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目标约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21 15:28张治栋蔡天祎房逸靖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张治栋 蔡天祎 房逸靖

摘 要:以全国25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层层加码”的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对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做出验证。结果显示:增长目标约束会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交互项对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增长目标约束主要通过阻碍技术创新行为从而抑制高质量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通过优化区域人才配置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增长目标约束对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负向作用较强,市场一体化对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强;此外,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受增长目标约束强度的影响存在单重“门限效应”。

关键词:增长目标约束;市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文章编号:2095-5960(2023)04-0031-11;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时期,在国际上堪称“增长奇迹”,这一奇迹的出现要归功于晋升锦标赛这一独特的政府治理模式。[1]此治理模式具有“层层升级”的特征:上级政府率先做出有关经济发展目标的指示,下级政府收到指示后“层层分解”“层层加码”,力争以更高的指标回应上级政府。围绕GDP设置增长目标进行晋升锦标赛,虽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其强激励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目标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进入转型期,需要调整产业升级战略等。[2-4]考虑到中国现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单纯依赖经济增速推动社会发展,设置增长目标能否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至今尚无定论。此外,我国存在较为严峻的市场分割问题。[5]《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加速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打破市场分割,构建公平开放的大市场。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6]深入分析市场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

在经济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政府与市场自古以来就是两个看似对立但又不可分割的话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推进,政府的指导措施与市场的行为规律均对中国的经济肩负着重要职责,单独考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会弱化市场的效应,仅仅考察市场行为则会掩盖政府的重要作用。因此将二者纳入统一考察框架,利用“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把控二者作用范围提供理论借鉴,为合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增长目标约束:政策含义与影响效应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与之相得益彰的激励手段和提供相关激励的政府保障。周黎安率先指出“晋升锦标赛”这种激励制度,认为晋升锦标赛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1]乔坤元在此基础上考察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是晋升锦标赛的直接考核指标,与政府官员的晋升存在明显的正向效应。[7]

学术界对设置增长目标的效益未能达成统一认识。部分学者认为设置增长目标有着积极作用。政府为了完成增长目标会加大对企业的资金补助,增加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从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对于市场竞争程度大的企业促进效果更为显著。[8]亦有学者认为增長目标存在消极作用。当经济增长目标过高时,企业会倾向于建设“短平快”的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时间上的叠加效应。[9]此外,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迫使企业长期维持高杠杆运行,资产状况受到影响甚至恶化,不得不降低技术创新支出,不利于创新项目的开展。[10]还有学者认为设置增长目标存在着复杂的影响。政府采取“层层加码”的硬约束会导致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但是采取带有软约束特征的增长目标则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地区的不同存在异质性。[3]不同约束程度的增长目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也存在不同的影响,当采用“留有余地”的经济增长目标时,技术效率得到提升,TFP水平相对较高;而采取硬约束来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有碍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导致TFP水平相对较低。[11]

(二)市场一体化:国外经验与国内现状

国外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较为完善,以欧盟为例,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的利益相关关系,如果没有进行欧盟一体化,其成员国的人均GDP将会减少约五分之一。[12]欧盟一体化带来的不仅是GDP的增加,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刺激。[13]与此同时,欧盟的金融市场得到了火箭式的快速发展,形成“增长红利”。[14]这种增长红利不只存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市场一体化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进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15]

国内对市场一体化也早有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存在正向作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市场一体化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对长三角的经济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6]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来看,市场一体化可以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17]部分学者则持有不同观点。周正柱、李瑶瑶的研究表明市场一体化通过经济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的路径对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影响,目前所处位置位于拐点左侧。[18]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与影响路径

当前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内涵、测度与影响路径上。首先,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讨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变化,矛盾的转变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此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19]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在经济发展中被满足,是判断经济发展质量好坏的直接标准。[20]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而且也是一种最优状态,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和分享性等方面。[21]其次,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测度。李梦欣、任保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入手,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22]李舟等引入了制度优势,刻画了“中国之治”制度体系下的多维高质量发展指标。[23]杜宇等以长三角为研究主体,构建了涵盖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发展效益的指标评价体系。[24]最后是分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张治栋、赵必武的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25]从数字经济角度来看,数字经济结构变化对高质量发展起到推进效果,且推动过程呈现倒“U”型走势。[26]将进口贸易自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发现进口关税下降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27]

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到政府设置增长目标这一干预行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冲击,造成“欲速则不达”的不利影响。[10]若选择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将政策工具从要素投入转为创新驱动,有机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终结中国经济崩溃论。[28]中国有着天然的大市场优势,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存在规模效应、产业升级、劳动力流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政府与市场自古以来就是两个看似对立但是又不可分割的话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奇妙反应,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纳入统一考察框架,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三、理论分析

(一)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晋升锦标赛”被认为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1]晋升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的治理模式,它将执政人员暴露在极具吸引力的晋升体系中,把可量化的经济指标作为升职的直接标准。这使政府官员背负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当上级政府确定某个经济指标之后,下级政府官员为了各自的仕途,不得不立下更高的增长目标。事实上,过高的增长目标往往偏离实际禀赋,按照原有的市场规律无法完成目标,此时政府会采取干预措施以确保完成目标。由于生产性投资具有周期短、风险小等优势,而创新性投资周期较长,在任期内并不确保可以看见回报,因此政府官员在制定当地的发展规划时,往往会将工作重心放到生产性的经济建设上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挤占创新资源,造成 “重生产、轻创新”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以维护自身利益为首选,会对创新专利实施地方保护政策,目的是防止创新专利技术外流,这种做法会使本土企业创新的自主性大大衰减,对技术创新产生不良影响。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持续动力,而政府的增长目标约束与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基于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增长目标约束会阻碍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市场一体化不仅推进了信息可达性,对道路通达性也大有提升,高铁网络的发达使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在择业时弱化区域因素,以职位匹配为主要关注点,大大提高了人才适配度。市场一体化增强了各地区之间的关联度,也对市场交易方式进行了更新换代——远程交易取代现场交易,摆在各区域面前的是更为开放、更为激烈的竞争。由于存在更自由、开放的竞争环境,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和岗位会吸引高技能水平的人才流入,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拥有优先选择权,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大大提升,从而优化了人才要素的配置。人才是实现市场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水平人才集聚能够强化信息的处理与传播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入源源不断的动能。通过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集聚,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先决条件,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29]因此,市场一体化优化了人才配置,优质人才资源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市场一体化通过优化人才配置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市场一体化受增长目标约束强度影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限效应

合理的人才配置作为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政府往往会加大对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吸引。然而晋升锦标赛的兴起使各级政府设置的经济增长目标越来越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增加生产性投资、挤占创新投资和忽视人才培养的现象屡屡存在,市场一体化进程面临多重考验。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会因增长目标约束的强度产生不同的效果,当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时,不影响市场上各类要素自由且充分地流动,高水平人才向创新研发区域聚集,创新研发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市场一体化进程得以顺利推进;当经济增长目标设置超出能力范围内最优值时,受边际递减规律制约,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能带来研发效率的提高,反而会挤占科技研发投入,市场要素在强有力的目标制约下无法自由且充分地流通,不利于人才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导致拖慢市場一体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过程。因此,市场一体化进程下顺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基于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受增长目标约束强度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

四、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一)模型构建

为了探究增长目标约束与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式中,ecohqdi,t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targeti,t为增长目标约束,marketi,t为市场一体化水平,controls为控制变量,包括产业集聚(agglo)、邮政收入(post)、财政自主权(finance)、薪酬激励(salary)和产业升级(upgrade),εi,t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下标t为时间,i为地区,βi为模型的待估计参数。

(二)变量选取及说明

1.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ecohqd):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兼顾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综合考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参考师博和任保平[30]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的方法,从经济增长强度、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合理化、经济增长外向性四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基本面,从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两个方面考察社会成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综合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

2.核心解释变量

增长目标约束(target):本文采用市级经济增长目标与所在省份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值衡量增长目标约束。市场一体化(market):本文参考樊纲等[31]的做法,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服务环境五个方面展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个基础指标权重,并对最终结果作标准化处理,五个方面指标明细如表1所示。

3.机制变量

(1)技术创新(innovation):采用各个城市的创新指数表示技术创新水平,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

(2)人才配置(talents):参考司深深等[32]的做法,用各地区科研从业人员占全国科研从业人员的比重表示高水平人才就业结构,将各地区科研从业人员与当地从业人员在的比值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作为调整因子,用二者乘积表示人才配置变量,计算方法如下:

4.控制变量

(1)产业集聚(agglo):使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来衡量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2)邮政收入(post):采用各地区邮政业务收入,单位为万亿。(3)财政自主权(finance):参考余泳泽[11]的做法,采用财政预算内收入与财政预算内支出的比值来衡量各地的政府财政自主权。(4)薪酬激励(salary):采用地区人均工资水平来衡量各地的薪酬激励。(5)产业升级(upgrade):现有研究大多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来表示产业结构升级,然而这种衡量方法忽视了第一产业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参考徐德云[33]对第一产业赋值为1、第二产业赋值为2、第三产业赋值为3的做法,对三大产业按产值占比加权运算得到产业升级指标。

(三)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4~2019年中国25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各个省市统计年鉴,其中,少数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填补。为剔除经济价格变动对统计数据带来的影响,部分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以2000年为基期,利用GDP平减指数进行折算。此外,为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对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具体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

从上述的理论分析中能够看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长目标约束以及市场一体化之间可能存在雙向因果关系,模型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能够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有关工具变量的选取,考虑到滞后一期的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水平不仅与当期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关系密切,而且难以对当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因而选取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带来的时滞性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第(1)列显示了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为-0.269,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设置增长目标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第(2)列将市场一体化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为0.085,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3)列加入了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的交互项,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12.822,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二者共同作用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控制变量来看,表3第(4)列加入了产业集聚,结果显示产业集聚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产业集聚会带来规模效应,资本要素外部性、技术创新外部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经济得以高质量发展。第(5)列加入邮政发展水平的回归结果显示,邮政发展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邮政行业反映一国上下受紧急事项和突发状况的影响程度,克服地理距离对经济发展的障碍,实现邮政行业高效运转,降低区域分割程度,有助于要素充分流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第(6)列加入了财政自主权,回归结果显示财政自主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对经济发展有重要领头作用,有助于地方政府对财政资源实现更优配置,进而助力高质量发展。第(7)列加入了薪酬激励,回归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作用,这是因为适当的薪酬激励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热情和自主性,进而达到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的效果。第(8)列加入了产业升级,结果显示产业升级可以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产业升级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接下来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可借助改变变量的衡量方法或改变实证方法来实现,本文通过改变实证方法,采取GMM估计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呈现抑制作用,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二者交互项显著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将表4的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表3的基准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不管是系数符号还是显著性水平均无大幅变动,说明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三)机制回归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抑制作用,市场一体化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说明增长目标约束越强,越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刺激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通过何种途径影响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探究,本文从增长目标约束挤占创新行为和市场一体化优化人才配置入手,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见表5。

表5中第(1)列是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2.814,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起抑制作用。第(2)列是增长目标约束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135,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即二者交互项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第(3)列是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170,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增长目标约束可以通过阻碍技术创新进而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政府在完成既定的增长目标时,无法顾全生产性投资与创新性投资,为了按时完成每年的GDP增长目标,各级政府会优先选择见效快的生产性投资,暂时抛弃风险较高、回报较低的创新活动,扩大基础建设投入,挤占创新支出,对科技研发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抑制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表5中第(4)列是市场一体化对人才配置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12,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市场一体化对人才配置起促进作用。第(5)列是市场一体化和人才配置的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30,且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即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第(6)列是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26,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市场一体化通过优化人才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市场一体化促进了各类人才流动,高水平的人才本就占据竞争优势,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充分选择使自身发光发热的岗位。市场一体化还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送可持续的动能。

(四)异质性分析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城市间发展阶段、规模差距较大,相对于非省会城市来说,省会城市经济体量大、发展水平高,这些差异可能造成增长目标与市场一体化带来的效应有所区别。因此本文将样本中258个城市按照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进行划分,分别进行回归,进一步研究增长目标约束与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异质性,回归结果见表6。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可知,增长目标约束对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对非省会城市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为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经济体量差异大,省会城市对GDP贡献占比多,即使在同样的约束条件下,省会城市面临的实际约束是要远远大于非省会城市的,导致了省会城市不得不从其他方面采取更多措施,诸如挤占创新支出之类,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市场一体化对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对省会城市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可能是省会城市发展水平領先于非省会城市,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非省会城市,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制约,省会城市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低于非省会城市,可见非省会市场一体化进程有待推进。从二者交互项来看,对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均显示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加入一系列控制变量后仍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增长目标约束和市场一体化二者共同作用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与前文的回归结果相呼应。

(五)基于门限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知,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不同强度的增长目标约束可能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同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猜测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受增长目标约束强度的影响,即可能会存在增长目标约束的“门限效应”,因此采用门限回归对市场一体化在不同目标约束强度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检验,检验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得知,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受目标约束强度的不同存在单重门限效应,因双重和三重门限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优门限个数为1,进一步可以获得单门限的门限值,具体见表8。

表8显示增长目标约束的单重门限值为0.005,95%的置信区间为[0.003,0.007]。

市场一体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限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从回归结果可知,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受增长目标约束强度的影响。当目标约束的强度低于0.005时,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为0.003;当目标约束强度超过0.005时,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变小且不显著,可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会因增长目标约束的强度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当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时,不影响市场上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信息、知识传播水平较高,人才效应也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研发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市场一体化进程得以顺利推进;当经济增长目标设置越来越高、超出能力范围内最优值时,经济体系的帕累托最优被打破,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能带来研发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为了满足增长目标的约束条件而挤占科技研发投入,市场要素在强有力的制约下无法自由且充分地流通,政府出于完成目标的考虑,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基建工人的需求增加,对科研人员的薪酬与激励会有一定的下降,不利于人才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导致拖慢市场一体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过程。因此增长目标设置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盲目设置过高的目标。

六、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增长目标约束、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选取全国258个城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增长目标约束会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交互项对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增长目标约束主要通过阻碍技术创新抑制高质量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通过优化区域人才配置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增长目标约束对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负向作用较强,市场一体化对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强。此外,市场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受增长目标强度的约束存在单重门限效应。

(二)政策建议

1.设置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摒弃“以GDP论英雄”的旧观念。各级政府应理性设置GDP增长目标,综合考虑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体量,摒弃盲目的“层层加码”,将经济发展的目光放得更长远。同时还要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出发点,合理利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把握好生产性投资和创新性投资的平衡点,切勿顾此失彼。

2.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进一步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考虑到我国自身的大市场优势,应充分把握并发挥此优势,进一步降低市场分割程度,确保要素自由流动,早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推动力。尤其是非省会城市的发展不容忽视,非省会城市拥有丰裕的土地资源和人口资源,其发展潜力仍有待发掘。

3.扩大技术创新投入,攻克“卡脖子”难关。现阶段,我国存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应加强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同时完善科研成果市场交易准则,推动创新研究理论转化为现实成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打通堵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引擎。

4.重视高水平人才培养,激发人才的自主积极性。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重视教育行业的规范发展,完善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完善福利工资水平,打造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社会环境,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造人才蓄水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参考文献:

[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2]叶阿忠,郑航.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半参数空间模型的再检验[J].生态经济,2022(4):177~185.

[3]王展祥,龚广祥,麦愈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技术创新——基于资源错配的视角[J].当代财经,2021(9):3~15.

[4]李太平,顾宇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78~87.

[5]吕冰洋,王雨坤,贺颖.我国地区间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状况:测算与分析[J].统计研究,2021(11):101~114.

[6]汪建新,张宇珂.数据要素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与路径:产业链集群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7~126.

[7]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理论与证据[J].经济科学,2013(1):88~98.

[8]吕贤杰,陶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吗[J].现代经济探讨,2021(8):64~71;84.

[9]任晓怡,叶显,吴非.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4):127~146.

[10]潘华龙.欲速则不达: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政府行为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1(2):143~160.

[11]余泳泽,刘大勇,龚宇.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9(7):26~42;202.

[12]Badinger H.Growth effect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case of the EU Member States(1950-2000).[J]. Ief Working Paper,2001(40):3~40.

[13]Brenton P,Mauro FD,M Lücke.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DI: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EU and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J]. Empirica, 1999, 26(2):95~121.

[14]Luigi G,Tullio J,Mario P,et al.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U[J].Economic Policy,2010(40):523~577.

[15]DIRK WTV.Regional Integration,Growth and Converg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11,26(1):1~28.

[16]謝伟伟,金田林.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率吗——基于“本地——邻地”效应和传导机制的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22(3):35~43.

[17]甘清华,陈淑梅.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21(5):40~53.

[18]周正柱,李瑶瑶.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及路径——基于长三角27个城市的考察[J].华东经济管理,2021(8):29~39.

[19]高帆.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深刻理解我国高质量发展内涵[J].上海经济研究,2021(12):14~21.

[20]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1]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5~16.

[22]李梦欣,任保平.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9(5):26~40.

[23]李舟,陈翊旻,刘渝琳.“中国之治”视角下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表现[J].改革,2022(2):88~100.

[24]杜宇,李娜娜.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逻辑与空间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45~156.

[25]张治栋,赵必武.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21(11):65~70;129.

[26]张良贵,王立勇,孙久文.数字经济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效应:闲暇时间与研发效率动态关系变化的经验启示[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2(2):14~22.

[27]王洪波,陈明.进口贸易自由化能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2(3):120~138.

[28]徐现祥,李书娟,王贤彬,等.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选择:以高质量发展终结“崩溃论”[J].世界经济,2018(10):3~25.

[29]李光龙,江鑫.绿色发展、人才集聚与城市创新力提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20(3):122~130.

[30]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1~6.

[31]樊纲,王小鲁,张立文,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9~18;89.

[32]司深深,李静,秦玉春.纵向干预、横向竞争与区域人才配置[J].软科学,2022(7):62~69.

[33]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Abstract:

By taking 258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s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the panel data from 2004 to 2019 is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s of economic target and market integration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erify the mechanism of how economic target and market integration affect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c target constrain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arket integration facilitate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in betwee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mechanism tests find that economic target constrain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y hindering innovation,and market integration facilitat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s.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target has a stronger inhibiting effect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market integration has a stronger facilitating effect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 non-capital cities.Furthermore, the role of market integration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ffected by the intensity of economic target with a single “threshold effect”.

Key words:

economic target;market integration;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张建伟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