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实践探究

2023-07-06 11:36蒋建英
少先队活动 2023年6期
关键词:阵地少先队社会化

蒋建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全国各地多部门迅速回应,纷纷各司其职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这是教育工作的大变革,也是少先队工作的又一个春天。

少先队组织要敏锐抓住这一重大改革机遇,充分发挥育人优势和实践育人特色,积极主动配合做好“双减”工作。以“双减”大背景结合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为“双减”工作提供活动、阵地、队伍支持,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也正是“双减”后广大少先队工作者思考和行动的方向。特别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少先队实践教育重点项目,在持续提高校内少先队服务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外少先队的服务渠道,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时间、资源、人员等因素更好地打通链接。

“双减”政策落地后,校內托管时间段少先队适合干什么?放学后晚上怎么安排?双休日可以去哪儿?从减负到提质的新目标,涵盖校外少先队的组织架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社会资源整合等多方面。随着“双减”政策一年多的执行,少先队组织照镜子找短板,搭链子找融合,初步摸索出校内外“双向”奔赴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路径。

一、照镜子找短板,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亟需解套“三不”瓶颈

1.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经验不足。当下少先队工作的阵地主要局限在学校内,校外少先队组织阵地缺乏规范的阵地建设,只有将大量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规范化对接并合理设计活动,才能实现功能充分利用;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薄弱,有各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没有较强的少先队组织意识,均未经过少先队专业化的活动组织剖ii。

2.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意识不强。许多部门、社区、基地都是非常好的校外少先队力量,但是在少先队校外活动开展过程中依然局限于被动配合应付的定位,缺乏开展校外少先队工作的主动性。校外少先队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单位和相关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机制不全。做好校外少先队工作的考核和激励工作,是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将校外少先队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整体部署,加强少先队校外工作和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的保障工作,为校外少先队工作有序发展提供持续的助推力。

二、搭链子找融合,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期待喜提“四批”成效

1.成立一批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

让队旗飘扬在校外。学校少先队在努力抓好校内阵地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尝试少先队校外阵地建设的创新,可以通过“试点示范、全区统筹”的推进模式。一方面,已有的社区少先队要利用起来。结合“未来社区”“共富村”等现有资源,利用现有的社区(村)少工委阵地开展活动,也是少先队服务社区(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结合各镇街地域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资源,开辟校内外少先队延伸、拓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区内大量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遗馆、博物馆、图书馆、陈列室,可以在之前已经梳理过的“鉴水行”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基础上,选择有特色地域文化、人文资源的点位,打造符合少先队教育需求,具有少先队特色的活动阵地。特别是区、校级少工委开展签约授牌等仪式,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通过定期开展少先队活动为这些场地增加新的活动元素,为少先队活动开辟更加多彩的活动平台。

如齐贤村以绍兴市第一个中共独立支部遗址为依托,在室外扩建红领巾广场、团建广场,目前已经成为全区党团队活动的网红地。一年级新队员到这里开展的队前教育、入队仪式、红色教育等.非常具有仪式感、画面感,因此也成为“双减”后家长带领孩子假日打卡的好去处。

2.培育一批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要从劳动模范、优秀学生家长、团干部、青联委员、政法工作者、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行业先进人物中选聘。“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都是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或优秀共青团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能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为中小学少先队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为少先队员增添了校外活动形式,丰富了课外实践,开拓了更广阔的锻炼天地。

为校外辅导员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开辟校外活动阵地、实现各类社会资源合理使用的关键。区少工委应每年开展校外辅导员的聘任工作,通过活动考察、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途径对前一年优秀的校外辅导员鼓励留任,动员开发新的人员加入队伍,为校外辅导员专门开展聘任上岗仪式、少先队基本业务知识培训、评比考核展示等活动,让校外辅导员把对少年儿童、对少先队事业的热情转化为少先队社会化的积极力量。

3.形成一批校外少先队活动案例

有处可去,有师可询,有时间可用,“双减”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每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可以结合已有环境、人文资源开展活动,打磨富有地域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并经过提炼,形成简易可操作的活动流程,为前来基地开展活动的少先队组织提供案例模板。

如湖塘黄酒小镇基于酿酒传承和位于鉴湖之畔的优势,开发黄酒课程,让队员体验酿酒全过程;在兰亭书法小镇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听兰亭传奇,悟书法魅力”的兰亭游学课程,传承书法文化。此类样板活动类似于研学游套餐,充分注意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活动时操作方便,接地气,既有知识增量,又有趣味体验,吸引大家纷至沓来。

4.打造一批校外少先队活动品牌

校外少先队活动要有自己的声音——唱响队歌,做好队活动宣传,要亮自己的身份——布置队徽、带上队旗,佩戴红领巾,让校外少先队活动在城市发展、乡村共富的进程中留下独特的印记,给少先队员童年的成长留下幸福的记忆。

在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中,有的学校组建了一支支特别的少先队品牌队伍,如“腊月风情节”上安昌古镇的“青石板”小导游、王坛“舜王庙会”的孝德吟诵人、平水唐诗之路的代言人;有的学校形成了一个个颇有特色的少先队社团,如轻纺城小学的“红色网上游——小红人”特训营、轻纺城第二小学的“纺城小天使”志愿者、年年亮相兰亭书法节的兰亭中心小学“墨点点”书社……这些富有特色、充满朝气的校外少先队活动队伍,活跃在各个校外少先队阵地和各场活动中,成为“双减”政策的受益者和展示成效的代言人。

乘着“双减”的东风,享受着“双减”的红利,我们把队员们送到校外少先队的广阔天地,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磨炼意志、提升素养,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阵地少先队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无尾怪”和“独角怪”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