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2023-07-04 04:52叶红王文宇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问题

叶红 王文宇

摘   要: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家庭教育更为重要。而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新时代呼唤新的家庭教育理念,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教水平,构建有效的家庭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5-0049-04

一、小学生的常见问题

现象一:困扰小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诸如身体疾病、肥胖与营养不良等体质方面的生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问题越来越低龄化。从小学开始,学生离家出走、厌学、有意识的攻击行为、违法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教育观认为,打架、欺負同学、撒谎是品德问题。其实这些并不仅仅是学生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现象二: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学习不努力、习惯不好,或是孩子努力了、很听话,但智商有问题,或者是孩子好动、坐不住,静不下心来,贴标签为多动症。

现象三:优秀的孩子,心灵渴望关注、慰藉,也需要赏识、肯定、鼓励、表扬。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困惑和迷茫,心智成长需要我们用心呵护,需要我们懂得孩子的心声。

现象四:有报道关于青少年考试焦虑、网络成瘾的问题,青少年的人际冲突、抑郁症问题、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等,还有青少年的品行问题及低龄儿童违法犯罪问题。青少年问题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尤其年龄越小的学生在家庭的时间越长,受家庭的影响就越深、越大。恰恰由于家长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观,采用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影响了学校育人的效果与质量。

上述现象表明,家长对孩子的心智全面成长了解不够,严峻的现实问题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进而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与学校教育同步,为孩子撑起一方快乐成长的天空。

二、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家庭教育的真实状况,笔者向曾经工作学校的一、二、六、七实验年级实验班300余名家长发放了自制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问题,展开如下调查分析:

1.家长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了吗?调查显示:50%以上的家长没有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且责任和义务不明确;4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任务,仔细想过并按设想实施,50%以上的家长只是想想或根本没想过教育孩子的问题,一、二、六、七年级分别有52%、64%、58%、59%的家庭不是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而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承担,且四个年级都有75%以上的祖辈参与管教孩子。

2.“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的家教理念尚未形成。所有家长都有教育孩子越早越好的想法,只有32%的家长持有“为国教子”的想法。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比较狭隘,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快乐(55%)、会交际(75%)、学更多的知识技能(40%)、以后多挣钱(8%)。尽管有68%的家长认为兼任班干部职务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也只是停留在孩子快乐、学习知识技能上,还没有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3.家长对“如何通过培养好习惯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认识模糊。调查发现:尽管有90%以上的家长不同意“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的观点,且90%以上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但只有45%的家长支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成绩好更重要”这一观点。有81%的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家长给孩子选报的文化课补习班逐渐增多,表现为一年级(20%)、二年级(25%)、六年级(36%)、七年级(49%)。这一现象说明,家长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但尚不知如何通过培养良好习惯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4.家长忽视与孩子的沟通教育效果。绝大部分家长注重与孩子沟通交流,自认为能和孩子沟通并具备较好的教育能力,但没有考虑过沟通和教育的效果。23%的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简单、主观,时常用“你必须……、你要……、你一定……”等词语与孩子对话。60%以上的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内容多是学习成绩,35%的家长不能够主动发现孩子的问题。只有18%的家长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能得心应手,而10%的家长无能为力,74%的家长希望能得到帮助。

5.表面趋向科学化的家教方式实际家教效果不显著。当前,家长训斥与打骂孩子的行为大大减少。70%的家长求助于有经验的教育家或教育咨询机构来管理孩子的学习,85%的家长能针对孩子的错误就事论事分析问题的利弊,教给孩子适当的解决方法,77%的家长在了解孩子问题及引导上能倾听孩子的述说,根据教师、同学的反映,引导孩子正确应对,70%的家长能持一致的教育观念。但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大部分家长表扬孩子与孩子的进步情况有关,且表扬的方式不科学,如51%的家长采取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游戏、出去游玩等)。二是很多家长“说得多,做得少”,如81%的家长偶尔或从没有带孩子去过激发求知欲的场所(书店、科技馆、名胜古迹、大学校园);83%的家长在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方面仅仅有意识但未付诸行动 。三是87%的家长几乎不让孩子做家务、参与家庭劳动。

6.家长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82%的家长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学习家庭教育知识,82%的家长读过教育、心理方面的书籍,77%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缺少教育方法的家长人数增多,表现在一年级(24.6%)、二年级(30%)、六年级(40%)、七年级(61%),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教育孩子的不耐心程度逐渐缓解,表现在一年级(58.5%)、二年级(51%)、六年级(38%)、七年级(21%),17%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知识不够。

7.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孩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大部分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跟风,如52%的家长不了解孩子,96%的家长让孩子上过一至三个兴趣班,且52%的家长是因为看到其他孩子上兴趣班也让自己孩子去上。家长不能真正认识到孩子是独特的人,如83%的家长说过或经常说“同样是人,为什么人家学习好你就不行?”家长不能真正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人,如49%的家长认为“成人和孩子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问题与现象的方式是一样的,与教育无关”,27%的家长认为“我是你妈妈(爸爸),你就得听我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出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要以家长自身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条件。家庭教育要想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外,还需提高家长的思想观念,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未成年人爱国心理的发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爱国观念,鼓励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关心和配合,而家长教育子女又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指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整合教育资源,在新课程学生观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有效的家庭教育体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一是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品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二是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真正做到“生、养、教”,尽量避免隔代养育;三是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目的,要树立“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的观念,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四是家长要认识到意志品质是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格;五是要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六是家长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七是引导家长科学了解孩子,真正把孩子当做“发展的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如此才能因人施教,真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二)针对家庭教育的不同主题开展行动研究

1.根据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教师可确定教学课题,组织各年级家长讲堂,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例如,教师们分别撰写了六年级家长讲义《做好中小学衔接,尽快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二年级家长讲义《乘着快乐出发》、一年级家长讲义《做孩子的护航使者》等培训讲稿,定期组织专场家长培训,并邀请家长总结发言。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了“谈认识+找问题+巧设计+精讲授+勤反馈”的观念转变模式。

2.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座谈会、校讯通、家长会等形式传授家庭教育经验,并及时吸收和回馈家长意见。针对家长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了班级家教课例,利用家长会集中授课,邀请优秀家长畅谈教子经验,引导家长学习新课程学生观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家庭教育方式。如《如何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自立》《让孩子学习时更细心》《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等家教案例,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从实际出发更加科学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3.教师要引导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角色,樹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结合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例如,围绕家教理念、家长沟通交流和教育能力、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引导家长撰写了《我学到的家教理念》《让孩子成为快乐健康的好人》《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等家教经验论文。

四、多视角理解家庭教育问题

“问题”儿童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因此,与“问题”群体进行有效工作,需要教育者掌握更专业的家庭治疗理论技术,如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培训、家庭治疗实操技能班的培训学习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多视角理解家庭和个人,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根植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做连接。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家长制、光宗耀祖的传统;强调家庭代际的纵向连接,崇尚大家庭、集体;强调家庭的稳定性,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团体归属感和家庭归属感的觉悟。对家庭理解得好,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反过来,对文化理解得比较清楚,理解家庭也就更加容易。因此,帮助个体健康成长,首先就是要理解人,理解人性,理解个体的心理结构。

(二)把握家庭的规律性

虽然每个家庭的发展、家庭的经历、生命轨迹不同,但家庭生命周期提供了一个可以研究的框架,了解家庭的发展过程,更好地满足家庭的需求。在面对家庭时,需深入了解家庭基础,了解来访家庭生命周期所处阶段:1.拥有、接纳新成员(儿童)进入家庭系统期;2.拥有、接纳青少年的独立和祖父母的衰弱家庭期;3.中年时期接受孩子的离开和前行期;4.中老年阶段接受转变的代际角色期;5.暮年阶段接纳现实的局限、死亡以及一个生命循环的完结。家庭的各个时期,每个家庭的平衡点会不同,家庭成员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家庭系统治疗强调家庭的自主制,没有精标准。

(三)关注个体症状,聚焦于家庭背景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家庭教育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应聚焦个体行为,对于发展的家庭背景,人和事被假定存在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背景中。把问题的症状放在更大的人际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中去理解,强调由单一的因果论到多元的因果论。一个问题、行为产生一个症状,更多的不是关注这个问题本身,而是要关注这个问题跟其他人想法和行为间的关联性,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家庭、看待孩子的问题。比如说,孩子的焦虑问题,要意识到可能与家庭关系有关,与父母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焦虑的环境等有关。

(四)家庭治疗“技术”论

在咨询工作中,家庭教育指导师要熟练使用沟通工具,从家庭治疗的视野,了解家庭交流模式的传承、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等。要掌握假设、循环提问、中立、扰动家庭系统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用技术服务于咨询案例。从家庭雕塑的视角,看待家庭内部的互动关系、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从家谱图的角度,看到不同的视角,了解家庭的核心系统、夫妻系统、亲子系统、原生家庭系统。把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用做学术的态度来学习家庭治疗,进而在生活中实践家庭治疗,以此更好地应对家庭人际关系。

本着“为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进步条件”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重点,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化解家庭教育难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孙小梦】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小学生问题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是小学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