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思政课的“最后一公里”

2023-07-10 06:39周轶凡李德富
教育家 2023年22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思政课思政

周轶凡 李德富

思政课是大学生在高校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获得了显著成效,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立体化等特色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能力,教学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理论剖析: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类生存的基石,是我们探索客观世界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有效工具,思维活动能够不断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高校思政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以此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思政课也是中国大学生进入新时代后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更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思维品质,以提升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了解社会和变革社会的能力,“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面对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大学生正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积极的青年回答者和奋进者的姿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使他们在今后面对新的挑战时能够做到政治立场坚定,绝不动摇。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将基层党组织比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场域,大学是开展思政课的关键阶段,因此,顺利打通思政课的“最后一公里”,将为新时代高校提供一个双轨并行、纵向交互的思想环境,以更好地掌握时代的脉搏,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事实批判:杜绝“断头路”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程,思政课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更加侧重理论的占比,进而忽略了與同校其他专业,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的联合培养,阻碍了协同效应教学方法的形成,从而可能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怎么了”“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时,无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使得思政理论束之高阁,使得思政课走向直接“断头路”的困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2019年3月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也成为近几年高校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将思想政治教学纳入专业的板块,更要从专业的体系和内容中挖掘出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以更加深入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时而涌现,进而导致间接“断头路”的出现,没能合理运用好“润物细无声”这一课程思政的奥妙。

策略揭示:共建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体系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重点课题,它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能力,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文化内聚:突破理念转化。中华民族的未来在一代代青年的手中,中国未来的样子就是中国青年所盼望的样子,需要依靠一批批拥有丰沛创造力和较高辨别力的青年才能实现。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本质活动,如何正确引领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练就看家本领,将自身的实践与民族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首要面对的问题仍旧是思政课堂“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只有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才能解决如何将教育方针转化为师生行动理念的难题,并回答好如何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程的可能性问题。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专业课程建设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自信”意识,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与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相得益彰。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目标都是教育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责任感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栽培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并有效遏制“断头路”的蔓延。

实践落地:着手行为优化。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现有理论知识能否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理论与实际存在差异时,社会应该如何做?青年人又该如何做?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思政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为思政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来源于实际,又可以引导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增长。加强思想引领可唤醒青年主体的自觉,加强实践锻炼可激励青年主体主动作为。结合理论与实践,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校学习”应更加注重探索性活动,不仅关注个体的独立学习,也要重视团队合作;不仅关注单一专业的深入学习,还要重视跨学科、跨项目的探索,以及跨时空的学习体验。

全面建构:培育时代新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思政”二字有育人之意,旨在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既要关注他们的职业前景,也要为他们的职业生涯铺垫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出现矛盾点时,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及正确处理社会活动。

当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陆续成为中国未来建设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或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用青春、热血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坚定的奋斗之志。因此,思政课程中传递的“三观”要与社会前进的脚步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借由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打通高校思政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除了自身的坚守,个体也离不开与有机多元的社会共同体的协作。协同一致的生活,则需要在多元诉求的基础之上凝聚共识。在惊涛骇浪之中,时代的大船之上,环境在变、教学主体在变、课程内容在变,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协同发展才能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应勇当坚强和卓越的水手,扬帆激浪,奋起合力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通思政“最后一公里”。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研究中心”(2022年,主持人:李德富)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