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桥飞叉会

2023-07-06 03:44周兴洲
青年文学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红衫银光后生

周兴洲

车未停稳,窗外的铮铮声响已让人心魂激荡。苏桥的老乡告诉我,前面大院里正在举办的是今年的“全国叉友联谊会”。踏着声响,随着人流,我们的脚步越走越快。到达时,大院内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争相往里望着。

人群中央,猛一声大喝,一柄钢叉飞滚横旋着跃在空中,一端的钢环和叉头相互碰撞,激越声一浪接着一浪,金属碰撞,我只觉这声响单纯又透亮,耳中嗡嗡响,仿佛瞬间被清空了五脏。那柄叉在空中横旋了三四周,又在观众的齐声喝彩中稳稳落回了大汉的手中。

好一个苏桥飞叉,好一个苏桥飞叉会。

飞叉落在手里,哪容它片刻歇息,一瞬之间,它便又游遍大汉的肩、背、腰、臂,大汉双臂齐扬,钢叉再次飞入空中,哗啷声响,银光闪晃。我心中不禁暗惊:这银晃晃的纯钢叉头若落下来,稍有不慎,擦皮碰肉,岂不血花四扬?而那大汉却是毫不在意,仗艺在手,上身微曲,双臂向后一背,作“苏秦背剑式”,侧身用左手去接,待钢叉落在手腕处,再顺势挺身,让其滚动至肩背,接着,原地转动身形,将飞叉运至右肩,手肘一沉,飞、落、旋、转,一招“金丝缠腕”耍得虎虎生风。我看得入神,迎面大风萧萧,只觉他的手腕处闪闪晃动的分明是道道银光,耳边滚滚而来的则是阵阵雷鸣。这大汉于银光闪烁处,披风雷在身,真若天神也。

几个身穿红衫的年轻后生上场了,目光炯炯,丰神俊秀,红衫上绣着金龙,身影闪动处,金龙好似活了般在这一片红光闪亮的浪涛中或潜游,或腾跃。后生们在大汉身后站成一排,一起使出一招“掂金钱”,一时间,场上钢叉起落纷然,银光闪成一片,呼喝声连成一片,观众的叫好声响成一片。

闻声赶来观会的老乡越来越多,他们有些手里拎着当地的特产糕点和熏鱼,个个儿的脸上神采飞扬,眸子里闪烁着大汉腾挪的身影,耳朵里回响着浩荡风雷。百年间,这大清河畔的水旱码头上,逢五开市,人们从近处的杨柳青,远处的白洋淀,载着一车车货物,唱着一番番吆喝,汇聚在此。卖了该卖的,买了想买的,肚子填得溜溜饱,再看看飞叉会、登云会,跟着叫上两声好,拍红了巴掌尽了兴。畅快笑着,把生活中的琐碎枝节全都抛卸掉;大声叫好,将胸中的浑闷浊气全都吐干净,再神清气爽地回到家,把卖来的钱,买来的货交上,累得倒头大睡,梦里依旧是千里堤上甜软的糕点,香滋滋的熏鱼。他们都是燕赵大地的儿女,听惯了裂石穿云的声响,凑惯了人群里的热闹。此刻,他们凝神屏息,紧盯着大汉身上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了哪一招绝技,生怕错过了哪一声喝彩。

人群向前簇拥着,观众想离表演的台子近一些,再近一些,那大汉和后生们照旧双手左右翻飞自如,交替舞动手中钢叉,观众们不怕,他们更不怕,钢叉就像有了生命和灵性,只听话地在表演者的腰、背、肩、臂处翻滚飞跃,绝不破出圈外半分。这是艺高者的胆,是燕赵大地自古以来的胆。

老乡和我们说,这些表演者大多不是专业的艺人,而是当地的农民。平日耕田锄地,累时便在田间地头舞起与钢叉形状、重量相仿的铁鍬和铁铲。锹铲的木柄游遍全身,通了经络,壮了胆魄,早已与农民们的呼吸相合。手握木柄,就像搂着自家媳妇的胳膊,力道分寸自在心中。

望着台上闪动的银光,听着耳边的滚滚声响,我越发对眼前的汉子与红衫后生们心存敬佩。他们使不尽的是燕赵大地上长出的力气,他们舞不尽的是被这盛世烟火养活的绝技。

一路北上,我看过了黄河口上的威风锣鼓,听过了山东的秧歌与快书。而今,我又倾慕上苏桥飞叉会,倾慕身披风雷、虎虎生威的汉子们。

猜你喜欢
红衫银光后生
《归》《晨雾萦绕红衫林》《耕》《高铁经过我家乡》
“二后生”的传说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银光集团春季播绿忙
银光公司“赛马”机制促技术创新
银光闪烁——控拜
银光集团提前完成PVC全年生产任务
军休干部捐资助学惠后生
他用四招引领后生致富
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