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为媒体融合转型赋能

2023-07-23 09:51周祥新
新闻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周祥新

【摘   要】本文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舆论场中热度频升的观察起步,论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及其对媒体转型融合的启发。传统文化塑造了观察世界的包容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行事作风。媒体融合转型也正是如此,其本质是对各类传播手段的有机组合,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不仅如此,传播水平的进步与提升,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的认可,创造了更好的手段与更多的途径。传统文化与媒体转型两者的双向奔赴,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舆论场中重塑形象与地位,提供了思路与养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底气。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合转型;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满怀希望的再出发,亿万人民共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兴文化正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

健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发扬,为媒体融合转型注入了更多文化底蕴与精神底气,这也是笔者对于当代媒体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的思考重点之一,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优秀传统文化热度频升,年轻群体是受众主力

《文汇报》2020年1月14日报道: “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B站国风相关投稿数和UP主数分别同比增长达331%和304%,其中70%UP主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站内传统文化爱好者也超过4000万,其中高达88%是95后和00后。”在新媒体技术加持下,通过年轻化视角转换,再注入时代因素,古老的传统文化元素魅力再现,成为当代年轻人修身休闲、追求理想的精神源流。

“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优秀古装剧、仙侠剧,汲取传统文化养分,蕴含着写意当前美好生活、点赞美丽中国的心灵观照。“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方文山中国风词作搭配周杰伦杂糅R&B与充满古意婉转的旋律,在年轻群体甚至更广的群体中传唱不衰。

从2021年《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后,河南卫视打造了《芙蓉池》《纸扇书生》《洛神水赋》《墨舞中秋帖》等一系列创新传统文化特别节目,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广泛传播。相较那些一味追求流量的节目,这组系列节目将传统文化真正领会于心、赋之以形,形成了异于明星流量的文化流量。除了年轻明星的吸引力、科技营造的视觉效果之外,最重要的是文化本身的魅力,是古典与现代融合所形成的中国味、中国风。它并不刻意否定明星但也不依赖明星,而是以中国文化中的包容理念为指引,恰当地吸收明星的人气、影视舞台技术等的优势,并置于传统文化的底座上。

从国风歌曲、影视剧到国潮文创,及至历史文化街区修复重建成网红打卡地,一大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底的音乐、商品、旅游产品爆火。这种统称为“国潮”的现象,因为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加持,在现代传播手段、设计手法、营销理念的助力下,成为人们消费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去处”。

世间万物,一顆红豆、一碗牛肉面、一辆汽车、一段感情,其中的知识,都往往丰富得令我们难以想象,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使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升级,也难以描摹世界的丰富多彩。滋养心灵,弥合分歧,命运一体,还得求诸于文化的力量。

有学者认为,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漫长道路,可以提炼出三大特质:共赢融合,奋争创造,统一本位。[1]

“国潮”在年轻群体中大热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年轻群体中充斥着各种不良的思想意识,诸如躺平、啃老,以及“内卷”的消极心态。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颇为复杂的背景,但从信息传播角度而言,应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感染、激励年轻群体。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少学者看来,至少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完成启蒙,在中国大地上形成普遍的独立人格;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去克服现代性的病症,从而树立与自然相谐的生命个体、与社会相谐的理念行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与当前某些来自于西方社会的消极心理形成“对冲”,并逐渐占据主角,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的年轻人。

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也正是如此:锻造新时代的媒体人,塑造新时代的主流媒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相谐的舆论场。

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融合转型提供思路

当前,各类传统媒体正处于融合转型之中。作为传统报纸从业者,一直也在思考融合转型之道。首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报纸这一传播载体在当前传播环境下的优劣利弊。

报纸因其纸质形式的特点,实体质感是其最大优势之一,这是音频以及电子音像信息所无法取代的;某种意义上,纸张的质感还具有塑造传播情境的作用,比如油墨的芳香;再推而广之,铜版纸、异型纸在杂志、贺卡传播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但纸张显然无法形成双向互动,单向性与文字表达的特性,决定了其要求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相较之,新媒体音像兼备,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一眼千年,它借用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技术,构建出一种历史感与现代感并存的传统文化输出模式。智能手机的出现,更进一步推动新媒体技术发展。内容(特别是影像类)的生产与分发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捷,人人都成了影像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同时更带来了人类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即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转变。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我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2]河南卫视系列中国风节目全网“出圈”,是一个生动的注脚。

亲和而智慧,朴实而高贵,浩大而坚实,精美而厚重,容纳百川而自成汪洋大海。漫长而稳定的文明姿态,酿成了一种历久弥香的独特魅力,在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下,得以传播四海,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这些成功实践,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也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恰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插上了翅膀。

(一)从戏曲人物“扮演”中发现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包容”能力

记者节策划是报纸每年的重头戏之一,我们尝试了各种策划方案,有记者在采访现场、有记者反串各类职业等,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现记者这一职业的使命。2018年,受“有戏安徽”(振兴安徽戏曲的行动)启发,我们策划推出了“有戏商报”,作为当年记者节的特别报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安徽商报的融媒体转型正式推开,总体框架立了起来,但“摸索”的心态仍存,不断前行的信心仍勇。正如笔者在策划词《这世界 不慌张》中所写到的:“我们连接传统与未来,我们总是澎湃又炽热。”“我们融纳进步与梦想,我们融纳挫折与焦虑;我们融纳光环与喜悦,我们融纳失败与迷惘。”展示了在融媒体转型背景下传统报人的破圈信心,希望以更多包容、更多尝试的态度寻求转型之道。

除了对重点报道进行回访外,我们特地安排了“角色扮演”环节,體验不同的职业。除城管、医生等角色外,我们特地安排了5位记者着装体验传统戏曲黄梅戏的精妙之处,分别“扮演”了《昭君出塞》《戏牡丹》《天仙配》中的部分角色。之所以想到去“扮演”时下并不火爆的戏曲人物,是考虑到传统戏曲在几千年中曾经的辉煌,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何在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的每一位黄梅戏演员光彩照人,但背后却需要付出很多。单是化妆这一项就非常讲究,不仅要妆容细致,更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化妆结束后立刻要做造型,造型师要设计头饰,戴上头套立刻有种“穿越”感。戏曲演员上前指导排练,一个站姿一个手势的纠正,让记者们既新鲜又感动,同时也对这个行业充满敬佩。[3]

这是最初有意的尝试,虽然只是形式上的,但相较于有些“刻板”反映记者的生活,它带来的感觉是新鲜而有魅力,它给我们的启发则是“综合”与“整合”,装束、头饰、腔调、伴奏、背景等,新媒体不也是对各种手段的有机整合,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形态的传播吗?文字、静图、动图、影像、音效……兼而有之。

(二)从中国式数字中发现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与信心底气

形式是重要的,但形式只是一部分,我们一直在尝试、挖掘、创新。2020年8月,我们接到了以“育新机 开新局”为主题的报道任务。在组织策划时,我们认为如果生硬报道,传播效果可能不佳;经过讨论谋划,我们在报道角度、包装形式上作文章,分别以“24小时”“36计”“12招”等为观察视角,以中国人的传统眼光重新组合当时的经济发展动态,力求将经济报道市民化、通俗化,适应普通读者阅读。

12、24、36,这些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数字,含孕着完整、螺旋式上升的意味,也代表了我们对当时经济发展状态的理解:奋斗从未停止,并在努力寻求突破。如8月7日刊发的“24小时”一期稿件,以时间为线,串起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内生产、消费的忙碌与繁荣场景:《凌晨三点,早点铺老板忙起来了》(03:00)、《东航值机十个柜台全部打开》(07:00)、《每天两班倒,生产基地还要扩》(12:00)、《全国各地蔬菜“赶场”周谷堆》(22:00)等稿件形象生动,串缀在“24小时”的时间轴上,读者可从中迅速感受到经济活跃的氛围。[4]

8月14日刊发的“36计”一期稿件,主要报道企业在当时形势下的应对之举,以“反客为主”“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为题进行包装,实际上也是再解读。如报道中一家企业原先代销别人的产品,积累了较多的市场经验,对市场认识较为深刻,疫情期间销售受限,该企业决定自行研发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将之包装为“36计”中的“反客为主”计:《光为别人吆喝 不如自己出好产品》,形象地呈现了该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予以打通的举措。[5]

8月21日刊发的“12招”一期稿件,主要报道各级政府帮扶政策落地实效,以“推手护春秋”“气动掀后浪”“龙吟排山破”“罡气震九霄”“连环惊天诀”等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中的招式,表现政府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扶持政策。如为推动百年老字号振兴,合肥市庐阳区通过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在机场开店打响品牌,我们将之包装为 “推手护春秋”招式,新颖有趣。[6]

(三)从古装与年味中发现传统文化对当前精神生活的反哺作用

我们逐渐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纯熟起来,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两个方向上,思路也逐渐打开。

新春拜年,亦是媒体每年必做的项目。是邀请名人拜年,还是记者从各地现场拜年?2023年春节,我们的拜年视频通过记者古装出镜并穿越的小剧场方式,展示新时代背景下中华儿女的文化气质。在虚拟的故事中,几位年轻记者在工作间隙,“无意间”穿越回了古代,他们玩起了传统游戏,显示了传统年味的回归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条视频画面制作精美,气氛欢乐,同时采用了类似电影海报的宣传方式。[7]

古装扮演是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正如汉服等各类活动的兴起;而传统年俗的回归,是我们对当前工业科技时代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反哺。古今相融,一脉相承,中国式,中国味,更“抓”人心,也更具传播效果。

三、传统文化为媒体转型赋能,方法在于“贴近”

传统文化在哪里?最普遍最广泛的存在,就在群众的一言一行中。语言与文字,是我们维系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古人也曾说过“言为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在实践中,我们在不断推进诸如为民办实事等各类报道的广泛传播,但我们还得再进一步,进一步向人民群众学习,将群众智慧、群众语言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观念与新闻操作理念,开始“渗透”进我们的业务之中。其中的表现如注重背后的数据分析、关注信息之间的联系、使用非虚构方式重构现场等;还有如对技术的过分迷恋,监控系统、无人机拍摄、数字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当然,我们不反对借鉴这些理念与操作技术,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传统与群众中蕴藏的不竭养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街串巷访民生,新闻的本源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贴近,我们的新闻作品最终还是要在群众中接受检验,或者说,需要真实的流量来体现其价值。

“看花容易绣花难”,说的是知易行难;“窍门满地跑,就看你找不找”,指做事要開动脑筋想办法;“强中自有强中手”,说处事要谦虚谨慎,不能自高自大;“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卤水”可以毒死人,但适量放入豆浆,可以形成美食,是对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传统就在日常之中,观察、分析我们当下的行为模式,同样能发现传统,而且这是活的传统,仍在发生作用的传统。而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媒体融合转型同样如此,在理念与技术更新之外,我们需要更紧密地联系群众,走进群众的心里,去发现民之所求民之所向。

结语

奔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更要时时俯身,去观察去记录去学习那些群众的创造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活力,他们的身上带着传统的因子,在时代的激发下焕发生机。媒体融合转型的能量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传统媒体人,更不可妄自菲薄,忽略了我们所拥有的广阔大地。

注释:

[1]孙皓晖.中国文明:容纳百川而自成汪洋[N].解放日报,2021-

2-23.

[2]傅军.图像与景观正怎样改造着我们?[N].文汇报,2022-1-21.

[3]https://ahsbszb.ahnews.com.cn/pc/con/201811/08/c7681

3.html,2018-11-8.

[4]https://ahsbszb.ahnews.com.cn/pc/layout/202008/07/node

_05.html,2020-8-7.

[5]https://ahsbszb.ahnews.com.cn/pc/layout/202008/14/node

_05.htm,l2020-8-14.

[6]https://ahsbszb.ahnews.com.cn/pc/layout/202008/21/node

_07.html,2020-8-21.

[7]安徽商报记者古装穿越拜年视频, https://www.douyin.com/video/7191029013077413175.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