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2023-07-04 17:32周华莲
学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

周华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高职教师的青睐,信息化背景对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影响愈发深刻。文章阐明信息化背景对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双刃剑”作用,并对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正确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3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13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是高职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必学课程,系统地讲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以及当前正在推广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高职教学为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信息化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为生产生活和教育创造了一些便利,也为社会活动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所以信息化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方面,信息化背景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學开放性与创新性。与传统以板书和教材为主的教学相比,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希沃白板等智能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情境真实性,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知识进行开放性的分析和创新应用。这种开放与创新,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对学生日后参加建筑工程施工岗位工作有巨大帮助。

(二)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依赖性上。由于在一些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信息化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积极影响,部分高职教师盲目地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频次,无论讲解哪一方面的知识,都大量使用多媒体、希沃白板等工具,以至于过于依赖信息化教学。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

没有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缺乏软硬件条件的支持,具有可行性的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只会停留在设计层面,无法真正得到实施。所以,学校要积极承担在信息化背景下改革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责任,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为师生创造焕然一新的教学环境[1]。

1.借助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

首先,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或者建设专门的信息化教室,创造交互教学环境。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讲解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知识与技能,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出示教学案例,示范实践方法,也难免要使用一些智能软件,如CAD智能绘图软件。传统课堂改造完成后,或者建成专门的信息化教室后,教师上述要求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满足。师生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展开深入交互,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携手探索课程内容,对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其次,在传统课堂上,可以安装一些录像设备,一方面起到监督课堂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记录真实的课堂情况。师生可以利用专门的时间回看录像片段,分析教学亟待改进之处,总结学习问题,以此明确后续教学改革重点。

2.利用互联网搭建线上教学平台

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扩大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范围,将传统课堂与“空中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线上教学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生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某些特殊时期的“上课难”问题,还能在一般情况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需求。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专业团队开发线上教学平台,也可以将此项工作交给本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根据本校实际需要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设置师生登录权限。之后,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基础教学、习题训练、教学评价等活动,都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展开。比如,通过直播课、录播课等形式进行远程教学,将微课、PPT课件、电子版习题集、建筑工程施工视频案例等资源上传到平台中,为学生提供可自由下载的大量课后自主学习材料。另外,教师还可以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组织教研会议、分享教案,以此实现教学相长,不断增强在信息化背景下改革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专业水平。

(二)革新信息化教学观念

如果说教学条件是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能否展开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教师观念就是决定着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教师应建立自我学习和发展意识,主动了解信息化背景对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趋势,形成正视现状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意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此,学校应适当干预,监督教师校内教研会议,外派教师到其他示范校交流、学习,邀请外校骨干教师到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或者,学校可以基于线上教学平台设置“匿名留言”机制,鼓励学生对教师以及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宝贵建议,利用学生的建议促进教师观念与教法的优化。

(三)调整信息化教学流程

信息化背景下,传统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流程已经不再适用。因此,调整信息化教学流程,也是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步。展开来说,教师可以基于线上教学平台,设计“线上——线下——线上”教学流程[2]。第一次线上教学,以引导学生预习课程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一些预习资料,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自行下载资料,落实课前预习,为课堂深入探究理论应用技能做足准备。线下教学,也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技能指导上,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向学生亲身示范基坑排水与降水方法等建筑工程施工技能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第二次线上教学,以复习理论与技能为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复习题以及互联网中的一些优质题目,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发送电子版作业单,监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然后借助大数据手段批改学生作业,总结典型问题,借助线上留言途径为学生解疑释惑。

(四)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单独发挥的教学价值有限,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指的是将信息技术与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几种常见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发挥“1+1>2”的作用。比如,信息技术与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以及课程实训结合。下面将依次详述:

1.信息技术与问题教学法结合

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提出问题,通过连续追问活跃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学会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将信息技术与之结合,基本邏辑为:第一步,借助信息化方法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收集丰富的问题资源,如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制作视频,整合建筑工程施工案例等;第二步,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展示课件等方式,让问题自然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取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图或视频,截取存在问题的施工操作,制作教学课件。之后,在课堂教学中,一面出示课件,一面询问学生“在画面中观察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避免类似的问题”。与直接提问理论相比,教师基于真实情境的提问,往往更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其保持讨论与作答的积极性,吸取更直接的实践教训。

2.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法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出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征、问题与解决办法,达到教学目的。信息技术与其结合,最常见的形态,是广泛收集案例资料,优化案例分析场景。比如,教师通过互联网收集“广州某广场事故原因及处理情况”“浙江杭州某建筑工程临时活动房坍塌事故”等真实案例,先后向学生发布“搜集资料”和“案例分析”任务。前者依托于线上教学平台展开,后者以课堂为主阵地。学生一改在课堂被动分析案例的学习模式,先自主收集新闻资料,了解案例的前因后果和经过,自觉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单位”“事故的结论和教训”展开初步分析。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可增设“案例自主分析汇报”环节,让学生先交流初步得到的案例分析结论,再集体对案例展开更细致的分析,直到统一观点和结论。

3.信息技术与项目式学习结合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践行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提出一个项目,然后让学生自主组建一个团队,结合现有环境和素材探究项目,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是推动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其与信息技术结合,创新学生项目式学习过程[3]。至于具体实施过程,与信息化的案例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一环节,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发布项目任务,使学生提前了解项目活动基本内容、要求和探究需要,自建讨论组,研究项目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初步的项目活动计划并提交。第二环节,教师在线检查学生计划,评价其可行性。第三环节,教师在课堂集中点评学生项目活动计划,提示学生项目活动注意事项,强调部分活动细节。第四环节,教师充分放权,让学生在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进行项目式学习,填写电子版项目活动报告,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汇报项目学习活动成果。

4.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结合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再熟悉不过。对于较难探究的高职建筑工程施工问题,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集思广益,可以大大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并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品质。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保障学生自主合作效果。比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记录学生日常学习与实践表现,并在大数据支持下,分析每位学生学情,总结其特点与综合实践能力。紧接着,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小组。定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督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和解决问题,将小组活动报告和反思档案上传到小组群文件中,及时记录小组成员成长信息。教师也能随时抽查学生小组档案,重新输入学生信息,结合实际调整分组情况,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帮助学生科学分组方面的优势。

5.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训结合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有所侧重,优化课程实训。为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训结合。比如,在将学生带出校园实训后,设计“线上实训日记”机制,督促学生每日填写实训日记,分享实训收获和心得,建立动态的实训档案,为之后回校复盘做准备[4]。与此同时,带队教师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学生参加实训的一举一动,将典型问题剪辑为一个视频。校外实训结束后,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动态实训日记总结本次课程实训活动,还可以出示典型问题视频,引导学生集中反思课程实训缺陷,使其在反思中得到成长。

再比如,设置“实训信息库”,根据实训计划在信息库中上传不同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先自主观看视频,从中学习建筑工程施工技能,模仿相关操作,再参加第二天的实训活动。

(五)培养信息化学习习惯

著名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学生学习习惯的优良与否,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简单来说,学生若有良好的信息化学习习惯,则能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觉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以及周围的其他信息化学习手段展开学习,积累大量建筑工程施工知识。教师应全力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习惯,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学生每一次信息化学习后,对学生表示鼓励和赞赏。教师应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信息化背景下结束每一堂建筑工程施工课,都融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点评学生信息化学习状态,对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手段获取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学习行为。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评比机制,利用学生个人荣誉感,培养其信息化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既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存在积极影响,也有一定“副作用”,想要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取得最佳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将教学改革置于重要位置。学校应改善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条件,为教与学创造崭新环境。教师要紧随其后,革新信息化教学观念,调整信息化教学流程,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尹丽,杨凯,马伟文.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居业,2021(10):92.

[2] 尹宗洪.“做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J].职业,2020(26):56.

[3] 王益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28):180.

[4] 张艳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居舍,2020(10):189.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