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媒体发展路径

2023-07-10 05:41李庆
传媒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机交互媒体融合

李庆

摘要:人机交互技术是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媒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人机交互技术,总结提出智能媒体发展的三条路径:创新智能算法应用,建构人机交互的媒体大脑;创新智能屏幕呈现,建构人机交互的终端矩阵;创新智能技术融合,构建万物皆媒的交互式空间。

关键词:人机交互 智能媒体 媒体融合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大数据、云计算、全息投影、虚拟现实以及交互触觉界面、传感系统等新兴技术在媒体融合中得到深度应用,推动着媒体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新闻生产与传播系统逐渐形成。在智能媒体发展中,媒体要遵循媒介进化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算法、屏幕、传感器等技术,打造人机交互的智能新闻生产模式。

一、创新智能算法应用,建构人机交互的媒体大脑

随着媒体的智能化发展,算法作为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得益于算法运用,媒体生产效率有效提高,新闻的个性化接收成为现实,信息推送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说,算法已经成为智能媒体发展的基础设施。在人机交互语境中,算法可以助力媒体打造更加高效的媒体大脑。

1.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生产,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如今,人工智能在媒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关键技术。机器学习可以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理解等应用,实现对自然语言的深度理解,促进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在媒体融合中,由机器学习衍生出了机器写作、智能审核、机器翻译、机器问答、字符识别、语音识别、信息检索等诸多应用模式。这些技术应用基本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分析和自动生产,提高了媒体的自动化生产能力。

机器学习主要靠机器捕捉数据、分析数据和生产内容,而人是技术的开发者,在应用时居于技术背后。在新闻传播领域,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出现机器人主持人、机器人写稿等多种应用。例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腾讯的“Dreamwriter”等都是“機器人记者”。这些早期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关键在于技术把人的思维、语义分析等模式嵌入程序之中。但对媒体融合发展来说,这些试验品还不足以满足新闻生产的需求。媒体可以在体育、娱乐、天气、地震等领域率先推广自动化生产模式,提高此类新闻的生产效率,把人力资源用于更复杂的内容生产当中。

2.基于万物互联的智能生产,提高新闻生产规模。物物互联是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物品都可以贴上二维码,或装上智能设备,从而实现物品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正如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装置和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些物品具备大量数据信息,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迅速汇聚信息,实现自动分析。这些设备可以进一步扩展人与设备、设施与环境等之间的交互,为实现人与设备、人与环境的实时对话奠定基础。

在智能媒体生产中,一旦有效运用物物交互,就可以获得许多人工无法掌握的信息,帮助媒体生产出更多内容。目前,物物互联技术在媒体生产中尚未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有关技术还未突破。媒体技术部门要发挥研发作用,融合多源异构数据,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同时要突破复杂语义、语法、理解、思维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物物互联技术可以助推实现新闻的智能化生产,更有效地发挥机器人、传感器、区块链在其中的作用,有效扩大新闻生产规模。

3.基于人机交互的协作生产,提高新闻生产质量。在传统的“人机互动”场景中,机器与人之间是简单的合作。媒体利用智能技术重塑新闻生产流程,推出一系列人工无法实现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媒体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把关,优化智能化信息生产流程,做好内容审核,保障新闻生产质量。在深度“人机交互”场景中,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甚至脑机接口等人机交互技术均能在新闻生产中有用武之地,媒体可以基于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准确描绘用户画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更有效地为他们提供新闻信息。

人机交互技术将使人与机器之间的协作更加智能化。传媒领域的人机协作生产可以有效提升媒体的智能生产力。媒体可以打造更加沉浸式的传播环境,推出更加丰富的媒介产品,让角色协同、虚拟现实技术等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机器不仅可以帮助媒体生成融媒体产品,还可以成为编辑记者的日常工具。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深度发展和应用,媒体的交互界面将更加智能,各种融媒体产品之间也会出现更好的交互效果,新闻生产的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二、创新智能屏幕呈现,建构人机交互的终端矩阵

作为智能媒体的主导媒介之一,屏幕一直在视频传播中发挥着终端呈现的作用。屏幕在电影产业中诞生,后来经历了电视大屏、电脑屏幕,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小屏,屏幕的人机交互特点越来越明显。屏幕将成为智能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创新个性化交互终端,提高人机交互用户体验。智能媒体时代,屏幕不仅仅是内容呈现的渠道,还是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屏幕的观看效果决定着用户体验的友好度和舒适度。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终端屏幕是个性化的存在,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中介。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用户在不同场景中更需要个性化的屏幕终端。因此,未来的智能媒体发展要重视屏幕终端的创新。

在个性化的人机交互中,终端屏幕将具备更多形态,定制化的屏幕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屏幕定制的生产能力将成为竞争焦点。例如,vivo NEX3采用瀑布屏,小米Mix Alpha推出了环绕屏,努比亚α采用柔屏等,这些都是屏幕定制化促进终端产品个性化的例证。定制化屏幕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屏幕厂商纷纷根据终端厂商的需求,创新终端屏幕形态,推动智能终端产品变革。智能终端屏幕可以有效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感。对媒体融合来说,定制化、个性化的终端屏幕将成为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

2.搭建公共式交互屏幕,发挥人机交互整合能力。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终端局限于私人化的电视、电脑、手机等。随着融媒体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屏幕的信息传播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公共屏幕可以直接作用于现实与虚拟空间的搭建,不仅具有广告展示功能,其交互界面还具有建构公共空间的潜力。公共式交互屏幕可以将公共性纳入智能媒体传播,有效发挥人机交互模式的资源整合作用。

人机交互为媒体实现融合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在人机交互的技术支撑下,媒体融合要有開放、协作、联接的思维,可以通过公共屏幕加强媒体与公共场所的融合,从而实现政府、媒体与产业的资源跨界融通,构建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的媒体平台。目前,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探索在城市中打造公共屏幕,并起到了一些实质性的传播效果。随着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公共屏幕可以深度连接实体世界,让更广泛的各行各业直接结合,充分发挥未来融合媒体的社会功能和产业功能。

3.打造综合性交互界面,提高人机交互沉浸感。无论大屏、小屏还是公共屏幕,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不可或缺的实体。人们接收各类信息都需要通过界面,交互行为也在界面中完成。在智能媒体发展中,新闻传播也需要个性化、实用性高且便于操作的界面,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提高人机交互的沉浸感。为此,一些前沿的技术公司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界面创新。例如,2019年3月,曼哈顿展出的公共屏幕装置“Blu Marble”,其主体是一个高约6米的巨大球形LED屏幕,展示的是宇宙空间中地球的“实时景象”。这是通过专门的机器人,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下载下来,并按照时间顺序播放出来的。为了提供更好的沉浸效果,屏幕围绕宇宙空间、城市空间、屏幕空间,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系列交互界面,让欣赏者瞬间“融入”屏幕构建的体验系统。除了视觉屏幕之外,其他交互技术也将成为未来综合性交互界面的重要抓手。例如,如今应用于人机互动的语音输入已经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搜狗在语音识别和个性化词库的技术基础上,聚合了大量用户语音的个性化资源,研发出了“定制化语音输入法”。这种输入法可以有效提高线上交流和人机沟通的效率及准确度。在智能媒体发展中,这些人机交互元素完全可以在未来的综合性界面创新中得到应用。

三、创新智能技术融合,构建万物皆媒的交互式空间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聚合,综合运用于多个领域,充分发挥技术融合的作用。智能媒体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融合的潜力,创新智能技术的融合方式,综合传感器、5G、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万物皆媒的交互式空间。

1.挖掘传感器功能,丰富人机交互数据资源。传感器是构建仿生感知系统和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的基础,包括红外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深度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物品具备了信息传输功能。在智能媒体的生产过程中,传感器作为数据输入媒介,可以提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信息,并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信号的识别与处理,可以形成相关数据,帮助媒体更有深度地进行报道。

在传感器的支撑下,融媒体作品可以从感官切入,将观看、触摸等感官动作转变成数字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让影像、声音产生更加丰富的变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创新融媒体的内容形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机交互的体验效果,目前传感器正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微型智能传感器与环境融合,正在塑造一个万物皆媒的交互式空间。随着智能技术在融媒体中的应用增多,媒体将能够更好地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再通过机器学习来提升对信息的认知力。

2.发挥5G高清功能,夯实人机交互传输基础。5G商用的推进对媒体融合而言是个巨大机遇。凭借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等优势,5G将大大提升超高清视频的采集、传输、编辑、存储和播放。在5G网络条件下,媒体的采播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能够有效提升人机交互的传播效率。由于人机交互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因此超大带宽必不可少。5G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从而让人机交互更加便捷迅速。

5G对人机交互的支撑作用已经受到媒体的重视。目前,各大媒体纷纷探索5G技术应用,通过大带宽传输来优化融合平台功能,拓展媒体覆盖渠道。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快,媒体还可以聚合多种接入技术,从而实现终端的广泛互联和数据汇聚。5G为媒体建立“人—机—物”交互的智能系统平台提供了技术基础,能够显著提升信息汇集效率,提高媒体处理碎片化信息的能力。媒体在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5G技术,形成契合自身发展的信息连通空间。

3.构建媒体物联网,打造万物互联的智能媒体。物联网的优势在于融合了多种信息传播技术,能够将各类物品接入信息传播网络。凭借物联网平台,媒体可以有效提高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并突破时空的束缚,更加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媒体的应用也将更加生活化、移动化。不仅如此,物联网还可以突破传统媒体渠道单一的限制,促进媒体信息深度下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物联网将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基础,引发智能传播革命。物联网传承了互联网的特点,可以打通万物之间的区隔,实现人与物之间的相融与互动。在新闻传播领域,物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新定义新闻生产。具体而言,物联网赋予物品以“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意义。装置在各类物品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就可以让物品持续地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新闻的“生产”。

媒体可以借助物联网的中台支撑、结算能力、接入能力等优势赋能内容生产业务,打造出万物互融的智慧媒体平台,形成更丰富的人机交互内容生态。首先,通过硬件与系统的深度结合,可以构建全新内容消费场景,为受众带来更丰富的内容供应和更垂直的内容服务,以建立更加立体多样的内容传播体系。其次,内容场景升级可以带来全新的内容形式,可以更好构建“服务+内容”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释放多终端分发的能力。随着物联网的广泛运用,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媒介信息接收终端和传媒内容产品,也将有越来越多具备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和互动等媒介属性的物品。此外,媒体将面临参与主体复杂多变、连接关系交错的新局面,摄像头、环境传感器、耳机、手表、无人机等都可以成为信息采集点,更有效地提升智能媒体的人机交互水平。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潘璐.论人机交互新闻中的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2]陈娜,唐百慧,曹三省.5G创新技术聚合智能融媒体发展[J].传媒,2020(19).

[3]国秋华,余蕾.消失与重构: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叙事[J].中国编辑,2020(04).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人机交互媒体融合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九江城市交通事故模拟系统设计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多点噪声远程自动采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