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就业陷阱有四招

2023-07-11 23:01夏宗华
江西教育·职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招聘广告知法求职者

夏宗华

走向就业是每个职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在纷繁的招聘现象面前,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怎么避免就业陷阱,防止上当受骗?同学们可以试试下面四招。

一、知己知彼

每个职校毕业生在求职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就业意向是什么,自己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接受怎样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弄清楚了这些,就能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会轻易被一些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忽悠。

其次,要對用人单位有足够的了解。只是从一些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广告来选择工作是不行的。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广告,往往只会展现自己好的一面,而对自己的问题则会有意忽略或隐瞒。一般来说,获得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后,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了解情况:一是实地考察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二是到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去了解情况,三是通过当地的媒体或新闻报道去了解情况。做了这些了解之后,该用人单位是合法还是非法的,是可信还是不可信的,你心中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有的求职者急于求成,盲目相信招聘广告,往往没有防范意识,容易上当受骗。

二、谨言慎行

求职者为了找到工作,在应聘时容易露出自己的底牌,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招聘和应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双方探底的过程。求职者应避免的一个误区就是,你以为一番掏心窝的对话,会让招聘者以为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其实不然,求职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招聘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求职者应谨言慎行,尽量展现自己好的一面。

那么,求职者该怎么说?首先,谦虚地说出你很重视这次应聘,并表示对应聘某个岗位很感兴趣,以获得对方的好感。其次,说一说你能够适应这个岗位的一些理由,这可以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和你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角度来谈,让招聘者认为你是合适的人选。最后,谈一谈你对担任这个职务的看法,能给用人单位带来什么效益。当然,这需要应聘者进行认真的思考,不能信口开河。

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弄清合同所有条款的确切含义。只有当所有的条款都合法、没有歧义时,才能够动笔签字。

三、知法懂法

求职前一定要加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少职校已经开设了法律常识课,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多时候是由于求职者不懂法,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了空子,使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特别是在签订合同、就业协议时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比如说,签订就业协议的时候都会确定工作时长,那么对于超过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应该获得怎样的报酬,还有入职后“五险一金”的缴纳办法,都应该在条款中明确。求职者一定要知法懂法,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里要强调一点,职校毕业生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四、远离黑心中介

一些中介往往会利用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急于就业的心理,打着“帮你找工作”的旗号进行招摇撞骗。识破骗术并不难,你始终要坚信一点,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帮你,有很大可能是想从你身上捞点儿什么。记住这几点:先交报名费、预占费、培训费等的工作不做;需要你提交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做抵押的工作不做;需要通过你介绍你的亲朋好友加入,并且答应给你好处的工作不做。不占小便宜、不透露个人重要信息,可以有效防止掉入就业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正在求职的职校毕业生们,有四句话与大家共勉:知己知彼心中有数,谨言慎行不要出错,知法懂法保护自己,别听中介胡乱忽悠。

(作者单位:江西省修水中等专业学校)

(插图:郑毅超)

猜你喜欢
招聘广告知法求职者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大断面公路隧道岩溶探测及施工处治技术探讨
了意
皮皮猴的招聘广告
论法官知法原则在商标行政纠纷中的适用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招聘广告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趋势研究*——基于对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