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云演艺”空间:后疫情时代消费场景转型的“破”与“立”

2023-07-10 06:38张丰艳王子文刘宇翔
传媒 2023年11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张丰艳 王子文 刘宇翔

摘要: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文化活动的线下演出面临诸多环境制约,以信息技术升级与互联网渠道传播为基础的线上演出模式则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这种基于“云演艺”空间重构而呈现的文化消费场景具有社会仪式感、聚焦式观演、各方利益最大化、观演方式多元化等四重特性,实现了艺术创作可视化、演绎传播多元化、终端消费智能化等应用,能在有效缓解当前演艺行业壁垒高筑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同时,更有助于突破行业传统思维桎梏,提升我国文化创新力与传播力。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云演艺 演艺空间 消费场景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文化演艺业因其线下演出与疫情防控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被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不仅观众观演体验被严重打击,而且整个演艺行业也面临疫情的寒冬。后经政府与民众的不懈努力,我国抗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与演艺等行业逐渐开始复苏,但总体而言游客的出游意愿仍未完全摆脱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旅游与演艺消费行为仍受到一定制约,目的端和渠道端企业受到较大冲击,行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

疫情下演艺行业各组成部分的恢复节奏有所差异,但传统场景演艺项目已经开始进行云演艺、多元剧场等新场景下的本土化转型尝试,较好满足了因疫情中断的人民群众对演艺活动的心理需求。笔者通过阐述分析新消费场景拓展的必然性、转型方向以及转型后的主要特点,以求对当下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找寻到解决途径。

一、仪式·框架·聚焦·更迭:云演艺的四重特性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新演艺消费场景”可被认为是对近年来中国剧场演艺业出现的各类新型演出场所的统称,与传统剧场、剧院等演出场所相比,新演艺场景呈现出的新特点主要有:一是“新”在物理属性层面,是非传统演出场所中的演艺空间;二是“新”在使用功能层面,是具有一定业态融合特征的演艺空间;三是“新”在市场运营层面,是经营方式更为多元化的演艺空间。由此可见,与传统的演艺场景相比,新演艺场景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物质性场所空间属性的更新、内部功能的承载等方面的变化。

1.“仪式感”塑造的群体认同。“仪式感”是传统现场演出最有价值的体验之一,同样是新演艺场景的关键与特点所在。在学者柯林斯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听众通过同一演艺圈层共享情感,观演者与参演者在一个时间与空间内建立心理预设,以行为与心理的相互作用一同造就艺术体验,从而达到在场的共鸣。观演者正是通过观演应用程序达成在同一个虚拟空间内进行观演互动,完成了“不在场的在场”。例如,以五月天TME live跨年为代表的新演艺场景的出现适时地填补了“现场缺席”所带来的落寞与空缺,在新演艺场景下的正向情感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维系彼此,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听众,借以产生更多可能发生的消费行为。

2.聚焦式的观演带来更直观的视听体验。相比较于传统演艺空间场景中观演者直观看到表演者在台上表演,云端新空间场景则更多的是借镜头语言与画面转场表演。虽然传统演艺消费场景同样注重“一台无二戏”,但现场视觉焦点与云端镜头语言叙事的方式不同,新场景云端演艺镜头展现为观众设定了尽可能最佳的“观演框架”,以此将观众注意力充分集中于演出要点之处。另外,新演艺消费场景用户在观演框架中的主动权可以体现为对速度、音效、亮度、色彩等选项进行合理分配,这在传统演艺空间中是难以达成的。

3.品牌“IP”致力实现利益最大化。IP是围绕内容生产进行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商业营销与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电影、游戏、音乐等领域。腾讯音乐旗下TME live的五月天线上云演唱会于2021年微博平台衍生出7个热搜话题,与本场演唱会相关的话题点击总量近28亿余次。五月天通过演唱歌曲主题与时代环境打造了自身“好好好想见到你”的IP与品牌,其推出的新年限定礼盒、公仔玩偶、衣物等线上跨年演艺周边产品热度同样居高不下,成为新演艺消费场景IP营销传播范例。

4.移动式观演:大小屏幕的形态更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互联网应用塑造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也证明线上“云演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用户基础。与传统线下演唱会不同,线上演出观众借助移动終端即可观看演出,极大简化了观众观演的程序,即使不能到场,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线上观演。

二、形式之“破”:云演艺消费场景的拓展成为必然

在疫情环境的宏观影响下,市场下的各项文化消费紧缩。而随着5G+4K/8K超高清、AR、VR等技术的发展,云演艺、沉浸式演艺等演艺行业消费新场景陆续出现并迅速发展,弥补了因新冠疫情而造成的观众无法参与线下演艺空间观演的遗憾。

1.行动壁垒:线下演出空间急剧缩小。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量的现场演出被取消或延期,现场演出行业几乎停摆。据《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统计,2021年度国内演出市场整体经济规模达到335.85亿,虽较于2020年同比涨幅27.76%,但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降低41.31%,演出市场数据的断崖式下滑也显示出线下演出空间的急剧缩小。

2.产业需求: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消费场景拓展。向新演艺消费场景转型是整个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数字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融合到文化产业领域,科学技术在演艺场景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娱乐方式不断变换、新形态不断出现。传统文化行业的边缘化进程是一种不可逆的历史性趋势,它将导致传统文化行业整体形态的重塑。

一是数字化技术赋能演艺舞美效果。回望演艺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每当发生一次科技变革都会带来相应的演艺文化产业的飞跃。梳理舞台演艺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从单一剧场到灯光组合,从单调背景到投影墙、全息投影屏幕、45度全息膜等新媒体数字舞台技术的运用,使演艺场景脱去了单调舞美与表演者结合的固定组合,转向带领受众体验全新的艺术形态。舞蹈《光·影》将舞台的光影人像技术与舞蹈巧妙结合,舞者与光影形成“像素雨滴”的互动,光毯随舞者舞步形成一圈圈光纹,丰富了舞台场景,加深了演艺观感体验。当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将观演者与演艺者双方在不同时空内链接起来时,演艺文化产业本身同样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是技术升级推动演艺媒介变革。经济的发展会相应地带动和文化产业相关产品的发明与创新,传统演艺行业也会逐渐成为盈利性的新兴产业,继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波动周期的形成。随着现代数字化科技在传统演艺舞台艺术中的应用,其表演的作品形式同样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多元素、多种体验的融合逐渐拓宽传统演艺空间的界限。数字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了舞台表演的即时性、现场性、观演关系等多种要素。此外,现代数字科技为单部作品呈现多种艺术形态提供可能。中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从2020年启动项目之初,剧本、演员、幕后、排练到演出都是借由科技云端同步协作完成工作,以线上技术实时现场调度,使处于不同空间的主演与观众突破地区限制,切身体会戏剧的艺术真实。

3.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消费场景转型。随着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向新演艺消费场景转型同样也是国内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事业与科技事业同样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基础事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体现在物質生产上,精神文化方面同样如此。文化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带来文化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与显著的形态变化。2021年全年国家大剧院于云端平台上表演了“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四个系列共90部云端演出作品,全网总点击与观看量约25亿次,影响力之大充分说明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将会给文化事业本身带来更加多元的应用渠道和文艺形态。

以新场景云端演艺为代表的新技术实践运用向来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科技助力云端平台舞台表演艺术实现的跨时空演艺打破了城乡、地域、群体的隔阂,对于我国民众间艺术普及、文化资源共享等文化事业推动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内容之“立”:云演艺场景转型方向

新冠疫情期间的演艺行业不断调整适应新消费环境,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参与线上文化休闲活动的受众占比95.4%,这表明网络休闲环境有着巨大的受众基础。

1.艺术创作可视化。舞台表演艺术从创制到演出的各个流程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加持,同时数字技术也正影响着舞台艺术的创作基础、形式、表达等方面,这可以帮助创作者以第一视角感受舞台效果,同时将已有的创作内容进行继续延伸,这一新形式不仅高效,也使表达内容更加完整。以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为例,不同于以往的线下彩排,如今可以通过“虚拟开幕式”平台进行虚拟彩排。该技术突破了方案生成、参数设置、预演过程等流程的技术,对重要的演出环节,系统生成演员排练素材3588份,优化生成表演方案上百个。由此可见,仿真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容生产者的效率。

2.演艺传播多元化。长久以来,舞台演出的形式是传统表演的主要形式。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传统演艺空间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在新科技条件下出现了基于线上云演艺为代表的传播新方式,形成了“化学式相融”的多元传播体系。新演艺场景空间中,VR、AR等新兴表现方式的使用,直播与录播形式的呈现,使演艺传播多元化成为可能。例如,张靓颖2021年线上演唱会“Future Retro”利用XR技术进行舞台呈现,通过将XR技术集VR、AR、MR技术融于一体,创建各种炫酷华丽的舞台演出场地。本场演出过程中,通过技术的加持向观众提供“银河系”“烟花”等模拟场景,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营造出真实与虚拟结合、人机交互的环境,创造出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3.终端消费智能化。演艺消费新场景不仅使传播模式数字化、智慧化,同时也不断摸索票务、周边等环节。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观众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票务APP等方式来购买所需的门票或产品,同时也可以在线上虚拟购票场所进行VR购票。不同于传统的购票、验票方式,新场景提供了电子票、人脸验票等服务,这种新型“无纸化”入场观演的形式利用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票务的购买操作,还提供票务的追踪、流转等服务,进一步为观众提供便利。疫情现状下,门票也在由线下向线上转型,五月天线上演唱会连续两年推出带有专属编号的电子门票,同时支持观众留下DIY的语录,如此带给观众更多的参与感与沉浸感。

四、云演艺发展建议

随着演艺工作者以及观众的目光逐渐由传统的演艺场景集中到线上演艺场景上来,云演艺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无论是注重投资忽视内容还是消费模式固化以及缺乏对元宇宙这类热门话题的探索都成为云演艺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素,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于云演艺发展的建议。

1.重视文化价值,狠抓内容生产。文旅演艺场景所承载的表现内容通过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这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文旅演艺行业的探索与发展,这一结合数字技术与内容呈现的新型文旅演艺形式正成为各个城市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形式多样化的互联网背景下,如果不能保证文化内容的质量与价值,注定不会被受众所接纳。因此,演艺产品的网络传播过程对作品本身的精品特质要求更高,不仅要充分发挥特效与网络技术对观众的视听刺激,更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不断打磨、不断推敲,让产品在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具有打动人心的精神魅力,这是网络演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2.改变演艺场景传统思维,加速双线场景并行发展。虽然处于后疫情社会环境下,线上新演艺场景在数字化消费浪潮中正不断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线上文化消费将全面取代线下文化消费,两者之间不是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同时并行且相互融合促进的。线上消费场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拓宽文化消费的规模。线下消费场景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可见,演艺消费新场景应保持线上与线下双线发展,传统与新兴长期存续的理念。

3.避免技术近视,加强“元宇宙”持续探索。探索元宇宙的过程,同时也为演艺产业开辟全新的拓展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索尼、华纳、环球等音乐品牌都推出了虚拟表演者,在受众层面影响广泛。元宇宙时代的背景下,根植于未来的演艺新空间仍然需要行业在技术、内容、实践等各方面的持续探索,才能量变产生质变,真正开启“元宇宙”演艺空间的未来方向。

五、结语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云演艺的主要特性、演艺行业转型的必然性以及云演艺的转型方向,对一味追求炫技导致同质化、数字化思维滞后、演艺空间探索程度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首先,演艺产品的网络传播过程对于作品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网络演艺产业严格要求内容输出的精度,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其次,文化消费线上线下的同步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演艺场景思维,线上线下并不是互相取代而是相互推动的关系。最后,技术探索的持续深化才能使量变产生质变,真正使“元宇宙”成为演艺行业转型的推动力量。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凡军,赵艳喜.演艺业数字化发展的逻辑、机理与问题探析[J].东岳论丛,2022(04).

[2]邹驾云.“沉浸式”体验助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J].人民论坛,2020(15).

[3]施思,黄晓波,张梦.沉浸其中就可以了吗?——沉浸体验和意义体验对旅游演艺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21(09).

[4]王刚.沉浸式演出对传统戏剧的发展作用[J].中国戏剧,2020(04).

[5]张蕾.都市演艺集聚区的文化生产力研究:基于百老汇、伦敦西区、上海演艺大世界的比较[J].戏剧艺术,2021(04).

[6]韩荣荣,赵兴元.文化旅游产业视域下的河西民间音乐开发刍议[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2).

[7]张立波,吕明圆.消费升级背景下旅游演艺创新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8]王先凤.新潮创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沉浸式数字剧场《光景如诗》为例[J].出版广角,2020(13).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
论后疫情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文艺界委员建言“后疫情时代”创作(关注两会)
下好“后疫情时代”的“先手棋”(观察家)
“后疫情时代”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及金融支持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