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说史 小中见大

2023-07-12 19:54郑亦山
新阅读 2023年6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主题出版创新

郑亦山

摘要:以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画说”系列丛书为例,通过对其前期资料整理和收集、主题策划和系列规划、表达方式以及切入角度、精品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分析,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作为专业类大学出版社是如何依托学院资源做好主题出版的。

关键词:主题出版  创新  以画说史  以小见大

当前,主题出版已成为各出版社的主要出版内容。专业类出版社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条件,做专做精,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能力、符合出版规律的特色主题出版之路呢?重大选题,可以宏观展现,亦可以小中见大。根据这个思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这两年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推“画说初心”丛书,该丛书入选2019年国家重点主题出版物、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及2018年浙江省重点主题出版项目、2019年浙江省浙版年度好书榜,并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品牌档案栏目专题播出。“画说”系列丛书随之推出了“画说小康”丛书、“画说建党”丛书和“画说新时代”丛书。其中“画说小康”丛书入选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画说新时代》入选“纪錄小康工程”国家出版基金专项资助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3月,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一家大学出版社,同时也是一家美术类出版社。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如何利用好其相应的高校相关资源做好主题出版,是一个摆在所有大学出版社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换言之,如何根据时代需求,结合出版社拥有的出版资源、学术结构和专业能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能力和优势的主题出版创新之路是任何一家出版社的不二选择。

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学术整理工作

充分掌握资料是做好主题出版的前提基础。如何做好前期的文献资料梳理、收集和整理工作对于出版而言非常重要。一般来讲,有两种方向:一种是按时间线对学院整体的学科发展简史进行大致的梳理,归纳出有可能的、符合需求的选题方向,然后再按学科进行相对完整的资料梳理和收集整理。另外一种是先策划几个选题,再根据选题来收集补充文献资料,当然这些选题的提出还是需要对学院的学科框架、学术渊源和最新发展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前者所需的时间长,工作量也比较大,但整体性好,适合做一些系列丛书;后者则适合一些突发性的、特别的选题。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具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1928年,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

2008年起,中国美术学院启动“国美之路”学术工程,按时间线以系科为单位,以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对学院历年来的学科、专业进行深入的历史梳理。2018年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国美之路大典》出版。全书共16卷,分为39册,它的出版既是对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庆典的献礼,又是对“国美之路”十年学术梳理的总结。出版是最好的整理,它对文献汇总、整理、传播、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这次的文献梳理和出版,使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对美院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为出版社之后的主题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好长期规划,把握时代主题,以画说史,小中见大

关于主题出版工作,各大出版社如果没有在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往往会对主题出版持一种应付态度和任务意识,这对持续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极其不利的。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充分研究自身特色优势和软硬件条件下,做好长期规划和选题策划工作,关注时代热点,把握时代主题。

“画说”系列丛书的策划和写作,紧密围绕学习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美术出版的专业特色和高校优秀创作成果转化的独特优势,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思路清晰,主题鲜明。

以往的主题出版物往往有着简单灌输的弊病,不能符合当下人们的接受习惯和阅读习惯,传播效果不好。如何在当前时代大变局的背景下,符合新时代需求,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主流思想的传播,做到既挖掘思想内涵,又创新表现形式,是我们力求达到的目标。

在这次梳理中发现,中国美术学院在9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方针。建校初期,学生们就在鲁迅的号召下参加“新兴木刻运动”,以木版画来表现现实生活。之后以胡一川为首的一批学生奔赴延安,投奔革命,其中有七人还被邀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都是在党的文艺路线的指引之下创作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的创新性,更体现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情怀,他们为时代创作的精品力作,体现出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成果。其中一些经典作品如莫朴的《南昌起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刘开渠主持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何红舟的《红船启航》,已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这些时代画卷的经典记忆。这些作品,几乎完整覆盖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根据资料的整体状况,出版社进行了长期规划,力求把这个选题做深做透,目前已出版“画说初心”丛书、“画说小康”丛书、“画说建党”丛书和“画说新时代”丛书,另有“画说中国精神”和“画说人民”项目正在筹划落实中。

在充分研究已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提出“以画说史”的策划理念。首先推出的“画说初心”丛书的内容以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创建以来的主题创作和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主体,以每幅主题创作内容为一个分册,既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也由绘画作者来讲述创作缘起,讲述对绘画内容的选择理由、创作的过程、材料收集等画面背后的精彩故事。在策划思路上尽量避免枯燥、空洞和填充式的交流,而是要在大的叙事主线下选用真实而温暖人心的正能量的“小故事”,以求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方知使命,方能担当,方得始终”主题精神。

“以畫说史”不同于文字书简单配上插图的概念,也不是连环画或绘本加上文字脚本,在它的概念里,它们的地位和比重可以根据表现的目标和需求来调整,每一幅图片的大小、位置以及与文字的关系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图文的主次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融为一体的。这是对当下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挑战的一次尝试,是主题出版表现方式的创新。因为它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力求以画说话,使得严肃的政治内容以轻松的、图像化的方式得以呈现,做到“有温度”的理论“有深度”,“有意义”的思想“有意思”,所以能够使得我们的出版物真正实现走近民众,为社会树正气,为时代造像,为人民抒怀。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除了那些典型的大场景之外,特别注意“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人物、小镜头反映大时代。以“画说小康”丛书里的《民族复兴》为例,“民族复兴”是一个非常难以表达的概念,它是国人多年的梦想,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何准确表现这一主题非常困难,我们选取了著名油画家胡振宇先生1981创作的《祖国》作为“民族复兴”的主画面。

这幅画取材于女排夺冠后,运动场的观众席上,海外游子百感交集的场面。我们选了海外老华侨看到中国女排获胜的一个场景。中国女排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符号,当时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百废待兴,中国人民需要一个为大家提振信心的“中国形象”。1981年的中国女排以七连胜首夺世界冠军,中国人自尊、自强的精神在排球赛场上酣畅淋漓的扣杀中得以体现,更多中国人则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新口号,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精神的热潮。简而言之,女排精神就是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中国,被大力提倡,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说:“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在21世纪,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时代精品

“画说”系列丛书的首个系列是“画说初心”丛书,分为《红船启航》《入党宣誓》《南昌起义》《井冈山上》《遵义曙光》《延安火炬》《英雄赞歌》《不忘初心》8个分册。丛书力求唤醒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同时向新生代展示风云激荡的革命画卷,揭示隐藏在画面背后的主题精神。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在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这里的精品意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内容上的精品;二是指书籍装帧和印刷上的精品。

首先是相关绘画作品的挑选和文字作者队伍的建设。丛书选编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为首的各大国家级机构,其绘画作者都具有极高的水准,使得丛书整体呈现为“高峰”之作。自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以来,学院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扎根现实、反映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尤其是近些年来,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主题性的美术创作工程,它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集中创作完成了一批表现自1840年至今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主题性美术作品,中国美术学院承担了其中绝大部分的创作任务。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我们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为重要遵循,积极探索主题出版的创新表达,力求高质量地展现党在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丰硕成果。

为了打造出版的精品“高峰”,精心挑选了图书文字板块的作者队伍。对文字作者的挑选有以下几个标准: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有对时代主流价值、主流思想、主流文化的宏观把握和文艺表达能力;要有较好的美术史学科背景,要有在时代背景和美术史视野下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能力;要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写作经验,能够在相对平易、轻松的语境中准确地阐述主题思想。我们力求站在已有“艺术高峰”的肩膀上,再创“高峰”。

其次是书籍装帧。为了书籍的装帧能够体现策划思路,使得书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契合,因此,在设计风格上力求兼备庄重和时代感,在封面主体以红色布面配以烫金主书名,整体形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感染力强,丛书的封面名字字体选用毛体,点题了“不忘初心”的本意,旨在唤醒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同时向新生代展示风云激荡的革命画卷。精装函套上的颜料肌理效果一是为了突出“画说”这一题材,二是用粗犷的笔触传达出粗粝的年代质感,笔触肌理与布面形成强烈的反差。整书的设计体现了深刻的政治内涵、强烈的时代气息与高雅的艺术趣味,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整体设计既有政治高度,又符合普通群众的阅读习惯。

“画说”系列丛书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的优秀资源,根据时代需求,策划出版的一个主题出版系列。它的基础根植于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扎根现实、反映时代的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它的成功来源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对精品意识的坚持。目前,“画说”系列丛书已经推出了“画说初心”丛书、“画说小康”丛书、“画说建党”丛书和“画说新时代”丛书四个系列,新的系列也正在筹划中,在此谨将本系列的策划出版的过程加以回顾,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这或许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吧。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李祖平. 《之江新语》现象与思想理论创新、执政能力现代化[J]. 中国出版,2020(03).

[2]孔令伟. 民族复兴[M].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21.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主题出版创新
由《家风十章》看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探索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传播中国声音:谈学术与主题出版的“走出去”路径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