
关键词:越南贸易经济

钟飞腾

前段时间,越南贸易进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消息被刷屏。“经济黑马”是否就此跌落神坛,成为热议的话题。事实上,无论是基于越南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这个邻国之于中国经济的意义,都有必要以更理性的心态、更具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待。

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引人关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与越南的贸易额增长十分迅速,越南已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越南的双边贸易额约为2350億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与德国的贸易额。正如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中越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部分原因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一部分原本在中国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因规避美国关税壁垒,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了越南,这样就极快地增加了中越的贸易。

关注越南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原因,则主要是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即越南是否会变成美国打压中国的“帮凶”?同样如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有一些证据表明越南作出这种选择是有可能的。例证一,越南是拜登政府去年5月宣布的“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方,而美国“印太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例证二,由于中越之间存在海洋领土争端,出于平衡中国压力的需要,向美国靠拢也一直是越南一些战略分析人士的政策主张。

在这种背景下,短期内越南经济的波动,特别是越南出口形势的变化自然就引发了市场人士的关注。有的企业担心越南贸易下跌会影响中越双边贸易,有的则通过越南的外贸形势推断中国整体的外贸形势。总之,作为在全球经济领域十分活跃的经济体,越南也越来越像以前的韩国那样,似乎成了预测全球经济走势的“水晶球”。

经济活力仍很强劲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3.32%。在越南63个省级行政区中,有58个实现了同比增长。因此,越南官方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考虑到去年越南经济增速达到8.02%,那么第一季度的经济很难说表现出色,导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建筑业萎缩0.4%,使经济总量下降4.8%。

不过,进入第二季度后,越南经济正在较快上升。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2023年5月越南贸易总额约56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但环比增长了5.3%,这意味着5月份的形势要好于4月。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数据表明,截至5月20日,流入越南的外资总额达到108.6亿美元,同比下降7.3%,但与前4月相比增加10.6%。

从出口的商品结构看,加工工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总出口额的近90%,进口中高达93%的产品是生产加工用的材料。今年1至5月,越南有7类产品的出口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上,分别是手机及零部件(211亿美元),电子、电脑及零部件(203亿美元),机械设备和其他配件(166亿美元),纺织品、服装(123亿美元),鞋类(82亿美元),运输工具及配件(54亿美元),木材及木制品(50亿美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大概地得出两项结论。一是越南的贸易模式,非常类似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大进大出”的模式,进口原材料和加工材料,在国内组装之后继续出口到国外。用现在学术界经常用的术语,这种贸易模式是“价值链贸易”,越南越来越多地占据产业链上的某些生产和组装环节,因而很多贸易涉及零部件。

越南的贸易模式,非常类似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大进大出”的模式,进口原材料和加工材料,在国内组装之后继续出口到国外。

二是越南的出口典型地体现出一个在产业链中快速升级的国家的特征,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已经大大低于手机、电脑和机械设备,两者的比例为1∶5。手机、电脑和机械设备等在国际机构产业统计中属于高技术行业,如果只是看越南官方公布的这些数据,那么我们似乎会认为越南正在成为一个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国。

显然,越南要远远落后于中国,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距离高科技大国和强国都有相当大的差距,那么越南离得更远。事实上,这些数据无非是表明,越南进行的贸易是一种加工贸易和产业链贸易。不过,在此想强调的是,从越南的出口品中,可以得出比较有把握的结论是,越南经济正在快速升级。

推动越南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外资。越南官方的数据显示,全球有82个国家和地区对越南进行投资,外国投资者已进入越南85%以上的经济领域,特别是集中在制造业,该行业吸收的外资占越南所有外资的60%。

从投资来源地看,前几位的分别是新加坡、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韩国,韩国占到今年1至5月越南吸收外资新项目的17.4%,位居第一。对越南投资积极的几方,事实上也均是世界上以制造业出名的经济体。正是通过这种投资,越南卷入到亚洲生产网络中,成为全球经济中出色的产品供给者。

经济成功的密码

自冷战结束以来,全世界实现“经济奇迹”的经济体最突出的就是两个,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越南。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以现价美元衡量的人均GDP计算,1992年至2021年间,中国人均GDP增长了约35倍,越南增长了约27倍。受西方吹捧的印度,这30年间的人均GDP仅增长7倍。与中国和越南相比,印度的冲劲并不足。目前,中国、越南的人均GDP分别约为1.3万美元和4000美元,而印度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而30年前,印度人均GDP是越南的两倍以上。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越南年均增速为5.8%,而同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不到2.7%。今年4月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预测,越南经济今年将增长6.6%,2024年将保持类似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归功于电子、机械制造、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等制造业吸引外资流入,以及在中国放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后受益匪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今年越南经济增速将达到5.8%,2024至2028年年均增速将提升至6.8%。

以上数据揭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越南成功的故事,是东亚经济奇迹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小版。2018年末,在中美贸易摩擦越演越烈的时候,世界银行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曾这样总结越南经济增长奇迹的三大根源:一是贸易自由化;二是通过改革放松管制和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三是增加公共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

越南实施贸易自由化的成绩是十分惊人的。按照越南官方的叙事,1986年越南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导向的市场经济”,2007年越南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组织。作为结果之一,货物贸易占GDP的比重,从1986年的11.1%增长2006年的127.8%,在“入世”至2021年间,又增长了55个百分点。以货物贸易占GDP比重这一指标衡量,在东亚,越南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无疑是当前最为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越南成功的故事,是东亚经济奇迹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小版。

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看,世行给出的相关数据也显示越南有竞争力。例如,2019年在越南创办企业所需时间平均为16天,而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0天。2018年,在越南出口的周转天数为2天,和新加坡一样,而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是4.4天。在基础设施领域,越南的物流绩效指数(与贸易和运输相关的基建的质量)为3.2,也优于世界平均水平。

越南采取的发展战略与很多成功的东亚经济一样,也是出口导向。通过吸收制造业领域的外资,越南的制造业增长是很快的。制造业增加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11%上升至2021年的24.6%。很多东亚经济体,包括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曾超过25%,特别是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曾超过30%。

以越南目前的水平看,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如果以马来西亚作为参照,那么至少还可以再提高5个百分点。如以韩国为参照点,那么越南可以将制造业的占比水平维持40年。因此,越南制造业的发展潜力仍然是十分强大的。作为对比,印度的这一指标仍然低于15%。尽管莫迪政府将提高制造业占GDP比重作为其执政的重要目标,但印度学习东亚模式似乎很不成功。

越南的成功之路,也体现了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比如城市化,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等。麦肯锡公司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曾这样预测,“到2035年,超过一半的越南人口将进入全球中产阶级”,这意味着届时约6000万规模人口的消费群体。麦肯锡的预测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越南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在东南亚也是相对低的,二是越南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以笔者在越南等地的调研来看,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200美元。越南工人的纪律性和学习能力让人印象深刻。越南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在东盟中仅次于新加坡,越南的人力资本指数在中低收入经济体中是最高的。

在一个经济增速较高的国家,消费者整体上会比较乐观。麦肯锡去年底完成的消费者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超过70%的越南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消费支出。越南政府也认识到消费的带动力。越南总理范明政在6月初进行的一次越南政府例行视频会议上表示,政府的核心任务仍然是促进增长,将聚焦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驱动力,在行政程序、寻找和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支持企业。从越南政府以上论述看,越南对经济发展的理解,与中国过去的总结极为类似。

今年4月中旬,世行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越南情况介绍中认为,自1986年以来,越南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发展为中等收入经济体,越南是一个成功的发展故事。

融入亚洲延续奇迹

越南迈向开放发展的道路,与亚洲是密切相关的。从亚洲来看,1985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总量占亚洲的60%,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经济的占比再度上升,并且在美日贸易摩擦的刺激下,日本产业大幅度向亚洲转移,这是越南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放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和地区背景。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越南得以加入东盟,并很快在这个以提倡“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照顾各方舒适度”著称的地区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盟不仅是全球经济中重要的贸易玩家,事实上也是如同欧盟一样的规范性力量。越南加入东盟后,大幅度地扩大了和地区国家合作的空间。与此同时,越南也凭借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获得了参与诸多地区事务的机会。对于一个致力于发展的国家来说,参与地区事务不仅可以获取经济发展的信息,也可以增强外国企业投资和贸易的信心。

越南仍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速仍将接近7%,仍然是新兴市场中的领头羊。

越南恢复和改善地区内外关系的政治抉择,对外贸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IMF的世界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早期越南最关键的贸易伙伴是新加坡。1985年至1997年间,新加坡占越南出口从5.2%上升至12.8%,年均占比为10.7%。20世纪90年代初,中越关系逐步恢复,重启双边贸易,但中越贸易远低于越南和新加坡贸易额。从1990年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越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年均占比达到23.0%。

2010年,中国超过东盟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比达到17.8%,2022年中国占比已超过24.8%。越南和美国的贸易联系也体现出政治关系的影响,越美贸易基本上是从1994年开始的,并且对美贸易顺差逐步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之后,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已从2018年的348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的943亿美元。同一时期,越南对华贸易赤字从241亿美元扩大至596亿美元。也是在这个时期,东盟在越南的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国超过了东盟,在亚太地区成为仅次于中国的贸易伙伴。

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南的贸易已经不局限于东盟地区,而具有全球特征,中国—越南—美国也形成了在亚洲和美国之间很常见的三角贸易关系。基于此,美国要完全切割与中国的贸易联系难度很大,因为越南和美国的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只不过通过产业转移,在越南中转了。一定程度上说,如今的越南似乎像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当时中国也是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获益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同样形成了出口导向战略,在外交上则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如今,越南走过了同样的道路。

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事务的副行长曼努埃拉·费罗,在一年前的一则评论中认为,越南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提高生产率来达到高收入水平。从人均GDP4000美元再往上迈进,则需要有效利用新资产,特别是人力资源。

根据世行发布的《越南2035》报告,越南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中高收入水平,即购买力平价意义的人均GDP1.8万美元的目标,以及一半多居民居住在城里。对照中国,城市化率在2011年首次超过50%,目前是65%。粗略比较,越南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差距约在20年以上。越南仍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速仍将接近7%,仍然是新兴市场中的领头羊。

猜你喜欢
越南贸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
越南百里“银滩”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