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美术课堂的传承

2023-07-20 16:16赵玲
幸福 2023年7期
关键词:蓝染剪纸文化遗产

赵玲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发展,而美育便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学美术课堂,通常教师主要带领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讲授美术理论。而且这样较为单一的美术课堂,既不利于对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美术教材要兼顾各地区学生的能力基础、文化特色与地方资源,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学”、教师“教”的需要。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拥有数量、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若能将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承。基于此,本文将立足美术课堂,简要分析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美术教育资源

思想资源

有关思想,具体是指美术课程涉及的起到积极作用的内容。虽然非遗文化涉及的思想、价值观等和美术课程不存在着直接联系,可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非遗文化并推动其传承,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以美术课为载体,强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及理解。想达到这个目标,则要求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非遗文化包含的思想、价值观等,为其有机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养分。

知识资源

艺术知识是美术课堂的知识主题,还包括促进美术课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其他学科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下,体现出劳动人民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可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美术课堂,其中的知识应和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融合,从而确保两者能够统一协调。

经验资源

课程经验是指美术教学活动中每一主体的经验之和。有关资源转化的关键在于,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向其他方面逐渐延伸。活态性属于非遗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每个地区都会存在着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消亡问题。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课堂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策略

非遗剪纸

第一,打造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及自学意识,可以清楚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可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一些学生没有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又因为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师生在课堂中缺乏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在新的美术教育环境中,要求中学美术教师能在新课标理念下,做好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的创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十分深刻且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剪纸作品,旨在于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其学习兴趣。由于很多学生的美术知识经验相对匮乏,加之缺乏主动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和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一些学生对剪纸文化的认知相对片面,因此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那么,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点和剪纸艺术相整合。例如,多数高中学生喜欢动漫,而我国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中包含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待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法之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进行创作。也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图样,旨在提高其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另外,剪纸活动的可操作性较强,在组织学生具体进行学习时,应该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个体地位,予以其足够的个人才华施展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第二,多元领域渗透,彰显剪纸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了解与学习剪纸的造型以及表现效果时,使学生感受剪纸整体的造型美。有关“造型·表现”这一领域,能够为学生带来十分直观的视觉冲击,通过多样化的媒体教学体会造型的必要性,同时形成一定的造型意识,增强造型能力。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剪纸艺术的自由性较强,不管是平面造型或是意象均相对自由,而且不会受到较多限制。与此同时,因为剪纸的整体造型十分多样,而且线条采用的连接方式并不统一,呈现的造型也极为多元。引导学生立足该维度学习非遗剪纸文化,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表现能力。教师可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形式不同的剪纸作品。除此之外,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举办讲座,开展交流分享活动。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接触相应的剪纸文化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剪纸的造型、纹样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非遗剪纸文化的历史底蕴及人文精神。

蓝染

第一,运用于设计与工艺领域。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工艺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材料布置实际操作环境,学习手工制作等技能。从某种角度来讲,蓝印花布通过蓝、白这两种颜色发挥其创造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明亮与和谐属于典型的蓝印花布设计特征,其中包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大自然中的花鸟虫兽通过蓝白两色更加灵动地呈现。设计美术作品也要讲究对称美,而对称式的构图可以达到均衡、稳定的感觉,学生通过对蓝印花布的对称式构图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对称平衡构图。

第二,运用于美术作品欣赏领域。通过高中美术课程学习,学生不仅懂得美术作品的欣赏,掌握美术发展史,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比如,劳动人员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通常会依托于各种吉祥图案,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蓝印花布中常见的图案。例如,牡丹凤凰代表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莲花金鱼象征着人们对连年有余的追求;喜鹊组合古钱的图案,则有喜上眉梢的寓意。蓝印花布中的各种精美图案,一方面展示多种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图案背后表达着人们的希望及期盼。教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艺设计进行欣赏,还需积极探索图案背后隐藏的意蕴,由此才能真正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美。学生以小组为范围欣赏蓝印花布,一方面了解制作蓝印花布的工艺,另一方面了解图案背后的象征及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创造“蓝染艺术课程”的特色环境。以“蓝染艺术”为主题建设艺术长廊、校园小景等景观物态,旨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蓝染艺术”文化氛围,使每个学校角落均成为“蓝染艺术”的学习课堂。其次,组织“蓝染艺术”主题活动。把“蓝染艺术”的“创意设计”“合作意识”等融入到班队美术活动中,由此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元主题美术活动。用一场比赛、一次创作等系列活动,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蓝染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将“蓝染艺术”中拥有的“智慧、合作、创新”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在学校官网中定期推广“蓝染艺术”小故事、组织学生利用这项工艺设计“二十四孝”“红色之旅”等图像,制作“蓝染”特色的帽子、T恤、收纳盒和手袋等生活必需品、装饰品,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突出“蓝染艺术”立德树人的功能。

第四,学习扎染技法。教師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视频资料,尝试操作扎染技法。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纯白色棉布;橡皮筋、绳子、针线、模具、板夹、一次性手套;植物、锅、盐水、石头、滤网等。学生等待开水煮沸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植物,并用石头压制1-2个小时,加入盐水冷却,细网过滤后得到染料。然后用橡皮筋等工具将被染面料扎成喜欢的形状。将捆绑好的被染面料放在清水中浸泡,再将被染面料放在染料中,煮沸,浸泡并充分搅拌,然后去掉捆扎工具,放入清水中清洗3-4次,直到不掉色为止。将被染面料平铺展开,放在室外,自然晒干。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何谓“取之于自然,反哺自然”,体会蓝染的素净之美。

桃花坞木版年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鉴赏课堂主要采取讲授法,虽然讲授法可以对教学进程有效控制,确保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可是学生的学习地位相对被动。针对桃花坞年画而言,虽然有关教学内容从属美术鉴赏部分,可是课程本就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在对系统知识学习的同时融合学生亲身实践,让学生走出枯燥的课本教材,体验制作木版年画的过程,一方面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新活力。教师为此要对课程潜能深入发掘,在科学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教学实践组织环节,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各名成员各司其职,在彼此配合下进行“画”“刻”“印”操作,在体验制作过程的同时联合创作木版年画。学生利用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书签,比如,学生制作“花开富贵的”的书签,学生在年画的基础上加以简化,主要保留牡丹花与月季花,这样能让画面更简洁,学生将年画元素融入了学习生活,趣味性强,由此将传统文化与故事向学生群体快速传播。

雕版印刷

教师可以通过场馆培育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非遗”。美育的实施途径相对丰富,可是只有在符合美育特点的同时且富有成效,才称得上是“体验”。具体来讲,“体验”要求学生能进入情境,通过各种感官和对象展开互动,从而在唤醒深度情感的基础上获得审美感受。基于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雕版印刷体验馆”体验非遗文化,或者建立“雕版印刷”校本课程,聘请传承人与相关专家联合授课。结合这项技艺的流程安排学生参加动手体验,例如捶拓、刷印以及装订体验等,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雕版印刷。学生通过长期学习,既能对雕版印刷形成一个全面了解,还能被传承人及专家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感染。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传承雕版文化,依托版画育人”的内容序列及课程目标,还要创设相应的课堂模式、教学环境与评价体系,以此让学生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在内心唤起雕版印刷的保护及传承意识,并且提高文化自信。

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即将消亡的风险。教师将蓝染等一些非遗文化引入美术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美与文化的享受,同时也为传承民间艺术创造条件。因此,中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将非遗文化渗透到中学美术课堂中,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在将其有效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蓝染剪纸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剪纸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传承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手艺之蓝染
丰蔚蓝染系列作品
蓝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剪纸
蓝染indigo items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