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比与其影像学特点分析

2023-07-15 08:30洪海燕刘宇杰袁汝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选择性腹部医师

洪海燕,刘宇杰,袁汝亮,徐 华

(1.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功能科,海南 三亚 572000;2. 陕西省中医医院B 超室,西安 710003)

急腹症有发病急、病情严重、变化快等特点,为所有急性腹痛病症的总称,多发于内科、外科、妇产科,患者多伴有疼痛难忍的情况,这要求临床医师对患者病症进行迅速而精准地诊断[1]。同时,急腹症患者发病部位多位于脏器器官处,若不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容易导致治疗延误,引起脏器器官或组织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2]。现阶段,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因其安全、无创、敏感性高、价格低廉;且其包括两种检查方式,即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但关于何种检查方式更适用于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尚无统一定论[3-5]。故设立本研究,以2020 年3 月-2022 年9 月三亚中心医院功能科收治的103 例疑似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对比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9 月三亚中心医院功能科收治的103 例疑似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53 例,女50 例;年龄19 ~58 岁,平均(44.32±7.12)岁;发病到检查时间0.5 ~98 h,平均(50.19±12.11)岁;体质量指数(BMI)18 ~27 kg·m-2,平均(22.14±1.56)kg·m-2。本研究经三亚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伦理批号:ZXYY-20-01027)。

1.2 纳入、排除与剔除标准

1)纳入标准:初步怀疑为急腹症,并采集标本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者;无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均进行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且超声检查图像合格者等。2)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与严重心、肝、肾损害等疾病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入院时已发生休克者;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等。3)剔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若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较为严重,需在盆腔内注入300 mL 无菌生理盐水以保证膀胱充盈;若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较轻,则需指导其饮用足够温开水;然后均进行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检查盆腔、泌尿系统时需逐步增加探头压力以避免肠内气体影响图像。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腹部超声检查,并由专业阅片医师进行阅片。

1.3.1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选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ersana Premier Elite 型,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检查过程中取患者平卧位,选择L12-5 型超声探头,调整仪器频率为5 ~12 MHz;然后进行腹部主要脏器(如阑尾、盆腔、腹腔、膀胱、胃肠道、输尿管、肝胆胰脾等)的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女性患者还需检查子宫附件,同时重点检查与急腹症密切相关的部位。一旦检出病变,还需专业医师仔细观察病变情况。

1.3.2 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 根据医师所申请的超声检查部位进行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根据选择性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检查仪器、参数同1.3.1。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所需时间、诊断所需时间、延迟诊断率、检查费用。2)根据《急腹症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6],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3)根据1.3.2 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SE、95%CI 等。4)检查完成后,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对2种检查方法的满意度,总分0 ~100 分,可分为非常满意≥90 分、70 分≤满意<90 分、60 分≤一般<70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查所需时间、诊断所需时间、检查费用等计量资料经K-S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延迟诊断率、两种检查方法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等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开展χ2检验、校正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MedCalc 11.4 绘制ROC 曲线分析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种检查方法检查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 种检查方法检查情况比较(n= 103)

2.2 病理检查与两种检查方法腹部超声诊断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病理检查与2 种检查方法腹部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103) 例

2.3 2 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见表3、图1。

表3 2 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n= 103)

图1 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的ROC 曲线

2.4 2 种检查方法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2 种检查方法患者满意度比较(n= 103) 例

2.5 典型病例

2.5.1 典型病例1 张X 洋,男,31 岁,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腹痛,就诊我院急诊科,行泌尿系选择性超声检查。超声提示,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左肾、左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图2、图3。

图1

图2

2.5.2 典型病例2 张X 彬,男,30 岁,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就诊我院急诊科,行腹部全面性超声检查(含肝+胆+脾+胰、泌尿系、阑尾)。超声提示:1)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前列腺钙化斑,右肾、右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2)肝脏、胆囊、脾脏、胰腺未见明显异常;3)右下腹阑尾区未见明显占位。见图4、图5、图6、图7、图8。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3 讨论

急腹症为临床常见急症,是一种以腹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之一,该病主要由腹腔内、盆腔内、腹膜后组织、脏器的急剧病理变化所致,主要包括急性附件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7]。目前,临床对于急腹症的规范性诊断方式主要为病理检查,但其确诊时间较长,不适用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者;临床多根据患者X 线检查结果、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结果等对患者进行诊断,但X 线检查诊断的敏感度较低,导致该方式存在误诊和漏诊发生率较高的不足[8-9]。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均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MRI 价格昂贵,CT 检查则不仅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辐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11]。而超声为无创检查、价格较为低廉,临床应用价值高,本研究通过对比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效能以提高对患者临床诊断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手段,有经济实惠、检查过程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势,现已成为临床诊断急腹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技术[12]。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面超声检查急腹症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与AUC 均高于选择性超声检查,提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的诊断效能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与选择性超声检查比较,全面超声检查中超声医师需要从临床医师角度出发,扩大腹部检查范围,同时重点检查与急腹症密切相关的部位,而不是单纯的排查式的腹部检查,能全面评估疑似急腹症患者腹部脏器疾病情况,并结合专业医师病变情况评估结果对疾病进行独立诊断,可及时修正诊断结果;此外,该检查方式对腹部的检查更为全面,可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13-15]。丁华瑛[16]研究亦指出,急腹症患者应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检出率高达94.87%,且其高于选择性超声检查。

本研究还发现,全面超声检查所需时间长于选择性超声,诊断所需时间短于选择性超声,检查费用多于选择性超声,延迟诊断率低于选择性超声检查,而满意度高于选择性超声,提示全面超声检查虽然检查所需时间较长、检查费用较高,考虑原因与全面超声检查需全面排查可能引起腹痛的脏器、检查内容更详细有关;但该检查方式可缩短诊断所需时间、降低延迟诊断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选择性超声检查中可能会忽略急腹症患者部分脏器与主要病变部位的关系而造成漏诊、误诊等[17];全面超声检查则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加丰富与高度客观的参考信息,患者进行1 次检查后基本即可确诊,可避免多次检查或错误的检查结果引起的诊断错误、或再次选择如CT、MRI 等更昂贵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便于患者更快接受临床治疗,进而改善患者满意度[18-20];此外,超声医师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期间可将自身被动检查的角色转换为具有诊断意识的角色,有助于提高超声报告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21-22]。

综上,全面超声检查虽然检查所需时间较长、检查费用较高,但该检查方式可缩短诊断所需时间、降低延迟诊断率,临床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少、样本纳入较为单一等,可能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可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全面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选择性腹部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选择性听力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