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美学视域下解读中国知识分子人本困境

2023-06-29 15:27祝凯娜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祝凯娜

摘 要 群文联读是實现语文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相比于零散的单篇教学,群文专题教学围绕主题整合语言学习材料,使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整体性的学习体验。笔者在教材中,选择这样几个篇目:《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在注重知识间深层联系的基础上重组文本资源,进而凝练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本困境”的主题,力图清晰勾勒中国知识分子呈现出的深刻而复杂的精神困境,以及部分人选择自我救赎的心灵路线图。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本困境 群文联读

群文联读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相比于零散的单篇教学,群文专题教学围绕主题整合语言学习材料,使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整体性的学习体验。”[1]笔者在教材中,选择这样几个篇目:《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在注重知识间深层联系的基础上重组文本资源,进而凝练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本困境”的主题,力图清晰勾勒中国知识分子呈现出的深刻而复杂的精神困境,以及部分人选择自我救赎的心灵路线图。

在这些篇目中作者都面临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困境,直接或间接谈到自己如何看待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这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文本的讲解与分析,而不是将作者的思想置于生命美学视域之下来分析思考,结论往往肤浅而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经过整理,其中的人本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困境: 人类永恒面对的是不可知

在《兰亭集序》中,无论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所表现的外部世界世事变迁,还是“暂得与己,快然自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所表露的内在情感流转不定,皆是一种无着的痛苦,陷入了难以依持的困境。“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人的困境源自人不能彻底认识自己,也无法通过世代努力来改变自身的悲剧性命运。现实总有缺憾,人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因而也无法弥补、纠正。后人远距离地审视历史、旁观别人,豁然醒目,而对最熟悉的自己和现实却难以了然。不得不说,这是人类恒久的悲哀。

王羲之的“痛”是由对兰亭盛会的思考而引发的强烈情感,具有即时性。但其“悲”是认识到人类自身命运具有恒久的悲剧性色彩,是痛定后的理性和无着,是一种永恒的认识困境。

二、价值困境:仕途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铸就“不朽”的方式是“三立”。一是立德,如颜回“安贫乐道”。二立功,如管仲“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三是立言,如司马迁著《史记》,“成一家之言”。当个人理想无法实现,自然就陷入人生价值困境之中。

苏轼因乌台诗案一度下狱,三度贬官,漂泊于黄州、惠州、儋州,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古人伟业转瞬成空,个人命运无处安放的价值困境。“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是由士大夫积极入世的理想与仕途现实困境的对比而生悲。

《渔父》中屈原内心是充满“忠”与“怨”的,他对楚国忠心耿耿,积极辅佐怀王,然而却遭到了小人的嫉妒,因受到谗言诽谤从而被疏远。更为沉重的打击是,楚顷襄王执政时期,屈原遭到流放,他的爱国政治主张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对一位拥有着超强爱国情怀的文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生命打击。当他得知楚国郢都被攻占时,心中的怨已经到了极致,他彻底地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绝望了。[2]《渔父》首段除了语言描写外,还通过对屈原的行动、外貌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些描写展现了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形象。当屈原预知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达成时,便以死亡来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可以想象,深受儒学思想浸染的屈原,选择自沉汨罗江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而少怀不羁之志的司马迁与其他封建正统士大夫们一样,·力求尽忠朝庭,·有着巨大的抱负和强烈的建功立业思想.。他在给友人挚峻的书信中曾写到:“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3](司马迁《与挚峻书》)在《报任安书》中提到“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才能不朽。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的著述,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追求不朽的抱负与极大的凌辱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司马迁陷入困境之中。

三、欲望困境:欲望与能力之间的永恒距离

叔本华说,人生的最大痛苦就在于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后满足。

《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及其所之既倦”,看到的是生命本体受制于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这种不满足的欲望固然可以转化为生命的驱动力,使人们在无止境的渴求中,开拓生命的境界,丰富生活内涵,但生命的这种先天性的缺陷注定了人生的悲剧特质。

四、死亡困境:择生还是择死

在西方生死观语录中,叔本华强调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意志,尼采注重人要通过创造性活动赋予生命新的意义,海德格尔强调只有人面向死亡才能体会到存在的全部含义[4],福柯注重人要面对人生的虚无,活出精彩的自己。但孔子很早就说过“未知生,焉知死”。[5]从秦始皇的求仙访道以求不死到汉文帝连夜召见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东方的生死观是不愿意直面死亡。死亡困境始终是贯穿人一生的难题。

文章中时常出现对于生命短暂的喟叹,《兰亭集序》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感慨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短暂,最终要归于寂灭。《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宇宙无穷与个体渺小、短暂形成鲜明对比。

在《渔夫》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屈原在选择自沉汨罗江之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当他预知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达成时,便以死亡来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身受凌辱之后经历了一次生死抉择。生,意味着肉体的痛苦、人格的撕裂、灵魂的窒息;死,固然一了百了,但罪名不当,身份不显赫,被视为罪有应得。生死难题时刻折磨着司马迁重创的灵魂。“生可践志”,“死可明志”,择生还是择死,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困境的难题。

那么,深陷困境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又是如何选择自我救赎的路径。

《渔父》中置身世外的渔父可以在“世人皆浊”时“扬其波”,但是,屈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就是屈原的选择。他不能完成建功立业的愿望,就只有通过完美的道德修养来达到生命的永恒。我们同情屈原生不逢时的遭际,敬佩他上下求索的执著,赞美他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我们不可能用今天的个体意识的觉醒来要求屈原尊重个体的生命,但是,我们可以因此考虑自己的生命意义。

在笔者看来,《赤壁赋》中的困境矛盾集中在两点,其一是自然浩大、雄奇,而个体生命渺小,实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要想逃脱困境,除非能弥合两者之间的疏离和差异。其二是自然悠长无尽,而个体生命短暂,于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除非能摆脱生死的桎梏,达致永恒,否则便无法释其悲。

苏轼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祿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表达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而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当代哲学肯定“人只有在挫折与痛苦中,才能更清晰地向自己的灵魂显示自己的真实面貌。因而,痛苦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它是导向人更好的适应自己环境的一种心理机制。”[6]困境要人打倒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深远。加谬曾经说过“我们不应受到世界不可理解性和缺乏希望的打击,而应义无反顾的通过拒绝失望和肯定生命来确定我们的独立。”[7]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对待人生困境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承认困境的存在,认识困境的严峻,然后与之相抗争相周旋,从精神上超越它。然而,所谓超越困境,只是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的努力,是行动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的结果。人本困境与生俱来是永远也超越不了的,能“突”出去就不叫困境了。正因如此,能够正视困境永在的真相并与之相周旋的才是勇者。真正理解了人生的人不指望没有困境,但他能做到不让困境扭曲自己的灵魂。

一边是永在的困境之围,一边是人类永远在试图超越的顽强努力,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同生共在,相伴相随,人命定要在这充满困境的过程突围,要在这突围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从困境出发,我们看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看到了人的尊严,人的骄傲。对困境的沉思,其实质是我们在为精神寻找出路,为灵魂寻找归宿,为生存寻找精神上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褚树荣.微专题——课标进课堂的合适通道 [J]语文学习2019.3

[2]陈爱娟.在独处时邂逅自己的灵魂——基于情感表现方式的群文阅读尝试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11

[3]阳兴春 傅颖.直面人生的不同选择——《渔父》与《报任安书》对比阅读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7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 1999

[5]孔子.论语[M]武汉:九州出版社 1980

[6]曹锦春.现代西方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51页

[7]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42页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