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2023-07-14 12:53欧文婷张金懿郝晋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曲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欧文婷 王 楠 张金懿 郝晋珉*

(1.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2.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3.自然资源部 国土整治中心,北京 100035)

产业是区域经济繁荣的基础,其发展兴旺的重要前提是投入足够的生产要素,即土地、资本和劳动。土地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1],也是产业依附发展的空间载体[2]。由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资本和劳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中,而土地则由于具有地理位置固定的特殊性,更便于把握和利用。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配置,可以吸引更多资本和劳动力流入;同时土地也能够成为一种空间约束,减少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失,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及其结构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提出新的要求[3]。然而,土地资源具有面积有限、不可再生等性质,其供给具有稀缺性[4],因此,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满足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都亟待进一步探讨。

不同空间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区位差异性由此产生。这种区位差异性导致不同的土地配置方式对不同产业的发展及其结构演变起到不同的影响。19世纪以来,不同的区位理论相继被提出,如杜能农业区位论[5]、韦伯工业区位论[6]、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7]、勒施市场区位论[8]等。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的2个因素[9],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10]。土地利用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11],它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2-13],其优化配置也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14];产业结构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前提[15],土地资源会因此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重新分配[16],并且产业结构调整会通过影响资源要素的投入比例和产出效益,带来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17]。同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18],应当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土地与产业间的相互关系[19],加强土地优化集约配置、引导产业科学合理布局[20],才能实现“产业-土地”系统的良性协调发展[21],同时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然而,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省域、地级市域等宏观、中观尺度,深入到县域微观尺度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以曲周县为例,选用2011—2017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构建基于产业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并采用信息熵、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单位产值占地率、Pearson相关系数等模型与指标,在分析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各自现状与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北部,位于114°50′22.3″ E~115°13′27.4″ E、36°35′43″ N~36°57′57″ N,土地总面积67 668.09 hm2,下辖8镇2乡,342个行政村,路网发达,交通条件良好。曲周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3.1 ℃,多年平均降雨量556.2 mm。曲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降坡约1/ 3 000,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支漳河、滏阳河、老沙河。

曲周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多年的改土治碱使得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曲周县基于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的契机,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致力于形成更多专业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同时,曲周县目前已形成以县城工业园和第四疃镇工业园为主体的省级工业聚集区,主要工业产业有人造板材、造纸、化工、棉纺、塑料等,主要产品有棉纱、色素、自行车及其配件等,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曲周县地区生产总值137.21亿元,常住人口44.58万人,城镇化率43.03%。

1.2 数据来源

第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统计口径不同,为保证数据的统一性与衔接性,本研究选取2011—2017年为研究时段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统计数据,矢量数据为2011—2017年曲周县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来源于2011—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22]、《邯郸统计年鉴》[23]。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rcGIS 10.3软件为分析平台,提取曲周县土地利用调查矢量数据,构建与产业类型相对应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运用信息熵模型分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选取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单位产值占地率、Pearson相关系数等指标,探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

2.1 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构建

科学的土地利用分类不仅需要满足类别明晰、便于识别、易于测量等要求,还应具备经济意义[24]。土地利用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以产业属性为切入点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是一种合理的分类方式。在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产业分类相适应方面,国内外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探索:Kostrowicki[25]将世界上所采用的土地利用系统归并为生物成因或生物生产系统、技术成因或技术生产系统、服务系统3种类型;郭焕成[26]指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可分为3级,第一级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构成来划分,第二级主要根据土地经营方式来划分,第三级主要根据农作物熟制或作物组合、林种和畜种组合来划分;刘平辉[27]提出以产业用途和功能作为划分标准的土地利用产业分类体系,该体系层次分明、类型完善,由土地利用类、土地利用亚类、土地利用级和土地利用组4级分类组成,其中土地利用类包括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后备产业用地;但承龙等[28]结合海南省产业用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产业的3级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该体系简明概括、实用性强,其第一级包括产业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第二级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地和易开发、难开发用地,第三级包括14个具体土地利用类型。

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曲周县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曲周县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及分析需要,依照GB/T 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同时参考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了基于产业而划定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完成曲周县土地利用类型的产业属性化,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该体系共有3个级,其中第一级包括4类用地,第二级包括9类用地,第三级包括21类用地(表1)。

表1 基于产业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Table 1 Industry-base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Quzhou County

2.2 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本研究采用信息熵模型,分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信息熵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结构或产业结构的有序度和复杂度,也可用于指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或各类型产业产值的分布均匀程度。一般而言,信息熵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结构或产业结构的有序度越低、复杂度越高,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差或各类型产业产值差越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S为土地利用结构或产业结构信息熵,Nat;P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或第i种产业类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n为研究区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或产业类型数量,个。

2.3 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2.3.1结构变化率与偏差系数

本研究采用结构变化率和偏差系数2个指标,分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

结构变化率可用于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结构变化率越大,说明结构的变化程度越大。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Di为结构变化率;Gt为t期结构;G0为基期结构;n为结构内所包含的类型数量,个。

偏差系数可用于指示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差异。偏差系数越大,说明二者之间变化程度的差异越大,二者的变化越不协调。其计算公式如下:

T=|DL-DI|

(3)

式中:T为偏差系数;DL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率;DI为产业结构变化率。

2.3.2单位产值占地率

本研究采用单位产值占地率指标,分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复合关系。单位产值占地率可用于衡量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单位产值占地率越高,说明土地利用效益越低。其计算公式如下:

(4)

式中:Q为单位产值占地率;S为土地面积,hm2;P为该土地上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产值,万元。

2.3.3Pearson相关系数

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程度。Pearson相关系数能够较好地从内部结构上把握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变量x(土地利用结构)和变量y(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其计算公式如下:

(5)

式中:Pearson(x,y) 为Pearson相关系数;xi和yi分别为变量x和变量y的第i个观测值;n为变量x和变量y取值的数量,个。

3 结果与分析

3.1 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变化情况

图1为2011—2017年曲周县各类产业用地的数量结构。由图1(a)和(b)可见:2011—2017年,第一产业用地是曲周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4%,其中耕地占一产用地的80%以上;其次是第三产业用地与后备产业用地,均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50%;第二产业用地最少,仅占不到1%的全县土地面积。2011—2017年,一产用地所占比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增幅为0.47%;二产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所占比例平缓下降,降幅分别为5.45%、43.48%;三产用地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增幅为15.09%。

图1 2011—2017年曲周县第一(a)、第二、第三和后备(b)产业用地所占比例Fig.1 Proportion of primary (a),secondary,tertiary and reserve (b) industry land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1 to 2017

图2为2011年和2017年曲周县各类产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情况。由图2(a)可见:2011年,曲周县的第一产业用地覆盖县域大部;第二产业用地分布于县域北部与南部,其中南部的二产用地地块更为密集;第三产业用地除沿交通干道分布外,主要分布于中部的曲周镇、北部的河南疃镇以及南部的安寨镇、侯村镇;后备产业用地分布零星。由图2(b)可见:至2017年,曲周县三产用地的面积增加较多且主要以曲周镇为中心扩大。

图2 2011年(a)和2017年(b)曲周县各类产业用地空间分布情况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industry land in Quzhou County in 2011 (a) and 2017 (b)

由此可知,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中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在以第一产业用地为主,且一产用地中耕地占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要同时确保耕地资源数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那么其他产业用地,尤其是第三产业用地的扩张空间必然较小。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曲周县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

图3为基于信息熵模型计算得到的2011—2017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结合图1、图3分析可知:由于第一产业用地在曲周县土地总面积中占有绝对比重,其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也与信息熵值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它的变化是导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将信息熵值的变化趋势分为2个阶段,对图3展开进一步具体分析:

图3 2011—2017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Fig.3 Change trend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1 to 2017

第一阶段(2011—2015年)中,信息熵值平缓波动,土地利用结构稳定。由于第一产业用地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减小,使得信息熵值相应地先下降后上升,各用地类型之间的面积差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在信息熵值回升亦即一产用地所占比例减小的阶段,第三产业用地所占比例快速增加,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复杂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信息熵值的波动幅度不大,即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在这一阶段的变化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2015—2017年)中,信息熵值快速下降,总体降幅为6.09%,说明曲周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用地仍是主导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村庄的快速扩张使得第一产业用地所占比例加速增大;另一方面,为落实邯郸市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要求[29],曲周县耕地数量的减小幅度显著放缓,并出现了数量回升,这也是推动一产用地所占比例增大的原因之一。

3.2 曲周县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情况

表2为2011—2017年曲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组成情况。可见:2011—2017年,曲周县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幅为40.80%。在曲周县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产值占据地区生产总值约50%的比例,说明第二产业是曲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产值所占比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相近,均占地区生产总值约25%,其中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始终处于波动状态,而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下降。同时从2012年起,每年一产产值所占比例都略低于三产产值所占比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30-31]、库兹涅茨法则[32]等产业结构演进论的观点,曲周县正处于工业化的早中期过渡阶段,其产业结构属于“二、三、一”的形式,工业主导发展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第二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第一产业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贡献开始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则较为迟缓,其变化趋势也不甚明显。

曲周县的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偏大,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均衡。由表3可见:以2016年和2017年为例,与全国及河北省同期相比,曲周县的二产产值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三产产值所占比例严重偏低(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由表4可见:2011—2017年,在邯郸市内进行横向比较,曲周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在邯郸市所有区县内处于中上水平,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则始终处于末流水平。

表3 2016和2017年全国、河北省以及曲周县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Table 3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output value in China,Hebei Province and Quzhou County in 2016 and 2017

表4 2011—2017年曲周县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在邯郸市各区县中排名情况Table 4 Ranking of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output value of Quzhou County among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Handan City from 2011 to 2017

第三产业产值在区域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是否高级化的重要参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曲周县的第三产业如何在第二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根据邯郸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曲周县确立了“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的目标定位[33]。因此曲周县应基于区域土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转化,促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4为基于信息熵模型计算得到的2011—2017年曲周县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结合表2、图4分析可知:由于第二产业产值在曲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变化趋势也与信息熵值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它的变化是导致曲周县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图4中信息熵值的变化趋势亦可分为2个阶段展开进一步分析:

图4 2011—2017年曲周县产业结构变化趋势Fig.4 Change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1 to 2017

第一阶段(2011—2015年),信息熵值波动上升。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小幅提高,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小幅下降,曲周县各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的差值减小,各产业发展的均衡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该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2015—2017年),信息熵值快速下降,总体降幅为13.10%,说明曲周县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必须有负熵流的输入,这里的负熵流主要来自社会经济方面[34]。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在这一时期,曲周县为加快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变,加大了对工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县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升级。此外,从自然条件方面看,曲周县在2017年遭遇了倒春寒这一农业气象灾害,且当年年均降水量仅为374.5 mm,大幅低于曲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56.2 mm,说明当年气候较为干旱,因此当年的粮食单产较往年明显减少。因此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明显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明显升高,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幅度较小。曲周县的资源配置开始向第二产业集中。

3.3 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

3.3.1结构关系

根据结构变化率公式,以2011年为基期进行计算,得到2012—2017年曲周县土地结构变化率、产业结构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图5)。

图5 2012—2017年曲周县土地和产业结构变化率的变化趋势Fig.5 Change trend of structure change rate of land and industry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2 to 2017

由图5可见:2012—2017年,曲周县的土地结构变化率呈现持续平缓上升趋势,共计增长1.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曲周县产业结构的变化率明显高于同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率,说明曲周县产业结构的变化强度大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强度。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内,由于政策扶持引导、自然气候条件约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使得曲周县的产业结构变化较为迅速。

偏差系数作为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率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其数值总体上升,说明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差距在扩大,二者的发展不同步。同时,偏差系数呈现与产业结构变化率基本同步的不稳定波动状态,表明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由于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影响,因此,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容易给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阻碍。

3.3.2复合关系

根据单位产值占地率公式,计算得到2011—2017年曲周县各次产业及总体单位产值占地率(表5)。

表5 2011—2017年曲周县各次产业及总体单位产值占地率Table 5 Land occupation rate per unit output value of each industry and overall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1 to 2017

由表5可知:从纵向角度分析,2011—2017年,曲周县第一产业用地利用效益最低,第二产业用地利用效益和集约程度最高,约为第三产业的10倍和第一产业的370倍。这暴露出曲周县土地与产业间关系中的缺陷:第一和第三产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过低。通常来说,第三产业用地的资本属性最强、价值最高、集约利用程度最大,因此其单位产值占地率也应当最低;并且曲周县一产用地所占比例非常大,因此对于一产用地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仅需要考虑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质的保证。此外,第一产业单位产值占地率在2011—2016年逐年下降,总体降幅为17.91%,这与曲周县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等一系列举措有关。但在2017年,曲周县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使得一产产值与往年相比大幅降低,导致第一产业单位产值占地率增高。第二、第三产业单位产值占地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降幅分别为41.74%和24.81%,表明曲周县的第二、第三产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高。总体单位产值占地率也波动下降,总体降幅为28.61%,说明曲周县全域的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不断提升,这与曲周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县域规划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从横向角度分析,曲周县2011—2017年总体单位产值占地率的平均值为5.99%,高于邯郸市各区县该指标的平均水平4.65%,说明曲周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效率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因此,曲周县的土地利用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3.3.3Pearson相关性

选取2011—2017年曲周县各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与第一、第二、第三及后备产业用地所占比例为指标进行计算,得到2011—2017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表6)。需要说明的是,2017年的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为异常值,故将其剔除。

表6 2011—2017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矩阵Table 6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between land use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Quzhou County from 2011 to 2017

由表6可知: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与土地利用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第一产业用地所占比例与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一产用地面积及其所占比例的增大促进了二产用地集约程度的提高,使得第二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二产产值所占比例增高。后备产业用地所占比例与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占用和开发后备产业用地得以实现。

第一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未体现出明显相关性。因此曲周县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能并非取决于各类型用地所占比例的变化,换言之,仅仅依靠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并不能使第一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而影响第一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土地利用效率或土地利用集约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以曲周县为研究区域,以2011—2017年为研究时段,在构建基于产业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模型分析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情况,并选取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单位产值占地率、Pearson相关系数等指标,深入探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产业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完成了曲周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产业属性化,在研究上更具针对性。以该体系为基础并结合信息熵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曲周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以第一产业用地为主,且其变化是导致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耕地在第一产业用地中占绝大部分比例,说明其他产业用地的发展空间较小,曲周县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

2)曲周县正处于工业化的早中期过渡阶段,其产业结构属于“二、三、一”的形式,资源配置向第二产业集中,第二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成为曲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熵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的变化是导致曲周县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曲周县的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偏大,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均衡,是制约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阻碍。

3)基于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的结构关系显示,曲周县产业结构变化强度大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强度,且二者变化程度的差距在扩大,说明二者的发展不同步、不协调;基于单位产值占地率的复合关系显示,曲周县的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度总体有所提升,但在邯郸市各区县中水平较为落后,且第一和第三产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过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曲周县第二产业的发展与第一和后备产业用地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曲周县应进一步提升各产业用地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

4.2 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从以下方面提出促进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1)兼顾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对于农用地,可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优势,致力农业科技研究,加强先进农业技术支撑,并推进一二三产交流融合,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展农业多元功能,提高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在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引导,优化农业布局发展结构、增强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进一步筑牢农业根基,推动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对于一产建设用地,应积极盘活宅基地资源,推动农村宅基地入市,统筹规划与利用闲置存量宅基地,在激发土地资源活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渠道,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高的利用价值。

2)推进第二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产业空间集约利用。曲周县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但以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较少,产业转型较为缓慢。因此曲周县应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定位,以技术创新、品牌战略为重点,把握好近年来邯郸市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有利契机,以新材料产业园为载体,依托地方龙头企业发展新材料产业,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发展色素加工、自行车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规模化水平,促进区域产业链优化与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此外,还应严格限制高污染和低技术含量企业的发展,鼓励低污染和高附加值企业的发展,并推进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县域产业空间的集约利用,使得第二产业用地进一步提质增效。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合理安排第三产业、后备产业用地布局。曲周县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迟缓,可通过“退二进三”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并将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提升传统服务业并重,拓展第三产业。同时,可适当增大第三产业用地比例:一方面,继续扩大城镇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以推动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并将区位条件良好且利用效益高的地块用于结合实际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科技研究服务等第三产业行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用地的利用价值并提高其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效率低且经济效益差的后备产业用地,由于后备产业用地的区位通常较为偏僻,因此在将其置换为三产用地的过程中,可将其作为生态用地以加强县域生态保护,例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沿河网水系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并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深入挖掘土地潜力,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4)加强政策衔接,促进共同优化。为有效解决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应当合理衔接土地利用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以促进二者的共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包括空间布局、土地规模、土地质量等在内的用地需求。产业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起到直接推动的作用,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也应与土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兼顾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只有将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统筹规划,才能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曲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曲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河北邯郸棉花机械收获观摩现场演示会在曲周县成功举办
河北省曲周县育苗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曲周县档案局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信息普查工作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