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有了妹妹以后

2023-06-28 21:39陈英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点点妹妹爸爸妈妈

陈英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长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幼儿园里来自二孩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对于二孩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来说,他原本是全家人眼中唯一的宝贝,但弟弟妹妹的出生意味着他不再能独享父母的爱。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很可能使孩子不愿意接纳弟弟妹妹的出现,在情绪上表现出失落、焦虑、嫉妒,在行为上表现为异常黏人、拒绝长大等。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因此,如何引导孩子接受父母生育二孩的计划并接纳即将到来的家庭新成员,既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新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的主人公点点是大班的一个女孩,她文静而敏感,平时很在意他人的评价。点点的家庭原本是典型的“4-2-1”结构,她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可是有一天,点点妈妈又怀孕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点点好像变了一个人。为此,我们通过家园合作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指导。

观察沟通辨异常

点点最近情绪有点低落。连着几天,她在上午来园后没多久就会苦着脸跑过来对我说她肚子疼。我每次联系点点的家长后,点点的爷爷就会赶来幼儿园接点点回家休息,有一天还带她去医院做检查,但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一切正常。据家长反馈,每次一回家,点点便不喊肚子疼了,却会黏着妈妈,让妈妈陪她玩。

一天午餐时间,同事们聊起二孩的话题,说到现在有的孩子不能接纳父母生弟弟妹妹。这使我忽然联想到,点点这些日子以来情绪上的异常表现是否与她的妈妈怀孕有关呢?

有心理学家指出,年幼同胞的降生是家庭中年长的子女所面临的一个压力事件,因为孩子会觉得年幼同胞的出现威胁到了自己与父母原本的亲密关系的维持,由此感受到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纾解,孩子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适应问题,甚至可能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点点真的是因妈妈再生育而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及时给予适宜的引导和支持。点点最近的表现是否真的缘于妈妈怀孕呢?为了一探究竟,我与点点妈妈进行了一次沟通。

教师:点点妈妈,这段时间点点老是说肚子疼,我们都很担心她。但点点爷爷告诉我,医生检查后没发现点点的身体有什么问题,而且点点回家后就说肚子不疼了,还和您一起玩得特别开心,对吧?我有些担忧,点点的这个情况会不会是“心病”,会不会跟您怀孕有关系?

点点妈妈:老师,您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前几天我的姨妈来家里做客,开玩笑似地对点点说“要是妈妈生了弟弟,大家就都会去疼爱弟弟了”。点点听了这话,当场就哭了起来。

教师:关于再生育这件事,您在怀孕前有没有和点点提起过,是否了解过点点的想法呢?

点点妈妈:我们决定再生育也是考虑到点点若没有兄弟姐妹,将来会很孤独,两个孩子能有个伴。之前没想到问一问点点是怎么想的。不过,我感觉到她自从知道我怀孕后确实表现得不太开心。有几次在饭桌上,我妈劝我多吃点鱼虾,说这样对胎儿好,点点听了就拉下脸来,不愿意吃饭了。

教师:生育政策调整后,确实也出现了有的孩子不愿意爸爸妈妈再生育的情况。点点性格文静、心思敏感,我想,最近她的异常表现可能与此有关,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最近您要留心观察她的表现,我们保持沟通。

通过与点点妈妈沟通,我了解到点点因为妈妈怀孕了所以担心妈妈爱弟弟妹妹而不再爱她了。由此,我更加怀疑点点这些日子的“肚子疼”是不是真的。在二孩家庭中,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年长的孩子会感到“被关爱”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于是会在潜意识中想方设法赢得父母更多的关注。点点的“肚子疼”是不是她为了得到关爱而说的“谎”呢?我觉得还需做进一步的观察。一天,见点点一个人抱着玩具熊在发呆,我走过去坐在她身旁。我问:“点点,你前几天都说肚子疼,今天好一点了吗?”见点点不作声,我继续说:“你身体不舒服,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很担心你。可是,你每次一到家,肚子就不疼了。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真的肚子疼吗?”沉默片刻后,点点摇了摇头。我欣喜地拥抱了她,说:“太好了,那老师就放心了。对了,听说你的妈妈要生小宝宝了,能和老师说说你的心情吗?”点点显得有点迟疑。我又问:“是不是有些高兴也有些担心呢?”点点还是不作声,但我感觉她陷入了思考。我继续问:“你会不会担心,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妈妈就没有时间陪你玩了?”听了这话,点点眼角湿润了,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我抱着点点,轻轻地拍着她,安慰道:“别担心,妈妈永远是妈妈。你有了弟弟妹妹以后,还会有弟弟妹妹陪你玩,你就更加不会孤单了。”

在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点点没有说话,但是从她的表情和行为上,我猜测她确实不希望妈妈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只是她不愿意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我准备与点点妈妈再做一次沟通时,我观察到点点在自由活动时画了一幅画。她先画了一个类似小怪物的形象,再在它的右边画了一个笑眯眯的小孩,最后在小孩的边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哈”字。我对画中的内容感到很好奇,便与点点进行了交流。

教师:点点,你画的是什么,能和老师说说吗?

点点:(指着小孩)这是我,(指着小怪物)这是我的妹妹(她认为妈妈会生一个女孩)。

教师:妹妹的头上是扎着辫子吗?

点点:不是辫子,是角,她是个丑八怪。她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里。

教师:你是举着手吗?

点点:不是,我在拍手,妹妹被我扔掉了。

教师:你脸上这团红色是什么?

点点:是我在笑。

教师:那么这时爸爸妈妈在哪里呢?

点点:他们都不在家,我是偷偷把妹妹扔进垃圾桶的。

孩子们的画常常能反映他们的想法。画面中的她红扑扑的脸、脸上的笑容、拍手的动作以及大大的“哈”字,都表现出她“把妹妹扔掉”后的高兴;她故意将妹妹画丑的行为,表露出了她对妹妹的排斥;她说自己是“偷偷把妹妹扔进垃圾桶”的,说明她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讨厌妹妹的想法。

我再一次联系点点妈妈,告知观察到的情况,一方面引导家长理解孩子的这种情绪反应,另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这件事:如果這种负面情绪一直得不到纾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点点妈妈爱女心切,为自己之前没有关注点点的想法而感到内疚,并表示接下来一定重视这件事,和教师一起帮助点点解开心结。

对症下药有良方

为了引导点点消除对弟弟妹妹的排斥,喜欢上“姐姐”这个新角色,我除了在班级里组织开展“我爱弟弟妹妹”的主题活动,也重视家园共育,指导家长给予孩子适宜的引导和支持。

策略一:举办家长沙龙,让二孩家长互相支持

具有相同经历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形成“交流圈”,成为互相支持的“共同体”。我把班里的二孩妈妈召集在一起,举办家长沙龙,让她们聊一聊在养育二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养育经验。在交流中,很多二孩妈妈都提到了如何让大宝接纳二宝的问题。大家一起梳理了大宝在二宝降临后容易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一直黏着父母,动不动就哭闹、发脾气,经常欺负二宝、告二宝的状,为求得关注而谎称身体不适,出现倒退行为,等等。大家也一起探讨了适宜的解决策略。比如,多交流,多倾听,多给予“爱的抱抱”;理解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学会共情;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对于孩子积极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二孩家长沙龙的举办不仅提高了点点妈妈对点点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帮助点点妈妈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策略二:协助制定家庭行动计划,给予必要的指导

我把点点的爸爸妈妈请到幼儿园,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我分析了点点的问题,强调了及时干预的必要性,并提出对点点当前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需要点点全家人共同努力。

点点的爸爸妈妈回家后,立刻召开了家庭会议。点点爸爸给几位祖辈家长分析了点点最近总说“肚子疼”的原因,也反思了自己在决定生二孩时没有和点点做充分的沟通,导致点点仅仅是“被告知”自己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因而产生了排斥、抗拒的心理。点点妈妈反思了自己怀孕后由于身体不适而忽略了对点点的照顾和陪伴,导致点点觉得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后妈妈就不再爱她了。点点的爸爸妈妈又根据教师的指导建议,与祖辈家长进行了商议,全家人决定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全力以赴,对点点加以有效的引导,帮助点点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加强亲子陪伴,帮助孩子重拾安全感

弗洛伊德认为,安全感是个体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而产生的一种自信、自由和安全的感觉。安全感的缺失会让个体产生自我否定、无力感和焦虑情绪。点点全家人一起努力,通过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让点点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帮助点点重拾安全感。

每天临睡前,点点妈妈会陪点点阅读,讲完故事后,母女俩说着悄悄话一起静静入眠。点点爸爸在外地工作,只能周末回家陪伴点点。他和点点一起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去动物园、游乐园,参加班里其他家长自发组织的郊游、野餐活动等。遇到幼儿园组织的邀请亲子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考虑到点点妈妈行动不便,点点爸爸会特意请假,赶过来带着点点去参加。点点爸爸还利用自身职业资源,组织了全班孩子参观消防队的活动,这让点点颇为自豪。

·实施“小帮手行动”,引导孩子形成对于“姐姐”的角色认同

点点妈妈创造各种机会,实施“小帮手行动”,让点点参与到迎接二宝的各项准备工作中。点点妈妈每次去医院做产检时必定会请点点陪同。点点陪着妈妈听取医生介绍胎儿的生长情况,和妈妈一起感受奇妙的胎动,贴着妈妈的肚子和小宝宝对话,与家人一起去母婴用品店挑选小宝宝出生后要用的物品……全家人一个劲儿地夸点点能干、懂事。

这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给二宝起名。点点爸爸提议,点点是个能干的姐姐,不仅陪妈妈做产检,而且会照顾妈妈,所以二宝的小名就让姐姐来起。大家都说这个提议特别棒。外公说:“姐姐给起的小名,弟弟妹妹肯定会喜欢。”点点激动不已,想了很多名字,最后决定,如果是妹妹就叫恬恬,如果是弟弟就叫小布。全家人都拍手称赞点点起的小名真好听,点点听了心花怒放。

·鼓励同伴交往,引导孩子学习照顾弟弟妹妹

在幼儿园里,我们利用混龄活动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学习照顾小班的弟弟妹妹。点点在家时,妈妈也鼓励点点主动去邻居家找小朋友玩,也会邀请亲朋好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

一天,点点和邻居家的姐弟俩在一起玩。姐姐芮芮光顾着和点点玩,不理睬弟弟,弟弟就生气了,后来一直捣乱。晚上回家后,点点忧心忡忡地问妈妈:“如果我有了弟弟,他会不会也像芮芮的弟弟一样很烦人?”点点妈妈担心点点受这件事的影响而觉得弟弟妹妹都很讨厌,就和点点爸爸商量对策。周日,爸爸邀请同事一家人来做客。这家也有两姐弟,但这家的姐姐很会照顾弟弟,弟弟也很听姐姐的话。这一天,他们仨玩得很开心。客人回家后,妈妈问点点:“今天来做客的这个弟弟你喜欢吗?”点点说:“嗯,这个弟弟很乖,不会捣乱。”妈妈说:“这个弟弟那么乖,是因为你们两个姐姐一直在和他一起玩。你想,那天芮芮是不是只顾着和你玩就不理睬弟弟了?那弟弟当然要伤心、捣乱了。”

过了几天,点点再和芮芮姐弟俩一起玩时,主动跟芮芮说要带着弟弟一起玩。她们还想了一些可以和弟弟一起玩的游戏。那天,弟弟果然没有捣乱,点点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积极鼓励,帮助姐妹俩建立情感

点点妈妈的预产期越来越近,一天晚上,点点躺在妈妈的身边,摸着妈妈的肚子轻声问:“妈妈,小宝宝是不是马上要出生了?”妈妈说:“对呀,只剩半个多月了。”点点不作声了。妈妈对点点说:“点点,妈妈怀孕以后,你一直陪妈妈做检查,和妈妈聊天,照顾妈妈,妈妈真的非常感谢你!爸爸妈妈都觉得点点长大了、懂事了,我们也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姐姐。小宝宝出生后,我们的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爸爸妈妈也会有些不适应,会有点忙,也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但你要相信,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点点激动地从床上蹦起来,问:“真的吗?”“当然了,爸爸妈妈感觉比以前更爱你了!”妈妈的安慰让点点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幸福感溢满心间。

点点的妹妹出生那天,爸爸带点点去医院看望妈妈和妹妹。刚进门,外婆拿出事先准备的点点最喜欢的芭比娃娃:“点点,这是爸爸妈妈送给你的礼物!”点点惊喜地问:“妹妹出生,为什么爸爸妈妈会送给我礼物呢?”妈妈微笑着告诉她:“爸爸妈妈要恭喜你升级,成为一个姐姐了!而且要谢谢你,照顾妈妈,照顾妹妹。”点点接过礼物乐开了花。她走到婴儿床前看妹妹,轻声问外婆:“我可以抱一抱妹妹吗?”在外婆和爸爸的协助下,点点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妹妹。回家前,点点依依不舍地问:“爸爸,明天我们还可以来看妹妹吗?”听到爸爸说“当然可以”,点点轻轻走到妹妹床前,温柔地说:“恬恬,姐姐明天再来看你!”

点点的表情、言行无一不表明她是满怀喜悦地期待着妹妹的降临。一句“姐姐明天再来看你”脱口而出,如此自然,说明她已经建立起“姐姐”的角色意识。家人的赞许、鼓励以及辅助她抱起妹妹、和妹妹亲近,也加强了点点对“姐姐”这个新角色的认同感。

药到病除显成效

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点点从刚开始排斥和拒绝妈妈再生育,到妹妹出生后越来越喜欢这个家庭新成员,享受“姐姐”这个新角色,其中的转变非常明显。

点点爸爸告诉我们,自从妹妹出生后,点点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好。现在点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抱抱妹妹,还抢着拿奶瓶给妹妹喂奶。全家人都感到很欣慰,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在幼儿园,我们观察到点点比之前开朗活泼了,还经常和好朋友分享关于妹妹的趣事。有一天,我看到她又画了一幅画,画里有两个笑眯眯的小女孩。我好奇地上前询问。

教师:点点,你画的是谁,能和老师说说吗?

点点:(指画中左边的女孩)这是我,(指画中右边的女孩)这是我的妹妹。我画的是妹妹长大了,我带她去公园玩。

教师:哇,妹妹的裙子和头上的蝴蝶结都好漂亮呀!

点点:嗯。我想带妹妹出去玩,就给她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我还带上了吃的东西,不然妹妹会饿肚子的。

教师:我看到你刚刚先画的是姐姐,是吗?

点点:是啊,姐姐要先画,因为姐姐要先出去看看外面有没有下雨。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能带妹妹出去玩,不然妹妹要被淋湿的。如果天气很好,我就可以带妹妹出去玩了。我是看好了天气才回家帶妹妹出去玩的。

从点点的画和言语中可以发现,点点对妹妹非常用心。她把妹妹的头饰、裙子装饰得那么漂亮,在画自己的裙子和头饰时都没有那么用心。她一边憧憬着姐妹俩一起出去玩,一边又强调不能让妹妹饿到、淋到,多么有爱和细心的姐姐啊!

后 记

点点忽然被告知了妹妹即将“降临”的消息,出现了情绪低落、缺乏安全感,甚至排斥和拒绝妹妹、想“把妹妹扔进垃圾桶”等异常表现。后来,在教师和家人的悉心引导下,她逐渐转变,开始接纳妹妹、喜爱妹妹,学习做姐姐。这种转变的背后有教师对点点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敏锐、及时的关注与正确分析,有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共育,有点点全家人目标一致的共同呵护和支持……总之,是一种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因为教师和家长重视,才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点点与妹妹的故事还在继续。等点点上了小学,等妹妹渐渐长大,会说话、会走路之后,姐妹俩的情谊会越来越深,还是会在新的阶段因为一些新的因素而出现变化呢?期待点点和妹妹能在充满爱的、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中,在有着科学教育理念的家长的引导和支持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点点妹妹爸爸妈妈
我的妹妹不爱我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我的爸爸妈妈
点点
点点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