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资本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2023-07-12 02:50漆昌彬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贡献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资本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这一概念,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产生条件、本质特性以及存在形态;科学阐明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及其作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论述了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实践要求。习近平关于资本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习近平;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贡献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1.005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3)01-0031-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的中心任务出发,以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对资本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为新时代新征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及其作用,充分利用各类资本推进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概念并深刻揭示了社會主义社会的资本的产生条件、本质特性及存在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等重要概念,并就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回答,对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全新概念

在习近平关于资本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就是全新的概念。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这两个重要概念,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至此,“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正式提出。

1.我国现存多种形态的资本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出现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形态的资本,迫切需要一个能涵盖上述资本形态的概念。在此之前,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公有资本”这一概念。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使用的是“国有资产”这一概念,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国有资本”这一概念。显然,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公有资本”都不能涵盖我国现存的各种资本形态,也难以说明我国的资本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2.“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关于“资本等于资本主义”等错误认识。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创造性提出了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概念。习近平将资本与社会形态结合起来,依据资本处在哪个社会形态,判定资本的社会性质。这就坚持了资本的一般性与社会形态的特殊性相结合,明确了资本与资本主义、资本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也直接说明了我国的资本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最根本的区别是我国的资本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形态,这打破了“资本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资本”的错误观念。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这一概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认识,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本质特性是什么?习近平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考察,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创造性回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存在条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从何而来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1]211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的根源,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存在资本。同理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存在条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他们的存在条件都是市场经济,资本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2.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有何特性这个问题,习近平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指出:“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1]217这是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本质所作的重要判断。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作为生产要素,这是指资本具有一般性;另一方面体现生产关系,这是指资本具有特殊性。把资本理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这是对资本的一般特性的描述。资本在“两种社会形态”中都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无论哪个社会形态的国家,都可以利用,关键是要利用好资本。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就是使其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导向,发挥资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各类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218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同其他生产要素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发挥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2],“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3]等,这些论述都充分肯定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关于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的生产力被束缚在价值增值的范畴中,严格来说,它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要素,而是仅能满足价值增值的具有生产性的要素。”[4]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习近平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1]219,“资本是现阶段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5],高度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所占有的特殊地位。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任何社会形态都可以利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出发,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使资本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三)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存在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是对我国现阶段的各类资本的总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有多种形态,习近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形态进行了论述,指出“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1]218。

1.我国的所有制决定了资本的存在形态。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对应的是我国现阶段必然存在公有资本,包括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混合资本中的国有或集体占有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了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对应的是必然存在非公有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这实际也就说明了所有制决定了资本的存在形态,不同的所有制决定了不同形态的资本。

2.习近平关于资本的多形态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一种形态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把全部资本……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家手里。”[6]87在这里,他们强调无产阶级国家把“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变成“国家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是强调无产阶级的国家只存在“国家资本”一种资本形态。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也并没有说要“消灭资本”,而是强调要“利用资本”,至少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国家要利用国家资本,从而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达到建立新社会的目的而奠定物质基础。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前提是“消灭私有制”,没有了私有制,自然也就不存在资产阶级的资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市场经济,自然也就不存在资本。在过渡时期,他们认为只应该存在“国家资本”这一种形态。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多形态论,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只能存在“国家资本”一种形态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国家资本”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国有资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由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支配资本,资本必须服务无产阶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科学阐明了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義社会的资本及其作用,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指出:“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1]219这一论述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新征程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历史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

1.资本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作为客观实在,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出现于历史进程中,是人类生产发展不断演进的结果。产品成为商品,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货币作为价值表现形式,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货币发展到资本,也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由此可见,资本先于资本主义存在,是历史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大规模的资本问题,资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并没有扮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我国出现了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人类对资本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更多的是站在资本之外看待资本,把资本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资本的存在。受这种观念影响,比如当时人们在阅读《资本论》时,大多注重它对资本罪恶的揭露,而很少关注资本所具有的“伟大的文明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各类资本开始出现,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本”、党的十七大提出“国有资本”等概念,人们对资本的认识逐渐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40多年正是引入资本要素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40多年。中国没有资本主义化,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正在有序健康发展。

(二)发展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

列宁曾指出,唯物辩证法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7]。这就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习近平强调,坚持发展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这是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这一新事物的重要方法。

1.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是新事物。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8]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资本同样经历了由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发展过程。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是新事物,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是旧事物。从产生的时间来看,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先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存在,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先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而存在。但是,在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是并列存在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从资本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也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弊端,能够使资本最大可能发挥它的积极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封建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都取决于资本的加速发展。”[9]可知,资本的发展影响社会形态的更替,不同的社会形态又决定了资本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的健康发展,最终是为了服从、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三)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

习近平关于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两个方面,即“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1]211。这一论述正是习近平看到了资本的两面性,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必然得出的结论。

1.鲜明指出了资本的消極作用。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所呈现的对待资本的态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的作用也是坚持了辩证法。从专门研究资本问题的《资本论》中可知,马克思是要揭示资本产生、发展的规律。一方面,“马克思是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最尖锐、最深刻的批判者”[10]。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1]这一论述形象地说明了资本的剥削性质。同样,习近平也看到了资本的消极作用,强调资本具有逐利本性,资本的剥削性质,以及资本野蛮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2.高度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罪恶的同时,并没有否认资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相反,他们也非常注重利用“资本的文明面”。这个“文明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36。马克思、恩格斯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高度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这为马克思主义者全面认识资本的作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认识资本的方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认识,强调资本在发展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创造性论述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实践要求

关于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这个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1]212,“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1]217。这些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以及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问题,为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指明了方向。

(一)根本目的:使资本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推进强国建设

关于为什么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个问题,习近平指出,“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1]219,“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1]220 。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明确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资本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推进强国建设。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用“国家资本”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利用“国家资本”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全部资本集中在国家手里的根本目的是“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将大大增加,人将大大改变,以致连旧社会最后的各种交往形式也能够消失”[6]87。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利用“国家资本”的根本目的,归结起来就是为了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在过渡时期,他们并不是为了消灭资本,而是为了利用资本,发挥资本创造生产力的积极作用。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在共产主义新社会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过渡时期,要通过“国家资本”的形式,规避资产阶级的资本的弊端,使资本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利用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推进强国建设。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用“国家资本”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强调使资本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推进强国建设。习近平关于利用资本的根本目的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上,习近平多次强调资本要为人民利益服务。比如,在谈到如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时,强调“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13]。可见,是否服务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是判断资本是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标尺。

(二)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个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保障“国家资本”发挥积极作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保障“国家资本”发挥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的领导必然选择建立共产主义制度达到利用“国家资本”的目的。恩格斯认为:“可以把所有这些弊病完全归咎于已经不适应当前情况的社会制度;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来彻底铲除这些弊病的手段已经具备。”[6]83这个新的社会制度就是共产主义制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强大到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不能适应的时候,并且受到了它的阻碍,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就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创造的财富了,这个时候,它本身必然会被更高级的所有制关系——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通过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保障“国家资本”发挥积极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在谈到如何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时特别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219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保障“国家资本”发挥积极作用这一观点,强调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制度,其本质上与共产主义制度是一致的。

(三)组织实施保障:坚持党的领导

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组织实施保障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实现对资本的支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实现对资本的支配。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就强调,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而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12]113。换言之,就是无产阶级要支配资本。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强调推翻资产阶级旧社会,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因而,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支配资本,利用资本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但是,无产阶级要实现对资本的支配,必须要有一个领导核心。而“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6]64,因而这个领导核心就是共产党人,无产阶级支配资本需要共产党人的领导。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够领导无产阶级实现对资本的支配,从而使资本真正能够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中国共产党是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的领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调“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1]221。习近平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要有一个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实现对资本的支配,到习近平提出坚持党对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领导,彰显了习近平对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对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领导,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预期引导,教育引导资本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信用信义、重社会责任,走人间正道。这是党对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结语

习近平关于资本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性贡献。当前,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资本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的认识,运用习近平关于资本重要论述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利用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推进强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难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2]习近平.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N].人民日报,2022-04-27(1).

[3]习近平.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22-04-20(1).

[4]吴海江,龚嘉琪.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22-06-10(6).

[5]蔡万焕.深化对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22-05-3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列寧.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4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87.

[10]聂锦芳.完整准确地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N].光明日报,2022-07-25(1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

责任编辑:祝远娟

收稿日期:2022-12-29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2BSZ022)。

作者简介:漆昌彬,男,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十一届(2015)中国直销风云榜 贡献榜
俞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