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乌鸦

2023-07-06 03:44李家平
青年文学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四婶老鸹雀儿

李家平

儿时,在认识麻雀的同时,我也认识了乌鸦。

麻雀是学名,乡里人都叫它“小雀子”。可能因为小雀子长得小,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千方百计抓来玩耍。常用的办法是在禾场上支起一个筛子,下面撒些谷粒或麦粒,趁它们来捡食时,猛然拉动牵在筛子上的绳子,这样就能扣上一两只。另一种办法是掏小雀子。小雀子的窝一般都在高高的墙洞里或枝丫间,我们就搬个梯子,先一只手堵住墙洞,另一只手伸进去掏。有时掏出的是老雀儿,赶紧用细绳套住一只脚,看着它飞。有时老雀儿觅食去了,掏出的可能是幼雀儿,浑身没毛,一个个嫩嫩的。我们就掰开它那黄色的嘴,喂食米饭粒和水。不管我们多么尽心尽意,总也养不活它们。大人们说:“这样摆弄它们,还不叫你们气死了。”

上早学时,我们同村子的学生结成群出村,总能见到鸦群在我们的头顶上与我们一起出村。一路上,我们在地面上跳跳,它们在上面旋旋转转,等我们进校门了,它们也散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大人都不喜欢乌鸦。他们喜欢听布谷鸟叫—我们小孩称之为“春姑姑”的“咕咕叫”,觉得那是在向村庄报春,是催人们下谷种;大人还喜欢听黄鹂叫,那婉转的叫声,似乎在叫“豌豆都熟”,那是麦收的喜讯;老人则更喜欢听喜鹊的喳喳叫,说是“喜鹊叫,客人要到”;他们最不愿听的是乌鸦的叫声,大人们一听乌鸦叫,当场还“呸呸”吐上两口,说是借以消除晦气。可能是不愿听它那五音不全、嗓门嘶哑的叫声吧。人们常把那些喜欢絮叨嘴皮的人比作“破嘴老鸹”,还派生出许多俗语,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老鸹趴在猪身上,光见别人黑,不见自己黑”等。但是,它到底招谁惹谁,给谁带来晦气了呢?没听说过事实,不过见到过一回,可那不能怨乌鸦招惹了人,而是人自己招惹的祸。

记得有一年端阳节,那天早上,四婶的儿子,也就是我那八九岁的堂弟,吃了四婶煮的两个鸡蛋和几瓣新蒜便出去玩耍。不一会儿就有人喊:“令令(堂弟的小名)的娘啊!快去槐树那儿吧,令令从树上掉下来了!”四婶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平时就恼恨我这个弟弟好翻上爬下的,她边走边唠叨—这回真的跌倒了吧!当她在一棵大树下看到已经摔得断了气儿的儿子时,欲哭无泪,干号着:“孩子,你那么会爬树,娘怕的就是这一天呀……”据目睹者说,令令爬上高枝,伸手要去掏老鸹窝的蛋时,一手扑空,一头栽了下去……

在眾多鸟类中,乌鸦是遍布全球,且不来往搬家的留守鸟,要不怎么会有“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呢?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的话题。其中有贬义的,如大家都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写了一只爱慕虚荣,且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但是,不少的作品中,是借乌鸦来烘托一种或荒冷苍凉,或凄苦悲怆的气氛的。如元代马致远的《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用孤栖于枯藤缠绕的苍老树上,黄昏时倦飞的乌鸦,来衬托“夕阳西下”,骑着瘦马尚在“古道西风”中奔波的天涯倦客的凄楚悲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用受外界偶然惊扰而啼叫的乌鸦,来衬托夜半满怀愁绪躺在小舟上的旅人那种孤寂场景。凡读过鲁迅的小说《药》的人,都会知道他在最后一部分写了一只乌鸦。夏瑜为革命而慷慨就义,清明节,他的母亲去给他上坟。“她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她希望这只有灵性的乌鸦能够替她的儿子显灵。她念叨着:“儿啊!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说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不过,这只乌鸦并没有像她希望的那样飞向坟顶,而是在文章的末句有这样的描述—“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地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只乌鸦在这里所渲染的是墓地的荒凉、死者的冤魂,以及生者心灵的悲怆。

我长大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乌鸦,使我产生一种感觉—乌鸦同人类,同许多鸟兽一样,是生物界必然的。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当我回到我的故乡时,童年时伴我早出晚归的乌鸦竟不知何处去了。

三年前,我从喧闹的很少听见鸟叫的市区搬到了郊区。于是,便有了经常于休闲时沿街道向农田漫步的机会。我发现那胆小的麻雀竟然成群结队地在马路上大模大样地捡食,等行人走到跟前时,甚至汽车、摩托、自行车驶过时,它们只是稍稍向路旁挪出不远,等人车过后,它们又急飞到路中来。待饱餐之后,“一”字排列在电线上,像一串珠子,俯视着下面的景致。它们还经常集结布阵,在高空漫游旋转,傍晚或黎明时刻,在密林中又常听到它们“啾啾”的喧闹声。看到麻雀,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乌鸦,如今不管在哪里我都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听不到它们曾经令人厌恶的叫声了。

听在山区工作的表哥讲,山区也多年不见乌鸦了。我担忧,乌鸦一旦绝迹,文人墨客还能再用它们抒发内心的某种情结吗?我们的后代又怎样去想象这种大嘴直嗓门、通体黑不溜秋的“尤物”形象呢?

这些年,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可是,为什么就没见谁提出“救救乌鸦”呢?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没见到乌鸦还在某处集结。也或许,是我在杞人忧天呢!

猜你喜欢
四婶老鸹雀儿
老鸹,舌尖上的乡愁
创意生活用品
去老鸹岩
四婶守着一头牛
四婶
四 婶
山野
梅开二度
老鸹撒
鸟粪中"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