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神奇的叶子

2023-07-06 03:19曾江玲
幸福 2023年3期
关键词:利川利川市红茶

曾江玲

2018年,“利川红”成为东湖茶叙国事活动用茶,一时间,“利川红”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利川红”品牌成长壮大的同时助推了利川市乡村振兴之路,是利川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18年4月28日,“利川红”在中印领导人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亮相,成为2018年国事活动茶叙用茶。2019年10月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指定用茶,11月成为第28届世界脑力锦标赛总决赛招待用茶,2021年現身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会,3年4次,“利川红”持续亮相国际舞台,赢得了口碑,成为了叫得响的红茶品牌,光鲜靓丽的亮相背后,凝积了千千万万利川人民的心血和一代代利川茶人的坚守。

红茶工艺传入利川地区,有170多年的历史,“利川红”品牌的诞生经历了从“宜红”到“利川红”的发展过程,早年间,利川的茶叶生产主要以边销茶、低端出口红茶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茶叶大多经由宜昌进行集散、加工、出口,量大利薄,并且出口的标准也经常性的调整。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毛坝乡政府引导全乡茶企开始转型,走品牌化、特色化道路。2012年8月,在利川市政府茶产业发展规划会上,利川市政府将“利川宜红”改名为“利川工夫红茶”,简称“利川红”。2017年由利川市茶产业协会注册商标,形成公共品牌。

如果说“利川红”品牌的诞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利川红”品质的飞跃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因为“利川红”品牌的走红,离不开一个优质的茶叶品种——冷后浑,茶界认为冷后浑现象是高品质红茶的标志之一,“冷后浑”程度越高,意味着红茶品质越好。冷后浑是利川红茶最明显的特质,在冲泡利川红茶时香气甜纯,汤色金黄、明亮、清澈,但将茶汤放置冷却,就会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后浑,利川毛坝镇土壤含硒等元素,坡度适中,远离工业污染,诸多环境造就了“利川红”冷后浑特有的茶相。作为“利川红”中的顶级产品,冷后浑撑起了“利川红”系列产品的半壁江山。2012年,利川市制茶大师邱建红和他的团队开发出几款条索均匀、紧细乌润、滋味鲜爽、香气浓郁的“冷后浑”红茶,2013年,高端红茶“天赐·冷后浑”获第十届中茶杯特等奖,这是湖北红茶至今获得的唯一一个特等奖。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在品尝了他制作的冷后浑红茶后,给出评语:“玛瑙红、花蜜香、冷后浑”,成为冷后浑系列高端红茶着名的品质特征,被奉为人间至味,一举奠定了“利川红”在红茶界中的地位。

2018年4月28日,中印领导人在武汉东湖举行非正式会晤,东湖茶叙中品的就是恩施州的“一红一绿”,其中这一红就是“利川红”,这款“利川红”就是制茶大师邱建红亲手制作的龙象天尊。可以说东湖茶叙大大提升了“利川红”的品牌知名度,真正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爆红天下知”的转变。从品牌诞生、品质飞跃、品位提升,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利川红”这颗闪耀的明珠绽放在世人面前,跻身中国红茶高端品牌之列。

“利川红”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改善了生态,富裕了生活。

毛坝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也是恩施州第二大茶叶主产区,但2012年之前,毛坝茶叶尤其是红茶生产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虽是茶叶之乡,但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力度较弱,深耕“利川红”品牌以来,随着品牌的成长壮大,茶叶生产规模明显扩大,收益大幅提升,促进茶叶生产,主要举措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辐射发展。脱贫攻坚后,各大茶企在产业扶贫中持续发力,将“利川红”种植基地从核心产区毛坝外延至沙溪、忠路、团堡、文斗等乡镇,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扩大了“利川红”的种植面积,促进了茶产业发展。其中的优秀典型是作为“利川红”品牌的领军企业——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从2015年提出并践行产业帮扶模式,产生了很好的帮扶效果,“利川红”基地从毛坝辐射至文斗、沙溪等地,带动利川市5万户约20万茶农增收致富。2021年,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辐射发展让茶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茶叶市场主体越来越多。

二是抱团发展。为了联合利川本土优质茶企共同发展,有效整合全市农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进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做强做大“利川红”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茶叶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及社会效益,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利川市委、市政府组建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集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赋能提质、抱团发展、产业振兴”发展思路,推行“集团+企业+基地+农户”链接运行模式,通过购销合作、订单销售,运用科技、金融、文化、销售等手段为全市茶产业赋能。

企业发力辐射发展,政府牵头抱团发展,利川的茶叶生产不论是规模还是产值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2021年5月,利川市茶园面积达到27.37万亩,全市茶叶综合产值28亿元。“利川红”公用品牌覆盖面积21万亩,产值13.5亿元,“利川红”公共品牌扩大到全州140家,利川64家。

“利川红”的成长壮大,不仅促进了茶叶生产,还大大提升了绿水青山的颜值。

曾经有一段时间,利川茶农为了增加产量喷施农药,产量因此增加不少,带来了短期的丰厚利润,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自食恶果。农药的乱施滥用,差点就毁掉了利川人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毁掉已成型的知名品牌。危机关头,利川的许多茶企与茶农签订生态协议,对农残检测合格的茶叶高价收购,对超标茶则采取禁入政策,一旦发现,终身拒收。在政府、茶企、茶农们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利川红”系列产品满足欧盟农残463项检测“绿色标准”,远销欧洲、非洲10多个国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持续有效监管“利川红”品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利川红”发源地和主产区,毛坝镇全面推行“茶长制”,坚持党政主导,形成镇、片区、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农残控制、清洁生产、茶园管理、宣讲政策、优化品种等方面履职促进“利川红”高质量发展,让生态红利最大化。

高山云雾出好茶,云海之下是茶海。近年来,利川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生态茶园建设,通过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种植、改造茶园提升品质等手段建设生态茶园。

优化茶园生产环境,对茶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产条件,优化生产与生态空间布局,最终形成了和谐美丽的生态茶产业景观。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南片区郁江画廊“利川红”有机茶基地,忠路鎮在生态茶园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12月,湖北嘉润茶业有限公司杨家坡茶园获得世界最高有机标准德米特转换期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德米特认证的有机茶园。

现在的利川茶乡,没有化肥农药、远离工业污染,放眼望去,成片茶园,郁郁葱葱,披在山腰,与漫山杜鹃辉映,像一幅泼墨山水画,洒落人间。茶园里桃花樱花盛开,花香袭人、茶香浓郁,牛儿在茶园里自由穿梭,土家姑娘忙着采摘春茶,熙熙攘攘的游客欢声笑语,不远处的农家炊烟袅袅,满眼都是诗情画意,俨然是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除了改善生态,“利川红”的发展,还带来了另一个最直观的成果就是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一是物质生活。传统的茶叶种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兴起的茶旅融合,更是让茶农感受到不用外出务工,待在大山里照样当老板的成就感。飞檐翘角,黄墙灰瓦,一排排红灯笼……群山环抱中,毛坝镇楠木村“博航民宿”尤为显眼。“博航民宿”主人陈红航,8年前与妻子田凤菊在宁波打工。母亲突患重病,两人不得不回家照顾老人。母亲看病要花钱,孩子要读书,家里欠下10多万元债务。2014年,陈红航跟妻子商议,将房屋改造成民宿,年纯收入大约15万元。因茶致富,陈红航尝到茶旅融合的甜头,计划再承包村里老房子改建民宿。品牌价值变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利川红”火了,群众的腰包鼓了。下一步,利川将在茶旅融合上狠下功夫,不仅通过改造茶园提升品质,保护与繁育并重打造“利川红”核心基地,还将打造毛坝星斗山茶谷示范线、西南片区郁江画廊示范线和318国道高山红茶旅游示范线等3条茶旅融合示范线,让越来越多的茶农吃上“旅游饭”。

二是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富裕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紧跟其后,不断富足。“利川红”不仅仅是一个茶叶品牌,更是一款有故事、有文化的茶。近年来,利川各界齐心聚力,深挖茶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由利川本土作家陈亮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利川红》正式出版发行,讲述了这片茶叶的“前世今生”。此外,茶农诗朗诵《相守一杯茶的时光》,有望走进农业农村部的大舞台;美轮美奂的《茶苗苗》《星斗摇香·利川红》桌舞,在各视频网站圈粉无数。在这些茶文化的浸润下,群众的业余生活从以前的打牌喝酒转变成现在的品茶香、跳茶舞、唱茶歌,现在的利川茶乡,处处透着文明乡风。

生活方式变了、休闲娱乐方式变了。近年来,利川市多次在几个茶叶大镇举办茶叶主题活动,比如贡茶文化旅游节、“利川红”寻亲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在一次次活动的共建参与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也不断增强。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关键要把“最大政绩”与发展实绩有机统一,做到党建强、发展强。“利川红”能够走到今天,是毛坝镇十二任书记接续种茶三十四年的结果,十二任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从党委统领,融合产业发展到支部领航,壮大茶叶产业再到党员带头,寻求发展新路,“利川红”的成长壮大,充分证明了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基于这一成功经验,近年来,利川市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探索实施产业发展“富集”工程,全面推行“支部引领+合作社共建+企业助力+科技赋能”模式,逐步探索走出了支部引、企业及合作社帮、人才带的农村产业联合发展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用,实现“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美好愿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恩施州最大的优势和发展底色,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市战略”,把生态立市放在首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优先抓环保、富民的茶叶产业,绿色是“利川红”的底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毛坝镇的茶产业发展,从种植茶树到茶园改造、品种改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并与华中农业大学、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等签订战略协议,每年投入3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各类资金2亿元,用于茶园绿色化改造,确保“利川红”底色不变。“利川红”的品牌成长之路足以证明,对于缺乏工业经济的利川而言,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不断在绿色发展中获取生态红利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所以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保护好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让城市更加靓丽,乡村更加宜居,全面提升我市人居环境,加快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走出一条具有利川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态红利。

从“扶贫叶”到“振兴叶”,“利川红”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茶叶之乡毛坝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唱响六口茶:绿色兴茶、质量立茶、品牌塑茶、科技强茶、文化润茶、全民护茶,全过程、全方位护航茶产业发展,成功带动20余万茶农增收致富,7000余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用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领路产业,铺就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条幸福之路上,利川市委政府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党建、坚守生态、深耕产业,不断汲取“利川红”的成功经验,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作者单位:中共利川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利川利川市红茶
《幸福的红茶时光》
蜜香红茶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利川市草场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