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之美

2023-07-06 16:23苗嘉琳
中学生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王国维景物境界

苗嘉琳

“意境”一词常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或是试卷上,“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意境”是一种让人意味无穷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艺术家常常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思想、意趣、性灵、情操,意境越高,越能显示美的魅力,凡造诣极高的艺术家,无不以意境、神韵為艺术作品的较高目标,达到一种“境界之美”。

比如在你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时,仿佛置身于滚滚怒涛旁,感受到奔腾的生命力。在听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仿佛透过月亮看见了遥远的故乡,皎洁的月光洒进百叶窗,心中流淌着如水一般的静谧。其实这就是“意境之美”,我们从这一境界、氛围中感受到的,朦胧的美感,说不清道不明。

境界美有很多,最直观的是色彩美。油画艺术是以“色彩”为载体,由色彩来塑造形象,烘托氛围,一幅油画作品的氛围就是意境效果,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印象派画家莫奈,经常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画一系列的画,不同的光线效果下,呈现给人的意境也不同。

其次是氛围感带来的朦胧美。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诗词中,诗人常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赋予古典诗词一种含蓄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非平铺直叙。无论是思乡之情,哀叹华年,壮志未酬,都没有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欲言又止”,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最重要的,还是“境界美”。王国维的美学论著中, “意境”与“境界”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交互使用, 并未作严格的划分。在他看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为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主张将真实、真诚作为意境的内涵和基石,这样,读者就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最真实的情感。

王国维论述文学境界,注重从个人扩大至于人类整体。他认为意境的最高境界在于人生境界,即对生命意识的传达。我们能从王羲之的草书中窥见其个人风骨,他提笔遒劲有力,为人坦荡,对人生有着豁达的态度。我们还会想到为民为国哀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看遍“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他们脱离了个人的生命角度,关心国家、百姓。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意境之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所以下次再碰上语文试卷上的“意境之美”,我们不仅可以从作品中的意象之美,用词之美之中体会,还可以体会下作者本人的情感和境界之美。

猜你喜欢
王国维景物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品“境界”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
慎独的境界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