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就在身边暑期莫忘安全

2023-07-06 01:46尤柳青郭丽花
健康博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烧烫伤玩水动物

尤柳青 郭丽花

暑假期間是儿童伤害 的高发期,常见的伤害类型包括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倒、烧烫伤、动物伤等。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而又快乐的暑假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份暑期儿童安全指南请收好!

预防溺水

暑期天气炎热,玩水对孩子来说是无法抵挡的诱惑,但是,家长和孩子应重视溺水所带来的健康威胁。据统计,溺水是儿童的首位致死原因,死于溺水的男童数量约是女童的两倍。由此可见,家长和孩子都有必要学会溺水预防知识,掌握预防溺水技能。

家长应该如何做

●有效看护

预防儿童溺水的第一原则就是成年人要做到有效看护。看护时应注意:

1. 孩子在游泳、玩水时,看护者要做到与孩子保持伸手可及的距离,专心看管,不能分心看手机或工作。

2. 带孩子乘船时,看护者应认真阅读乘船须知,明确自己孩子的年龄或身高是否符合乘坐要求,了解船上的救生设备及其所在位置,为孩子正确穿戴救生衣。

3. 如果看护者临时有事不能照看孩子,应请其他成年人代为看护,注意不要让未成年人代为看护,更不能让孩子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当多人看护时,一定要指定专门看护的成年人。

4. 教育孩子不要在没有成年人陪伴的情况下去野外游泳和玩水。

5. 带孩子去正规游泳场所或水上娱乐场所游泳和玩水,提前了解其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要求。家长应全程关注孩子,以免因游泳圈质量差、场所救生人员数量少或者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儿童溺水事件发生。

6. 看护者自身做到安全游泳、安全戏水,给儿童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

●掌握水上安全知识和技能

看护者应掌握游泳技能和救援技巧,如心肺复苏等。一旦孩子发生溺水,可以正确进行施救。还应教会孩子基本游泳技能和溺水相关的自救与他救技能。

儿童怎样玩水才安全

●去有资质、有救生员和有相关保护措施的游泳池或水上娱乐场所游泳、玩水。

●游泳、玩水前熟悉场馆环境、深水区和浅水区位置、安全设施、救生员位置,学习并遵守场馆的安全管理要求。

●尽量使用救生衣、背漂等专业漂浮装置,如果使用充气的游泳圈等工具,应检查其质量和状态。

●下水前做好热身,不在空腹、过饱时或剧烈运动后下水。

●不要在水中或水边推搡、憋气、吃东西,也不要在水边追逐打闹。注意休息,身体不适时立即上岸。

●乘船、参加水上娱乐活动时需全程穿着救生衣,活动过程中不要挤、抢、打闹。

●提前学习水上安全知识及自救的技能。

预防道路交通伤害

暑期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高发期,每年 7~8 月,儿童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究其原因,一是暑期出游需求增加,儿童乘车出行,尤其是远距离出行增多,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等原因导致的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学龄儿童独立意识增强,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出过度自信,导致危险防范意识缺失,增加交通安全风险。

家长应该如何做

●遵守交通规则。暑假期间外出增多,家长一定要注意道路安全,确保自己和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若自驾出行,避免疲劳驾驶,杜绝酒后驾驶,儿童上车后要及时落下童锁,12 岁以下或 1.4 米以下儿童禁止乘坐前排副驾驶位置。

●配备儿童安全座椅和头盔。家中有私家轿车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和体重,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增高坐垫或安全带。当孩子骑自行车或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也要让孩子佩戴合适的头盔,避免头部在事故中受伤。

●教育孩子如何安全过马路。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或斑马线,过马路前一定要在安全开阔的地方先停下来,看看道路两侧的车辆是否都已经停止,即使信号灯是绿灯,也要停下来观察。

●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不论时间长短。

儿童应该如何做

●认识交通信号灯。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在过马路时,要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行走,不要闯红灯或横穿马路。

●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斑马线,不要随意穿越车流。在没有人行横道或斑马线的地方,要找安全的地方过马路,并注意观察左右两边的车辆。

●安全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公共汽车时,要排队候车,先下后上,按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时要从车门右侧进出。不要在车内大声喧哗或打闹。

●安全乘坐轿车。乘坐轿车时,使用符合年龄的安全约束装置,并坐在后排座位。下车时要从右侧下车,并注意周围的车辆和行人。不要在车内玩耍或乱动。

●安全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时,要戴好头盔,并遵守交通规则。未满 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骑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不要在马路上追逐、竞速或做危险动作。

●遇到交通事故能正確处理。遇到交通事故时,要先保证自身安全,并及时向周边成年人呼救求助。发生交通事故可拨打 122 或110 报警,有人员受伤时要及时拨打 120,并告诉对方事故地点和情况。

预防跌倒

暑假期间,孩子在家中和户外的玩耍时间比平日增多,跌倒发生风险也有所增加,例如在打球、溜冰等运动时发生滑倒、绊倒,或从游乐设施或家中的阳台等高处跌落等。大部分跌倒的后果并不严重,但是有些跌倒可能会造成儿童永久性残疾或死亡,不可掉以轻心。家庭中的阳台、飘窗、桌子、凳子、床等,户外儿童游乐场所、体育运动场所、野外山区等是儿童暑期跌倒或坠落的高发场所。

如何预防儿童跌倒

●加强看护和安全教育。尽量让孩子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能让儿童独自在家或独自活动。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清除家中环境危险因素。在孩子经常玩耍的地方清除障碍物,如地上的杂物、杂乱的电线等,保证地面干净不湿滑。将家具中锐利边角使用抗冲击力的海绵包裹,在洗手区域和浴室地面安装防滑垫。保证阳台良好的封闭性,同时不要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放置沙发、床、桌椅等能够令孩子攀爬登高的物品。

●玩耍过程中做好防护。孩子玩耍前先检查游戏器材是否牢固。在孩子踢球、骑车、溜冰等时,要为其戴上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让孩子做好热身运动。

●给孩子穿合身的衣物。裤子不要太长,以免踩到裤脚摔倒,衣服上不要有过多的小零件或过长的系带,以防被勾住导致跌倒。

跌倒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如果是在户外,家长首先应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存在危险,则应尽快带孩子远离。

●发现孩子跌倒后,应立即上前检查身体,查看伤口处是否出血或肿胀变形。若有出血应及时包扎止血,并抓紧送到医院进行处理(如伤口清洗、缝合等)。如果发生肿胀并伴有疼痛,但活动不受影响,则多为软组织损伤,可用冷水冷敷。但如果跌伤处发生变形,无法行走的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

●若发现孩子有骨折,避免移动孩子,除立即进行止血外,还可寻找现场可固定的物品,如木棍、枝条等捆扎、固定患处,然后再搬动孩子。

●若孩子坠落后头部受伤,并出现持续哭闹、精神状况差,甚至出现呕吐、抽风,或重复描述头部疼痛,应紧急去医院就诊。有些头部受伤的孩子,症状出现相对较晚,因此家长应在伤后的 24~48小时内持续观察孩子情况,若发现呕吐、持续头疼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

预防烧烫伤

暑期是儿童烧烫伤的高发时段,每年都有许多儿童因为烧烫伤而受到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烧烫伤不仅会导致皮肤和组织损坏,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外表美观,甚至危及生命。暑期烧烫伤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夏季气温高,儿童穿衣较少,皮肤裸露较多,一旦发生烧烫伤,易造成大面积的损伤。

二是暑期儿童在家中活动时间增多,家中的热水壶、火锅、电熨斗等热源和火柴、打火机等火源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三是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及时消除家中的安全隐患,也没有给予儿童足够的安全教育。

因此,预防儿童烧烫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如何预防烧烫伤

●排查家中可能发生烧烫伤的环境隐患,如老化的煤气灶、松动破旧的电器(电热水壶等)和插座接头等。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热水器等,避免在其周围放置可燃物,电吹风等电器使用完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家中可能引起火灾的安全事件,如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总闸门并开窗通风,请勿打开电灯、排风扇等电器开关,也不要现场拨打手机,以免由于静电等引起爆炸。

●远离热源,如不要在餐桌上放置台布,以免孩子扯拽后将热汤打翻造成烫伤;将热水瓶等可引起烫伤的物品,放置在孩子触碰不到的位置;做饭时关好厨房的门,避免孩子进入;给孩子洗澡时,务必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同时热水龙头中的水温不要高于 55℃。

发生烧烫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对伤处冲洗 15 分钟以上,直到感觉不到疼痛为止。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疱形成。如现场无法找到流动的水源,也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

●脱:烫伤部位经流动冷水冲洗冷却后再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或剪开后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疱。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在冷水中继续浸泡 10~30 分钟,以停止浸泡后不感到疼痛为止。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冷水浸泡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

●盖:烫伤部位经冲泡处理之后,要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把烫伤处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感染,烫伤处如果被感染,严重者可以致命!

●送:经上述紧急处理后,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治疗,不要耽误治疗时机。最好是前往专业治疗烧伤的烧伤专科医院或有烧伤专科的综合性医院就诊。

预防动物伤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动物的情绪不稳定,容易狂躁。而孩子们因放假有了更多时间与动物接触,若与动物接触过于亲密或接触不当,就容易发生动物致伤事件。动物的行为往往无法预测,关键是教会孩子加强安全防备意识,学会与动物安全相处。

如何与动物安全相处

●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海洋馆游玩时需注意:在安全区域内观赏,不要随便给动物们投喂食物;与动物合影时一定要谨慎,特别是大型凶猛的动物;给动物拍照记得关掉闪光灯,避免引起动物受惊发狂。

●带孩子在公园或野外游玩时需注意:不要主动触摸动物,以免遭到动物的突然袭击,尤其是野生动物;不要用食物去吸引动物,例如在游船观光时向船外抛洒食物;不要为了吸引动物靠近而发出特定 声音,如拍 手 、喊叫 ;若 遇 到黄蜂,应安静离开,不随意招惹;不随意进出草丛,以免被蛇咬伤。

●孩子在家中或家周围玩耍时需注意:远离流浪猫狗,不擅自给它们喂食;不随意去逗弄小区里的狗和猫;家中的宠物在熟睡或进食时不要去打扰,身上有伤口时不能让宠物舔舐,与宠物玩耍后及时洗手;不要在动物面前大叫或者快速奔跑,更不要与其对视。

发生动物伤后怎么处理

●被猫、狗抓伤或咬伤。首先用肥皂水 (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或抓伤的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 浓 度 为0.025%~0.05%)、苯扎氯銨(浓度为 0.005%~0.01%),或者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并尽快到医疗机构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被蛇咬伤。被蛇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坐位或卧位,不要惊慌失措,不奔跑,不乱动肢体,使伤肢下垂,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毒素的吸收。用绳子、布带等在伤口上方适当位置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每隔 15 分钟放松 1~2 分钟,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切记不要吸吮伤口。尽量记住蛇的样子,便于医生判断。

●被蜂蜇伤。首先是挑除蜂的尾刺,可用镊子拔出,切记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二是局部消毒,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冲洗伤口,黄蜂的毒液为碱性,伤口可用食醋等弱酸性物质冲洗。三是及时就医,正确使用药物治疗。

伤害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伤害,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猜你喜欢
烧烫伤玩水动物
玩水
夏日谨防烧烫伤
轻度烧烫伤不必包扎
玩水之旅
鸡蛋清能搞定烫伤不留疤?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不要玩水
“益童成长 为爱飞扬”——9958救助中心烧烫伤儿童2016北京夏令营正式启动
我们来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