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分析

2023-07-21 09:17唐勇
教育界·A 2023年16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针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落实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推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减负增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唐勇(1975—),男,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九小学。

为了改变部分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和部分学生负担过重等局面,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减负增效”的教育改革。“减负增效”是指减轻学生不必要或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并提升成效。下面笔者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方面

随着“减负增效”的实施,小学生可以缓解自身的学业压力,但在数学学习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如果教师减少课程内容,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入,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其次,如果教师缩短数学课时,可能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可见,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在落实“减负增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实施相关政策后对学生的影响,需要制定出效果更好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方案,使学生更好地學习,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教师的教学方面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这使得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机械的。在课堂上,这些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在做什么,而未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这容易使学生对作业形成错误的认知[1]。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于注重知识点的教授,忽视了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上,未遵循学生学习态度以及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够适应教师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也不能满足“减负增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相关政策的要求。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需要保证教学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转变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要想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满足“减负增效”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出发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及其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和探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和实践,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小组活动的成果和课堂讨论的结果,概括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调整探究活动任务的难度,增加实际应用的案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2]。

(二)善于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后,适当地进行拓展。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规律,在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如用案例分析法,向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或虚构的案例或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进行导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购物打折这类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一件商品原价100元,现在打9折,那么这件商品现在的售价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同时激发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具体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减负增效”的要求,而且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大都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直观、形象和动态的事物。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呈现角及其特征。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前,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才能有所发现,才能产生创新的想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积极进行探索。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首先,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接着延长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向学生提出“你们能用量角器量出这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度数吗?”的问题,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然后,教师可以同样的方式让学生量出长方形等图形的角的度数。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用一块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围成的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这个圆柱形紙筒的侧面积是225平方厘米”的结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减负增效”背景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讨论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内化与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有利于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六)合理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减负增效”落实的效果。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题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使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其中的题目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应该少而精。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多设计一些拓展型的练习(其中有挑战性、有难度的题目数量不超过5%,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数量不超过10%),并适当减少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多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题目(数量不超过5%)。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习惯和能力。另外,教师可适当开展如口算或者列方程解应用题等训练[4]。

(七)注重教学评价及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保障。科学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方面的差距,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教师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结合自身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评价及反馈的方式,及时进行评价以及反馈,以便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正,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思维方式。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收集和分析学生对这堂课的评价意见以及问题[5]。例如,教师可以在下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和讲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相应的建议。采用这种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教学评价表。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教师也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进行相应的改进[6]。同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评价过程进行改进等,并且还要重视沟通,以达到预期效果。

结语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以及方式。同时,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宁.另辟蹊径 以“增”促“减”:基于“减负增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32):111-114.

[2]道吉仁欠.“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58-60.

[3]袁庆.“双减”让课堂更轻松:关于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研讨[J].名师在线,2022

(29):62-64,67.

[4]赵晨燕.“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智力,2022(29):120-123.

[5]李景平.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年段作业自主诊断设计:以“圆的面积”自主诊断作业设计为例[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2:365-368.

[6]林海.减负增效 从优化作业设计开始: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J].名师在线,2022(26):79-81.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